① 簡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意義
通過綜合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其核心要義是通過市場取向的綜合創新,促使政府管理更科學、市場更有效、企業更有活力,從而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促進行業出清和盈利狀況改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下一步推進工作,要堅決按照中央要求,把握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主攻方向和本質屬性,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為提高質量激發內生動力、營造外部環境。
② 中級宏觀經濟學。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含義是什麼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含義是(調整經濟結構)。
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供參考。
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麼意思
【摘要】自2015年下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我國高層領導口中的高頻詞彙,該說法的正式提出可追述至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5年10月10日在廣東調研時,劉鶴主任「要更加重視供給側調整,加快淘汰僵屍企業,有效化解過剩產能」的發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的指導方針。在此之後,國務院、國家發改委、中央財經辦公室都先後強調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是必須進行的政策和思路,加強供給側改革的具體實施也成為「十三五」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原因分析
自2010年1季度至2017年1-2季度,我國GDP增速由12.1%下降至6.9%,國內經濟增速逐年放緩,其根本原因在於經濟高速發展後,國民經濟供給側與需求側發展不均衡所致。
從需求側來看,在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中,出口方面,全球出口增速在2010 年見頂回落,在2013至2015年三年間持續零增長。與此同時,我國人口總撫養比自2010起逐年攀升,其中少兒撫養比基本保持
④ 供給側農業結構性改革的經濟意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十三五」及中長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可持續發展的主攻方向,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一脈相承。一是從創新理念來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來源於創新創造基礎之上的效率的提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發動機」,無論是制度變革,還是結構優化以及要素升級,其核心是創新。創新著眼於解決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靈魂。其中,制度創新主要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及社會的關系,通過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確保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的有效作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科技創新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要素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徑,對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供給具有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從工業化規模化思維轉向創新基礎之上的精細化智能化思維,把推動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要素效率提高上來。二是從協調理念來看。供給與需求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供給側,主要表現為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而及時作出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協調好財稅改革、國企改革、金融改革、...
⑤ 求通俗易懂的解釋一下什麼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這不只是一個稅收和稅率問題,而是要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特別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來解決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問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
(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學含義擴展閱讀:
事實證明,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推進供給側改革。
從國際上看,當前世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國際金融危機打破了歐美發達經濟體借貸消費,東亞地區提供高儲蓄、廉價勞動力和產品,俄羅斯、中東、拉美等提供能源資源的全球經濟大循環,國際市場有效需求急劇萎縮,經濟增長遠低於潛在產出水平。
主要國家人口老齡化水平不斷提高,勞動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社會成本和生產成本上升較快,傳統產業和增長動力不斷衰減,新興產業體量和增長動能尚未積聚。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從供給側發力,找准在世界供給市場上的定位。
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底什麼意思
什麼是供給側?今年財經年會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解釋稱,供給方面大概有五項:勞動力、土地代表的自然資源、資本、創新力量、制度體制安排。前面三項在經濟體中等收入階段之前,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了。過了中等收入階段以後,更多需要強調的是後面兩項,科技創新和制度的創新。
用一句話總結供給側改革:
想各種辦法向供給者提供刺激以激勵他們生產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那麼中國現在要提供給側改革的原因也很明顯,那就是政府發現原來的供給者不願意生產了。
政府自身如何落實供給側改革?一是通過反腐、打破壟斷、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國企改革,通過合並重組提升績效,為經濟提供動力。具有顯明的中國特色。
幾句題外話:
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實際上張五常很多年前就提起過,但他當時主要目的還是否定內需,事實上也證明,中國的內需和供應從量上都不是問題,我們雖然效率不高,但總體產出不低,雖然收入中等,但大部分的需求還是沒有得到滿足,這看似矛盾,實際上就是一個原因,「你生產的垃圾,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投資的目的是奔著GDP而去的,出口的目的是奔著外匯去的,最後由於分配的原因,掙到錢的和沒掙到錢的,都糾結消費的事情。可以說過去中國的經濟嚴重依賴儀式性的建設,全球化低端產業分工外加人口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內耗,現在都綳到臨界了。最大的制度性缺陷不在即時制度如何存在和發揮作用,而在於制度本身的制度固化,其結果就是每次都臨到燃點才不得已去滅火。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需求端加杠桿,供應端去杠桿,從生產型到消費型社會過渡的時期。
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麼意思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是優化產權結構,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就是優化投融資結構,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
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就是優化分配結構,實現公平分配,使消費成為生產力;就是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經濟總量;就是優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
(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學含義擴展閱讀
近年來,中國整體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正加快向第三產業主導的形態轉變。然而,在產業結構表現出顯著改善的同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第三產業的提升潛力仍然十分大。與歐美等發達國家70%以上的第三產業比重相比,中國第三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份額仍然較低,還不到50%。
一方面,中國工業體系中傳統工業較多,新興產業的增長難以彌補傳統工業的萎靡,內部結構矛盾十分明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這為中國未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指明了方向。
第三產業內部結構明顯改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金融業與房地產業成為拉動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傳統服務業占第三產業比例下降,金融保險、計算機服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社會化養老、休閑旅遊、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越來越受到關注。
⑧ 怎樣用西方經濟學解釋中國供給側改革
中國政府近期圍繞經濟發展做出了兩項重要決策。一是提出十三五計劃期間,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6.5%以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二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二項決策非常好。中國之前把重點放在需求側,但不管從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理論來看,還是從西方經濟學理論來看,這裡面都存在問題。如果把重點放到供給側,決策者就要精確計算實現6.5%的經濟增長需要多少投入,然後就可以制定更加明確的政策。
要想從供給側分析經濟,有兩大基礎理論體系:
• 索羅經濟增長模型:這是西方經濟學框架內的基礎理論模型,通過資產、勞動力和全要素生產效率來分析供給。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這是中國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論依據,通過資本、勞動力和剩餘價值來分析經濟。
就中國目前需求來看,索羅模型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分析供給問題上方法近似,可以合二為一進行討論。
經濟數據顯示,供給側的投入產出權重不同。要想計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多少供給,我們不只要做簡單加減,還要考慮加權。既然中國的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我們就要以全球目前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作為標桿來進行分析,看看中國要想進一步發展經濟還需要制定哪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