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有電大政府經濟學復習資料
哥們你郵箱多少啊?
⑵ 政府經濟學的復習提綱
提綱如下:
第一部分 大綱說明
一、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政府經濟學》是人事部中國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與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聯合開辦的行政管理專業專科升本科學生學習的一門專業必修課。
本課程72學時,4學分,開設一個學期
本課程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前面了解政府經濟學的基本知識;系統掌握政府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我國現行政府各項財政及宏觀經濟管理制度,把握政府經濟制度改革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使學生具有運用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與相關課程的銜接、配合和分工
政府經濟學屬應運經濟學范疇,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背景知識,同時,作為研究政府經濟行為的科學,與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等課程有密切關系。
三、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1、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密切結合中國實際,簡明系統地向學生講述政府經濟學基本理論及發展規律。
2、採用多種教學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個性化的要求。
3、安排階段性考核,關注教學過程的監控、評價和反饋。
四、教學方法與形式的建議
1、按照人事部公務員培訓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辦學模式,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多種形式的輔導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依據,內容詳盡,結構完整,是學生必備的必讀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動地展現課程內容的輔助教材,它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
4、課堂討論、信件、面授輔導、文字輔助教材等多種教學形式,可以提供及時、有效的學習支持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5、鼓勵學生創造性思考,可以採用小組討論、互助學習、案例分析、社會調查等形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6、政府經濟學在中國仍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各項政府經濟管理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法律、制度等,還處在不斷改革和完善過程中,該課程的教學和學習,必須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
五、教學要求的層次
教學要求的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個層次。教學中要求了解的內容,基本上是考試的基礎部分;要求理解的內容,基本上是考試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內容,基本上是教學和考試中的重要內容。
第二部分 媒體使用和教學過程建議
一、教材說明
1、文字教材
本課程以文字教材為基本教材。《政府經濟學》由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溫來成博士任主編。它是教學和考試的主要依據。各章要點、復習思考題、參考資料等均附在每章之後,供學員學習參考,不再單獨編寫輔助教材。《政府經濟學》由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發行。
2、音像教材
本課程根據政府經濟學課程的具體內容,配有電視錄象課。每學時50分鍾。音像教材主要講授課程中的重點與難度,並適當拓寬教材內容。
3、IP課件
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政府經濟學的基本知識,中國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組織編寫製作IP課件。
二、學時分配
教學內容
課內學時
錄像學時
IP課件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政府
6
0.5
1
0.5
1
第三章 政府與公共物品供給
6
1
1
第四章 外部效應與政府公共經濟政策
6
1
1
第五章 政府經濟與公共決策
5
1
1
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
5
1
1
第七章 政府購買性支出
4
1
1
第八章 政府轉移性支出
4
1
1
第九章 政府收入概述
5
1
1
第十章 政府稅收收入
5
1
1
第十一章 政府非稅收入
5
1
1
第十二章 政府債務
5
1
1
第十三章 政府預算
5
2
2
第十四章 政府宏觀經濟管理
5
1
1
第十五章 國際間政府經濟關系
6
1
1
學時總數
72
15.5
15.5
第三部分 教學大綱
第一章 導論
一、政府經濟現象
二、政府經濟學概念
三、政府經濟學學習方法
第二章 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政府
第一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經濟的合理性
一、 市場失靈及其主要表現
二、 政府失靈及其管理
三、 政府經濟職能
第二節 政府經濟中的公平與效率
一、 政府經濟與社會公平
二、 政府經濟與效率
三、 政府經濟管理對公平與效率的選擇
第三節 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中國政府經濟及其職能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經濟職能探索
二、經濟體制轉軌時期政府職能轉變的難點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的主要任務
第三章 政府與公共物品供給
第一節 公共物品含義
一、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
二、公共物品類別及特徵
第二節 公共物品供給方式選擇
一、公共物品的供求均衡
二、公共物品供給方式
三、公共物品供給與免費搭車問題
第四章 外部效應與政府公共經濟政策
第一節 外部效應
一、外部效應涵義
二、外部效應類別
三、外部效應與市場均衡
第二節 外部效應與政府經濟管理
一、外部效應治理與科斯定理
二、外部負效應與政府矯正政策選擇
三、外部效正應與政府鼓勵政策選擇
第五章 政府經濟行為與公共決策
第一節 公共選擇理論
一、公共選擇
二、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選擇
三、代儀民主制中的公共選擇
第二節 西方多黨制議會民主制度下的政府經濟決策
一、議會黨派斗爭與政府經濟政策
二、政府預算的審查與批准
三、經濟立法與制衡
第三節 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的政府經濟決策
一、政府預算的審查與批准
二、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審查與批准
三、經濟立法與監督
四、法律授權范圍內的政府決策
五、重大政府經濟中的政治民主協商
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
第一節 政府支出規模
一、財政支出規模增長
二、財政支出規模增長成因分析
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支出規模變化實證分析
第二節 政府支出分類
一、按與市場運行機制分類
二、按政府職能分類
三、按支出功能分類
四、按支出經濟性質分類
第三節 政府支出績效評價
一、政府支出績效
二、政府支出績效評價常用方法
第七章 政府購買性支出
第一節 公共投資
一、公共投資與私人投資
二、公共投資范圍
三、公共投資與融資
第二節 公共事業支出
一、公共事業支出性質
二、教育支出
三、科技支出
四、公共衛生支出
五、公共文化支出
六、環境保護支出
第三節 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性質
二、行政管理支出內容
三、行政管理支出與行政效率
第四節 國防支出
一、國防支出性質
二、國防支出內容
三、中國國防政策與國防支出
第八章 政府轉移性支出
第一節 社會保障支出
一、 社會保障制度
二、 社會保障支出內容
三、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第二節 財政補貼支出
一、 財政補貼
二、 財政補貼內容
三、 財政補貼管理
第九章 政府收入概述
第一節 政府收入規模
一、政府收入與政府資源配置
二、政府收入規模度量
三、政府收入規模製約因素分析
第二節 政府收入分類
一、按收入形式分類
二、按收入的產業和部門分類
三、按收入的管理體制
第三節 政府收入效應
一、收入效應涵義
二、政府收入的替代效應
三、政府收入的收入效應
第十章 政府稅收收入
第一節 稅收制度要素
一、 稅收及其形式特徵
二、 課稅對象
三、 納稅人
四、 稅率
五、 計稅依據
六、 納稅環節
七、 起征點
八、 免徵額
九、 減免稅
十、 稅收征管
第二節 稅收收入分類
一、按課稅對象的性質分類
二、按能否轉嫁分類
三、按稅種的隸屬關系分類
四、按與價格的關系分類
五、按征稅的計量單位分類
六、按稅收管理體制分類
第三節 稅收轉嫁與歸宿
一、稅收轉嫁
二、稅收轉嫁條件與方式
三、稅收歸宿
第四節 稅收負擔
第十一章 政府非稅收入
第一節 國有資產經營與處置收益
一、國有資產
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三、國有資產收益
第二節 公共設施使用費收入
一、使用費收入
二、使用費收入與公共定價
三、使用費收入管理
第三節 行政規費收入
一、 行政規費含義
二、 行政規費管理
第四節 其他政府非稅收入
一、 罰沒收入
二、 彩票收入
三、專營收入
第十二章 政府債務
第一節 債務收入分類
一、 債務收入含義
二、 按地債務發行域分類
三、 按期債務限分類
四、 按債務形式分類
五、 按是否流通分類
六、 其他分類方法
第二節 債務發行
一、發行條件
二、發行方法
第三節 債務流通
一、債務流通與公債市場
二、公債市場功能
三、中國公債市場發展
第四節 債務償還及風險管理
一、債務償還方式
二、債務管理常用監測指標
三、債務風險判斷及管理
第十三章 政府預算與預算管理體制
第一節 政府預算概述
一、政府預算涵義
二、政府預算發展
三、政府預算特徵
第二節 政府預算管理體制
一、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涵義
二、政府預算管理體制內容
三、中國現行政府預算管理體制
第二節 政府預算編制
一、政府預算編制依據
二、政府預算編制准則
三、中國政府預算編制改革
第三節 政府預算執行
一、政府預算執行任務
二、政府預算執行機構
三、政府預算執行調整
第四節 政府決算
一、政府決算涵義
二、政府決算管理
第十四章 政府宏觀經濟管理
第一節 政府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目標
一、經濟增長
二、保持市場價格平穩
三、收入分配公平
四、充分就業
五、國際收支平衡
第二節 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工具
一、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工具概述(經濟、法律、行政)
二、財政政策
三、貨幣政策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三節 政府產業政策
一、產業政策涵義
二、產業政策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地位
三、中國政府現行產業政策要點
第四節 政府區域經濟政策
一、區域經濟政策涵義
二、區域經濟政策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地位
三、中國政府現行區域經濟政策要點
第十五章 國際間政府經濟關系
第一節 國際稅收
一、 國際稅收涵義
二、 國際稅收協定
三、 國際稅收管理
第二節 政府外債
一、政府外債種類
二、政府外債功能及其特殊性
三、政府外債風險管理
第三節 國際貿易與投資管理
一、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下的國際貿易與政府管理
二、跨國投資與政府管理
三、國際金融與政府外匯管理
四、對外經濟援助管理
⑶ 電大 政府經濟學期末復習
賒購到期還債的貨幣執行的是( )
選擇一項:
A. 價值尺度的職能
B. 流通手段的職能
C. 貯藏手段的職能
D. 支付手段的職能
正確的答案是:支付手段的職能
以下不屬於市場管理的組織機構的是()
選擇一項:
A. 社會性及群眾性管理機構
B. 有關的技術管理機構
C. 國家設置的專門從事市場管理的機構
D. 人民政府
正確的答案是:人民政府
下列關於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選擇一項:
A. 復雜勞動能還原為一定量的簡單勞動
B. 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比例由市場決定
C. 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在相同勞動時間內創造相同價值
D. 復雜勞動相當於多倍的簡單勞動
正確的答案是: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在相同勞動時間內創造相同價值
個別勞動的社會性質,通過 ( )
選擇一項:
A. 商品質量的鑒定來體現
B. 商品的交換來體現
C. 商品的廣告傳播來體現
D. 商品的有用性來體現
正確的答案是:商品的交換來體現
對於商品生產者來說,商品使用價值的意義在於( )
選擇一項:
A. 它能滿足商品生產者的消費需要
B. 它是商品的一個重要因素
C. 它是商品生產者所要獲得的東西
D. 它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正確的答案是:它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以下不屬於生產要素市場的是()
選擇一項:
A. 勞動力市場
B. 商品市場
C. 信息市場
D. 金融市場
正確的答案是:商品市場
以下關於競爭機制說法不的是()
選擇一項:
A. 競爭可以發生在買者之間
B. 競爭可以發生在賣者和買者之間
C. 競爭可以發生在同類商品的賣者之間
D. 競爭不可以發生在賣者和買者之間
正確的答案是:競爭不可以發生在賣者和買者之間
這些題還不錯,你可以參考一下,如果想要更多的復習資料,可以去電大題酷小程序看看,希望能幫到你
⑷ 政府政策經濟學復習題及總復習題
政府經濟學復習題一及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1、政府經濟學:是專門研究以政府為主體的資源配置及其宏觀管理規律的學科。2、競爭失靈: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也稱之競爭失靈。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市場往往達不到完全競爭狀態,而是存在壟斷,即不完全競爭。至於壟斷的具體情況,還可進一步劃分,主要包括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和壟斷競爭。3、俱樂部物品:可能發生擁擠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稱之為"俱樂部物品"。當消費人數低於擁擠點時,該物品是非競爭的,而當消費人數超過擁擠點時,這種物品的消費就變成競爭的。4、信息的不對稱:通常是指進行商品和勞務交易的雙方,由於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開展公平競爭,從而對資源配置產生扭曲。5、自然壟斷:有時也稱之為天然壟斷,是與某些商品和勞務自身的特點有關,即這類商品和勞務在由一家企業提供時其成本比由多家企業提供時低,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供電、供水、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具有明顯的自然壟斷特徵。二、單項選擇1、政府經濟的依據是(B)。A、道德勸說 B、社會公共權力 C、財產所有權 D、法律制度2、政府經濟的目的是(A)。A、滿足社會公共需要B、追求商業利潤C、滿足官僚享受D、維護階級統治3、市場處於不完全競爭狀態下產品的供給量和價格,與最優供給條件下的供給量和價格的關系是(C)。A、供給量偏高,價格偏高B、供給量偏高,價格偏低C、供給量偏低,價格偏高D、供給量偏低,價格偏低4、政府履行資源配置職能是使資源利用在(D)。A、生產可能性曲線上或內移動B、生產可能性曲線內移動C、生產可能性曲線外移動D、生產可能性曲線上移動5、我國現行收入分配政策是(B)。A、公平與效率兼顧B、效率優先、兼顧公平C、公平優先、兼顧效率D、公平與效率相機抉擇6、下列商品中性質屬純私人物品的是(C)。A、道路B、教育C、皮衣D、醫療衛生服務7、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費量上的區別是(A)。A、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B、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之和C、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之和D、社會總消費量<每個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量之和8、在公共物品提供的過程中會出現(A)。A、免費搭車的問題B、逆向選擇問題C、委託代理問題D、劣幣驅逐良幣問題9、外部效應的產生是因為(A)。A、產品和勞務的成本、收益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B、產品和勞務的成本、收益通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C、產品和勞務的成本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D、產品和勞務的收益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利益10、下列屬於科斯定理解決外部性辦法的是(C)。A、征稅B、財政補貼C、排污權交易D、排污收費三、多項選擇(每題至少有兩個正確答案)1、政府經濟學的學習方法包括(ABC)。A、理論與實踐相結合B、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C、歷史分析與邏輯分析相結合D、矛盾的分析方法2、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之間的區別在於(AB )。A、消費的非競爭性B、消費的非排他性C、消費的競爭性D、消費的排他性3、政府履行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的目標包括(BCD)。A、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B、物價穩定C、充分就業D、國際收支平衡4、下列項目中屬於市場失靈的領域有( ABC)。A、公共安全B、醫療衛生C、法律秩序D、個人計算機5、政府經濟活動的效率要求包括(AB)。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資源的配置效率B、政府通過對市場和微觀經濟行為調節,引導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C、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安全性D、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滿意性6、政府失靈的原因包括( ABCD )。A、政府決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場及主體行為控制的有限性C、對政府機構控制的有限性D、政治程序實施中的有限性7、混合物品具體包括(ABCD)。A、無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競爭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競爭性的物品C、可能發生擁擠的公共物品D、無排他性、非競爭性的物品8、下列行為屬於生產外部性的有(ABD)。A、興修水利 B、治理環境污染C、沿街居民在自家陽台上養花 D、安裝路燈9、非市場方式解決外部性的方法有(ABC)。A、罰款或收稅B、財政補貼C、公共管制D、產權界定和保護10、公共資源的特徵有(AB)。A、稀缺性B、使用不受限制C、充足性D、使用受到限制四、簡述題1、簡述科斯定理的含義、意義及局限性。科斯定理的含義是:在產權明確、交易成本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過市場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強調產權的重要性,認為解決外部性問題的關鍵是界定和保護產權。科斯定理」的結論,是建立在交易成本為零的前提基礎上的。然而,市場交易中存在成本,這是不容忽略的事實。在交易費用為正的情況下,不同的權利界定會帶來不同效率的資源配置。 2、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給嗎?當公共物品滿足下列條件的時候,由私人供給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人供給的公共物品一般應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規模和范圍一般較小,涉及的消費者數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費上必須存在排他性技術。(4)一系列制度條件來保障。3、什麼是公共資源問題?其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公共資源有著如下兩個特徵:一是資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於使用上不受限制,沒有人對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應負責,使得公共資源的使用所帶來的社會收益小於個人收益,進而造成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共資源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產權歸屬不夠明確。五、論述題1、怎樣認識收入差距與公平、效率的關系?公平與效率是政府經濟活動所追求的目標,但要同時達到兩個目標,是較為困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與效率之間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關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況。對於收入差距有個量的問題,一方面市場的效率要求必然會產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於對人們有關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將這個差距維持在人們意願的范圍之內。即基於對公平和效率的綜合考慮,收入差距既要滿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過大對公平帶來的沖擊。政府決策時可形成公平與效率的不同組合,如我國目前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政策。2、試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經濟職能。(1)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政府收入分配職能,是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在調節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過程中,政府需要運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稅收制度,稅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各項稅收特別是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收入調節功能很強,是各國政府實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為社會成員在喪失勞動能力、失業、疾病、工傷、生育等情況下,提供基本生活資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等內容。而這種制度保障應為所有社會成員提供,與其所繳納稅的多少不完全對等;工資制度,政府公務人員和政府直接舉辦的公共事業機構工作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等工資性支出,由政府財政支出安排,其支出總額和支出標准,直接關繫到這部分社員成員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進而影響全社會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資制度構成政府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其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單方面的價值讓渡,屬轉移性支出,其目的是為了執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對企業、個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給予資金支持,以影響相關產品和勞務價格結構,調節市場供求關系。而政府財政補貼數額、補貼對象,則直接影響有關企業、個人在收入分配中所佔比例和份額。(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是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政府穩定經濟職能,還意味著實現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目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屬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通常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經濟增長率或增長額來表示。而經濟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經濟運行和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包括產業結構優化、貧富差距縮小,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人們醫療教育文化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等。即經濟的增長,最終要有利於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重要職能。為實現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政府需要運用相應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工具,保證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運用財政制度的自動調節功能,實現經濟穩定與增長(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是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⑸ 電大政府經濟學答案
1)B
2)偽命題,直接民主下不可能產生全體一致
3)1)政府支出=增加需求+擠出效應
2)可以短期提振需求,長期有鈍化可持續發展,惡化市場環境的效果
3)不同經濟結構和政體對於政府支出內容和方向及後果的不同論述
4)房價管控:抑制需求和投資,降低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