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繆爾達爾的"循環積累因果關系"理論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1957年提出的。
累積因果理論,又有叫循環累積因果理論,是由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在1957年提出的,後經卡爾多、迪克遜和瑟爾沃爾等人發展並具體化為模型。繆爾達爾等認為,在一個動態的社會過程中,社會經濟各因素之間存在著循環累積的因果關系。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這後一因素的變化,反過來又加強了前一個因素的那個變化,並導致社會經濟過程沿著最初那個因素變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累積性的循環發展趨勢。市場力量的作用一般趨向於強化而不是弱化區域間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區由於初始的優勢而比別的地區發展得快一些,那麼它憑借已有優勢,在以後的日子裡會發展得更快一些。在經濟循環累積過程中,這種累積效應有兩種相反的效應,即迴流效應和擴散效應。前者指落後地區的資金、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流動,導致落後地區要素不足,發展更慢;後者指發達地區的資金和勞動力向落後地區流動,促進落後地區的發展。
總之,循環累積因果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首先是從一些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發展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時,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後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
B. 循環累積因果論的簡介
市場力量的作用一般趨向於強化而不是弱化區域間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區由於初始的優勢而比別的地區發展得快一些,那麼它憑借已有優勢,在以後的日子裡會發展得更快一些。在經濟循環累積過程中,這種累積效應有兩種相反的效應,即迴流效應和擴散效應。前者指落後地區的資金、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流動,導致落後地區要素不足,發展更慢;後者指發達地區的資金和勞動力向落後地區流動,促進落後地區的發展。總之,循環累積因果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首先是從一些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發展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時,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後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
C. 麻煩大家幫忙答題,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繆爾達爾的累積因果循環理論,如何打破貧困的惡性循環
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注重量的積累,抓住時機促成飛躍,但是對於不好的質變應該防微杜漸。
D. 名詞解釋累積因果論是什麼意思
循環累積因果論。1957年繆爾達爾曾提出過循環累積因果理論。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首先是從一些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發展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時,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後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在經濟循環累積過程中,同時存在著迴流和擴散兩種不同的效應:一是迴流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不發達區域向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二是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發展差異得到縮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迴流效應遠大於擴散效應,即發達區域更發達,落後區域更落後。基於此,繆爾達爾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循環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後地區的發展,以縮小差距。
E.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繆爾達爾的累積因果循環理論,如何打破貧困的惡性
累積因果理論,又有叫循環累積因果理論,是由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在1957年提出的,後經卡爾多、迪克遜和瑟爾沃爾等人發展並具體化為模型。繆爾達爾等認為,在一個動態的社會過程中,社會經濟各因素之間存在著循環累積的因果關系。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這後一因素的變化,反過來又加強了前一個因素的那個變化,並導致社會經濟過程沿著最初那個因素變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累積性的循環發展趨勢
F. 區域經濟增長的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1)均衡增長和非均衡增長理論
1.均衡增長的基本命題是:由於不發達地區存在著生產與消費的低水平的均衡狀態,這些地區的經濟要增長,就必須打破這種均衡狀態,使整個區域的經濟同時得到增長。哈維·萊賓斯坦於1957年在《經濟落後和經濟增長》中提出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該命題認為不發達經濟既存在人均收入增長的趨勢,又存在人均收入降低的因素和力量,要使區域經濟獲得增長,從落後向發達狀態轉變,該地區必須在一定時期受到大於某一最小臨界規模的增長刺激。發展經濟學家內爾森認為,不發達經濟的痼疾表現為人均實際收入處於糊口或接近維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狀態,即使在一個短期內經濟有所增長,但經濟增長又會導致人口的增長,從而使人均收入又回到原來的低水平狀態,即所謂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論」。
2.不平衡增長的核心觀點是:不發達地區不具備全面增長的資本和其他資源,向所有部門進行大規模投資和平衡增長是不可能的。投資只能有選擇地在若幹部門或區域進行,其他部門或地區通過利用這種部門或區域的投資帶來的外部經濟而逐步得到發展。非均衡增長理論主要包括:赫爾希曼(A.O.Hirschan)和辛格(H.Singer)的非均衡增長理論,繆爾達爾(Karl Gunnar Myrdal)的循環積累因果理論(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詹姆斯·杜森貝里(J.S.Duesenberry)和諾斯(D.C.North)的輸出基礎理論(Export Base Theory)。
(2)新增長與區域創新理論
新經濟增長理論(也叫「內生增長理論」)是針對新古典增長理論中技術外生這一不足而提出的。它通過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這兩個角度對經濟增長的源泉進行研究,其基本思想是經濟增長率由區域經濟系統內的諸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由外生的技術進步和人口增長所決定的。新增長理論主要包括三種理論模式:
(1)羅默模式——知識積累的增長模式,該模式刻畫了知識積累是決定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強調增加研究與開發(R&D)部門的投入以提高知識積累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2)盧卡斯模式——專業化人力資本的增長模式,該模式認為專業化的人力資本的積累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
(3)科斯特模式——資本投資的增長模式,該模式認為技術進步的源泉是資本投資。
創新(Innovation)的形成和擴散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同時也是區域間經濟增長和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熊彼特(J.Schumpeter)最早提出了創新的概念,他認為創新是「間斷出現的現實生產手段的新組合」,包括新產品的引入(生產創新)、製造現有產品的技術變革(生產方法創新)、開辟新的市場或新的原材料來源以及引入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在有關創新研究的文獻中,傳信過程可以分為線性創新模式和非線性創新模式。線性創新模式表現為一項科學研究走向市場的發展過程。
非線性創新模式認為,傳信不是官方的或個人的科學和研究機構發起的,而是由客戶、技術應用者、供貨商或合作方發起的,它表現為一個數次的反饋過程:重要的信息流從創新的後期階段又反饋到早期階段,這個過程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對於區域之間存在的創新差別,創新擴散理論認為,信息傳播在創新擴散和吸收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擴散過程或者遵循相鄰效應(波浪式擴散),或者是遵循城市等級自上而下進行。奧地利學者梅耶(G.Maier)和托特林(F.Todtling)提出了關於區域創新差別的一個構想框架。在該框架內,企業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的內部結構和行為方式與它所處的經濟環境要求和條件相聯系。影響企業創新體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大類。外部因素包括:
(1)與企業創新行為相關的區域環境條件,涉及到研究與教育結構的狀況,勞動力的技能以及同其他企業保持聯系和協作的可能性,與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聯系等;
(2)企業所處行業的市場結構特徵;
(3)政府的區域公共政策,包括技術引進政策,鼓勵創新政策等。內部因素主要是企業的組織和戰略目標的特徵,他們對企業創新行為有重要的影響。企業規模影響與創新相關的資源裝備,也影響創新的持續性和創新項目的規摸。
區域內企業在相關功能方面的配備(研究與開發,企業計劃和市場營銷)和他們在生產上的共同作用,對生產創新和方法創新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中小企業來說,同大企業的緊密聯系一方面可以較容易獲得與創新相關的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證明,他們在大企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關區域創新的研究表明,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管理者和雇員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對區域創新差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只是基於技術競爭優勢以外的東西來保持市場地位,那麼它的創新意識必然下降。企業管理者懼怕風險,或者雇員在變化面前持拒絕態度,都會阻礙區域內的創新。
G. 累積循環因果論內容,及其怎樣用來解釋區域經濟現象
區域優勢,主要指地理位置具有投資或者其它 發展的先天性優勢,比如靠海,交通便捷或者自然資源豐富等。 這個優勢是相對於其它地方的。有別於區位優勢。
H. 循環累積因果論的介紹
累積因果理論,又有叫循環累積因果理論,是由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在1957年提出的,後經卡爾多、迪克遜和瑟爾沃爾等人發展並具體化為模型。繆爾達爾等認為,在一個動態的社會過程中,社會經濟各因素之間存在著循環累積的因果關系。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這後一因素的變化,反過來又加強了前一個因素的那個變化,並導致社會經濟過程沿著最初那個因素變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累積性的循環發展趨勢。
I. 區域經濟學相互依賴理論模型或公式
建立區位模型進行模擬
J. 循環累積因果論的循環累積因果論的應用
區域經濟能否得到協調發展,關鍵取決於兩種效應孰強孰弱。在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起飛階段,迴流效應都要大於擴散效應,這是造成區域經濟難以協調發展的重要原因。繆爾達爾等認為,要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預。這一理論對於發展中國家解決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問題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佩魯的增長極理論,主要闡述了增長極對其自身和其他地區發展的積極作用,而忽視了增長極對其他地區發展的消極影響。繆爾達爾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利用擴散效應和回波效應概念,闡釋了經濟發達地區優先發展對其他落後地區的促進作用和不利影響。
繆爾達爾在批判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所採用的傳統靜態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認為市場機制能自發調節資源配置,從而使各地區的經濟得到均衡發展,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事實上,長期信奉市場機制的發達國家也沒有實現地區的均衡發展。因此繆爾達爾提出,應採用動態非均衡和結構主義分析方法來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地區發展問題。繆爾達爾認為,市場力的作用一般傾向於增加而非減少地區間的不平衡,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使得某些地區發展要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區發展則相對較慢,一旦某些地區由於初始優勢而超前於別的地區獲得發展,那麼這種發展優勢將保持下去。因此發展快的地區將發展得更快,發展慢的地區將發展得更慢,這就是循環累積因果原理。這一原理的作用就導致「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形成。
繆爾達爾用循環累積因果關系解釋了「地理上二元經濟」的消除問題,他認為,循環累積因果關系將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兩種效應:一是回波效應,即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受收益差異的影響,由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回波效應將導致地區間發展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二是由於回波效應的作用並不是無節制的,地區間發展差距的擴大也是有限度的,當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由於人口稠密、交通擁擠、污染嚴重、資本過剩,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等原因,使其生產成本上升,外部經濟效益逐漸變小,從而減弱了經濟增長的勢頭。這時,發達地區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將變得不經濟,資本、勞動力、技術就自然而然地向落後地區擴散,繆爾達爾把這一過程稱之為擴散效應。擴散效應有助於落後地區的發展。同時繆爾達爾認為,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減速會使社會增加對不發達地區產品的需求,從而刺激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進而導致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發展差距的縮小。
在繆爾達爾之後,卡爾多又對循環累積因果理論予以發展。卡爾多提出了效率工資概念,並用以解釋循環累積效應的形成。卡爾多指出,各地區的效率工資,即貨幣工資與生產率的比值的大小,決定了各地區的經濟增長趨勢。效率工資低的地區,經濟增長率高;效率工資高的地區,經濟增長率低。從理論上來講,一國之內各地區的效率工資應該相同。但在繁榮地區,由於經濟聚集引致規模報酬遞增,生產率較高,降低了效率工資,因而經濟增長率高。經濟增長率的提高,又提高了生產率,進而又降低了效率工資,反過來,又使經濟增長率提高。如此循環累積,繁榮地區將更加繁榮,落後地區更加落後。
當然,繁榮地區經濟的過度繁榮,也會出現集聚不經濟,即規模報酬遞減。若繁榮地區的高生產率被高貨幣工資所抵消,當貨幣工資增長率高於生產率增長率時,繁榮地區的效率工資將得以提高,這樣繁榮地區的增長率將下降,落後地區的增長率將相對提高,區域發展差距趨於縮小。要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政府必須進行有效干預。這一理論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