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配給經濟學

配給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1-03-14 14:42:26

A. 威廉·配第的有哪些主要經濟學著作

威廉·配第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有:《賦稅論》(1662)、《獻給英明人士》(1664年寫成,1691年出版)、《政治算術》(1672年前後寫成,1690年出版)、《愛爾蘭的政治解剖》(1672年前後寫成,1691年出版)、《貨幣略論》(1682年寫成,1695年出版)。

B. 如果政府利用配給的方法來控制價格 這意味著()

  1. 題設里已經給出了:政府利用配給方式來控制價格。

  2. 所謂配給方式就是政府通過強制手段來規定供給。比如,計劃經濟時期,人們買東西都要憑票。就算有錢,你也買不了任何東西。這種狀態下,你有再大的需求,沒有票,也沒辦法購買商品。

  3. 配給方式已經凌駕於供給和需求之上。市場經濟學理論在這里沒有任何影響。

C. 「經濟學」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的意思要從好幾個方面進行解釋,不是一概而論的,一下是理解經濟學的幾個要點。

1、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進行選擇,來使用可以有其它途徑的稀缺的資源以便生產各種商品,並在現在或將來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以供消費之用。實證經濟學是描述經濟中的事實、情況和關系,規范經濟學涉及倫理和價值判斷。

2、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經濟學的范疇包括三部分。第一,在知道有關的局限條件或游戲規則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推斷所用的競爭准則是什麼。第二,這是經濟學最容易的一部分了,是有了競爭的准則,經濟學可以推斷人的行為會怎樣,資源的使用會怎樣,財富或收入的分配會怎樣

3、經濟學是關於某個特定的社會如何處理它的經濟問題的科學。凡是要用不充足的手段去達到各種各樣目標的時候,就存在著經濟問題。

經濟學就是研究經濟問題的學科,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很大的作用。

D. 經濟學…政府配給問題

  1. 政府配給意味著政府人為地將每個消費者的需求給定了,就是這么多,多得沒有,這樣的話,即使有再多的供給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它控制了需求曲線,這樣均衡價格也確定了。

  2. 當然1中的情況是政府不允許消費者進行相互交易的情況下的結果,比如政府每個消費券都是有編號和名字,一一對應,這樣就可以防止相互交易,獲得套利。假如政府允許相互交易,消費券在消費者之間流通的話,政府就無法控制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最終消費曲線還是會和以前的一樣,均衡價格會比之前的更高,因為政府的配給實際上減少了供給量,所以均衡價格自然會升高。

E. 微觀經濟學上,正式或非正式的配給制是什麼意思

觀經濟學上,正式或非正式的配給制是什麼意思?
經濟學

F. 經濟學上所說的「分配」是什麼意思

分配不僅僅是一個行抄為,也是指價值的流向。
舉個例子,一個工廠生產一雙鞋,這雙鞋的價值可以分為這幾個部分:工人的工資、廠商的利潤、生產的物質成本(比如布匹、廠房租金、機器折舊等等)。那麼在這雙鞋出售後價值就實現了,它的價值也就分配給了工人、廠商、以及其他人(布匹廠商、地主等等)這個過程就叫做初次分配。
所以經常說的「初次分配重效率」也就是指在生產過程,誰對這雙鞋子的投資(人力、資金等都算)多誰得到的報酬就多。但是呢,這會導致越有錢的人就會越有錢,越有能力的人也會越有錢,導致一部分人越來越窮,而且窮無翻身之日。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又提出了「再次分配重公平」。

什麼是再分配呢?再分配也是價值的流向,接著上面的例子,這雙鞋生產出來的,工人要交個人所得稅,廠商要交營業稅,這些稅集中於國家財政。國家再通過社保、公共建設、轉移支付等方式分配給社會底層的人們。這就是再分配,顯然「再分配」是國家的一種行為。而初次分配是市場的行為。
絕不可把分配理解為簡單的一個行為,應該理解成價值的流向,這個價值是一切有效用的東西,也不能做概念化得理解。

不知道經清楚沒

G. 分配在經濟學中指的是

在經濟學上,分配是指把生產資料分給生產單位或把消費資料分給消費者內。
分配是聯結生產和消費的容中間環節。分配和生產的關系是,生產決定分配,即決定分配的對象和方式。沒有產品的生產,就沒有可供分配的對象(產品);可供分配的產品的數量,也取決於生產出來的該種產品的數量。社會成員以什麼樣的社會形式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取決於他們以什麼樣的社會形式參與生產。馬克思說:「分配的結構完全決定於生產的結構,分配本身就是生產的產物,不僅就對象說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說也是如此。就對象說,能分配的只是生產的成果,就形式說,參與生產的一定形式決定分配的特定形式,決定參與分配的形式」。

H. 請問大家微觀經濟學中的市場配給什麼意思啊

大概是市場營銷的意思吧
2、無需求(No Demand)

無需求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種產品從來不感興趣或漠不關心,如許多非洲國家居民從不穿鞋子,對鞋子無需求。市場營銷者的任務是創造需求,通過有效的促銷手段,把產品利益同人們的自然需求及興趣結合起來。

3、潛在需求(Latent Demand)

這是指現有的產品或服務不能滿足許多消費者的強烈需求。例如,老年人需要高植物蛋白、低膽固醇的保健食品,美觀大方的服飾,安全、舒適、服務周到的交通工具等,但許多企業尚未重視老年市場的需求。企業市場營銷的任務是准確地衡量潛在市場需求,開發有效的產品和服務,即開發市場營銷。

4、下降需求(Falling Demand)

這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出現了下降趨勢,如近年來城市居民對電風扇的需求已飽和,需求相對減少。市場營銷者要了解顧客需求下降的原因,或通過改變產品的特色,採用更有效的溝通方法再刺激需求,即創造性的再營銷,或通過尋求新的目標市場,以扭轉需求下降的格局。

5、不規則需求(Irregular Demand)

許多企業常面臨因季節、月份、周、日、時對產品或服務需求的變化,而造成生產能力和商品的閑置或過度使用。如在公用交通工具方面,在運輸高峰時不夠用,在非高峰時則閑置不用。又如在旅遊旺季時旅館緊張和短缺,在旅遊淡季時,旅館空閑。再如節假日或周末時,商店擁擠,在平時商店顧客稀少。市場營銷的任務是通過靈活的定價、促銷及其他激勵因素來改變需求時間模式,這稱為同步營銷。

6、充分需求(Full Demand)

這是指某種產品或服務目前的需求水平和時間等於期望的需求,但消費者需求會不斷變化, 競爭日益加劇。因此,企業營銷的任務是改進產品質量及不斷估計消費者的滿足程度,維持現時需求,這稱為「維持營銷」。

7、過度需求(Verfull Demand)

是指市場上顧客對某些產品的需求超過了企業供應能力,產品供不應求。比如,由於人口過多或物資短缺,引起交通、能源及住房等產品供不應求。企業營銷管理的任務是減緩營銷,可以通過提高價格、減少促銷和服務等方式使需求減少。企業最好選擇那些利潤較少、要求提供服務不多的目標顧客作為減緩營銷的對象。減緩營銷的目的不是破壞需求,而只是暫緩需求水平。

I. 用經濟學的原理解釋國民收入如何分配給生產要素

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簡稱GNP)。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有所區別,一是核算范圍不同,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都只計算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而國民生產總值對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都進行計算。二是價值構成不同,社會總產值計算社會產品的全部價值;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增加的價值,即增加值,不計算中間產品和中間勞務投入的價值,國民收入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也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價值,即只計算凈產值。 國民生產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可以計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增長率)。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1)生產法(或稱部門法),是從各部門的總產值(收入)中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民生產總值;(2)支出法(或稱最終產品法),即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消費支出+國內資產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和庫存凈增或凈減)+出口與進口的差額;(3)收入法(或稱分配法),是將國民生產總值看作為各種生產要素(資本、土地、勞動)所創造的增加價值總額。因此,它要以工資、利息、租金、利潤、資本消耗、間接稅凈額(即間接稅減政府補貼)等形式,在各種生產要素中間進行分配。這樣,將全國各部門(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上述各個項目加以匯總,即可計算出國民生總值。

閱讀全文

與配給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