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基礎政治經濟學論文

基礎政治經濟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4 16:54:10

1. 2000字以上的政治經濟學論文

1、選題不能超出政治經濟學的論域; 2、 寫出好文章的「訣竅」就是三真:真情實感、真憑實據、真知灼見。

2. 政治經濟學論文怎麼寫啊,大一學生,什麼都不懂

你到底是要寫論文還是寫課堂作業。
如果是要寫論文的話,搜一下論文模版,大致上是「論題、目錄、提要、正文、總結、參考文獻」要求很多,格式很嚴格。
不過如果你是大一的話,估計老師就是讓你用論文的方式寫一下自己的心得感想,不會讓你寫論文的(畢竟你沒啥研究成果,沒法寫論文內容)你就把課本上的重要知識點自己總結一下,按照高考議論文樣式寫個幾百字就可以了。

3. 跪求兩篇政治經濟學論文

人民幣實行的是盯住美元匯率制。人民幣近10年都處於升值趨勢中,人民幣升值是以人民幣匯率下降形式反映出來的,即1美元兌換的人民幣金額減少。1994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8.6212,1995年為8.3490,1996年為8.3143,到2003年為8.2770(國家統計局,2004),人民幣匯率近10年下降了4.1%。從2001年開始連續3年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幣匯率累計平均仍為8.2770.2003年以來,人民幣再一次面臨升值壓力,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美國、歐盟、日本等不斷施壓,希望迫使人民幣升值。國內外理論界也有人依據各種模型估算出人民幣「應升值的幅度」,高的估計達到50%以上,低的估計也有15%以上。
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從1994年至今,中國國際收支中的經常項目均為順差,中國的外匯儲備2002年達到2864億美元,比1994年增長了5.55倍。從人民幣購買力評價(PPP )看,中國的物價水平只相當於美國的21%(世界銀行,2002)。從通貨膨脹率差異看,美國自1998年以來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23%,中國同期的平均通貨膨脹率(CPI )為-0.3%,比美國低2.53%。1978—200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年均增長9.3%。這25年間,我國的經濟增長無疑是世界上最快的。從中美兩國的利率差異看,中國同業銀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為2.7%,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為1.25%。中國的短期利率比美國利率高1.5個百分點。在國內,人民幣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個百分點。此外,2002年上半年開始,美元由強走弱,人民幣跟著美元一起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趨勢相背離。在中國相對勞動生產率快速增長的情況下(1993—1999年中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國製造業高1.5個百分點),人民幣反而隨著美元貶值,使得貿易逆差國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這些都構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

經濟學分析

從經濟學上講,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依據:

第一,人民幣匯率自1994年以來已近10年沒有進行調整,而這10年中國經濟和國力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第二,90年代以來,一些權威的國際機構和貿易夥伴一直就認為人民幣存在不同程度的價值低估。

第三,按照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外匯節余過多本身就表明外幣定價過高,本幣定價過低,本幣有升值壓力。

第四,從2001年以來,世界各主要貨幣包括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沒有調整,即人民幣實際上也跟隨美元對其他貨幣大幅度貶值。且不說90年代人民幣是不是過度貶值或定價過低,單說近年來其他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沒有動,僅此一條,就可以判斷人民幣對美元的價值有可能低估。

國際政治分析

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國際政治問題。有學者特別指出,一些西方國家頻頻呼籲人民幣升值,背後還另有原因。有的是出於嫉妒,有的是為了轉移國內對當局的指責,有的則是為了爭取國內製造業的選票。如西方國家簡單地將人民幣幣值水平與其本國製造業的衰退聯系在一起,試圖強迫人民幣升值。造成美國就業機會減少的因素不是中國,而是全球化競爭的無形之手。國外鼓噪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人民幣匯率過低。有人提出應將人民幣匯率確定在1美元兌4.2元人民幣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國外匯儲備過高,中國入世以來,並沒有出現進口激增,相反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國廉價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貨緊縮。有人認為,近年來,中國廉價產品大量出口導致日本和歐美通貨緊縮,中國應使人民幣升值,在世界經濟中擔負相應責任。

美國之所以施壓人民幣升值,是認為中國實行的「盯住美元匯率」政策,使美元貶值的積極效用沒能全面發揮,只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刺激了中國產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貶值的同時,美國外貿逆差卻創出了4352億美元的歷史峰值,對華貿易逆差達到1031億美元。實際上美國外貿逆差劇增的原因不在於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國產業結構調整、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個人消費支出的增長、以及美元貶值的J曲線效應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金融霸權作為軍事霸權和經濟霸權的延伸,美國憑借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隨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強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斷獲取霸權利潤,維護其「金融霸權國」地位。美國通過美元貶值,既能減輕其外債負擔,每次美元大幅貶值都能使美國債務減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產品的出口,還能轉嫁其各種經濟危機,成為其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與美國對華反傾銷政策一起,構成了布希政府對華經貿政策調整的新內容。

近年來,關於「亞元」問題的討論已越來越熱,誰能成為未來亞元的主導,已變成一個日益敏感的話題。日本由於其經濟十年來的萎靡不振,日元充當亞洲貨幣主導的可能性在變小。而中國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已經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幣的價值日趨明顯,在中國周邊國家已經開始形成一個「人民幣地帶」,導致日本對此憂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對華出現50億美元順差的背景下,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提出議案,提請七國集團通過「與1985年針對日元的『廣場協議』類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幣升值,將全球壓制人民幣升值的聲浪推至頂峰,目的就在於想通過人民幣升值,打垮人民幣對日元的挑戰,確保日元的未來主導地位。

近年來,中國對外經濟摩擦日益加劇,但更多的還僅僅局限於微觀經濟摩擦。加入WTO以後,中國處於制度大調整階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受到關注。美日歐等國施壓人民幣升值,使得制度性經濟摩擦在中國對外經濟摩擦中的份額開始加重。

4. 高中生政治經濟學論文,800—1500字,急用啊!

私營企業中的工人調查

——以一家中等規模的大理石加工廠的工人為對象

[摘要]:中小規模、不正規的私營企業普遍存在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勞動合同不規范、不完備,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很難明確工人的權益。工人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大大超出《勞動法》的規定,有關工資、加班費的制度也明顯侵犯了工人的權益。工人的工作條件差,噪音、粉塵的工作環境對身體有很大傷害,勞動保護方面存在巨大空白。工人沒有有力的勞動保障,工會、工商局等相關組織的工作不到位,缺乏有力勞動監察,法律法規在現實中沒有有效約束力,再加上工人本身缺乏法律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差,從而工人一直處於極度弱式的地位。針對這種情況,可從工會建設、宣傳教育法律知識、加強勞動監察等方面去開展工作。

[關鍵詞] 合同 工作 工資 勞動保障

一、 文章背景

筆者以海南三亞的一家中等規模的大理石加工廠為對象。這家大理石的規模在三亞是數一數二的。老闆40餘歲,已從事大理石行業15年。現在擴建後的廠房佔地面積為1000多平米,,共有大型切割機11台,一輛貨車,從事生產工作的工人保持在30至45人間,還包括6名管理、銷售、財務人員,今年石材的銷售總值約為1500萬。在海南這樣一個相對沒有廣東私營經濟典型的大環境中,通過對一家相對東莞很多工廠還要小的大理石廠的調查、研究,發現這些小規模的、不正規的私營企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從而對這類企業總體初步分析。

二、 私營企業中的工人調查

(一) 合同

相比過去而言,私營企業勞資關系確立日益契約化。過去業主與僱工關系主要採用口頭約定的方式, 現在雙方主要採取簽訂勞動合同的方式來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但總體而言,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全國民營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為40%左右, 在各類民營企業中, 私營企業的簽訂率最低, 有些地方僅為20%~30%。[1]

不僅僅存在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的問題,我們還必須清楚認識到這種勞動合同是否對於企業主和工人雙方都只是一種形式,是否真的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否真的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社會調查情況反映,首先,私營企業所起草的合同往往不規范、不完備,並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應具備以下條款。1. 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3.勞動合同期限;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6.勞動報酬;7.社會保險;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2]而實際簽訂的合同中存在必備條款不全、協商條款模糊甚至違法等問題,對保障工人利益的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等關鍵內容往往模糊不清,甚至隻字不提。其次,實際的勞動合同內容並不能基本保障雙方的權利和利益,而是僅僅只對僱主有利。最後,工人在選擇是否簽勞動合同時,其實並沒有真正的選擇權。不簽合同就意味著失去這份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工人自然對合同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合法條件只能接受。

以該石材廠為例,從04年起,僱主才開始與僱工簽訂合同,之前都為口頭協議。僱主與僱工之間簽訂的是固定期限合同,期限為一年。工人必須為僱主滿一年才算合同終止,中途不得違規辭職,否則扣工作期間工資總額的20%,或因工作表現不好,中途被僱主辭退的員工,同樣扣工作期間工資總額的20%。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二款,這種情況僱主應向工人提供經濟補償。而現實情況是工人不但沒有經濟補償,反而要損失一部分的工資。在這里需要指出,在年初和上半年的時候,工廠所接的活會比較少。而下半年的時候,工廠的工程量急劇增加,這就更加需要具有熟練手藝的工人。為了防止工人轉向其他工廠,這就是僱主留下工人的手段之一。此外按《勞動合同法》規定,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合同,無特殊情況,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然而現實情況允許嗎?資本主義生產,本質上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就是剩餘勞動的吸收。[3]資本家購買的是勞動力,唯一目的是通過剩餘勞動的吸收獲取剩餘價值,在工人年輕力壯,技術嫻熟時將勞動力吸收到極致,從而在一定期限內獲得更多剩餘價值。至於這種高強度的勞動對工人的身體造成的損害,勞動力本身過早的枯竭和死亡,資本家全然不顧,他只關心尋找到下一個正處於勞動力旺盛的目標。還有由於這種工廠畢竟是小規模的,無法保證自己來年的經營情況,而對於工人尤其是老師傅,他們也會選擇來年到哪家廠去拿更高的工資,因此僱主通常只會和工人簽訂一年合同,一年一年簽。

至於勞動報酬,僱主在正式的合同中並沒有明確說明工人的工資應為多少,只是說明按雙方約定數額。僱主會在另外一張紙上寫明和工人約定的工資數額,但這張紙只有僱主有。也就是說萬一發生什麼狀況,工人沒有事實依據證明他所應得的工資。毫無疑問,這對於工人的利益是完全沒有保障的。

至於社會保險、勞動保護、職業危害防護,這份合同隻字未提。而這對於從事機械加工的大理石工人而言卻非常重要,他們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噪音、粉塵對身體也有很大傷害,而在合同卻完全沒有一些相關的勞動保護內容,對發生工傷後的工資發放、醫療、撫恤等沒有明確規定。

總之,現實情況往往是合同本身其實是保障工人利益的一紙空文,合同本身就不規范、不公平,不合法,合同中有關最低工資、休息休假、勞動保障等勞動標準的規定很不具體, 這樣出現問題時就不便把握和操作。勞動合同不完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僱工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不利處境,一旦出現勞動爭議,很難明確自己應有的權益。

筆者想說明,首先,由於一些僱主本身對勞動合同法了解不夠,所起草的勞動合同就不規范,沒有包含應有的內容。即使了解,也會隱藏、忽略掉這些對減少僱主利益的內容。其次,由於大多工人的素質低,知識水平不夠,他們更不知道合同原來要包含這些對他們有利的內容,不知道合同上的一些規定是不合法的。此外,現實中他們對於一份即使不合理不合法的合同往往也只能全盤接受,畢竟在巨大生存壓力的情況下,先獲得一份工作是最重要的。

(二) 工作

(1)工作時間

合同中已經明確規定,工人在為僱主工作期間沒有假期。這明顯違法了《勞動法》中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和用人單位應在元旦、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放假的規定。合同中明確寫到每天的上班時間為早7:30-12:00,下午2:00-6:45,加班時間晚上8:00-11:00。加班按個數算,必須加滿3個小時。中午1:20-2:15,有必要工人必須聽從僱主安排加班。也就是說,工人一天的工作時間至少為9個小時15分,可能長達12、13小時,每周工作時間至少為70小時。很顯然,這違反了《勞動法》中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的制度。另外,《勞動法》規定,特殊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且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通常年末時,工廠工程量大,僱主經常會強制要求全體加班。當僱主要求加班時,工人無身體不適等特殊情況都必須加班。常常有很多工人一個月中有20天以上甚至全月都加班。

表一:11月份廠內10名工人的加班情況

工人
A
B
C
D
E
F
G
H
I
J

加班個數
17
16
14
16
27
25
29
30
23
30

僱主正是通過加班來延長工作日,從而增加剩餘勞動時間,來從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2)工作內容

工廠主要負責大理石的加工。僱主、銷售人員從市場上拉到訂貨單,再交給工人。工人的工作一般為用切割機切割石材,要兩個工人一起搬運、協作勞動。切割完後,有的需要磨邊,大多數都用手動打磨機,也有自動打磨機。在進行石材再加工時,經常要用銀石膠黏貼石材。還要負責到客戶家進行後期安裝。

(3)工作條件與環境

工人並不一定在工廠里工作。這家大理石廠有一個門市部,廠里有10名工人,還有另外5個工地,其中一個工地放置27名工人。工人隨時都得聽從僱主的安排,到另外的工地去工作,並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工作環境更加惡劣。

在工作過程中,工人要一直忍受的就是機器切割、打磨石材的雜訊。工人要長時間處於高達110分貝的吵雜環境下,而工人沒有任何防禦雜訊的裝備,工作現場也沒有任何防噪音設備。還有因為切割、打磨石材是都會產生很多粉塵的,工人工作時也一直處於漫天的粉塵中,卻僅僅依靠一層普通口罩稍微保護一下,工作現場沒有任何防塵設備。另外,工人要經常搬運十分沉重的大理石,時常發生砸傷、壓傷。工人使用打磨機,操作切割機,這些鋒利的磨片對工人來說是非常大的安全威脅,對於有5、6年工作經驗的老師傅來說還好,而對於才工作半年的學徒工來說,就經常發生小事故,如砸殺造成手指粉碎性骨折、被磨片割到。在工人將石材黏貼起來時還會接觸到銀石膠,這些是有毒的,而工人別無選擇,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只能直接接觸。

可見,大理石加工廠的工人的工作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在雜訊、灰塵、有毒物質等等危害工人的環境下,工人既無任何有效防禦裝備,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而對於可能發生的工傷事故,工人也只能自己小心就是。[1]一般說來,私營企業勞動保護工作遠不及國有企業,勞動保護資金投入不足,防護設施缺乏,尤其是機械加工業等行業勞動條件極差。特別是對於較小規模的私營企業而言,僱主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僱主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到更多機器、勞動力上,來擴大再生產,而不會是工人的勞動保護設施上。並且僱工中也普遍缺乏勞動保護意識,很少要求重視、改善勞動保護工作。

(三) 工資

這個大理石廠中共有37名工人,工人的技術對於僱主來說非常重要。老師傅嫻熟的技術做的工好,出現錯單的情況少,並且跟僱主久了,做工勤快又老實。而學徒工既要老師傅帶著,出現錯單的情況比較多,自然也就浪費石材、耽誤工期。根據不同水平的工人所給的工資也就不一樣。具體情況如下

表2 工人工資水平

工人類型
人數
工作年數
月基本工資

學徒工
10
1年以下
600元

中等工人
31
1年至5年
1300元至1500元

老師傅
6
5至6年
2000元至3000元

這些工資都是包吃包住的,如果工人不在廠里吃,每月補助300元的生活費。至於加班費,原先規定15元一個加班,由於物價上漲等情況,現在如果加工地的班(活比較辛苦),一個班30元,加廠里的班,一個班25元。即使在法定休假日加班,加班費仍然不變,違法了《勞動法》中規定的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4]從數字上,工人的名義工資增加了,但伴隨著物價上漲,工人的實際工資並不見得也一定增加。

在這里說明,大理石廠因為是極其需要技術工的,所以對於老師傅給的工資很高,希望其來年也能繼續留下來。一個工人屬於哪種級別的工人,主要是看他的手藝、技術如何。通常一個老師傅需要負責帶2個學徒工,這些學徒工一般是老師傅的親戚之類的,也有自己找過來的,學徒工私下也會給老師傅一些紅包之類。這樣僱主就省下一筆培訓學徒工的費用,由於這些學徒工的基本工資低,他們會加班比較勤,由他們來做大多數簡單的工作,並且讓他們看到老師傅的高工資,從而激勵他們努力工作,早日出師。

這個大理石廠在工人進廠時沒有收取押金,但每月只發放工資的80%,等到年終時才將剩餘的20%結清。如果工人沒有干滿一年,則扣除這20%,這違法了《勞動法》中規定的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的規定[5]。但這就是僱主留下工人的手段,保證工人在下半年活多的時候,沒有因別家廠工資高而跑掉。

合同中明確寫到,如果工人請病假,2天以內有工資和生活費,超過2天後的假期沒有工資、生活費。事假的話不超過一天生活費照給,但沒有工資。事假超過一天則一律沒有工資、生活費。工人曠工,按3倍工資扣罰。通常工人身體不適、工作太累或有事要求請假時,僱主還是比較人性化管理的,問清原因,時間不長都是可以准假的。但筆者再次強調,嫻熟的技術工對於大理石廠是非常緊俏的,僱主對於工人請假的一些要求之所以比較寬容,另外還包括給工人提供較好的伙食,對工人家屬的一些照顧,這些人性化管理追根到底是出於僱主對嫻熟技術工的迫切需要,是處於自身人力能力資源建設的需要,而非如僱主認為的自己關心工人,努力使企業成為一個大家庭。一份調查顯示[6],私營企業被調查僱工中有1/ 4 在來到企業後,家中辦過紅白大事,其中25 %場合老闆登門看望,30 %場合老闆送去禮金、禮物,10 %的場合老闆派人去幫忙。也有1/ 4 僱工在來到企業後遇到老闆家辦紅白大事,他們之中有25 %登門看望,25 %送去禮金、禮物,7.1 %前去幫忙、出力。僱主努力營造一種人人為廠的氛圍,確實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勞資矛盾,有利於調動僱工的積極性,將企業中的勞動關系延伸到私人生活領域,為赤裸裸的勞資關系披上私人感情色彩,塗上大家庭的溫馨色調。

(四) 勞動保障

(1)社會保險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而當僱主提出用工人工資來交每人100元的社會保險費時,工人們不同意,結果繳納社會保險費也就不了了之。給僱主工作超過一年的工人都沒有社會保險,那麼那些臨時進來的員工就更不可能有社會保險。可見,連工人自己都不爭取合法權益,僱主更不可能為工人考慮,再加上當地相關政府部門責任不到位,工人連最基本的社會保險都無法保障。至於其他的養老、醫療保險,這些在大規模的私營企業都無法保證,在一些不正規的、中小規模的私營企業就更無從談起了。

(2)工傷

前面已提到大理石廠時不時發生工人受傷。工人一旦發生工傷,僱主會將工人馬上送往醫院治療,並且承擔全部的醫葯費。並且在受傷恢復期間,工人可以不幹活,但照發工資、生活費。但如果工人因為受傷影響了勞動能力,僱主一般會勸退工人,或者等到來年工人想繼續在這個廠幹下去時,僱主會想法設法不讓其幹下去。所以在工人發生工傷,而往往得不到合理賠償,甚至自己承擔的大環境下,相對而言,這家工廠還是比較人性化。以下調查數據可以反映私營企業工人工傷的處理情況,當僱工發生工傷後,工資照發的佔30.6 % ,6.5 %工資要全部扣除,62.9 %要扣除部分工資。工傷的治療費,2/ 3 的情況下是由企業支付,9.8 %由企業支付一部分,23.5 %要由受傷僱工自己支付[8]。但令人深思的是,工人本身往往缺乏維權意識根本不知道勞動者有哪些基本權益, 不知道現行法律法規賦予勞動者哪些合法權益。更不知道採取何種渠道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且由於沒有社會保險,如果碰上不好的僱主,工人就處於絕境了。

(3)法律法規及相關組織

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都規定了很多對工人有利的內容,但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在現實社會中,這些法律法規到底對私營企業主具有多大的約束力?在僱主和工人真正簽訂的合同中,有多少內容是符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筆者認為,即使是在大規模的、正規的私營企業中都無法保證,那麼這在中國絕大多數中小規模、不正規的私營企業中就更不樂觀了,尤其是對於絕大多數自身法制觀念淡薄的私營企業主。另外,更主要的是,這些法律法規對工人本身的意義何在?廣大私營企業的工人自身知識水平不夠,對切合自身利益的法律法規了解不夠甚至完全不了解,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再加上勞動監察力量薄弱, 手段匱乏,工會責任的不到位,這些法律法規、組織都無法保障工人的權利和利益。

三 結論

對於私營企業的這些情況,可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一)加強私營企業的工會等組織建設, 實現勞資協商集體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和《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等法律的規定, 私營企業都必須依法建立工會組織。所以, 有關部門要指導、督促私營企業組建工會等組織, 對有條件而不願建的企業要依法強制推行, 對暫時不具備條件的企業要引導他們加入社區工會、行業工會。已建私營企業工會的要確實發揮應有作用, 善於傾聽工人的意見和要求, 並及時與私營企業主進行溝通和協商, 以化解勞資矛盾於萌芽狀態。

( 二) 加強宣傳教育, 提高僱工自我保護意識。一要重點加強對《勞動法》等有關勞動者權益保護法規的宣傳, 讓工人知法、懂法, 增強自我維權的意識。二要強化私營企業對有關安全知識的培訓, 提高工人的安全保護意識, 防患於未然。

(三)加強勞動監察, 保證勞動法規的有效實施。目前僱工權益保護問題基本由勞動部門處理, 但勞動監察力量薄弱, 手段匱乏。今後勞動行政部門要加強勞動監察方面的力量, 建立由被動接案變為主動出擊的長效監督工作機制。勞動監察部門自身也必須依法辦事, 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問題決不姑息遷就。要加強最基本的工人社會保險的實現工作。

--------------------------------------------------------------------------------

[1] 孔金霞.民工權益遭遇四隻「攔路虎」———非公企業權益調查[J]半月談, 2004,( 19) : 3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五號)第二章,第十七條。

[3]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2頁。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第四章,第四十四條。

[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第五章,第五十條。

[6] 戴建中,《私營企業僱工及勞資關系調查報告》,《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6期第31頁。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第九章,第七十二條。

[8] 戴建中,《私營企業僱工及勞資關系調查報告》,《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6期第30頁。

--------------------------------------------------------------------------------

參考文獻

1孔金霞.民工權益遭遇四隻「攔路虎」———非公企業權益調查[J]半月談, 2004,( 19) : 3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五號)

3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2頁。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

5戴建中,《私營企業僱工及勞資關系調查報告》,《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6期

5. 關於2010的大一政治經濟學論文範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與中國經濟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是科學地揭示客觀經濟規律,揭示經濟規律也是經濟學的基本任務,成功的認識經濟規律,便可以利用經濟規律能動地改造世界,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對經濟規律認識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動就越自由,越能發揮主動能動性,從而在實踐中達到更好地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亦稱唯物辯證法,在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法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規律,研究社會經濟運動,揭示其本質及規律,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論原理應用於研究社會歷史問題,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和更替,看作一種客觀必然的歷史過程,用它來評價社會經濟制度的先進和落後,評價某一階級的進步與反動,看是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起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幾個發展時期(而我們的課本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的分析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全面的看問題的方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研究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直接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活動叫做商品生產,商品的出現標志著封建社會的開始。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民的某種需要的屬性,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比如糧食可以吃、衣服可以禦寒、遮體、鋼鐵可以造機器武器等,使用價值是商品必須具備的一個首要因素,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不能成為商品。不拿來進行交換,也不是商品,也就是說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只有用來交換的時候才是商品。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糧食和衣服被作為商品大量的交換,在封建社會初期它大大的促進了社會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強盛之時,國與國也有大量的商品交換活動,例如「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期,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到一定階段,貨幣產生了。最初有戰國的刀幣、小銖等,發展到後來由白銀、黃金、珠寶等稀有物品作為貨幣。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出現的貨幣的本質和職能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的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完全一致,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品的商品,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這就是貨幣的本質,它的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在我國的封時期也得到了具體體現。尤其是世界貨幣,在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國家敗落,清政府用白銀買了大量的武器,依然戰敗,後來的戰爭賠款,向別國借款等。充分體現了貨幣的作用。

6.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論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與中國經濟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是科學地揭示客觀經濟規律,揭示經濟規律也是經濟學的基本任務,成功的認識經濟規律,便可以利用經濟規律能動地改造世界,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對經濟規律認識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動就越自由,越能發揮主動能動性,從而在實踐中達到更好地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在唯物論基礎上的辯證方法亦稱唯物辯證法,在經濟學的研究中運用辯證法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規律,研究社會經濟運動,揭示其本質及規律,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把辯證唯物論原理應用於研究社會歷史問題,把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和更替,看作一種客觀必然的歷史過程,用它來評價社會經濟制度的先進和落後,評價某一階級的進步與反動,看是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中起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

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幾個發展時期(而我們的課本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的分析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全面的看問題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研究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直接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活動叫做商品生產,商品的出現標志著封建社會的開始。

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民的某種需要的屬性,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比如糧食可以吃、衣服可以禦寒、遮體、鋼鐵可以造機器武器等,使用價值是商品必須具備的一個首要因素,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不能成為商品。不拿來進行交換,也不是商品,也就是說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只有用來交換的時候才是商品。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糧食和衣服被作為商品大量的交換,在封建社會初期它大大的促進了社會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強盛之時,國與國也有大量的商品交換活動,例如「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期,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到一定階段,貨幣產生了。最初有戰國的刀幣、小銖等,發展到後來由白銀、黃金、珠寶等稀有物品作為貨幣。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出現的貨幣的本質和職能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的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完全一致,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品的商品,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這就是貨幣的本質,它的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在我國的封時期也得到了具體體現。尤其是世界貨幣,在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國家敗落,清政府用白銀買了大量的武器,依然戰敗,後來的戰爭賠款,向別國借款等。充分體現了貨幣的作用。

價值規律的基礎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

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存在,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在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制之下,艱難的發展,由於資本主義的出現,勞動力開始大量的成為商品,很多沒有土地的人開始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中國的資本家也是通過榨取勞動者的剩餘價值致富的,資本主義的資本分為兩部分:一為不變資本,一為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用來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可變資本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和動機是追求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為達到這一目的,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擴大和加強對僱傭勞動和剝削。資本主義的生產的實質就是生產的剩餘價值,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實質亦如此。

剩餘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全部過程,在中國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資本主義走到了盡頭。

新中國建立以後,中國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剝削問題。紙幣本身沒有實際價值,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使國家對宏觀經濟的控制和引導更加有力有效。

為促進經濟發展,中國先後進行了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強有力的推動措施,從而為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引進了經濟發展所必須的生產資料。在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的現代,新生產工藝、新生產理念的引進對激活全國經濟有巨大的作用,在改革開放以後,科技人員愈來愈成為主要勞動者,電子計算機和監制的自動化機械體系日益成為主要的勞動工具,合成材料和擴展型資源正在成為主要勞動對象。

當今社會出現高失業這一現象,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應客觀的面對這一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每一個國家都需要龐大的失業隊伍存在,這支失業大軍會有利地促進社會發展,當有新興行業時它們會馬上進入其中促進新興行業發展,失業大軍本身的地位,亦會激發非失業者的工作態度促進社會生產。當然事物總有兩面,如果失業大軍過於龐大,就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比如失業者的生活保障,失業者的人生引導等,如處理不當會起社會動盪,所以正確的處理失業者是一個迫切的問題。

7. 關於政治經濟學4000字的論文

著力解決「三農」
問題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市場經濟體系就沒有完善的全國的市場經濟體系;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穩定。因此,解決好「三農」問題,應當是我國政府下一步財政政策調整的核心問題。
首先是農民的收入政策問題。我國黨和政府歷來重視農民的收入問題。但是,在經濟轉型期,農民收入問題比較復雜,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必須同時考慮在我國農村建立市場經濟機制和解決農民收入這個雙重的、有的時候是相互矛盾的問題。近年來,縱向比較,盡管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比較快,但是同城市的情況相比較,收入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我們以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情況為例,在前三個季度,我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347元,扣除物價因素,比去年同期實際增長9.0%;而同期農民現金收入人均只有1802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率只有3.8%。農村與城市相比較,農民同期的收入只相當於城市居民的28.4%,尚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1/3;而同期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也比城市居民低5.2個百分點。
其次是農業生產條件問題,主要是政府對農業領域里的公共投入不足(例如,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和技術研究與推廣等等)。而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實際上也是改善農民經濟狀況、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和其他國家的實踐均證明,增加屬於「綠箱」政策(符合WTO規則的農業支持政策)的農業公共投入,可以通過提高單產水平和替代私人投資等方式有效地降低單位農產品的私人成本,從而降低農產品的國內生產者價格,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同其他國家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再次是農村經濟體制問題,即進一步穩定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實踐證明,穩定和安全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是確保穩定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與社會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通過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因為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可以提高預期收益,有利於增加投資和提高生產率。
積極推進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不僅僅是一個鄉村與城市區域劃界的改變的問題,更主要的,它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縱觀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無一例外地都經歷過城市化的過程。城市化,同時也意味著工業化,甚至是市場化;反之,推動工業化的結果必然也是城市化。另一方面,在現代社會,工業化和城市化發達的國家無一不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因此,我國經濟和社會經歷城市化的過程,同時也意味著經歷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財政政策的重點,應當是積極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城市化。
2001年,我國人均GDP大約為1000美元,城市人均GDP大約在2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率在37%左右,這意味著我國大約有5億人左右處在人均2000美元的城市化高速起飛的起點上;2002年我國的成化率達到39.1%,在城市化過程中,城市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引起的投資熱潮的高漲構成了我國今後經濟發展的動力。
城市化與工業化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低價工業化和高價城市化。因此我國政府財政政策在這個方面調整的重點應當是轉變傳統的財政投資方式和理念,引入非政府部門參與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供給領域,提高財政政策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使用效率,以便有效解決我國城市化的高成本問題。
我國城市化高成本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的高投入。例如水電、燃氣、公路、交通、綠地等等,都需要相當多的資金投入;
二是公共服務的高投入。例如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公共服務部門(包括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相對高額的人工費用,教育,城市運營,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化的費用;
三是社會保障的高投入。這一方面是我國目前尚無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在大量的農民變為城市市民的情況下,即使是城市本身的社會保障投入也必將增大。而下一步的發展必然是建立起能夠覆蓋全社會的、包括城市和農村全體居民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而在這個體系建立的初始階段,無論費用出自政府還是居民個人,都將是一筆高投入。
從一些國家的經驗來看,城市化的必然結果就是高成本,因而需要高投入,高稅收。因此,我國政府面對高速度的城市化進程,一是利用政府財政政策的影響力解決好非政府部門對城市化基礎設施和服務的投資問題,二是要提高政府財政支出的效率,盡量減少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政府財政的資金壓力,三是要進一步調整稅制結構,建立健全中央稅和地方稅體系,確保政府有比較充足的財源和財力履行其職能。
我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成為一體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我國政府在經濟轉型時期,其財政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調整必須充分考慮到開放經濟這個現實,實行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政策。
開放經濟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因此,傳統的治理失業問題和通貨膨脹或者緊縮問題的財政政策必須改變,必須充分考慮政策的國際效應,必須重新估價一個國家的政策由於國際經濟的影響,由於其他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而形成的抵充效應。2003年10月底開始到目前出現的中國糧食、食用油和其他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世界市場的影響以及世界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8. 政治經濟學論文

可從股權結構,所有者缺失,激勵機制,政企關系,股權改革,國有資金流失等展開說明,可參照郎咸平相關論文,他寫的很獨到精闢

閱讀全文

與基礎政治經濟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