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還是西方經濟學分析題!救命啊!
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強調消費支出是實際收入的穩定函數.其實際收入是指現期,絕對,實際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絕對水平和按貨幣購買力計算的收入.因此,擴大消費須提高居民的實際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兩年一次的加工資.但如何提高農民的實際收入卻始終沒有切實的措施,這是我國總消費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杜森貝的相對收入理論:消費以相對收入為函數。相對別人——示範效應,向高消費看齊。我國稱之「攀比效應」。相對自己過去——習慣效應,收入水平變化後消費有滯後性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消費與生命周期有關,與財產收入有關。如下式:
C=aWR+bYL………….WR為財產收入;a為財產收入的消費傾向;YL為勞動收入,實為個人生命周期不同階段或不同年齡的收入;b為勞動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表明消費取決於財產收入和個人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勞動收入。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論:消費以持久收入為函數。C=bYp……………Yp為持久收入,如下式:Ypt=θYt+(1—θ)Yt-1……………Ypt為現期持久收入,Yt為現期收入,Yt-1為上期收入,θ為加權數。表明,現期持久收入等於現期收入與前期收入的加權平均數。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長期的消費政策
所謂擴大內需政策,就是在生產相對過剩的情況下,調整經濟結構(包括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拓寬國際市場.培育消費熱點,以拉動經濟的增長.簡言之,就是通過擴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內需必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正確的消費政策.
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擴大消費的政策,但效果並不十分明顯。
1、就業形勢依然嚴重,城鎮居民收入逐步提高
擴大就業是增加城鎮居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是拉動城鎮居民消費的重要前提。2002年9月份,在北京召開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上,江總書記他指出,做好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2003年兩會期間,國家新一屆領導人為了緩解就業問題,提出了今年新增800萬就業崗位的目標,並且出台了支持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鼓勵服務型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稅收優惠政策。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出台了一些相關配套措施,來解決此問題。然而,
由於中國已經開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城市化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又相對滯後,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明顯下降,導致我國城鎮失業率急劇上升,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4.2%。據有關部門對59個大中城市勞動力市場的供求分析表明,目前每個求職者面臨的崗位是0.65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相對促進就業而言,政府在增加城鎮居民收入方面所採取的其他措施效果更為明顯,除了連續兩次大幅度給公務員增加工資之外,有關部門還多次上調了城鎮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在企業經濟效益長時期沒有明顯提高、中央財政收入高速增長的情況下,這些措施的出台對增加城鎮居民收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統計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283元上升至2002年7703元,增長了近八成。2003上半年,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達到了4301元,同比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
2、農民收入增勢緩慢
增加農民收入既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開拓農村市場的基礎。為了增加農民收入,上屆和本屆政府都作出了不懈努力。主要措施包括:實行糧食保護價政策穩定農民收入大頭,增大農田水利、改造農村電網等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切實保護農民務工合法權益,做好被征地農民補償和就業安置工作等。
應當說,這些措施起得了一些實效。以稅費改革試點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 31 個省(區、市) 6.8 萬個農戶的抽樣調查, 2002
年農民的稅費負擔人均為 78.7 元,比上年減少 12.5 元,下降 13.7%,稅費負擔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為 3.2%
。由於稅費負擔下降,直接拉動農民收入增長 0.5 個百分點。
然而,與城鎮居民收入相比,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日益突出。根據國家統計局2002年的一項測算,如果將城鎮居民享受的各項福利考慮進去,農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大概只相當於城鎮居民的五分之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當前農業的生產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然而,深層次的原因卻在於我國城市化發展的滯後。從國際經驗看,輕紡工業高速發展時期是吸納農村人口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但當年,我國輕紡工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之時,政府卻在「離土不離鄉」的錯誤思想指導下,大搞鄉鎮企業,錯過了城市發展的大好時機。由於農村始終保持了巨大的人口規模,使得我國工業反哺農業的機制無法形成,最終導致農村經濟發展與工業經濟發展之間出現了斷層,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3、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滯後
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減少低收入階層居民擴大消費的後顧之憂,是促進居民消費的一個重要手段。近幾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兩個確保工作高度重視,重點加大了對社會保障的投入。中央對社會保障基金的財政補貼由1998年的96億元上升至2002年的1362億元,年均增長了94.1%;我國全部城鎮和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由1998年的184.1萬人上升至2002年的2060萬人,平均每年新增469萬人。然而,由於我國社保體系建立時間較晚,歷史上欠帳較多。到去年年底,全國也還只有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內蒙古、遼寧、黑龍江、重慶、貴州、海南等14個省區市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多數省區市的社保基金都還存在著資金缺口。與此同時,這些年來經濟發展中結構失衡現象明顯,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失業和貧困人口有增無減,也成為社保體系建立過程中的一個重大障礙。
從目前的情況,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任務非常艱巨。統計表明,2002年末,農村貧困人口高達2820萬人。要讓如此規模巨大的農村人口實現脫貧,我們就必須在農村建立相關的保障體系,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民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醫療保障體系、農村扶貧擔保基金和扶貧貼息基金等。
4、整頓市場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效
歷史上,我國部分地區經濟秩序較為混亂,假冒偽劣泛濫,坑蒙拐騙猖獗,商業欺詐橫行,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抑制人們的消費意願和企業的投資意願。2001年4月開始,國務院先後統一部署了聯合打假、整頓文化市場、嚴厲打擊傳銷、整頓建築市場、強化稅收征管、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加油站專項整治、旅遊市場打假打非等8個專項斗爭。2002年,中央又部署開展了整治集貿市場和加油站經營秩序、旅遊市場打假打非等3個專項,並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4月14日至15日,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會議在京召開。2003年會議具體部署了當年六項工作重點。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市場秩序有所改善。
但是,總體上看,目前已經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當前,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依然突出,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任務仍很艱巨。今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還需始終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指導思想,一邊開展專項整治,一邊根據整治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建章立制,通過完善制度和機制、加強法制建設,著眼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逐步消除以往工作中出現的「反復抓,抓反復」等現象。
5、消費信貸政策作用明顯
目前,城市居民消費已開始向住房、汽車等更高級的消費升級,而這次消費升級與80年代的老三大件、新三大件的升級相比,級差要大得多,因而積累期也要長得多,於是就出現了市場需求斷層的現象。從國際經驗看,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發展消費信貸。
我國的消費信貸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在1997年,我國消費信貸總規模還不到200億,到2001年年底則已達到6990億元,增長了約40倍。至2003年一季度末,我國消費信貸余額已經超過了1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8909億元,個人汽車貸款余額為1350億元,助學貸款余額為55.9億元。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層次的提升,商業銀行也在不斷地推出個人消費貸款新品種,先後開辦了個人質押貸款、汽車貸款、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個人小額短期信用貸款、助學貸款等多個業務品種,滿足了客戶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毫無疑問,消費信貸對促進汽車和房地產業市場的活躍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為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盡管如此,如果與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發現,我國消費信貸實際上仍然還存在著較大發展空間。目前,西方國家消費信貸在整個信貸額度中所佔的比重一般在20%~40%之間,個別甚至高達60%,而我國的比重大約只為10%。
不過,受一些因素影響,我國消費信貸發展過程中也開始醞釀著一些潛在風險,比如,房地產的發展就過分地依賴了銀行資金的支持。今後,我們在繼續大力推進消費信貸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對此加以適當防範。
從上述對各主要消費政策的評估結果看,
歷史上的政策失誤和不到位是消費低迷的重要成因。從目前情況看,在政策措施的持續作用下,我國居民消費需求已經開始出現啟動跡象,住房、汽車、旅遊、通訊等相關的消費熱點正在形成之中,但消費要形成一個全國性高潮還有待時日。要看到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將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城市家庭主要進入10000至100000元的購買階段,而農村家庭則要進入1000至10000元的購買階段。前者主要是從普通耐用消費品向住房、汽車和信息產品等大宗和高檔耐用消費品以及教育、旅遊、文化娛樂等個人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檔次提升,而後者則是從生活必需品向中低檔耐用消費品的方向發展。從當前的情況看,城鎮居民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進入新的消費升級准備階段,還難以形成全局性的擴張。特別是隨著消費升級層次的提升,大宗耐用消費品的檔次也越來越高,購買力積累和消費等待的過程也就更長。如住房消費、私人汽車消費,都需要一定時間的收入積累。比較而言,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則需要一個相對較低的收入門檻。這就凸現了提高農民消費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現實意義。
二、當前在擴大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與體制障礙
1、在擴大消費方面現存的三大問題
(1)消費率偏低,消費需求拉動經濟的作用亟待增強。
據有關資料,與國外相比,我國最終消費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時期平均消費率分別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點,而世界平均消費率已超過78%。盡管各國具體情況不同,也存在一些統計差異,但總的看,我國消費率還是偏低,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
(2)消費需求增勢緩慢,與投資增長出現背離
回顧過去,在1998和1999兩年,投資和消費增速尚且基本持平,直到2000年,當時的投資和消費增幅之差也只有0.5個百分點。此後,兩者差距逐漸拉大,到2002年高達7.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長處於12年來的最高點,而消費增長則為3年來的最低點。從支出法角度看,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幾乎完全依靠投資「單輪驅動」了。
(3)在消費總量不足的同時,消費結構也存在失衡問題。
目前,我國城鄉、地區和不同收入者之間的消費水平差距還在不斷擴大。一方面是越來越少的人占據了越來越多的資產,卻沒有多少消費慾望;另一方面是農村、西部地區和城鄉低收入者狀況始終沒能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整個消費需求增長。據統計,農村居民消費額占社會消費總額的比例長期以來保持下降趨勢,「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時期分別為64%、58.7%、50.6%和47.8%。近年來,城鄉消費差距仍然較大。2000年、2001年,農村人口分別為城鎮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農村居民人均消費則只分別相當於城鎮居民人均消費的47.5%、32.8%。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居民消費水平不僅比較低,而且呈相對下降趨勢。即使同為城鎮居民,不同收入層次的消費差距也在擴大。
2、在擴大消費方面現存三大體制障礙
除了前面提到經濟結構和政策方面的制約因素之外,影響當前我國消費增長的還有一些體制方面的障礙。
(1)收入分配體制不合理,消費呈現「以點帶面」的發展格局。
這些年來,盡管從增長速度看,我國的消費增長波動幅度不大。然而,從結構上看,卻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與80年代由老三大件、新三大件帶起的全社會性消費熱潮相比,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消費熱潮只有由少數人所推動。在這種格局下,城鎮中低收入階層介入很少,而農民則幾乎與之絕緣。
上述消費格局之所以出現,原因在於收入分配體制的不合理,導致貧富日趨分化嚴重:一些私營企業主一方面獲得巨額利潤,另一方面卻又不承擔正常納稅義務,更不給員工交納各種社會保險;一些上市公司老總在企業長期虧損的情況下,自己給自己發高薪,成了「窮廟中的富方丈」;一些政府官員將權力與資本互連一體,通過各種方式獲得巨額收入;一些壟斷型企業,利用自己在賣方市場中所處的有利地位,隨意調價獲取暴利…。與此同時,農民利益和城鎮弱群體利益卻始終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相反,他們利益受到無端侵害的事件卻時有發生。有人因此戲稱,當前的消費是「精英階層的消費」。對大多數人而言,盡管有巨大的消費需求,但受收入制約,卻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短缺經濟時期,國家為防止需求膨脹而出台的一些抑制消費的政策措施至今沒有得到清理。
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由於社會總供給長期小於總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消費需求尤其是社會集團購買力的政策。現在,盡管消費的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商品供給遠遠大於需求,消費的主體已經從集團轉向了個人,但在各種因素尤其是有關部門利益的影響下,這些過時了的政策依然揮之不去。拿轎車來說,在短缺時代,轎車要花外匯進口,因而為控制集團購買,推出了占車價10%的車輛購置附加費和3%—8%的消費稅。如今轎車產量飆升,個人購車又占轎車銷售的半壁江山,這些老政策無疑在個人消費者面前築起了一道高高的門檻。再看住房,北京市房價平均每平方米高達6375元,這一「天價」直逼紐約、東京。其原因在於,房價構成中40%是政府的地價稅費,而且是將70年地價一次性打入。其他的(如超計劃用電增加收費、空調增容費等)直接限制個人消費需求的老政策也依然被保持下來。這一切對有關商品(尤其是商品房)的消費及其行業的健康發展都造成了相當不利的影響。
(3)由於經濟體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我國還存在部分行政壟斷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鉗制了消費。
從成因上看,市場壟斷分兩種:一是競爭式壟斷,二是行政式壟斷。前者主要是依靠競爭實力在市場中占據了較大份額之後才形成壟斷,在其形成過程中對消費的發展往往會起到較大推動作用。後者不是依靠市場競爭,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排斥其他行業進入者獲得的壟斷地位,不論是在其形成過程中,還是形成之後,給消費發展帶來的都是負面影響。目前,我國的壟斷主要是行政性壟斷,如電信業、自來水公司、熱力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民用航空、鐵路運輸、公共交通等,這些行業所取得的壟斷地位,一不依靠技術創新,二不依靠資本投入。他們往往既是生產經營者,又是該行業的行業管理者,提供給市場的是惡劣的服務、過高的價格、低下的效率,給消費者帶來的則是極大的傷害。比如,電信部門一直以3分鍾作為市話計次收費單位,這與按秒收費相比,每年在全國用戶頭上多收了一個不小的數字。然而,面對社會各界對這種不合理收費的抨擊,居於壟斷地位的電信部門卻可以始終按兵不動。
㈡ 經濟學考研,需要復習哪些書籍,有哪些復習資料推薦呢萬分感謝!
經濟學有很多經典教材,為了讓考生更了解這些經典教材的特點和學習重點,在此解析了一些經濟學考研使用的經典教材供考生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曼昆《經濟學原理》
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特別適合跨專業的學生來作入門書,界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格林斯潘如何降息以應付經濟低迷等措施背後的經濟學道理。該書幾乎沒有用到數學,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10大原理",為初學者解說,極其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學此書,可了解經濟學的基本思維,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於看待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可知經濟學之功用及有趣,遠超一般想像之外。所以是考生尤其是跨專業的考生早期推薦入門首 選閱讀。
人大高鴻業版《西方經濟學》
人大版《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版)是國內使用最廣泛的經濟學入門教材,大部分的國內大學將它作為教材或參考書目,前幾年很多學校也將它作為考研的必須的參考書目。微觀部分體系完整,包含微觀經濟學的各個部分(第5版增加了博弈論的內容),全書敘述流暢,通俗易懂,非常適合作為建立經濟學直覺的入門教材。這本教材不僅適合跨專業的考生作為基礎的教材,經濟類專業的學生也應當把它作為基本教材來打基礎。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
這本微觀經濟學是也是很多高校考研的指定教材,國內很流行的一部中微教材,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厚,但其實難度不是太大,這還算是一本比較簡單的教材。由於在美國教材,大量商業的案例占據了不小的篇幅,比如P&G,GE等。全書主要運用二維圖形闡明經濟原理,數學運用極淺,甚至只用差值(Δ),而不用微分,分析對象也僅限於良態曲線(嚴格凸(凹))。報考學校指定這本書的,考生可以在中期開始復習。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這部教材是中級微觀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是Harvard和UCBerkeley等名校的本科生教材,國內將它作為考研製定書目的也有北大CCER、人大、南開、央財CEMA、中山嶺南、廈大WISE等一系列學校,它包含了微觀經濟學的各大部分,內容易懂而深刻,相當關注技術細節問題,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但此書刻意避免大量應用數學公式,大部分數學推導放於附錄(附錄也是必須得看的)。本書也含有大量的經濟學案例,涉及政策、商業、互聯網各個領域,值得注意,范里安本人是Google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是互聯網經濟學的鼻祖級人物,本書拍賣、壟斷行為、博弈論、信息技術和市場失靈等相關章節都有大量的互聯網方面的例子。
曼昆《宏觀經濟學》
這是宏觀重點推薦的一本書,前面說了Mankiw是新凱恩斯主義的領軍人物,這部《宏觀經濟學》也是被使用最廣泛的中級宏觀經濟學教材之一,這本書總體很簡單的,作者刻意不使用復雜的數學工具分析,語言生動流暢,案例豐富有趣。遵循長期(古典)、超長期(經濟增長)和短期(凱恩斯主義)的敘述順序,最後部分針對凱恩斯主義微觀經濟學基礎進行補充。但是可以看出Mankiw對新古典和RBC(實際經濟周期)學派的偏見。
多恩布希/費希爾/斯塔茲《宏觀經濟學》
這本教材也是國內很多高校的推薦的教材,本書旨在幫助學子較為系統、全面地了解西方主流經濟學中的宏觀理論,並為其日後的實際工作提供一個基本的分析工具。多恩布希提出的"超調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著名理論。此書採用凱恩斯IS-LM體系為框架,對各個流派評價及描述相當公平。
這本書的優點是本書盡量運用語言和圖表進行講述,避免使用數學分析和推導,使宏觀經濟理論更容易被理解。本書版式設計新穎,更有利於輕松地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本書適用於大學本科層次經濟管理類專業,也可作為經濟、管理工作者的參考書。宏觀經濟學是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理論決策的依據,主要包括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理論等諸多內容。其中經濟增長理論是宏觀經濟學中發展最快、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個領域,並逐漸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為了反映這一變化,本書在結構上不再遵循國內大多數教材採用的傳統凱恩斯主義的研究思路,而採用先長期後短期的分析方法,把經濟增長作為宏觀經濟學的一個重點來研究。為便子學習和了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本書在最後兩章還安排了現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相關知識的介紹。本教材特別適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階段的經濟學理論學習。
㈢ 西方經濟學乘數問題求教
那麼同樣的問題是既然60進制是如此是習慣了,也很好用,那麼為什麼1秒等於1000毫秒?
㈣ 急速60秒 拓展游戲規則,要詳細一點的,拜託給我吧
1、游戲:極速60秒
培訓器材:直徑4米的繩圈、1-30的數字信息卡片
游戲規則:
(1) 在2米的圓圈中放置30張代表1-30數字的卡片。
(2)游戲時間共15分鍾,期間每隊有兩次進場機會,每次進入圈中的時間為60秒。時間到,所有隊員必須馬上離開現場。
(3)在採集卡片信息時,只允許一名隊員在圈內,只有繩圈內的隊員能接觸圈內的卡片。其他隊員只能在圈外給予語言上的幫助。
(4)在60秒內,採集數字信息卡片且按照數字順序交予站在圈邊的培訓師確認,准確無誤則勝出。
注意事項:
1、 場地:競技場和准備場有4米距離。競技場內有大約2米的圓圈,內有混亂的卡片。
2、 培訓師負責念規則,不負責提示。包括數字信息卡上是寫著數字還是圖片一律不能事先告訴隊員。
3、 注意嚴格遵守時間規則。三隊,兩輪,每輪每隊60秒進入競技場的時間。60秒後立即回到准備場,超過10秒沒回到取消競技資格。
㈤ 在崗1分鍾,確保安全60秒
安全是每一個員工的權利,但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只有責任的承擔才能保證安全,失去了責任,哪怕只是一次,甚至幾分鍾,也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或是任何環境下,責任永遠是做好工作的首要因素,安全更是如此。一旦責任心缺失,安全就不可能再有保障,事故也就不可避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2011年7月10日,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伏爾加河河段發生沉船事故,造成100多人死亡或失蹤。根據有關部門的初步調查結果和俄媒體透露的信息,除天氣原因、交通工具老化外,從業人員責任心缺失以及監管部門不作為,是造成此次重大災難事故的重要原因。
俄羅斯媒體還認為,嚴重超載和責任心不夠也是釀成這次慘禍的原因之一。據悉,事發前,這艘船上共載有208人,而這艘船的設計載客能力是120~140人,存在嚴重超載現象。
另外,有關調查和媒體報道都指出,這艘船在出發時就出現船體向右側傾斜約4度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右側油箱加滿了油,而左側油箱是空的。俄運輸部門官員認為,這是船長的直接責任。
俄羅斯媒體也認為,旅遊項目的經營者利慾熏心也是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他們為了賺錢,根本不考慮遊客生命安全,在明明知道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還執意讓這艘船承擔運營業務。
這起事故就是典型的安全責任心不強而造成的,船長、船員、旅遊項目經營者等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責任心喪失讓事故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為了讓我們有個幸福的家庭,只要在崗1分鍾,就要確保安全60秒。為了自己,為了他人,一定要消除一切不安全行為,消除一切安全隱患,將自己的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過硬的生產技術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於煉油化工生產領域而言,如同一列平穩運行列車的雙軌,缺一不可。錦州石化公司化工一車間水合一班班長付東正是因為同時具備這兩種素質而被大家譽為裝置隱患的「剋星」。
付東用認真工作書寫了驕人業績,先後被評為錦州市勞動模範,獲得「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付東原來是錦州石化公司車間安全員。在負責安全管理時,他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照章操作,經他手開出的各級火票近萬張無一差錯。2003年2月,錦州石化實施內部重組壓縮管理崗位,幹了近10年安全員的付東「下崗」了。他坦然面對這一變故,沒有失望沒有沮喪,而是主動向車間領導提出再回倒班崗位的要求。
2008年10月的一天零點班,付東巡檢時發現,二套水合系統進料泵密封處發生丙烯泄漏,險情一觸即發。危險面前,付東沒有慌亂,立即組織人員用最短時間切換備用泵,並不顧危險沖到前面,對原運轉泵進行泵體泄壓和實施蒸汽保護,整個操作過程有條不紊。
2009年的2月17日,正值付東所在的班組三班,就在即將交班的時候,他發現一套水合前冷連接箱處泄漏,丙烯從漏點源源不斷泄出,他顧不上下班,馬上開始查找原因,經過一番仔細查找,發現是降量後原料走冷卻器出口閥開度太小所致。於是,他及時作出調整,切斷隱患源,避免了一次跑油事故的發生。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裝置時,天已經蒙蒙亮了。
2009年五一假期,二套水合系統進料泵密封處發生大量丙烯泄漏,情況岌岌可危。面對危情,付東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組織人員切換備用泵,並率先沖到最前面進行泵體排壓,蒸汽保護。同時迅速指揮封鎖路口,聯系鉗工、電工進行檢修,避免了一起事故的發生。
幾年來,付東帶領班組員工成功處理各類事故隱患十餘起,為企業避免經濟損失逾百萬元。
責任心是安全生產的基石!每一個員工應時時把安全放在心上,著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責任心,把安全責任當成自己的職業使命,把安全責任牢牢地守住。只要這樣,一定可以發現並消除工作中的安全隱患,保證生產安全、產品安全、質
量安全。具體來說,員工的主要安全責任有以下幾方面:
1.參加安全活動、學習安全技術知識,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須認真檢查本崗位的設備和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
3.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工藝規程,遵守紀律,記錄清晰、真實、整潔。
4.按時巡迴檢查、准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異常情況。
5.認真維護保養設備,發現缺陷及時消除,並做好記錄,保持作業場所清潔。
6.正確使用、妥善保管各種勞動防護用品、器具和防護器材、消防器材。
7.不違章作業並勸阻或制止他人違章作業,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同時及時向領導報告。
㈥ 有長江、中歐、清華、北大等名校mba學費五六十萬。有讀過或了解這種天價mba的朋友嗎談談收獲。我
這種高價的MBA班,
一般是企業老總或高級領導鍍金用的,
貧民百姓我建議還是算了!
㈦ 經濟學問題
第2題:
通過前面幾部推導不難得到:1. B積累錢比A快。2. 兩人平手時輪到A選擇。於是倒著推:最後一步一定是有B有101刀,A有98刀,這樣才能拿走B1刀 給A2刀。於是B在這一步一定會喊停。於是倒數第2步,A有99刀,B有99刀,A一定會喊停。於是一直推到最前面,兩人都只有1刀時,A一定喊停。
第一題:絕對優勢的是A,他生產咖啡比B快。 相對優勢是B,他生產土豆速度是A 1/3, 咖啡生產速度卻沒沒那麼慢。於是如果他生產土豆的話,會被A秒殺,生產咖啡還不會那麼大差距。(市場需求一定,供給來自A和B)。
參考:http://..com/link?url=48ROnSlKmGQcTl8a
㈧ 什麼是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方法與
那經濟學的方法呢?一定要根據一個數量變數的變化
㈨ 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學好數學
多做題目,考試的時候就想平時在那裡見過的,然後就套解題方法
㈩ 六十秒經濟學之旅英文原文
ersons sometimes discover a friend by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