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屬性

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屬性

發布時間:2021-03-14 23:49:57

1.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包含哪些內容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應當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研究一國國內市場與經濟運行方式的國民經濟學,二是研究世界市場與世界經濟運行方式的世界經濟學。《資本論》所闡述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學部分,我們說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石,通常是就這一部分而言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世界經濟學部分是以國際價值論為基礎的,因此,我們把國際價值論稱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第二基石。不論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整性來看,或者從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需要來看,新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都應該包括以國際價值論為基礎、研究世界市場經濟的世界經濟學部分。 一、馬克思計劃寫作的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以往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闡述的理論體系作為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把用馬克思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成果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而這一部分又往往被當作是對馬克思經濟學的延伸和發展。 編寫新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首先應該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在馬克思眼中,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完整體系是什麼,二是如何隨著歷史的發展,用馬克思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當代經濟問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對於馬克思眼中的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其實許多人是清楚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在《資本論》開始寫作之前,馬克思對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寫作有一個「六冊計劃」。 《資本論》第一卷是1867年出版的。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始於19世紀40年代初,而到了50年代中,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了。1857年8月,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導言」第3節「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中,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寫作計劃,即「五篇計劃」。 他寫道:「顯然,應當這樣來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規定,因此它們或多或少屬於一切社會形式,不過是在上面所闡述的意義上。(2)形成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結構並且成為基本階級的依據的范疇。資本、僱傭勞動、土地所有制。它們的相互關系。城市和鄉村。三大社會階級。它們之間的交換。流通。信用事業(私人信用)。(3)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來考察。『非生產』階級。稅。國債。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國移民。(4)生產的國際關系。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輸出和輸入。匯率。(5)世界市場和危機。」① 這是馬克思第一次提到他完整的研究和寫作計劃。顯然,第四篇「生產的國際關系」和第五篇「世界市場和危機」明確地表明了馬克思將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納入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和寫作計劃。「五篇」計劃雖然前後三次進行了細節的修改,但是,把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作為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這一點始終不變。 1858年2月,馬克思在寫給拉薩爾的信中,首次明確地提出他的政治經濟學寫作的「六冊計劃」:「全部著作分為六冊:(1)資本(包括一些緒論性的章節);(2)地產;(3)僱傭勞動;(4)國家;(5)國際貿易;(6)世界市場。」②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序言》中第一次向公眾正式地宣布了他的「六冊計劃」。他寫道:「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資本、土地所有制、僱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在前三項下,我研究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分成的三大階級的經濟生活條件;其他三項的相互聯系是一目瞭然的。」③ 很顯然,「六冊計劃」是以嚴密的邏輯聯結而成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體系中,馬克思是以「資本」這一最為抽象也是最為本質的經濟范疇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並且按照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和從簡單上升到復雜的分析方法來展開對資本主義社會總體的考察。必須注意到,馬克思用分號將這六冊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冊「資本、土地所有制、僱傭勞動」考察的重點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階級即資本家、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人階級之間的社會關系及其賴以存在的經濟范疇,後三冊「國家、對外貿易與世界市場」考察的重點則是世界各國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因此,馬克思始終都把對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的考察作為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前三冊與後三冊之間的邏輯關系。馬克思「六冊計劃」中的後三冊分別是《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第四冊《國家》研究的是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內的總和,或稱為「生產者國家」。④在這里,前三冊所研究的三大階級結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由「國家」概括起來。同時,第四冊《國家》又是研究第五冊《對外貿易》和第六冊《世界市場》的邏輯起點。在《對外貿易》中,邏輯的發展上升了一個層次,研究作為各個行為主體的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即「生產者國家」跨出一國國界所發生的對外經濟關系,包括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資本輸入與輸出、匯率等內容。接著,在《世界市場》中,邏輯進一步發展,各個資本主義國家聯結成一個統一的經濟整體,在世界市場上,各國國內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就發展成為「生產者國家的關系」。⑤因此,在後三冊中,馬克思也是根據邏輯與歷史的發展行程,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及其通過對外貿易而實現的在世界市場上的總體發展。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世界市場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邏輯結果。 同時必須看到,馬克思對於這六冊前後兩大部分的篇幅安排是有差別的,他在1858年3月11日給拉薩爾的信中寫道:「整個著作將分為六冊,不過我並不準備每一冊都探討得同樣詳盡;相反,在最後三冊中,我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論述,而前三冊專門闡述基本經濟原理,有時可能不免要作詳細的解釋。」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馬克思認為「資本」、「土地所有制」和「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依以存在的基礎和本質特徵,這些經濟范疇的內涵及其相互聯系是政治經濟學的「精髓」,必須詳細地論述。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這些最本質、最抽象的經濟范疇,才能在此基礎上去研究較為具體和復雜的「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等其他經濟范疇。此外,在馬克思生活的年代,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總和的世界市場總體上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還未最終形成,內在的各種矛盾尚未充分展開,因此,馬克思本人「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論述」,但是,他認為,這樣「別人就容易在已經打好的基礎上去探討了。」⑦ 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以及後來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資本論》第二、三卷,從總體上看只是「六冊計劃」中的第一冊第一篇《資本一般》三章的內容演變而來的,但是,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和論述了「六冊計劃」中其他各冊的內容。 馬克思始終把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經濟理論作為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把它作為《資本論》的一個「可能的續篇」。⑧他認為「世界市場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又是它的結果。」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只有在世界市場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⑩遺憾的是,馬克思本人來不及完成其宏偉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與寫作計劃,無法親自建立其所設想的世界市場經濟理論體系。 二、國際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第二基石 在馬克思的「六冊計劃」中,前三冊是以一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研究對象,而後三冊則突破國家界限來考察各國在世界市場上所形成的經濟關系。因此,可以認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體系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以研究一國經濟運行為主要內容的國民經濟學,二是以研究世界市場為主要內容的世界經濟學。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當然,這里所說的國民經濟學不僅僅指資本主義的國民經濟學,也應該包括社會主義的國民經濟學,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主義部分。 毫無疑問,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學部分,其理論基石是馬克思在繼承和批判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形成的勞動價值論。沒有勞動價值論,就不可能建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因此,我們把勞動價值論稱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第一基石。 那麼,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完整理論體系的另一個組成部分的世界經濟學,它的基石是什麼呢?我們認為,馬克思的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理論,應該是建立在國際價值理論基礎之上的。國際價值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在世界市場上的運用與發展,是分析國際經濟關系包括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分工和國際利益分配等理論的基礎。 馬克思認為,由於資本的本性,當國內狹小的市場限制了資本追逐利潤的慾望時,資本就會跨越國界,在世界市場上尋求自己的增殖空間。他指出,「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剩餘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推廣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或與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⑾不僅如此,他還認為,「只有市場發展為世界市場,才使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抽象勞動發展為社會勞動。抽象財富、價值、貨幣、從而抽象勞動的發展程度怎樣,要看具體勞動發展為包括世界市場的各種不同勞動方式的總體的程度怎樣。」⑿因此,在世界市場上,生產以及它的每一個要素都表現為總體,才能獲得自身性質的充分發展。這里隱藏著一個深層的含義,即只有在「世界總體」或世界市場這一更普遍、更高層次的商品社會中,商品才真正地表現為人類無差異的抽象勞動的凝結,價值的概念才得到最純粹的表現並具有普遍意義,國際價值是價值實體運行的最高層次。也就是說,價值作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在一國相對有限的市場范圍內和一國相對有限的產品系列中,並沒有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展開,只有到了世界市場這一層次,商品內含的抽象勞動才真正表現為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抽象勞動,這種人類抽象勞動就構成了國際價值的實體。 與國際價值這一概念隱含的內容相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討論一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所使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形成的社會價值可以稱之為國民價值。與國民價值相比,國際價值是一個更抽象的概念,它不僅抽象掉了生產者個體之間的勞動差異,而且還進一步抽象掉國家之間的差異,從而使價值真正地體現為人類社會的一般的、無差異的抽象勞動。各國生產者的個別勞動在世界范圍內經過再抽象,就轉化為世界勞動。這種世界范圍內的抽象勞動構成國際價值的實體。誠然,與國民價值的實現相比,商品的國際價值在世界范圍內的實現還受到諸多因素的阻礙,如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壁壘、國際金融制度、各國的法律政策等等。但是,這些因素並不能否定商品的國際價值的存在,只是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影響國際價值的實現。國際價值仍然是在國際分工的背景下,參與國際貿易的商品所具有的本質的社會屬性。 「價值」從個別價值,經過國民價值,最終到國際價值的邏輯演繹過程,始終遵循著馬克思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從復雜中的簡單入手,再從簡單到復雜的分析方法和敘述方法。因此,以世界市場為研究對象的馬克思主義世界經濟學,自然就應該建立在世界市場層次上的「價值」即國際價值基礎之上。我們認為,國際價值論在本質上屬於勞動價值論在最高層次上的概括,它是勞動價值論在世界市場上的具體表現。馬克思來不及寫作完成的其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後三冊」,即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的理論大廈,應該也只能建立在國際價值理論的基礎之上,因此,我們把國際價值理論稱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第二基石。 三、關於新編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內容體系問題 建國以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直是我國高校經濟類專業的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內容體系一直是政治經濟學教材建設中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高校都在致力於政治經濟學教材的改革,出現了一些具有新意的教材體系,例如將原來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與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合並,把側重點放在探討市場經濟一般,然後在此基礎上,結合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特徵來探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與規律等等。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也使理論更加接近於現實。然而,如果我們考慮到馬克思所設想的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同時考慮到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時代要求,我們將發現對政治經濟學教材的這種改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意義都是有限的,既不能完全地體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完整理論體系,也不能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該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和理論本質。因此,我們認為,應該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結合當代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的理論成果,建立包括國民經濟學與世界經濟學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內容體系。按照我們的理解,新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具體內容和體系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部分: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分析)。國民經濟分析部分是以商品為邏輯起點,堅持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勞動價值論,遵循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從共性到個性的邏輯過程,研究一國國內的生產方式、市場運行機制及其內在規律。「國民經濟分析」部分可分為三篇: 第一篇,政治經濟學一般理論,包括商品、貨幣、資本和剩餘價值、資本積累、資本循環與周轉、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平均利潤和價格、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借貸資本和利息等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原理。 第二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以及當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新發展與結果,探討一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的運行機制、運行規律及其發展趨勢。 第三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研究一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生產方式、商品流通方式與收入分配方式等基本內容。 第二部分: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分析)。世界經濟分析部分是以國際價值理論為基礎,研究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充分發展」及其運動方式,包括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分工、國際利益分配等具體內容,從而揭示各國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以及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條件下,世界市場運行的一般規律。 「世界經濟分析」部分可包括以下三篇: 第一篇,世界市場經濟一般。主要研究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分工的變化、商品的國際價值、決定商品國際價值的世界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形成及其表現形式等世界經濟學的基本范疇。 第二篇,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系。主要研究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包括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國際金融等等理論。 第三篇,世界經濟運動的一般規律。在對經濟全球化現象進行深刻剖析的基礎上,研究世界經濟運動的內在規律,包括國際分工、國際利益分配和世界市場運行中產生的國際經濟矛盾及其協調機制等內容。 四、國際價值論的兩個基本問題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第二基石的國際價值理論,其核心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國際價值量的規定問題,二是國際價值規律的作用問題。 第一,關於商品國際價值量的規定。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章「工資的國民差異」中說明勞動強度對工資國民差異產生的影響時較明確地談到了國際價值的量的規定問題。馬克思寫道:「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個中等的勞動強度,在這個強度以下的勞動,在生產一種商品時所耗費的時間要多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質量的勞動。在一個國家內,只有超過國民平均水平的強度,才會改變單純以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的價值尺度。在以各個國家作為組成部分的世界市場上,情形就不同了。國家不同,勞動的中等強度也就不同;有的國家高些,有的國家低些。於是各國的平均數形成一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⒀在這里,馬克思明確地指出了商品的國際價值的量是由「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商品的國民價值是由一國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的,而商品的國際價值是「……由世界市場上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⒁但是,具體地說,世界市場上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又是如何平均而來的呢?是各國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算術平均,抑或是加權平均?如果是加權平均,如何確定各國的權數?尤其考慮到當今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蓬勃發展,區域集團內是否存在商品區域性的國際價值,它會對世界范圍的國際價值產生何種影響?最後,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戰略要求將一個商品的不同生產環節分布於各個國家,然後將各個零部件進行組裝,那麼,這種全球一體化生產格局又會如何影響商品的國際價值?因此,研究馬克思的國際價值理論時,必須充分地考慮到馬克思的本意,同時要結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對影響商品國際價值的因素進行充分的考察。 第二,關於國際價值規律作用的變化。馬克思在談到國際價值的作用時,曾經寫道:「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還會由於下述情況而發生更大的變化:只要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生產效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作強度較大的勞動。」⒂在這里,馬克思強調,在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上,價值規律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是有所不同的,不僅如此,價值規律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表現出新的特徵。這種「更大的變化」產生的原因,馬克思把它主要歸結為「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 那麼,究竟哪些因素會影響國際價值規律的作用?在國內市場上,市場供求狀況和市場結構是使得市場價格背離價值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世界市場上,除了供求關系和市場結構之外,國家利益的獨立性與各國主權的神聖性也是影響國際價值規律自發產生作用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的作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世界各國之間的利益分配。從全球福利增進的角度看,應致力於消除限制國際價值規律作用的因素,促進全球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從各國的角度看,任憑國際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對於本國卻未必有利,對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 因此,國際價值量的規定性與國際價值規律的作用既是國際價值論兩個最重要的基本問題,也是建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世界經濟學的兩個最基本的理論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探討包括國際分工、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利益分配的內在機制及其相互聯系,建立能夠正確反映國際經濟關系和世界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世界經濟學理論體系。 注: ①④⑤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7、391頁。 ②③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1、553~554、534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6頁。 ⑧《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7頁。 ⑨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頁。 ⑩⒀⒂《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1、613- 614頁。 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5頁。

2. 毛澤東思想體系的本質屬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而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大理論成果,二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繼承、發揮和發展,則各自構成了既與前人一脈相承,又具有自己獨特內涵的科學體系。任何一種偉大理論的產生,總是一方面脫穎於紛繁復雜的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又閃爍著前人思想的理性火花;而一種新理論的誕生,並不意味它產生其中的理論不再重要,理論的每一次演進,都會是以更加充實的內涵指導著更加豐富的實踐。本文試圖通過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的思考,來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即只有繼承和堅持毛澤東思想,才能切實地以鄧小平理論指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而只有真正地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鄧小平理論,才談得上繼承和堅持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從為著把中國革命和建設引向深入而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出發,幾乎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所有領域,都提出了他的新見解,這對於統一全黨思想,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並開始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鄧小平理論則發端於20世紀的70年代末。這一時期的各項建設工作,當然也離不開哲學的指導,但這種指導已經不是、也不必是對哲學進行全方位的闡釋,而是要抓住它的實質和核心,為建設事業開辟一個清晰而正確的思路。由此,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底蘊各有千秋,但其精髓卻是出於一轍,那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將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講,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還會經歷若干發展階段,相應的還會產生若干具有實質內涵的理論成果,而每產生一次理論成果,都會像毛澤東所說的「比較地進入到了高一級的階段」,從而會指導更高一級的實踐。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起點,它所面對的實際問題極其復雜而又呈多樣化,必然涉及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方方面面,以尋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佳切入點。毛澤東的許多著作,深刻地論述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並把它運用於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了理論原則。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和邏輯起點的毛澤東思想,需要它在理論體系的諸多方面首開先河,給未來中國的發展作一初步定位,在這一過程中,哲學理所當然成為先導。因而,無論是毛澤東專門論述哲學問題的長篇巨著,還是他體現在各類文稿中的哲學思想,都成為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基礎、支柱和精髓。毛澤東在哲學方面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這不僅體現在他以全新的視角、深邃的見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而且將對未來中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譬如,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方面,毛澤東特別強調充分發揚根據和符合客觀實際的自覺的能動性,他以社會實踐為基礎,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關於認識的源泉、認識的發展過程、認識的目的、真理的標准等理論;指出正確認識的形成和發展,是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指出真理是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真理是不可窮盡的,認識的是非即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最終只能通過社會實踐來解決。再如毛澤東在歷史唯物主義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思想,指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必須不斷地調整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些思想,不僅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而且對我們的改革實踐,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毛澤東借用「實事求是」這一民族化、中國化的語言,賦予它新意,對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對黨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所作的簡明概括,成為毛澤東思想的根本點、毛澤東思想靈魂中最基本的原則。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實事求是,事關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從而決定了事業能否順利前進。因此,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必然成為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而鄧小平對實事求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富有勇氣和魄力和闡釋和運用並賦予它充滿時代感的全新內涵,則成為鄧小平理論這一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個偉大理論成果誕生的邏輯起點。
前已述及,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漫長的歷史時期,必然要造就若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以指導發展變化了的實踐,而每一個理論成果,都必然是繼承前人而又充滿個性,鄧小平理論就是從「恢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入手,「單刀直入」而又是極其迅速地確定了它科學體系的堅固基石,這對於中國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鄧小平以馬克思主義者的非凡膽略和科學態度,號召全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恢復和發展了毛澤東一貫倡導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他曾反復指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如同過去搞革命一樣,必須靠實事求是,這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而在當前,要恢復實事求是的傳統就必須解放思想,克服黨內由於種種原因而形成的思想僵化狀態。他說,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幹部和群眾的思想,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鄧小平在關鍵時刻作出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體現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這一革命膽略和科學精神相統一的思想路線。應當說,為什麼要實事求是的問題,這並不是鄧小平所主要關注的,因為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命題,是早已解決了的。但是,實事求是是一篇永遠作不完的文章,它要時時關注發展變化著的客觀情況,充滿著動態特徵。鄧小平在特定條件下主要關注和反復論述的,是如何才能實事求是,以及如何才能把實事求是貫徹在具體工作當中。譬如針對「文革」結束後所遇到的「兩個凡是」,鄧小平尖銳地指出「兩個凡是」的實質,是要繼續維護毛澤東的晚年錯誤,完全違背了毛澤東倡導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此,必須解放思想,才能實現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回歸,才能把社會主義事業重新納入正確軌道。因此,綜觀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兩大科學體系,它們都是以正確的哲學思維為先導,在立足實際的前提下闡釋、發揮和發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充滿理性而又切中實際的哲學思想作為自己體系大廈的基石和支柱,體現了前後相繼、相得益彰的兩大理論成果的一脈相承關系;而兩大成果的鮮明個性,則既是兩代領導人的思想寫照,更是中國兩個時代的縮影,而兩者的主脈絡,就是發展——超越——發展……鄧小平雖然沒有闡述哲學的專論,但他見之於各種講話和文稿中的哲學思想,雖然簡單明了卻又非常的博大精深,它同毛澤東對哲學問題的全面論述一樣,足以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
2.曾有一種觀點認為,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有一個重大缺陷,即它沒有自己的政治經濟學。其實,毛澤東在這方面的貢獻同樣是偉大的,只不過它不像毛澤東哲學思想那樣以宏篇專著的方式出現,而是散見於各種論著之中,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所緊緊圍繞的目標,就是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這就不可能不論及政治經濟學,然而,處於新中國成立前後的那樣一種國際國內環境,毛澤東思考問題的側重點,必然是如何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因而毛澤東政治經濟學思想就必然充滿斗爭性,必然處處體現為「破」,因為不破不立,有破才有立,即只有破除舊的生產關系,才能建立社會主義。比較之下,應當說政治經濟學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體內容,而其立足點則是「立」,即如何建立適應現階段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在這方面,鄧小平有完整而系統的論述,它初步回答了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裡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因此,從破除舊的生產關系以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到建立新的生產關系以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在中國是經過兩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實踐家的艱辛努力而完成的,理論和實踐的前後相繼,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是事業順利前進的根本保證。
嚴格說來,毛澤東的政治經濟學思想,是從三大改造開始的,建國後在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結束後,經過經濟變革和改組,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逐步建立了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有人說,我國建國後的生產關系變革應當到此為止,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麼以後所走的彎路就可以避免,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後來的改革了,因為後來的改革取向,實際上就是建國初期生產關系的回歸……。其實,這五種經濟成分雖然與當今改革中的生產關系有諸多相似之處,卻有著實質性的區別,而且我們當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才能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這是共和國大廈的基石,顯然,要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就得對一切脫胎於舊社會的生產關系進行革命性的改造,這一點,無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實踐上,都如同後來對生產關系進行革命性的改革一樣,具有必然性。這種情況,使得毛澤東開始認真地思考政治經濟學問題,並最終確定了一條「求同」的思維路線,即要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則必須改變資本主義經濟和小商品經濟為社會主義經濟,使社會主義經濟基本上成為我國唯一的經濟基礎,因此,1953年開始的社會主義改造,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把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私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把資本主義私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三大改造「出乎意料」的順利和迅速,有些人把它簡單理解為「全國人民的熱情高漲所至」,這其實是很片面的。三大改造迅速成功,深層原因還在於毛澤東正確的政治經濟學取向,即毛澤東要建立鞏固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思想與人民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願望高度一致。沒有毛澤東的這種政治經濟學思想,在當時不建立起鞏固的甚至是純粹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社會主義制度是難以建立的,這一點,和後來的生產關系改革並不相矛盾,問題僅僅在於改革時機的把握上,毛澤東雖然沒能解決這一問題,但他的政治經濟學思想卻是有著歷史性的貢獻的。
與毛澤東不同的是,鄧小平所遵循的是一條以「存異」為主的政治經濟學思維路線。應當說,建國後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不僅使飽受苦難的中國獲得新的生機與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導致了一種新的社會形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的誕生,我認為,這是後來一切改革及其成就的前提條件,因為如果一種社會制度並沒有誕生,那也就談不上改革,自然也就談不上成就了,這種前提——發展——改革——成就的歷史沿革與演進,當然離不開包括政治經濟學思想在內的思想理論的既相互繼承、融合,又迥然不同,風格各異的相繼、互補關系。 在人類進入20 世紀70年代,在中國經過幾多天災人禍之後,鄧小平在這樣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開始以「存異」為主線思考觸及生產關系各方面的改革問題,這實際上就是政治經濟學問題。鄧小平多次強調,由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生產關系不應當是單一、純粹的,而應當在保證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佔主體的前提下允許不同性質生產關系的存在,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樣,我們有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即「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有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基本分配製度……。這種生產關系改革的重大定位,為改革順利進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依據。有人說中國沒有自己的現代政治經濟學,其實不盡然。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不但在實踐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且總結出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可以這樣認為,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又緊密結合時代特徵和中國實際,而且正在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框架已經建立,鄧小平則是它的偉大的奠基人。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鄧小平「存異」為主的思維路線與毛澤東「求同」為主的思維路線,它們是產生於兩個不同時代、兩種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思想理論,但又不是彼此對立、相互排斥,「求同」是「存異」的基本前提,「存異」則是「求同」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求同存異」,必將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3.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決定了中國的發展前途乃是社會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重任,則歷史地落在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毛澤東在建國後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必然是如何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中國化,即如何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勾畫出的社會主義的基本框架建設社會主義,因此,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上,毛澤東更多關注的是如何中國化地闡釋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內涵和基本特徵,以及如何按照這些內涵和特徵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而鄧小平成為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後,所思考的主要問題已經不是全面闡述社會主義的內涵,而是如何把已經在理論和實踐上初步實現中國化的社會主義進一步具體化,因此,鄧小平必然是首先從中國實際出發考慮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也是鄧小平科學社會主義觀的顯著特徵,實踐證明,這樣的思想路線對於幾經挫折、幾乎斷了前程的中國來說,是多麼的及時和重要。
我國在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即全面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時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這是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全新的歷史性課題。對此,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全面探索,有許多方面對於今天的建設仍有重大的指導意義。譬如,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矛盾的學說,關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戰略目標的思想,關於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工業化道路理論,關於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各種經濟關系的論述,關於人民民主專政思想等等,無不是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成功探索。尚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還提出了許多初步的但十分重要的經濟體制改革思想,他指出,否認價值規律,避開使用還有積極意義的資本主義范疇——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價值法則等來為社會主義服務,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不徹底、不嚴肅的態度,是不承認客觀法則的表現。中國是商品生產很不發達的國家,現在又很快進入了社會主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毛澤東還進一步指出,只要還存在著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商品生產就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把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同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混為一談,要看商品生產與什麼經濟相聯系,與資本主義相聯系就是資本主義性質的,與社會主義相聯系就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他還著重指出,不要怕,不會引導到資本主義,因為已經沒有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商品生產可以乖乖地為社會主義服務。由此可見,毛澤東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上,是進行了相當多的可貴探索並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這不僅是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成功範例,不僅有效地鞏固了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更重要的是它也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基礎和先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從總的方面來說,從經典作家社會主義基本觀點出發來建設中國的社會主義,是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基本立足點。這一方面有其必然性,即不這樣做就難以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另一方面,也使得「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教條主義有了盛行的土壤。這實際上隱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必須尋找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的最佳結合點。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卻又是必須做到的。
作為成長於第一代領導集體,又成為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的鄧小平,則十分注意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如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因此立足於從中國實際出發來建設社會主義,從中國國情出發考慮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結合問題,應當說是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基本路徑,堅持基本原理而又不唯原理,全面把握科學內涵而又突出重點,是鄧小平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特色所在,鄧小平理論作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不僅因為這一理論所依據和堅持的世界觀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的,而且表現在堅持的基本原則、強調的基本理論無不源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自然是這一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而鄧小平理論所致力解決的問題則是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在我們這個特定的國情下腳踏實地地建設社會主義。正是在這樣的充滿理性睿智而又高度務實的思維路線支配下,才有了關於社會主義本質和發展道路、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戰略、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以及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系統理論。因此,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的最佳結合點,這將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同樣會實現歷史性的飛躍。

3. 政治經濟學的原理

1.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即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它是研究社會生產關系體系及其發展規律性的科學。

1.2、勞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動。

1.3、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東西,也就是勞動加工的對象。

1.4、勞動資料:又稱勞動手段,是人們用來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1.5、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1.6、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結合起來,創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產品的過程。

1.7、生產力:是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關系。

1.8、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又稱經濟關系。生產關系是各種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

1.9、生產關系體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建立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方面的經濟關系的總和。

1.10、社會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有機結合與統一。

1.11、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

1.12、生產資料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它是人們在佔有生產資料方面所形成的關系,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

1.13、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形態中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1.14、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並與它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

2.1、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

2.2、商品生產: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

2.3、商品交換:是商品的相互讓渡或買賣。

2.4、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

2.5、社會分工:是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分工。

2.6、使用價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體現了商品的自然屬性。

2.7、價值:是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它體現了商品的社會屬性。

2.8、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有特定性質、目的和形式的勞動。它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2.9、抽象勞動: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它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2.10、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2.11、個別勞動時間:是生產某種商品的各個商品生產者各自花費的勞動時間。

2.12、社會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

2.13、個別價值: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所形成的價值量。

2.14、勞動熟練程度:是指勞動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勞動技術水平的高低程度。

2.15、勞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勞動消耗的程度。

2.16、簡單勞動:是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

2.17、復雜勞動:是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

2.18、勞動生產率:指勞動的生產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時間來表示。

2.19、社會勞動:是指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提供給社會的,構成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其勞動具有社會性質。

2.20、私人勞動:是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進行的,其勞動具有私人性質。

2.21、價值形式: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即交換價值。

2.22、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23、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24、價格標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及其等分。

2.25、貨幣流通:是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

2.26、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2.27、貨幣流通規律: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量的規律。

2.28、鑄幣:是由國家鑄造的,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和面額價值的金屬貨幣。

2.29、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代表貴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2.30、通貨膨脹:是紙幣發行量超過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所引起的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現象。

2.31、價值規律:是商品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的規律。

2.32、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或領域。

2.33、市場經濟:是社會資源配置的—種方式,它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2.34、市場機制:是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供求、競爭等要素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各自發揮功能,又共同發揮功能的有機聯系。

2.35、價格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變動與供求關系變動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6、供求機制:是商品的供求關系與價格、競爭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系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7、競爭機制:是市場競爭與價格、供求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系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8、市場調節:是指市場機制的調節,即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最終調節社會資源的配置。

3.1、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是存在於活的人體中,在進行生產勞動時運用的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

3.2、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即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

3.3、價值形成過程:價值形成過程既是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轉移過程。

3.4、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點就是工人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

3.5、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價值部分,它直接體現著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

3.6、必要勞動時間:是雇傭工人用於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

3.7、剩餘勞動時間:是雇傭工人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

3.8、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或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體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

3.9、不變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

3.10、可變資本:是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價值增殖。

3.11、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其公式為m『=m/v.

3.12、絕對剩餘價值:是在雇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3.13、相對剩餘價值:是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3.14、超額剩餘價值:指個別資本家由於率先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多獲得的剩餘價值。

3.15、資本主義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3.16、計時工資:是按工人的勞動時間支付的工資。

3.17、計件工資:是按工人生產的產品的數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資。

3.18、血汗工資制度:是通過科學的操作研究,極大地提高勞動強度,以加強對工人剝削的工資制度。

3.19、名義工資:是指工人把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時所得到的貨幣工資。

3.20、實際工資:是指工人用貨幣工資所能購買的生活資料和服務的數量。

3.21、社會再生產:是不斷重復、不斷更新的生產過程。

3.22、簡單再生產:是生產規模不變的再生產。

3.23、擴大再生產:是擴大原有生產規模的再生產。

3.24、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指資本家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再生產只是在原有規模上重復進行。

3.25、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是指資本家不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新的資本,用來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使生產在擴大的規模上重復進行。

3.26、資本積累:是把剩餘價值再轉化為資本,或者說,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

3.27、資本積聚:是由資本積累所引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增加。

3.28、資本集中:是指眾多分散的中小資本通過互相合並而成為少數大資本。

3.29、資本技術構成:是反映技術水平的一定數量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比例所形成的資本構成。

3.30、資本價值構成:是由一定數量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所形成的資本構成。

3.31、資本有機構成:是由資本技術構成所決定,並且反映著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3.32、相對過剩人口:是相對於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需要來說,勞動力的供應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從而形成相對的過剩的人口,即失業人口。

3.33、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是揭示資產階級的財富積累同無產階級的貧困積累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的規律在資產階級一端積累;與此同時,貧困在無產階級一端積累。

3.34、資本原始積累:是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形成初期,用暴力手段剝奪直接生產者,使生產資料和貨幣財富在資本家手中迅速積累的過程。

3.35、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
4.1、產業資本:是工業、農業、建築業等各個物質生產部門的資本,是能夠實現價值增殖的資本。

4.2、資本循環:是產業資本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了價值的增殖,並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部運動過程。

4.3、貨幣資本:是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生產剩餘價值准備條件。

4.4、生產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以資本主義方式結合起來,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出剩餘價值。

4.5、商品資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銷售,實現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4.6、資本周轉:是產業資本周而復始不斷重復的資本循環過程。

4.7、資本周轉時間:是產業資本的一個循環周期所經歷的時間,它是產業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總和。

4.8、資本周轉次數:是在一定時間內資本所經歷的周轉的次數。

4.9、生產時間:是資本停留在生產領域內的時間,包括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

4.10、流通時間:是資本停留在流通領域內的時間,包括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4.11、勞動時間: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作用:廠勞動對象生產出某種產品的時間。

4.12、非勞動時間:是生產資料已進入直接生產領域,但尚未與勞動力相結合的時間。

4.13、固定資本:指以機器、設備、廠房、工具等重要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4.14、流動資本:指以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以及勞動力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4.15、流通資本:是產業資本循環中的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的總稱。

4.16、固定資本磨損:是固定資本的價值按照其磨損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它包括固定資本有形磨損和固定資本無形磨損。

4.17、固定資本有形磨損:又稱固定資本物質磨損,是指固定資本的物質要素由於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損耗。

4.18、固定資本無形磨損:又稱固定資本精神磨損,是指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 由於生產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

4.19、固定資本折舊:是指固定資本按照其磨損程度而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價值,必須在產品銷售以後作為折舊基金提取並積累起來,以便在固定資本價值全部轉移完畢時,用於固定資本的實物更新。

4.20、折舊費:又稱折舊基金,是在固定資本折舊中所提取的補償金額。

4.21、折舊率:是固定資本折舊費與固定資本原始價值的比率。

4.22、年剩餘價值率:是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量同一年內預付的可變資本的比率。

4.23、單個資本:又稱個別資本,指資本主義社會各自獨立發揮資本職能的資本,是社會總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4.24、社會資本:又稱社會總資本,指資本主義社會中互相聯系的所有單個資本的總和。

4.25、社會總產品:是社會的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 (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它是由一個國家當年的所有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共同創造的。

4.26、社會生產兩大部類:與社會總產品的實物形態是由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構成相適應,社會生產可劃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是生產資料的生產,第二部類是消費資料的生產。

4.27、經濟危機:又稱經濟衰退。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以生產相對過剩為基本特徵的危機。

4.28、固定資本更新:是以廠房、機器、設備等物質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產資本,由於磨損或其他因而用新的物質形式來替換。

4.29、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是從一次經濟危機爆發到下一次經濟危機爆發所經歷的時期。

5.1、資本主義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和。

5.2、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當剩餘價值不是表現為可變資本的產物,而是表現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剩餘價值就取得利潤形態。

5.3、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它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用公式表示:P'=m/(c+v)。

5.4、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餘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潤率=社會剩餘價值總額/社會預付資本總額。

5.5、平均利潤:是一定量預付資本根據平均利潤率所獲的利潤。平均利潤=預付資本×平均利潤率。

5.6、生產價格:是由商品的生產成本與平均利潤所構成的價格,它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5.7、超額利潤:是超過平均利潤的利潤,它是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6.1、商業資本: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流通領域中發生作用的職能資本,它是從產業資本的商品資本職能中分離出來的獨立的職能資本形式。

6.2、商業利潤:是商業資本家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來源於產業部門的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6.3、商業流通費用:是商業資本家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所耗費的各種費用。它分為生產性流通費用和純粹流通費用兩大類。

6.4、生產性流通費用: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如商品的保管費、運輸費、包裝費等,它是同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內的繼續有關的費用。

6.5、純粹流通費用:是由商品的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即在商品的單純買賣過程中所支出的費用,如商店的建築費、設備費、簿記費、廣告費、辦公費、商業店員的工資等。

6.6、借貸資本:是從職能資本(包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運動中分離出來的獨立資本形式,它是借貸資本家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的貨幣資本。

6.7、利息:是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而讓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它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

6.8、企業利潤:是在存在利息的情況下,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的總稱,它在數量上等於平均利潤和利息的差額。

6.9、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與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

6.10、資本主義銀行:是專門經營貨幣資本的企業,它是借款人和貸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資本家相互之間的支付中介。

6.11、銀行資本:是銀行資本家為經營銀行業務獲取利潤而投下的自有資本以及通過吸收存款而借入的資本。

6.12、股份公司:是通過發行股票方式合資經營的企業。

6.13、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資入股並有權取得股息收入的憑證。

6.14、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據股票的票面額從企業利潤中分得的收入。

6.15、股東:是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6.16、股份有限公司: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所設立的企業法人組織,企業以其經營的法人財產為限、股東以其投資額為限,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6.17、企業法人:即經濟法人,它是擁有自己經營的企業,依照法定程序建立的、能夠獨立地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

6.18、股票控制額:是大股東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額。

6.19、股票價格:是股息收入的資本化,它與股息成正比變化,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

6.20、資本主義地租:是農業資本家租種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繳納的地租,它是農業工人所創造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即超額利潤。

6.21、租金:是農業資本家在一定時期內,向土地所有者繳納的全部貨幣額。租金中除地租外,還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和利息,並可能包括農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和農業工人的一部分工資。

6.22、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級相聯系的地租,它是由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所構成的。

6.23、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是指在可耕土地有限特別是優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條件下,土地作為經營對象而被農業資本家使用後所形成的對土地的經營性壟斷。

6.24、絕對地租: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私有權壟斷而獲取的地租,租種任何土地都必須繳納絕對地租,它是由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低於價值的超額利潤所構成的。

6.25、土地私有權壟斷:是指資本主義農業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佔有以後,別人無法再擁有對土地這種生產資料的私有權。

6.26、土地價格:是地租收入的資本化,它與地租量成正比變化,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

7.1、壟斷:是指一個或幾個大型企業佔有一個經濟部門的絕對部分的生產或流通份額,並控制相關商品的價格,從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情況。

7.2、金融資本:是壟斷的工業資本和壟斷的銀行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構成的一種資本形式。

7.3、金融寡頭:是掌握了金融資本,操縱國民經濟命脈,並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7.4、參與制:是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方式。

7.5、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憑借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所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7.6、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憑借其壟斷地位所規定的、旨在保證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7.7、壟斷高價:是壟斷組織出售產品時規定的超過商品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壟斷價格。

7.8、壟斷低價:是壟斷組織購買生產資料時規定的低於商品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壟斷價格。

7.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私人壟斷資本與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相結合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形式。10.1、生產力標准:是指一定的社會制度、生產關系和經濟體制的存在與更替的合理性,要以是否適應於生產力狀況和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為標准。

8.1、資本輸出:是資本主義國家和政府、或是資本家、或是壟斷集團,為獲取高額利潤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經濟利益而對國外進行投資或貸款。

8.2、國際壟斷同盟:是指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所建立的國際性壟斷組織的聯盟。

8.3、國際卡特爾:指若干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或經營某種產品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壟斷和瓜分這種產品的世界市場,規定壟斷價格,以謀取壟斷利潤。

8.4、新殖民主義:是二次大戰後,隨著舊殖民體系的瓦解,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採取比較緩和和隱蔽的手法,主要是採取經濟滲透辦法,打著所謂援助的旗號,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控制的殖民主義政策。

8.5、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活動日益超越出一國和地區范圍而相互緊密聯系的趨勢。

8.6、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組織形式上的體現與反映。

8.7、地區經濟集團化:是地域上鄰近的一些國家,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生產國際化的客觀要求,為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通過簽訂協議而組成的地區性經濟或貿易集團。它是經濟一體化的一種具體組織形式。

8.8、跨國公司:又稱多國公司,是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對外進行直接投資,在國外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進行跨國的即國際間的生產、銷售或金融等各種經營活動,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為目的的大型壟斷企業。它是戰後國際壟斷組織的重要形式。

8.9、自由貿易區:是區內各國在相互貿易中給予優惠,以加強地區間合作和增強地區競爭力的一種方式。

8.10、關稅同盟:是締約國在相互貿易中免除關稅和限額,並規定共同關稅稅率和貿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國家范圍經濟調節的組織。

8.11、經濟聯盟:是指參加國除了達到關稅同盟的要求外,並制定某些共同的經濟政策,在貨幣金融方面進行協調,實現同盟內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建立起一些超國家的經濟調節機構的組織。

8.12、經濟政治聯合體:是參加國既在經濟上進行國際協調和聯合行動,又在政治上向一體化發展,建立起一些超國家的政治機構來統一管理和協調參加國的政治事務的組織。

9.1、食利者階層:指完全脫離了生產經營活動,專靠「剪息票」 (即吃利息或股息)為生的一批剝削者。

9.2、食利國:是依靠資本輸出來剝削和掠奪其他國家和地區,以獲取大量財富和收入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

9.3、滯脹:是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兩種經濟現象並存的簡稱。

9.4、財政危機:指資本主義國家採取過度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使財政支出增加,入不敷出,財政赤字巨大的危機。

9.5、貨幣信用危機:指資本主義社會中貨幣流通和信用領域中長期的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的危機。

10.2、從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是指從無產階級專政建立開始,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建立為止,這中間所經歷的革命轉變時期。中國的過渡時期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時期。

10.3、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是指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它的發展必然經歷低級和高級兩個階段,低級階段或第一階段為社會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或第二階段是共產主義社會。

10.4、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把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中的社會經濟組織稱為自由人的聯合體。

10.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經濟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歷史階段。

10.6、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以勞動人民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特徵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徵和根本標志,從而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10.7、按勞分配: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它是由社會和集體以人們付出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

10.8、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勞力、技術、信息、土地以及各種生產資料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所進行的收入分配。

10.9、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得到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勞動者,自覺地盡其所能為社會勞動,社會按照他們的實際需要分配消費品。

10.10、舊社會分工:是指每個人長期乃至終生被束縛在一種職業上,即固定在由分工所形成的一種崗位上。特別是形成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或根本差別。

10.1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

10.12、計劃調節:是國家通過制定的長期、中期、短期經濟計劃,對國民經濟的運行和發展進行的調節。

10.13、國民經濟比例關系:是指社會再生產各部門、各環節、各地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內在聯系在數量上的表現。

10.14、「三個有利於」:是指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

4.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資本屬性的描述

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資本一直是和資本主義這一經濟社會形態聯系在一起的。資本的出身不好。資本的名聲不好。資本的本質不好。資本的本質是剝削,是資本家無償佔有雇傭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的一種生產關系。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理解資本主要從資本主義這種經濟社會形態的角度著眼,把它看作是反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范疇,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資本。然而,資本雖然出身不好,名聲不好,本質不好,生命力卻非常頑強。它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就伴隨簡單商品經濟產生,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統治地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存在並發揮重要作用。
在不同經濟社會形態存在的資本的一般屬性,就是資本在經濟活動中將本求利的性質,是指資本在運動中保存自己並實現自我增殖的性質。資本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下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在於它是自行增殖的價值,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的一般屬性隨著商品貨幣關系的成熟而產生,它和成熟的商品貨幣關系如影隨形。貨幣在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在逐漸具備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的同時,也逐步具備了資本的一般屬性。當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形成後,從簡單商品流通中產生了「債權人或債務人的角色」,在商品的買者和賣者身上打上了這兩 個新的烙印。債務人使用債權人的貨幣要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使得債權債務關系中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開始具備資本的一般屬性。「在商品生產達到一定水平和規模時,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就會越出商品流通領域。貨幣變成契約上的一般商品。」 當借貸越出商品流通過程的時候,貨幣所有者將本求利的借貸行為就使貨幣變成了資本。貨幣通過離開商品流通領域的運動,帶著它的增殖物回到它的所有者手中。G—G′,是成熟的商品貨幣關系存在時資本運動的通行公式。只要有成熟的商品貨幣關系,只要存在將本求利這樣一種經濟活動,貨幣就會通過運動變成資本,產生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屬性。
資本總是一定經濟社會形態中的資本,必然體現不同的社會生產關系,產生資本的特殊屬性。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下,資本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剩餘價值的來源不同,反映的經濟關系的性質也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生活中,資本處於統治地位,剩餘價值來源於資本家對僱傭勞動者剩餘勞動的無償佔有,反映的是資產階級對僱傭勞動者階級的剝削。在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仍舊處於經濟生活的中心地位,剩餘價值來源於勞動者的剩餘勞動,反映的是全體社會成員和勞動者集體共同勞動、共同享有社會發展成果的關系,以及部分或個別社會成員從事有益勞動、享有勞動剩餘的關系。
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資本一直是和資本主義這一經濟社會形態聯系在一起的。資本的出身不好。資本的名聲不好。資本的本質不好。資本的本質是剝削,是資本家無償佔有雇傭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的一種生產關系。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理解資本主要從資本主義這種經濟社會形態的角度著眼,把它看作是反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范疇,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資本。然而,資本雖然出身不好,名聲不好,本質不好,生命力卻非常頑強。它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就伴隨簡單商品經濟產生,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統治地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存在並發揮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其在實踐中的成功,迫切需要在理論上創新發展馬克思的資本理論。不同社會經濟形態下的資本共同具有將本求利的一般屬性,這種一般屬性和成熟的商品貨幣關系相聯系,由貨幣的支付職能引起。不同社會經濟形態下的資本具有反映不同生產關系性質的特殊屬性,這種特殊屬性由資本歸誰所有、剩餘價值的來源和歸宿等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資本和其他社會經濟形態中的資本既有共同的一般屬性,又有存在根本區別的特殊屬性。惟有重新認識資本,確立資本二重性的觀點,區分資本在不同社會經濟形態下具有的一般屬性和特殊屬性,我們才能找到實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現代化的樞紐。
出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和現實的不相符,問題在於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沒有實現理論體繫上的創造性對接。由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兩種社會經濟形態都採用市場經濟這種社會資源配置方式,因而在兩種社會經濟形態中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經濟現象和經濟事實。
資本二重性觀點的確立有助於把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納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中去。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要素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的要求,以資本二重性為基礎,重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框架和概念體系。根據上述要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現代化首先應該分析市場經濟,其起點范疇同樣應該是市場經濟細胞和元素的商品,分析商品、價值和貨幣,揭示價值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然後在分析勞動過程、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一般規定性的基礎上,分別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資本和剩餘價值的特殊性,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剩餘價值規律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剩餘價值規律。分析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流通過程和總過程,說明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和經濟發展,揭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資本積累規律,證明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必然性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趨勢。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現代化必須結合20世紀5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新發展,在資本二重性的基礎上分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分配過程和總過程,揭示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規律以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個別規律,構建起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科學體系,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理論武器。

5. 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於它的徹底的

思想根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

6.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
1、為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答:①當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時,便成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②科學技術通過滲透到生產資料的勞動力之中,引起它們的優化,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③在當代社會生產中,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2、什麼是經濟規律?它的客觀性表現在什麼地方?
答:①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②經濟規律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它在一定的客觀經濟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並隨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律,也不能創造和制定經濟規律。
3、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答:科學技術會滲透到生產資料和勞動能力之中,引起它們的優化。①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勞動技能。②可以革新、創造新的生產工具,提高人們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③可以擴大勞動對象的范圍,並使勞動對象日益優化。④可以改進和變革工藝過程,從而有利的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章
1、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為什麼說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答:⑴在簡單商品經濟中,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兩個條件的存在,客觀上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必然具有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兩重屬性。勞動的社會性要求商品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符合社會的需求,而勞動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會的需求,從而導致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發生矛盾。
⑵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這是因為:第一,這一矛盾是商品內在各種矛盾的根源,這些矛盾包括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第二,這一矛盾決定著私有制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第三,這一矛盾決定著私有制下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2、價值規律為什麼自發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答:商品生產者改進了生產技術,改善了生產經營管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他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會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使商品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但仍可按照社會價值銷售商品,就可獲得較多盈利;反之,就會收入較少,不能盈利,甚至虧本。所以,商品生產者為了降低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價值,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在競爭中取勝,便力求採用先進技術,改進生產方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價格機製作用。
答:價格機制對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展起著多方面的調節作用。它可以調節生產和投資的方向及規模,即調節資源的配置,並可以調節商品供求關系,調節消費需求方向和結構,調節收入分配,調節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從而起著推動和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4、怎樣決定商品價值的大小?
答:商品價值是人類一般勞動的凝結,因而商品的價值量就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不取決於個別勞動時間,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
5、什麼是貨幣流通規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取決於哪些因素?
答:貨幣流通規律就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量的規律。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參加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價格水平,三是貨幣流通速度。
6、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麼決定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對價值量有什麼影響?
答:(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越小;反之,勞動生產力越低,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所以,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而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第三章
1、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有什麼特點?
答: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價值的源泉,並且是大於自身價值的價值源泉。
2、資本的本質是什麼?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有什麼意義?
答:資本的本質。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具有重要意義。①它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剩餘價值不是由全部預付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②它也為考察資本主義剝削程度——剩餘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據。
3、簡述資本積累的實質及其客觀必然性。
答:(1)資本積累的裨是資本家不斷地利用無償佔有的別人勞動的成果,來繼續無償佔有別人更多的勞動,以擴大資本規模和增值資本價值。
(2)資本積累的客觀必然性在於:其一,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生產目的是資積累的內存動力。其二,資本主義競爭是迫使資本家不斷進行資本積累的外在壓力。
4、相對剩餘價值是怎樣產生的?
答:(1)相對剩餘價值是在工作是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生產的剩餘價值。(2)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的前提是工人勞動力價值下降,勞動力價值下降的條件是工人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價值下降。(3)只有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才能直接或間接使工人必要生活資料價值下降。(4)各企業為了追求超額剩餘價值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結果使各部門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最終導致相對剩餘價值產生。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在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過程中實現的。
5、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
?答: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然出現兩種完全對立的趨勢:一方面,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相對地,甚至是絕對地減少;另一方面,勞動力對資本的供給卻在迅速地增加。其結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業,產生相對過剩人口。
第四章
1、簡述產業資本實現連續循環的條件。
答:(1)必須保持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並存性。(2)必須保持每一種職能形式在時間上的繼起性。(3)這兩個條件是相互聯系和互為條件的。
2、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與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劃分有什麼區別。
答:(1)劃分的根據不同。前者劃分的根據是資本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後者劃分的根據則是資本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劃分的內容不同。不變資本包括用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資本,而固定資本只包括用於勞動資料的資本;可變資本只包括用於勞動力的資本,而流動資本卻包括用於勞動對象和勞動力的資本。(3)劃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是為了揭示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對資本周轉速度從而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不同影響;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則是為了 揭示可變資本是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從而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3、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答:基本條件就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引申①Ⅰ(c+v+m)=Ⅰc+Ⅱc,即第一部類全部產品的價值,應該等於兩大部類的不變資本的總和。②Ⅱ(c+v+m)=Ⅰ(v+m)+Ⅱ(v+m),即第二部類的總產品的價值,應該等於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的總和。
第五章
1、剩餘價值率與利潤率的關系如何?
答:(1)利潤率(Pˊ)和剩餘價值率(mˊ)的計算公式分別為Pˊ=m/(c+v),Mˊ=m/v。因此,二者只是同一個剩餘價值的不同計算方法。(2)由於剩餘價值(利潤)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因此,二者在量上必然會有差別,利潤率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3)二者所表示的經濟關系也是不同的。剩餘價值率表示的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體現著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利潤率表示的是預付總資本的增值生活方式,從而掩蓋了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
2、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是否違背了價值規律?為什麼?
答:(1)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並不違背價值規律。(2)因為:第一,生產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形成的,並沒有脫離價值。第二,全社會商品生產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是相同的。第三,生產價格的確定及其變動歸根到底是取決於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變動。
3、試述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
答:(1)平均利潤的形成是各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2)各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周轉速度不同,會有不同的利潤率。(3)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各部門資本家必然展開以資本轉移為特徵的部門之間的競爭。(4)通過資本轉移使各部門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從而使價格漲落,引起利潤率升降,使各部門利潤率趨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潤率。(5)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全部剩餘價值總量和社會預付資本總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資本按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
第六章
1、什麼是商業資本?它的職能作用是怎樣的?
答:(1)商業資是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分離出來的,在流通領域中獨立發揮作用的資本形式。也就是專業從事商品買賣,以獲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資本。
(2)商業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產業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商業資本使產業利潤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①商業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產業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商業資本使產業資本家從商品銷售解放出來,能夠集中力量從事商品生產活動,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利潤總額。②商業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節省流通資本。商業資本家能把商業活動集中起來,而且商業資本的周轉速度快於產業資本,這就使社會總資本中用於流通過程的資本減少,增加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本,從而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和利潤的增加。③商業資本的活動可以加速產業資的周轉。商業資本加快了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轉化的速度,從而加速了產業資本的周轉;同時由於商業資本的集中性,它的一次周轉不僅可以代表一個生產部門許多資本的周轉,還可以代表不同生產部門若干資本的周轉,從而加速產業資本的周轉。④商業資本的活動可以縮短流通時間。商業資本家專門從事商品買賣活動,對市場狀況、流通渠道和商品行情都比較熟悉,因而可以加速商品流轉、縮短流通時間。
2、股份公司的作用
答:股份公司對於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於快速聚集資本和優化投資結構。第二,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第三,有利於企業財產的完整和穩定。
第七章
1、壟斷的形成
答:①壟斷是從自由競爭中產生的。②當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然而然的走向壟斷。
2、為什麼說壟斷價格沒有否定價值規律?
答:壟斷價格的出現並未否定價值規律的作用。(1)壟斷價格的制定不能無限抬高到極大脫離價值的地步。(2)壟斷的形成並不能增加價值總量:全社會商品價格的總額仍然只能等於商品價值總額。壟斷價格對價值的偏離,必然和另外一些非壟斷企業或小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價格對價值的反向偏離相對應。(3)通過壟斷價格所獲取的壟斷利潤,歸根到底是僱用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和其他勞動者創造的一部分價值。所以壟斷價格的出現並未否定價值規律,而是價值規律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作用的具體體現。
3、試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原因。
答:(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2)具體說:第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大規模公共設施建設,需要依靠國家規劃安排和籌集巨額資金。第二,一些大型、基礎、前導性的科學研究項目,需要國家投資支持。第三,市場產品過剩問題嚴重,必須依靠國家力量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第四,對社會化大生產中出現的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干預和調節,以及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者必須藉助國家力量。
第八章
1、經濟全球化的定義,加快的原因。
答:經濟全球化是指國際經濟發展中的這樣一種趨勢,即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主要原因是:(1)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及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了國際經濟聯系。(2)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3)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度增加。
第九章
1、壟斷資本迅速發展的原因(趨勢)
答:壟斷階段生產和技術,從而整個經濟迅速發展的趨勢。其原因是:第一,生產力是生產發展中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它總是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過程中。第二,壟斷統治雖限制了自由競爭,但並沒有消除競爭,競爭成為生產發展的有力杠桿。第三,在生產社會化推動下產生的壟斷,本身具有適應生產力的要求,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面。第四,壟斷資本主義各國家之間為爭奪世界霸權而開展綜合國力,特別是軍備競賽,客觀上也刺激了技術的發展。
第十章
1、簡述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
答:這是由生產力的現實狀況,社會主義生產過程的關系,特別是公有制決定的。(1)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還沒有達到產品極大豐富、能夠實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必然實行按勞分配。(2)由於存在舊的分工,人們的勞動存在著重大的差別,而且勞動還只是或主要是個人謀生的手段,還沒有同時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只能以勞動作為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尺度。(3)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了每個人所能提供給社會的只能是自己的勞動,因而已沒有屬於私人所有的生產資料可提供,所以必然採取有利於勞動者的分配方式。
2、社會主義堅持公有制的必要性
答:(1)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定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2)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生產力。(3)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礎上大力發展生產力,是消滅剝削,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和前提。(4)實行公有制是實現社會主義國家整體利益、社會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保證,有利於實現社會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結合,克服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周期性經濟危機和經常出現的社會經濟震盪。
簡答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答:(1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之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
(2 )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經濟關系的總和,也就是社會生產關系體系。
(3 )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在於揭示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客觀經濟規律。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什麼實現了階級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答:(1 )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決定它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對於某種特定性質的生產關系;各個階級都從本階級利益出發,採取擁護或者反對
的態度,因而政治經濟學必然具有階級性。各個不同階級,都有為本階級利益服務的、性質不同的政治
經濟學。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是一門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和具有鮮明階級性的科學,又是一門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它實現了階級性和科學性的統一。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代表的無產階圾利益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會發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確看待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
答:(1 )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從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整個體系和總體內容來看,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是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經濟理論。
(2 )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應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無論是重商主義經濟學、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還是當代西方經濟學,都應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並改造其中有價值的成分,為我所用。特別是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其理論體系和根
本內容是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但是,它在發展和管理社會化大生產,在發展市場經濟和實行政府調控,在經濟增長與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在實行與發展股份制經濟,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論,對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都具有借
鑒意義。
4.什麼是勞動、勞動對象及勞動資料?
答:勞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動。
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東西,也就是勞動加工的對象。
勞動資料,又稱勞動手段,是人們用來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5.什麼是生產資料?什麼是物質資料生產過程?
答: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結合起來,創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產品的過程。
6.生產力是由哪些因素構成的?
答:(1 )生產力的含義。生產力是人們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它表示人們改造自然和征服自
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關系。
(2 )構成生產力的因素。生產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構成,還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科學知識的勞動者,它是生產中能動的主體要素,在生產中起著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產資料,它是生產中的客體要素,是生產必需的物質條件。在生產資料中,起著最重要作用的是生產工具,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的最主要標志也是劃分經濟時期的主要標志。
7.物質資料生產的重要性是什麼?
答: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對其他一切活動起著決定性作用。
(1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人們要維持自己的生存、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質生活資料,這只有通過物質資料生產才能獲得。任何社會都不能停止生產;否則這個社會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2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從事其他各種社會活動的先決條件,只有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社會活動,人類社會才能日益發展。
8.什麼是生產關系和生產關系體系?
答:(1 )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也稱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它是各種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
(2 )生產關系體系。生產關系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關系是指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和人的關系,如企業中廠長、經理、工程技術人員、工人等之間的關系。但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不會停止於一次或幾次過程之中,而是不斷重復和更新的再生產過程,它包括生產(直接生產過程)、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相互聯系的環節,從而使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形成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的經濟關系。這就是生產關系體系。廣義的生產關系是指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關系在內的生產關系體系,它構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9.怎樣理解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生產關系中的地位?
答:(1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指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是人們在佔有生產資料方面形成的關系,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從根本方面決定著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社會性質,是生產關系性質的首要標志。
(2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實現。生產資料所有制總是要通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諸方面關系得到實現,而且後者對生產資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這表現在當它們適應所有制的性質與要求時,會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鞏固和發展的作用;反之,就會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10. 如何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
答:(1 )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承認經濟規律的客觀性,並不意味著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只能聽憑經濟規律的擺布;相反,人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
(2 )認識經濟規律。認識經濟規律就是認識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人們對經濟規律認識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動就越自由,就越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在深刻認識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對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做出科學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覺地熟練地加以運用。
(3 )利用經濟規律。人們認識經濟規律的目的,在於利用規律能動地改造世界。利用經濟規律是指人們在認識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客觀規律的運動趨勢和要求,制定經濟工作的方針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經濟活動,從而在實踐中達到更好地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
1.什麼是商品?它所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答: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種屬性,體現著一定社會生產關系。商品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1 )商品是有用的物品,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無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價值,不可能成
為商品。
(2 )商品是勞動的產品。即這種物品必須是人類勞動生產出來的,耗費了人類的勞動。
(3 )商品是滿足他人或社會消費需要的產品;
(4 )商品必須通過有代價的交換方式來滿足人們的需要。也就是說,有用的勞動產品,只有通過市場交換去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才能成為商品。
2.什麼是商品經濟?
答:(1 )商品經濟的內涵。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
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稱。
(2 )商品經濟是與自然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相對應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
經濟形式,它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自身需要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存在於整個原
始社會歷史時期,並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產品交換經濟是直接通過生產者或經濟單位
之間所生產的產品的交換而進行經濟聯系的經濟形式,它存在於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商品經濟是具有
不同經濟利益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之間,通過等價交換而相互交換勞動和進行經濟聯系的一種經濟形式。
商品經濟存在於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它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
會是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

3.商品經濟產生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答:(1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礎和條件。社會分工
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出現的,指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分工。隨著社會分工的產
生和發展,形成了專門生產各種不同產品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它們之間需要互通有無,因而產生了相
互交換產品的要求。

(2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不同的生
產者各有其獨立的經濟利益和平等的權利,必然要求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因而勞動產品就表現為商品,
產品的生產和交換成為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從而導致商品經濟的產生。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這個
決定性條件是伴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的。

4.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相互關系?

答: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的對立統一體,兩者的相互關系是既相統一,又相矛盾。

(1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
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二者的統一性,集中表現在
二者統一於商品價值之中。

(2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這種矛盾表現在;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
切商品,對於商品生產者來說是為了獲取其價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為了獲取其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
為了佔有商品的價值,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將它讓渡給消費者。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不能既占
有商品的價值,又佔有商品的使用價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3 )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解決。這個矛盾只有通過市場交換,使生產者實現了價值,
消費者獲得了使用價值,才能得到解決。

5.簡述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

答:(1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統一的。商品生產者在從事具體勞動的同時,也就支出了抽
象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
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2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又是有差別的、矛盾的。具體勞動是具有某種特定的有用性和具體
形式的勞動,而抽象勞動則抽掉了勞動的有用性和具體形式;各種具體勞動是不同質的,而抽象勞動在
質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別。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所
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6.怎樣確定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答:(1 )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
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2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兩個條件所決定。第一,由生產的客觀標准條件,即由現有的社會
正常生產

7. 政治經濟學常識

高考政治主幹知識歸納總結(經濟學常識) 總起來不少 一本書那

⒈商品和商品經濟
本部分是整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由商品、貨幣、價值規律三部分內容組成。
商品包括商品和商品經濟的含義、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的價值量,貨幣包括貨幣的產生和本質、貨幣的職能、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紙幣的產生和發展:價值規律包括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作用。
把握商品概念還要注意物品和商品轉換的兩個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必須用於交換。
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除了要准確把握它們的定義外,還要明確它們與商品的關系,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商品的非本質屬性,因此,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商品。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物的關系,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因此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是商品,價值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關系,反映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二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的對立表現在:含義不同;同商品的關系不同,在交換過程中二者必須分離,不能兼得,商品生產者要實現價值,必須讓渡使用價值;消費者要獲得使用價值,必須讓渡價值;它們的統一表現在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這部分內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考查使用價值、價值、商品三者之間的關系,另外,當前企業要面向市場、重視產品質量,其經濟學依據也在這里。
商品的價值量涉及三對概念之間的關系: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個別勞動生產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個別勞動時間;單位商品價值量和商品價值總量。這三對關系是復習時的重點和難點,因此一定要徹底弄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並通過不同類型的題目加以鞏固。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如同商品、價值等概念,都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系。對於貨幣的職能,重點把握兩個基本職能,即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價值尺度要把握:為什麼;表現形式,價格和交換價值的區別,交換價值的表現形式。流通手段要把握:商品流通:表現形式,支付手段與流通手段的區別。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需要儲備的學科知識包括現象、原因、影響、對策以及紙幣的發行規律等。
關於價值規律,重點把握價值、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區分決定和影響作用的不同,還需要把握其與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交易原則之間的內在聯系。此點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內容。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實施「走出去戰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經濟結構調整等熱點問題都與價值規律的作用有直接關系。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本部分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兩部分內容組成,具體包括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我國的經濟制度、分配製度、市場經濟
的一般特徵、國家宏觀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把握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需要區分公有制與所有制、公有與國有、主導與主體三對概念,雖都是一字之差,含義卻大不相同。
根據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對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有重大創新,需要予以特別關注。其中,我國的分配製度也根據十六大精神有所更新:
(1)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2)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對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要掌握其各點是什麼、為什麼,這對於我們觀察市場經濟中的現象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因此要能夠記憶、理解和應用,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以後,
對市場經濟基本特徵的認識和把握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國家宏觀調控要掌握的內容主要是市場調節的弱點和缺陷、國家宏觀調控的任務和手段。教材對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進行了修改,復習時學生也要注意。
3.企業和經營者
本部分由企業是巾-場的主體和企業的經營者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企業及其作用、公司是企業的一種重要形式、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國有
企業經營者的地位、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關於企業這一知識點,學生在理解和應用上容易在企業和市場主體的關繫上出現偏差: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的組織和個人,都是市場主體,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不要誤
解為只有企業才是市場主體;正確理解企業法人和法人代表,不要把法人代表誤認為「法人」。
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不同點和共同點,股票價格的公式在教材中雖然是以小字出現的,也要認真閱讀,弄清它們之間的經濟聯系。要側重從國企改革的角度去把握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包括改革的重要性、方向、方針、改革進程發展的情況等。另外,為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務院機構改革專門設立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對它的主要職責要有所了解。
在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上,可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去把握;宏觀上需要進行兩個根本性轉變:微觀上除了教材所說一靠技術、二靠管理以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拓展,如
擴大規模、面向市場、名牌戰略、搞好服務、正當競爭、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信譽等。
關於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基礎知識上要把握企業經營者素質的內容、企業信譽和形象、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等內容,還要注意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國
企改革的聯系。4.產業和勞動者
本部分由三大產業和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三大產業的地位和作用、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制度、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農業問題已擴展為「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既是教材的重點,也是目前我國社會的重點和熱點問題,根據十六大精神,此部分需要注意的變化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 要把工業是國民經濟主導的基礎知識放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中去復習。
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相對還比較低,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力n快,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因此這個問題已成為近幾年高考考核的重點,它與經濟結構調整、解決下崗和就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三農」問題等都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關於勞動者要把握勞動者主要權利和義務的基本內容以及二者的關系,從和現實的聯繫上看,要重點把握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問題,包括道德素質和技能素質,尤其是關於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的重要性。另外,它和就業、人力資源發揮、勞動糾紛問題等都有內在聯系。
勞動合同制度重點把握訂立的原則、意義。隨著我國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勞動糾紛的增多、我國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同每個勞動者都有直接的聯系。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中,容易混淆的是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要注意加以區分。另外,復習時要注意與解決貧困人口、擴大就業問題相聯系。
5.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本部分由國民收入的分配與財政、稅收與納稅人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國民收入的分配、財政收入和支出、財政的作用、稅收及其基本特徵、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衡量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指標,需要在社會總產品(總產值)、國民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較中去把握。
財政與稅收的作用在比較中把握,注意其區別。財政預算的過程體現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因此可以和《政治常識》中人大的職權相聯系。
需要注意的變化有:一個是財政收入,由於我國實行的「費改稅政策」,因此目前主要是稅、利、債三種形式,二是我國的費改稅政策:農村稅費改革,將農村的分配製度進一步納入法治軌道,堵住加重農民負擔的口子,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步驟,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的有效途徑,是改善干群關系、黨群關系,維護農村穩定的重要舉措。
另外對財政赤字要能夠運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
6.銀行和儲蓄者
本部分由我國的銀行和公民的儲蓄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銀行的產生、分類和職能、業務和作用、存款儲蓄和作用、債券與商業保險。
重點把握中央銀行的性質及職能,把握中央銀行的職能時要注意和政治學部分國家職能、經濟學部分國家宏觀調控的知識綜合起來進行復習。另外,有關銀行利潤、利率的知
識也需要很好地復習和掌握。
我國銀行已成為發展經濟和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我國為擴大內需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正確消費政策都和銀行的作用有直接聯系。
對儲蓄的作用,要能夠運用辯證的、全面的觀點去認識和理解。儲蓄存款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時折射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
債券與商業保險的復習要放到關系中去看,包括債券與股票,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關系,要用比較的方法,掌握它們的區別與聯系。同時,如何投資理財使財產保值、增值,如何規避生活中的風險,都是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
7.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
本部分由商品服務市場和家庭消費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商品服務市場的內容和特點、市場交易原則、家庭消費的內容、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依法保護消
費者的合法權益。
關於市場交易原則要把握原因、內容、每—一原則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依據、如何遵守等內容。從與社會實際的聯系看,我國要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
體系,就必須堅持市場交易原則,這體現了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與道德經濟的統一,是遵循市場運行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為此必須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要把握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原理、樹立正確消費觀的重要性以及正確消費觀的內容。從與實際的聯系看,本部分涉及消費對社會需求的拉動作用。
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教材重點、社會熱點、學生聯系實際緊密的交叉點,當然也就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8.當代世界市場和我國的對外貿易
本部分由當代世界市場和對外貿易兩部分組成,具體包括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經濟全球化、世界性貿易與金融組織、外匯與匯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對
外貿易的含義、主要內容、方式與作用、基本原則。關於經濟全球化,要從含義、主要表現、產生原因、實質、影響、我國應如何應對及與政治多極化的關系等多方面去把握。
加入世貿組織後,對世貿組織規則的熟悉與利用以及對我國各方面改革提出的要求、三大產業如何應對挑戰等都可能成為高考考查的問題。另外,復習中要注意其與政府機構
改革、「三農」、國企改革、經濟全球化問題等的內在聯系。
在外匯、匯率的問題上,要分清本幣與外幣的升值或跌落以及對經濟的影響。還要注意我國市場經濟在面向世界上與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當代世界市場的新特點、世界經濟的國際化、對外貿易等知識的內在聯系。
對待貿易順差與逆差,不僅要會辨別,還要能做辯證的分析,對其評價更應依據具體的條件而定。
我國對外貿易的原則和作用是重點,復習中要注意與我國與世界貿易與金融組織、世界市場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全球、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國企改革、技術創新、「走出去戰略」、國家的經濟安全等知識點相聯系。

8. 政治經濟學的復習資料。

笫一課 商品和商品經濟
(一)商品
1.什麼是商品?什麼是商品經濟?
商品是用與交換的勞動產品
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合,就是商品經濟
2.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什麼?二者關系如何?
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二者關系: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無論是商品的生產者或購買者,都不可能同時佔有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生產者為了獲得價值,必須通過交換,把使用價值讓渡給消費者,反之亦然。
3.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它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4.價值與交換價值是什麼關系?
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的表現形式
(二)貨幣
1.貨幣的含義和本質分別是什麼?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本質:一般等價物
2.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3.什麼是紙幣?紙幣是否有價值?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
紙幣是貨幣符號,不是貨幣,沒有價值
4.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見上冊書23頁)
5.什麼是通貨膨脹?
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
(三)價值規律
1.價值規律的內容是什麼?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什麼?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3.價值規律的作用有哪些?
第一,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棒子作用)
第二,價值規律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鞭子作用)
第三,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篩子作用) 第二課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和社會市場經濟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麼?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我國公有制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公有成分(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3.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具體表現在哪兩個方面?
第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第二,國有經濟要提高自己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引導和影響其他所有制經濟的發展,並在國內外競爭中不斷壯大。
4.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經營體制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充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5.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股份制,它對公有制的發展有何意義?
有力的推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
6.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他們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我國對其政策是什麼?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7.我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那兩個方面?
第一,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公有資產占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又要注重質的提高。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8.我國為什麼要確立以公有制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
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其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實踐證明,這種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對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
9.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什麼?為什麼要確立這一分配製度?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具有客觀必然性。首先,這是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其次,這是由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最後,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我國的經濟發展激發了社會成員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熱情,對加快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1.資源配置的兩種主要方式是什麼?
市場經濟、計劃經濟。
2.什麼是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3.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無形的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根據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信號和自身的生產經營條件,自主決定。
4.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有哪些?這些特徵表明了什麼?
特徵: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
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有效形式。
5.為什麼市場經濟條件下仍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市場的調節作用並不是萬能的。市場不是完美無缺的,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缺點。所以需要國家宏觀調控。
6.宏觀調控的手段和目標分別是什麼?
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7.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第一,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第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第三課 企業和經營者
(一)企業是市場的主體
1.什麼是企業?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地位: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
作用:首先,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其次,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第三,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總之,企業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是否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直接關系著國民經濟狀況的好壞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2.什麼是企業法人?法人與自然人有何區別?
依法成立,由必要的財產,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就是企業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自然人是以生命或血緣為存在特徵的單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人;而法人則不是以生命或血緣為存在特徵的,法人只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什麼是公司?我國公司分為哪兩類?
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法定數額的股東所組成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我國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徵是什麼?
可以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
5.股票價格=見書73頁
6.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有何異同?

7.為什麼說國有大中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首先,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的關鍵和重要部門中處於支配地位,對整個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其次,在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國有經濟中,國有大中型企業大貢獻最大,為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第三,國有大中型企業,擁有雄厚的資產,具有一流的技術水平、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業素質。第四,國有企業,尤其是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其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因此,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搞好國有企業。
8.什麼是經濟效益?為什麼要提高經濟效益?如何提高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
為什麼:必要性:①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②經濟效益是衡量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的綜合指標。重要性: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首先,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次,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最後,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怎麼做:第一,依靠科技進步,採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向科技要效益)第二,採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向管理要效益)第三,以市場為向導,要重視產品質量,生產(看不懂筆記了..後面還倆字),對路產品,重視企業信譽和形象(向市場要效益)第四,鼓勵兼並,規范破產,優化資源配置,鼓勵企業做大作強,增強國際競爭力。(向規模要效益)
9.什麼是企業破產?什麼是企業兼並?它們分別有什麼意義?
企業破產:指的是對那些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意義:首先,它強化了企業的風險意識,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使企業在破產風險的壓力下改善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次,企業破產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及時淘汰落後企業,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企業兼並:是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讓其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選擇的有效形式,因而具有重要的意義。意義:首先,企業兼並使國家減輕了財政負擔。其次,企業兼並有利於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從而實現了生產的集中和優化,提高了總體效益。
(二)企業的經營者
1.我國國有企業的領導體制是什麼?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2.企業經營者必須具備哪些素質?他們應該正確處理哪些關系?
第一,作為國有企業經營者,首先應該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第二,任何企業的經營者都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第三,企業經營者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
3.什麼是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為什麼要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如何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什麼是:企業在一切經濟交往中要誠實守信,反對失信和欺詐。
為什麼:
怎麼做: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應當在市場上開展正當競爭,反對和抵制不正當競爭,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促進企業的發展。
4.什麼是正當競爭?什麼是不正當競爭?二者有何區別?
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場活動准則的前提下,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促進技術進步為目的,用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
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政治經濟學的本質屬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