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塞繆爾所

經濟學塞繆爾所

發布時間:2021-03-15 03:17:59

A. 塞繆爾·厄爾曼生平

塞繆爾·厄爾曼(Samuel Ullman)
出生時間:1840年4月13日
去世時間:1924年3月21日
出生地:德國巴登符滕堡州蒂賓根區佐勒納爾布縣黑興根鎮(Hechingen)
去世地:美國亞拉巴馬州伯明翰市
民族:猶太人
職業身份:商人,詩人,人道主義者

經歷
他7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密西西比州克萊博恩縣吉布森港市。參加過南北戰爭,戰爭後在密西西比州亞當斯縣納切茲市(Natchez)定居,在那裡他結婚並且開始經商,後來定居於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市。他是一位五金製品商,熱心公益67年如一日,主張黑人應當享有和白人一樣的教育權利。在其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曾日本得到一本書及其作品的錄音盒帶稿酬36,000美元,並全部捐贈給伯明翰市的一所亞拉巴馬州立大學作為獎學基金。

個人資料以及部分作品簡介
http://ke..com/view/1960525.htm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newwindow=1&q=%E5%A1%9E%E7%BC%AA%E5%B0%94%C2%B7%E5%8E%84%E5%B0%94%E6%9B%BC&meta=&aq=f&oq=

B. 塞繆爾·亨廷頓的生平

美國當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國際政治理論家。十六歲考入耶魯大學兩年半後旋即因「成績特優」畢業,後赴芝加哥大學攻讀碩士;1951 年年僅二十三歲的亨廷頓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先後在美國政府許多部門擔任過公職或充當顧問;生前任哈佛大學阿爾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學院教授;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約翰·奧林戰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國家安全計劃顧問;《外交政策》雜志發言人與主編之一;美國政治學會會長。
2008年12月24日,亨廷頓在馬薩諸塞州逝世,享年81歲。美國哈佛大學2008年12月26日發布亨廷頓逝世的公告。隨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的流行和之後9·11的發生,亨廷頓幾乎和「文明的沖突」一詞畫等號。政治學家並不是政治家,他們通常很少有機會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內。但塞繆爾·亨廷頓卻是個例外,他創造出的詞彙例如「第三波」和「文明的沖突」,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他對世界局勢的看法也總是令人無法忽視。他已經不僅僅被視為一位政治學家了,而是一位政治思想家,影響之大,使得他的辭世也變成了一個公眾事件。

C. 請教有關塞繆爾·亨廷頓 的簡介

亨廷頓·塞繆爾 ( Huntington,Samnel p.1927 )美國當代著名的國際政治理論家。早年就讀於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 1951 年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先後在美國政府許多部門擔任過公職或充當顧問。現任哈佛大學阿爾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學院教授,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約翰·奧林戰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國家安全計劃顧問,《外交政策》雜志發言人與主編之一,美國政治學會會長。亨廷頓在國際政治方面著述頗豐,一般被認為是持保守觀點的現實主義政治理論家。《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是其理論的奠基之作,該書從第三世界各國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第三世界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強政府理論」,其要義是,第三世界國家在進行現代化變革的過程中,要根除國內政治的動盪和衰朽,就必須建立起強大的政府,舍此無他路可走。所謂強大政府也就是有能力制衡政府參與和政府制度化的政府。亨廷頓在這本書中卓越的理論貢獻使得該書成為研究現代化理論的經典之作。 1991 年,亨廷頓出版了《第三波: 20 世紀末民主化浪潮》,探討了在他看來是 20 世紀後期的一項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發展的狀況,即發生在 1974 —— 1990 年期間的全球民主化浪潮。亨廷頓指出,從 1974 年葡萄牙走上民主化的道路開始,大約 30 個國家由非民主政治體制過渡到民主政治體制,相繼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急速成長,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壯觀也是最重要的政治變遷。他認為,在第三波之後 20 年的今天,民主化的條件遠比以前有利得多,西方自由民族國家的各國政府在促進全球民主化方面都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共產國際已經壽終正寢,現在該是建立民主國際的時候了。 1996 年,亨廷頓出版了《文明沖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書,系統地提出了他的「文明沖突論」。認為冷戰後,世界格局的決定因素表現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戰後的世界,沖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沖突」。除上述著作外,亨廷頓的主要著作還有《難以抉擇》、《文明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國政治》、《現代社會中的權威政治》、《民主的危機》等。

D. 塞繆爾紐曼在管理學有什麼貢獻

塞繆爾紐曼及其《政治經濟學原理》(1835 年);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及其《政治經濟學原理... 試驗雖然未獲得成功,但他的實踐與思想卻對管理學的 形成作出了貢獻.

E. 下列是一組關於文明沖突論的材料。 材料1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提出的「文明沖突論」認為

(1)文明的沖突是各種沖突的背景而不是各種暴力沖突的根本的原因。造成各種國際沖突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因素和國家利益的沖突。冷戰以後,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文化因素對國際政治局勢影響有所增加,但是,經濟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沖突仍然是國際沖突的根源。正如材料2所指出的,在冷戰後,同一文明內部爆發的沖突事例比比皆是,愛爾蘭問題,中國—台灣之間的緊張關系、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在西撒哈拉問題上的爭端,與文明沖突都毫不相干。而在"9·1l"事件後,又出現了在反恐怖問題上跨文明的合作。因此,用「文明的沖突」來概括文明類型之間的全部關系並總結各種沖突的模式,是不全面的。
(2)本問題是一個引發學生思考的開放性設問,目的是引發學生思維的沖突,達到對問題的思考。並沒有明確的答案。闡述合理即可。但是,應該認識到材料3所說的地球村是指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世界正在朝著「地球村」的方向發展,但是,人類文明和文化是豐富多彩和形態各異的。經濟的全球化決不會消除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異。當然,各種文明之間存在差異、矛盾,並不意味著它們是國際沖突的根源。(6分)
(3)既要看到各種文明之間差異、矛盾的一面,更要看到統一、共存的一面,積極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解決國際沖突的根本途徑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它的基礎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F. 求經濟學家薩繆爾 亨廷頓的書籍,最好是PDF格式

只有TXT版本

以下內容防吞

老婆,我愛你。


這真的是他傳給她的簡訊嗎?她會不會把寄件人看錯了?


這真的是他的意思嗎?還是有人拿他的手機來開她玩笑?


過去他從來不曾喚過她老婆,但是昨晚,他好像有這樣叫過她,就在她被他累得昏昏欲睡,快要不省人事的時候……


老婆,我喜歡你的味道。老婆,我喜歡你的聲音。老婆……老婆……我喜歡你……我愛你……


她的心被突然想起的記憶撼動著。


G. 薩繆爾的《經濟學》有必要買一本么還是

老薩的經濟學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經典之作,當然值得一看,其他所有教材內可以說都是對容他的模仿,要好好看,如果你是新手,建議你先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這是比較好的入門教材,然後看國內高鴻業的,最後去看國外的中級,高級教材,按這個順序你一定會收獲良多的。

H. 我們大學學經濟學用塞繆爾森的書。。但我喜歡曼昆的書。要是我自學看曼昆的書跟得上老師的教學嗎

塞繆爾的書偏向理論話,而曼昆的書是偏向通俗易懂,且幽默,吸引讀者,他能用比較較簡單的方式表達一個深理論的東西,我也喜歡曼昆的書。

I. 塞繆爾P亨廷頓在政治學方面的作品有哪些

塞繆爾?P?亨廷頓(1876~1947),美國當代政治學家,現實主義政治理論學家。出生於紐約,早年就讀於耶魯大學,分別在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歷任哈佛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和政府學系主任。曾先後在美國國務院、國防部、中央情報局擔任公職或充當顧問。其政治學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政治力量:美國和蘇聯》、《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共同防務:國家政治中的戰略計劃》等。

本書共分為政治制度化、政治現代化、當今現代化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普力奪社會、革命和改革以及現代政黨體系與政治發展等幾部分。

亨廷頓認為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差距不在於其政府統治形式,而在於政府統治程度的高低。美國和蘇聯一般可以歸入有效能的國家,大多數處於現代化之中的亞、非、拉國家的政府則不同,這些國家缺乏政治上的共同體和有效能的、有權威的、合法的政府。原因就是在這些國家中社會急劇變革,新的社會集團被迅速動員起來參與政治,而與之相應的政治體制的發展步伐太慢。他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利益的分化以及民眾參與政治的願望提高,必須相應地提高政治體制的承受能力。政治制度具有道德和結構兩個范疇。如果沒有有效的政治制度,社會就缺少實現自己共同利益的手段。

接著,亨廷頓談到了政治現代化的問題。他說,20世紀許多亞、非、拉國家之所以發生政治動亂,其原因是現代化而不是落後。現代化導致了腐敗,這是國家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的一種表現。另外,現代化帶來了城鄉差距的拉大。亨廷頓認為,所有這些現代化帶來的後果,都需要有一個高度制度化的政黨的存在,因為強有力的政黨制度的形成是提高制度化水平的核心。只有提高政治制度化的程度,才可能緩解現代化中國家在社會經濟現代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大眾政治參與壓力,才能確保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穩定。

作者認為當今現代化國家面臨著很多問題。與美國當年所不同的是,這些國家所面臨的巨大社會障礙只有依靠強大的集權政府才能解決。傳統國家進行現代化需要改變社會經濟、文化信仰和行為方式等傳統的東西,這就需要權力的集中;另一方面,現代化造就的、新的社會集團渴望參與政治,需要權力的分散。這樣一來,傳統國家推進現代化就必然會陷入困境。這個問題涉及如何處理傳統權威與現代權威的關系。作者的辦法是使傳統的權威統而不治,而使人民通過選舉組成的政黨和立法機關所表達的意願成為權威。

革命是現代化所特有的東西,它是一種使傳統社會現代化的手段。最有可能發生革命的情況有兩種:政治制度沒有為新興社會力量參與政治提供渠道;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新興社會力量具有強烈的參與政治的願望。改革是指在政治制度方面發生范圍有限而又緩慢的變化。改革者必須在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和政治制度的變革之間取得平衡。

在關於現代政黨體系與政治發展部分中,作者闡明了自己對政黨制度的態度。他認為,現代化社會的最終政治體制是英美的兩黨制。現代化之中的政治體系的穩定取決於政黨的力量,而政黨是否強大又取決於其制度化群眾支持的情況。就政治發展而言,政黨制度的數量不是最重要的,它的適應性和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兩黨制能成功地使政治兩極化成為制度,維持一種更加公平的均勢。歷史證明,兩黨制在動員農村時比大多數其他類型的政治制度更加成功。

《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一書是亨廷頓理論的奠基之作,在書中,作者主要運用了歷史比較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現代化和政治發展的歷程。認為這些國家應該學習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發展模式,走出本國的困境。該書的出版標志著美國當代學者對第三世界國家政治變革的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這本書初版於1968年,幾十年後的今天它仍然被當作研究現代化理論問題的經典之作,是美國乃至西方研究現代政治理論的學者的必讀書目。亨廷頓堅持從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國情出發看問題,較之以往的理論在現實主義上是一個極大的進步。然而該書仍然沒有擺脫「歐洲中心論」的立足點,在根本問題的論述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為發展中國家指出一條真正的走出困境之路。

與經濟學塞繆爾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