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新制度經濟學機會主義傾向

新制度經濟學機會主義傾向

發布時間:2021-03-15 18:11:27

❶ 新制度經濟學 判斷

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特徵有三個假設,即非財富最大化動機、有限理性、機會主義行為傾向。 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特徵的這三個假設是對傳統經濟學思想的補充和完善,使經濟學理論更加貼近現實,更加符合現實世界中人的行為特徵。

❷ 新制度經濟學問題,大俠解答

1.(1)人類行為動機是雙重的,一方面人們追求財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們又追求非財富最大化。(人們往往在財富與非財富之間進行權衡,尋找均衡點,實現非財富價值不能總以犧牲個人財富為代價。)
(2)人與環境的關系,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對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確的反映)。 原因: 一方面,環境復雜,參與者眾多,信息不完全,不確定性因素多,行業太多,分工太細。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夠,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樣不理想。如到書店買書,考試劃范圍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關鍵是要有用的信息。 「信息悖論」:信息搜尋不可能達到最佳狀態,因為在搜尋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價值。 信息不僅是不完全的,還是不對稱的。又分兩種情況: 一是事前不對稱 ,如買房、看電影等。二是事後不對稱 ,如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的關系,醫生和病人的關系,許多買賣關系等 。又如:二手車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網上銷售、國有企業虧損等。 另一方面人對環境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所不知。
(3)人的機會主義傾向:即人具有隨機應變、投機取巧、為自己謀求更大利益的行為傾向。 人的機會主義的二重性 : 與冒險、尋找機遇、創新聯系,對立面是保持現狀;把成本、費用轉嫁給他人,損人利己。
2. 交易成本的本質其實就是與交易有關的制度的運行成本。這種成本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制度運行的必要交易成本,另一部分是制度中存在的應予以消除的非必要交易成本。前者是制度存在的必要條件之一,後者則是制度演進的空間維度。
3.(1)定義:老制度學派指以凡勃倫、康芒斯、米歇爾等為代表的美國舊制度經濟學(OIE)。新制度學派一般指以科斯、威廉姆森、諾思、張五常等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NIE),主要包括產權經濟學、交易費用經濟學、新經濟史以及契約經濟學等分支,更廣義的新制度經濟學還包括奧地利學派和演化制度學派。

(2)相同點:都以制度為主要分析對象,都認為「制度是重要的」,都對新古典經濟學忽略制度的非中性以及過分的形式化表示不滿。

(3)不同點:OIE和NIE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i)OIE幾乎完全忽略形式化,反對使用數學建模,並且沒有系統的理論,更多的是對制度的歷史性和材料性描述;NIE吸取了新古典的一些分析方法,比如理性人、最大化和邊際替代等,並且有自己系統的理論和假設檢驗。(ii)OIE更強調方法論的整體主義,強調社會制度對個人行為的影響,這點在凡勃倫和米歇爾的著作中表現得非常明顯;NIE更強調方法論的個體主義,這點與新古典經濟學是一致的。(iii)對待理性主義的態度不同。OIE始終把批評理性最大化行為假設作為其主要任務,更強調規范、習俗、文化的作用;NIE一方面部分接受新古典的技術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又對其有所排斥,比如以威廉姆森為代表的交易費用經濟學就拒絕完全理性的假設。

❸ 怎樣理解新制度經濟學關於人的行為假定

1.人類行為動機是雙重的,一方面人們追求財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們又追求非財富最大化。(人們往往在財富與非財富之間進行權衡,尋找均衡點,實現非財富價值不能總以犧牲個人財富為代價。) 非財富最大化行為:利他主義、意識形態、自願負擔等,非財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體主義行為偏好。 個人非財富最大化行為的四種動力: 愛、團結和其他利他主義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類的小群體起作用; 受到脅迫和威脅; 預期為別人做事可以產生對自己有利的副效應; 心理上得到滿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責備。 2.人與環境的關系,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對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確的反映)。 原因: 一方面,環境復雜,參與者眾多,信息不完全,不確定性因素多,行業太多,分工太細。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夠,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樣不理想。如到書店買書,考試劃范圍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關鍵是要有用的信息。 「信息悖論」:信息搜尋不可能達到最佳狀態,因為在搜尋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價值。 信息不僅是不完全的,還是不對稱的。又分兩種情況: 一是事前不對稱 ,如買房、看電影等。二是事後不對稱 ,如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的關系,醫生和病人的關系,許多買賣關系等 。又如:二手車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網上銷售、國有企業虧損等。 另一方面人對環境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所不知。 3.人的機會主義傾向:即人具有隨機應變、投機取巧、為自己謀求更大利益的行為傾向。 人的機會主義的二重性 : 與冒險、尋找機遇、創新聯系,對立面是保持現狀; 把成本、費用轉嫁給他人,損人利己。

❹ 新制度經濟學與新制度主義有何區別

其實他們無法放在一起比較。新制度主義是橫跨多個人文學科的思潮和分析路徑,而經濟學是應用這一路徑的其中一個學科。NIE之所以是N,主要是與古典制度主義有定義上的巨大分歧。經濟學的傳統制度理論分為德國經濟學歷史學派和美國老制度經濟學派。德國經濟學歷史學派主張經濟過程是在由文化與歷史因素塑造的社會框架中展開的,因此只有進行歷史的比較研究才可以洞悉某一經濟系統的獨特性,有了對比才有不同。此外,Gustav Schmoller還認為理性人假設是不合理的假設,而應該改進為更為現實的人類行為模型,可以看到,這一論斷實際上是在試圖動搖新古典主義的根基。美國老制度經濟學派的Thorstein Veblen則把制度界定為「常人共有的、固定的習慣性思維方式」這已經跟新制度主義有些神似了,但是老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低估理論分析的價值,因此一直沒有成為經濟學的主流。

有些人把科斯在1937年的研究作為新制度主義的起源。他在「公司的本質」中對新古典主義進行了批判,認為其太重視邏輯演繹而忽略了經驗世界,以至於偏離了價值體系本身。其中對市場交易成本的論述簡明易懂,是新制度主義初學者的入門概念。實際上Coase在提出交易成本理念之後,並沒有引起重視。直到Oliver Williamson提出交易成本的前提條件——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之後,交易成本理論才得以復興。

新制度主義在後來進一步改變了對制度的最初理解。原本學界只是將其看成是一系列的規則、組織和規范等。但是後來諾斯在《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中將其定義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制度提供了人類相互影響的框架,它們建立了構成一個社會,或更確切地說,構成一種經濟秩序的合作與競爭關系。」這種制度定義強調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協議或是約束。比如婚姻是一種制度的約束、貨幣、公司、合作社、遺產法和學校等都是制度。作為一種規則,制度通常被用於支配特定的行為模式與相互關系。而社會學中的制度主義更是打破了制度與文化概念之間的界限,把它擴展為廣泛的意義上界定製度,融入了人的行動提供「意義框架」的象徵系統、認知模式和道德模塊。至此,就連文化本身也被界定為一種制度。價值、意識形態和習慣等就是成了制度。也就是說,尊老愛幼,父慈子孝,男上女下也都是制度的規范。

❺ 「上課的學生越多,秩序就越亂」 用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解釋這一現象

人與環境的關系,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對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確的反映)。
原因:
一方面,環境復雜,參與者眾多,信息不完全,不確定性因素多,行業太多,分工太細。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夠,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樣不理想。如到書店買書,考試劃范圍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關鍵是要有用的信息。
「信息悖論」:信息搜尋不可能達到最佳狀態,因為在搜尋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價值。
信息不僅是不完全的,還是不對稱的。又分兩種情況: 一是事前不對稱 ,如買房、看電影等。二是事後不對稱 ,如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的關系,醫生和病人的關系,許多買賣關系等 。又如:二手車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網上銷售、國有企業虧損等。
另一方面人對環境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所不知。
3.人的機會主義傾向:即人具有隨機應變、投機取巧、為自己謀求更大利益的行為傾向。
人的機會主義的二重性 :
與冒險、尋找機遇、創新聯系,對立面是保持現狀;
把成本、費用轉嫁給他人,損人利己。
人越多,就會越亂

❻ 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提出了什麼假定

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特徵有三個假設,即非財富最大化動機、有限理性、機會主義行為傾向。
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特徵的這三個假設是對傳統經濟學思想的補充和完善,使經濟學理論更加貼近現實,更加符合現實世界中人的行為特徵。
首先從非財富最大化動機假設來看。傳統經濟學假設所有經濟人都是理性的,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里所說的利益就指財富的最大化。這里的利益最大化指的就是財富的最大化。但是關於理性人假設的不能解釋的一些現象只能說是特例,然而這種的說法其實是很缺乏說服性的。現實世界中人的行為是復雜的,人的行為動機也是復雜的,有的是出於自己良好的素質,有的則出於社會道德規則或者法律規則的約束,因此單純的理性人假設不能完全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人的行為。正如新制度經濟學的非財富最大化動機的假設所表達的,人的行為可能還有一些非財富的動機的需求,如名利,地位,榮譽等,有的僅僅是滿足自己心理需求,比如有些人幫助了別人不為什麼,就是覺得心裡舒服,滿足自己樂於助人的心理需求。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最終還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這里所說的利益不同於之前所說的利益,這里的利益包括財富和非財富,人們追求利益最大化其實就是在財富和非財富之間尋求一個最優組合比例,即尋求兩者之間的一個均衡,而這個均衡就使的其所得的滿足程度最大。舉個微觀經濟學上的例子,廠商生產一方面追求產量最大化,另一方面追求成本最大化,但是單純的產量最大化或者單純的成本最大化不能使廠商獲得最大的收益,必須尋求產量和成本的一個最優組合才能使得收益最大,即利潤最大。對於產量來說,單純的多投入勞動或者單純的多投入資本都不能使產量最大化,只有勞動和資本以一個最優比例組合起來投入才能獲得最大的產量。

閱讀全文

與新制度經濟學機會主義傾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