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以具體的身邊的實例分析經濟學原理(包括圖解),謝謝
生活中的宏觀經濟學
——食堂就餐率套用失業經濟學解釋的分析
作為大學的一分子,學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食堂就餐。可是每天總有些學生是不到食堂就餐的。這是為什麼呢?
不到食堂就餐現象從表面上看是學生對食堂提供的服務不滿所造成的。為了更好地理解不到食堂就餐問題,我們使用失業的經濟學解釋來加以分析。見圖(參考資料)。
圖中,橫軸為學生期望指數(對食堂的要求),縱軸為食堂指數(包括飯菜質量、價格和服務質量,並假設現時的食堂指數為1)。曲線D為學生到食堂就餐人數曲線,曲線S為食堂希望的就餐人數曲線。
從圖中可見,學生到食堂就餐人數的均衡點在E點,均衡時,食堂指數為1.2,學生期望指數為3,可見現時學校食堂就餐人數還有一點的上升空間,但只是一點點而已。a區域所標示的是學生期望指數低於3時的情況。此時食堂指數很低,但是學生的期望指數也很低平均就餐人數多於食堂所期望的人數。通常這一類學生是零花錢較少或者對飲食要求較低,安於接受現狀的人。b區域中,隨著食堂指數的升高,就餐人數卻進一步下降,這是因為學生的期望指數遠大於食堂指數。通常這類學生比較有錢,或者說品位高,不喜歡食堂的環境,或者比較叛逆。
另外,某些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食堂的就餐率。如:
天氣因素:天氣冷或者下雨時,叫外賣人數大幅上升,影響食堂就餐率
性格因素:某些學生比較懶,或者不喜歡出現在多人的地方,所以叫外賣
運動因素:運動之後吃不下飯,叫外賣回宿舍吃
社交因素:偶爾請女朋友吃飯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去食堂吧
以上其他因素中,天氣因素作為不可避免因素,佔了主要份額,其餘因素所佔比例相對較少。
在這里都可以看到
1h
② 誰能給我個經濟學原理事件的案例分析
74歲的翁文輝生前是哈爾濱市一所中學的離休教師。一年前,被診斷患上了惡性淋巴瘤。今年6月1號,他被送進了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心外科重症監護室。
老人住院67天,住院費用總計139.7萬元。病人家屬又在醫生建議下,自己花錢買了400多萬元的葯品交給醫院,作為搶救急用,合計耗資達550萬元。高昂的醫葯費並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哈爾濱天價葯費事件暴露醫療監管驚人漏洞
哈爾濱天價醫葯費事件經媒體披露後,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關注。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當前醫療衛生體制的弊端,凸顯了當前一些政府部門對醫療機構疏於監管的問題,亟須引起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在患者翁文輝家屬披露的天價收費單里,人們看到了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創造的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醫學奇跡」,變相收費、重復收費、過度治療等違規行為在這家醫院可謂登峰造極。
天價醫葯費事件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它只不過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醫院亂收費的一個極端事例。
近年來,一些醫院在改革進程中,逐漸背離了公益性質,把商品市場中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奉為圭臬,利用現行以葯養醫體制,盲目追求高收入。一些醫院將創收指標分解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醫生。一些醫生為了私利,置職業道德於不顧,對患者開大處方、重復檢查、濫用葯物、強制服務,大大加重了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嚴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
這些違規行為為什麼頻頻發生?主管部門監管不力,對醫療機構重扶持、輕監管,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衛生行政和價格主管部門對醫院的違規收費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群眾舉報或自身發現的問題查處不力,使一些醫院有恃無恐、膽大妄為。而監管不力,早已滋生了一系列弊病,如葯品回扣、醫生收受紅包等等。
實行市場經濟,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絕不意味著政府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政府應該根據法律程序,更多、更好地監管市場。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衛生事業固然需要引入市場機制,但是,不論醫療體制怎麼改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不能變。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切實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權益,是各級政府不容迴避的職責。
為了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保證社會公平,必須切實加大政府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這種監管是全方位的,包括改進價格管理制度,規范診療行為,整頓醫療價格秩序;推行價格和收費公開,提高收費透明度,保障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加強監督檢查,建立政府、行業、群眾相結合的監督機制,監督醫院提高服務質量。
重典才能治亂。對日益放肆的醫院亂收費行為,政府主管部門絕不能搞溫情主義,心慈手軟就是對違法行為的縱容。對那些情節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一經查實,應該公開曝光,嚴肅追究直接負責人的行政、法律責任,其「三級甲等」之類的招牌也應該給它摘掉,讓醫院名聲掃地。
我們希望,通過天價醫葯費事件,有關部門能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加快建立健全醫療監管體制,為老百姓看病求醫撐起一把「保護傘」。
③ 勞動經濟學 案例分析的答案
1.壟斷性的工資差別包括非自然壟斷造成的工資差別和自然壟斷造成的工資差別。前者一般是存在制度性因素如進入壁壘導致的,後者則是從事某職業的勞動力非常稀缺或較為稀缺導致的。金融、電力等從本質上看,由於較強的專業技術要求,應屬於後者,工資收入又可叫做租金性工資收入。
ps:房地產我不覺得是壟斷行業。不要說現在很多人學電力、金融,就意味著從事該行業的不稀缺,讓他們上手試一試,絕大多數都不是熟練工種。這和醫生之類的差不多。
2.壟斷工資高於其他企業,原因應該有很多。咱們能想到的,包括壟斷利潤,包括其工作的高價值,可能也包括用高工資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的考慮。譬如,一個好的金融工程師設計一款產品,可能讓企業增加上千萬利潤,他怎麼可能只賺幾萬塊。
3.對壟斷工資進行限制有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更多的是社會意義。從經濟角度看,在中國,壟斷工資可能有政府管理的問題,限制是合理的;從社會角度看,這對於降低基尼系數,消除社會不平等和收入差距有作用。
每個問題都可以成為一篇論文。沒法寫那麼多,僅供參考。
④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在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事(舉一個例子)
生活中的宏觀經濟學
——食堂就餐率套用失業經濟學解釋的分析
作為大學的一分子,學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食堂就餐。可是每天總有些學生是不到食堂就餐的。這是為什麼呢?
不到食堂就餐現象從表面上看是學生對食堂提供的服務不滿所造成的。為了更好地理解不到食堂就餐問題,我們使用失業的經濟學解釋來加以分析。見圖(參考資料)。
圖中,橫軸為學生期望指數(對食堂的要求),縱軸為食堂指數(包括飯菜質量、價格和服務質量,並假設現時的食堂指數為1)。曲線D為學生到食堂就餐人數曲線,曲線S為食堂希望的就餐人數曲線。
從圖中可見,學生到食堂就餐人數的均衡點在E點,均衡時,食堂指數為1.2,學生期望指數為3,可見現時學校食堂就餐人數還有一點的上升空間,但只是一點點而已。a區域所標示的是學生期望指數低於3時的情況。此時食堂指數很低,但是學生的期望指數也很低平均就餐人數多於食堂所期望的人數。通常這一類學生是零花錢較少或者對飲食要求較低,安於接受現狀的人。b區域中,隨著食堂指數的升高,就餐人數卻進一步下降,這是因為學生的期望指數遠大於食堂指數。通常這類學生比較有錢,或者說品位高,不喜歡食堂的環境,或者比較叛逆。
另外,某些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食堂的就餐率。如:
天氣因素:天氣冷或者下雨時,叫外賣人數大幅上升,影響食堂就餐率
性格因素:某些學生比較懶,或者不喜歡出現在多人的地方,所以叫外賣
運動因素:運動之後吃不下飯,叫外賣回宿舍吃
社交因素:偶爾請女朋友吃飯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去食堂吧
以上其他因素中,天氣因素作為不可避免因素,佔了主要份額,其餘因素所佔比例相對較少。
⑤ 簡要論述勞動經濟學原理
當我們國家正在走入來國際化的同時自,國際市場給我們中國就已經有了定位。
我們國家是給其他國家製造。為其他國家服務。浪費我們的資源。破壞我們的環境。剝削我們的勞工。因為我們處在製造也最底端。
下面就是一個產業鏈的流程。
製造業(是不需要大學生的。就是工廠)
產品設計。研發。
定單處理。
倉儲運輸。
物流。
批發。
零售。
我們國家是製造。不需要大學生。其他環節都在其他國家。其他環節都需要大學生。所以我們的大學生找不到事做。當擁有產業鏈之後,產品價值將會放大。比如巴比娃娃。我們製造1塊錢的東西。賣到沃爾瑪就是10快錢。別人控制其他環節。就掙了9塊錢。而且沒有污染。沒有破壞,沒有剝削勞工。所以我們製造1塊錢的東西,別人國家就掙了9塊錢。價值放大了。
⑥ 求經濟學原理以及相關案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課程案例分析集
同濟大學文法學院理論經濟學系經濟學教研室
案例一
材料1.提供氣象信息商品的勞動創造價值嗎?
2002年7月4日夜,2002年第5號熱帶風暴「威馬遜」肆虐東海,近中心最大風力達到12級(50米/秒)以上,東海海面巨浪洶涌。
「威馬遜」到來的前6天,坐落在北緯29度、東經125度東海海面的平湖油氣田收到了上海市中心氣象台傳來的「警報」:「未來5~6天,台風『威馬遜』將影響你平台,建議作好撤出的准備。」平台上的所有工作人員在直升飛機的協助下迅速撤離,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
「台風對平台的影響本身不大,但在上面作業的人員面對台風的心理壓力極大,如果不及時撤離,有可能發生一些極端事件。」上海市中心氣象台副台長楊禮敏說。
平湖油氣田是上海市中心氣象台的長期企業客戶之一。氣象台每隔3~6小時左右向該平台提供海上、空中和陸地的全方位信息,以圖文傳送,還提供氣象專業網站。上海市中心氣象台現已擁有120家左右的長期客戶和100多家「散戶」,。「根據企業各自的需求,我們為其量身定製氣象信息,並在物價局制定標准偽基礎上協商信息使用的費用,所以,每家的費用都不同。」最高的達到每年20萬元;而最低的也就幾百塊錢。」楊禮敏說:「但我們也要承擔很大風險和壓力:預報畢竟是有誤差的,像這次的台風,企業撤離和重返平台的成本都是上千萬元,所以,如果我們的信息不準,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據楊禮敏介紹,上海市中心氣象台向企業提供專業有償氣象服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為英國的BP公司在南黃海的石油鑽探作「氣象護航」。現在,氣象台的客戶除了海上作業、碼頭、航運等一貫靠天吃飯的企業外,還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材料2.電子貨幣——中外銀行卡的產生及作用
信用卡作為電子貨幣的主要形式,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它最早是由商家發行的。商家們為了推銷商品的需要,刺激購買,有選擇地向一些講信譽的客戶發放了一種信用籌碼,客戶可以憑借這種籌碼,先賒購商品,然後再用現金或是銀行存款轉帳等來支付款項。後來這種籌碼被演變成為了小小的塑料卡片,也就有了現代信用卡的雛形。由此看來,信用卡不過是一種賒購商品的許可證,最後完成交易,還是需要用支付現金或是銀行存款轉賬等實質付款形式。
1950年,美國商人弗蘭·麥克納馬拉與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資1萬美元,在紐約創立了「大萊俱樂部」,這傢俱樂部後來成為了著名的大萊信用卡公司。俱樂部向會員們發放了一種能夠證明身份的特殊卡片,會員可以憑卡片記賬,一定時期後再統一結賬。這時的信用卡就已廣受社會關注。l952年,美國加州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進入發行行列,率先發行了銀行信用卡。隨後,許多銀行都跟之而來,信用卡迅速在美國乃至在世界流行開來。1985年,中國銀行珠江分行發行了第一張「中行卡」,開創了中國信用卡發行的先河。
商家實際上收到錢,並不是從信用卡里收到的,而是從銀行收到的。這就告訴我們,你使用信用卡消費,在沒有最後結算之前,你其實沒有真正地花錢,但卻真正地享受了商品。你完全可以享受而最後不付錢。那麼,銀行為什麼會發卡給你呢?這就是你的信用了。信用卡的最根本之處,也就在這里。銀行根據你的信用向你發卡,信用越好,你就能夠得到級別越高的信用卡,如所謂的「金卡」等,你可以在沒有付錢之前,消費到很大數額的錢。如果你有一次賴賬不付,以後你就會有不良記錄,就再也別想得到信用卡了。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銀行尤其是大銀行的信譽通常是很高的。它所發行的信用卡是商家們所放心來「刷」的,因為銀行不會賴賬。這樣,你持有那種信譽很好的大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就可以走遍天下。
問題:
結合商品經濟基本原理並根據上述材料,請分析思考下列問題:
1.你如何理解創造價值的「勞動」?
2.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的內涵與外延發生了什麼變化?
3.在信用卡出現以後,貨幣的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你認為在未來的電子時代紙幣會消失嗎?
案例二
材料1.從虧損到盈利
某企業是一個專業從事手錶生產與銷售的企業。該企業下設一個手錶專營公司負責手錶的銷售,專營公司的副經理叫劉帆。該企業主要生產銷售機械表。 1987年左右,市場發生了變化,電子表暢銷,機械表銷售下降。該企業的產品積壓嚴重,僅專營公司就積壓了100多萬只機械表。 當時劉帆給廠里打報告,請示處理積壓產品,當時市價為120元一隻的機械表,劉帆准備以25元一隻處理掉,然後利用收回資金生產銷售電子表。廠里沒有批准劉帆的報告。劉帆又給主管局打報告,主管局也沒有批示。在這種情況下,劉帆自作主張,以25元/只的價格處理積壓產品。經過二、三個月的努力,積壓產品全部售出,收回資金2500萬元。劉帆用這些資金引進香港表盤、機芯,根據市場需求,生產多花色的產品去爭取市場,到1989年,專營公司盈利900多萬元。但是由於該手錶廠也是個老大難企業,先後換了10多名廠長,劉帆的行為讓企業領導感到難堪,遂在1990年將專營公司撤銷。1992年手錶廠面臨破產,累計虧損4000多萬元,銀行存款只有4萬元,固定資產達8000萬元,並且有幾百台進口設備。在這種情況下,1992年4月劉帆被任命為該廠廠長。8個月後,該企業減虧747萬元,1993年全面扭虧,實現利稅574萬元。1992年到1996年還清了近1億元債務。
材料2.美國經濟的短期衰退
1992 年以來,美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商業周期的擴張期,經歷了二戰之後長達107 個月的經濟擴張,形成了經濟大繁榮。1992~2000年期間,美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3.8%,通貨膨脹率大體保持在2~3% ,失業率大幅度下降,就業增長率相對比較高, 公司利潤有較大增長 。但是,美國很快轉入經濟衰退。2000 年年初經濟開始下滑,並於2001 年3 月份進入經濟衰退期。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認為2001年3月,美國經濟就已步入衰退。根據美國商務部於2002年7月31日公布的新的修正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負0.6%,第二季度GDP增長率是負1.6%,第三季度GDP增長率為負0.3%,第四季度GDP增長率則為2.7%,可見2001年美國GDP出現了連續三個季度的負增長,其經濟已陷入衰退。200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僅為0.3%,遠低於早先預測的1.3%,與2000年超過4%的經濟增長相比,更是出現了明顯的落差。美國經濟衰退的主要導因是發生了高新技術危機和經濟周期危機以及發生了人們沒有預料到的「9·11」事件,使美國民眾和投資者產生了「安全危機」,進一步打擊了消費和投資慾望,使美國經濟「軟著陸」希望徹底破滅,並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但此次美國經濟衰退與二戰後所發生的歷次經濟危機相比,其特點是經濟衰退與生產率增長並存;失業率增加與雇員實際工資上升並存;清理商品庫存積壓速度加快;經濟復甦與股市下跌相伴隨。美國經濟研究局2002年2月發表的報告也認為,由於勞動生產率持續增長,因此,此次經濟衰退比較溫和。
問題:
根據上述材料結合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思考以下問題:
1.處理滯銷產品對企業順利實現資本循環有什麼作用?
2.企業維持正常經營的關鍵是什麼?
3.加速資本循環與周轉對企業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4.為什麼當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浪潮洶涌,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的爆發仍然不可避免?
5.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與再生產周期有什麼新特點?
案例三
材料:
微軟公司是20世紀90年代對美國新經濟有重要貢獻的成功企業。但微軟仍遭遇壟斷案。對於新興產業和對經濟增長影響較大的企業政府並不放鬆反壟斷行為。1994年7月,美國政府與微軟達成一項協議,即不再要求計算機製造商將其視窗操作系統作為必備原件安裝。但在1995年11月因與對手網景公司劃分瀏覽器市場遭到拒絕,微軟便要求安裝視窗操作系統必須同時安裝其「探索者」瀏覽器。1997年10月,微軟實施將瀏覽器與視窗操作系統捆綁出售。捆綁銷售使微軟市場份額大增,從原有的3%~4%的市場份額上升至5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為此,美國反托拉斯部門與微軟公司開始漫長訴訟之路。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決微軟公司分解為兩個獨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軟行為在於保護市場競爭。微軟不服又提出上訴。其結果微軟雖未被拆分,但上訴法院確認微軟的市場壟斷事實,違反了美國的反托拉斯法。
問題:
1、微軟壟斷案反映了壟斷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你認為壟斷與競爭並存的原因是什麼?
2、通過微軟壟斷案,你從中可以深刻領悟哪些經濟學原理?
案例四
材料:
2003年5月深圳市政府下發了《進一步推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分配製度的指導意見》,推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制度,這是深圳在分配製度改革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關於國有企業資本、管理和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的若干政策性意見。強調放開員工持股的比例和行業限制。對經政府部門批準的國有資本退出的企業,取消原來的35%-50%持股比例限制。擴大員工購股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現金出資外,還可以採取向公司股東借款、銀行貸款、公益金劃轉購股等方式。員工持股的公司中,國有股可採取優先股的辦法,在保證國有股份的前提下,不參與企業的決策和生產經營,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經營積極性。另外,對獲得超額壟斷利潤的政策壟斷性企業的工資分配加強調控,實施「國家工資控制線」,防止過度增長。對供電、供水、公交等影響國計民生的公益性企業,實行「員工平均工資不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對高新技術企業,允許其工資水平高於一般企業的工資水平。
問題: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製度是什麼?
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正確處理個人收入分配關系時為什麼要堅持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3、請根據有關知識分析上述案例並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何建立利益協調機制—收入分配製度。
案例五
材料:
據我國權威部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1994年至今的十年間,我國創造就業崗位超過8000萬亇,1998年至2003年,1890多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但同時我國面臨的就業壓力仍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
一、今後兩到三年內,城鎮每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勞動力多達2400萬,而年度能夠安排就業崗位僅為1000萬左右,1400萬就業缺口如何填補。
二、我國人才總體缺乏,但大學生就業難正日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數字顯示,去年高校畢業生數量為212萬,初次就業率為百分之五十左右,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280萬,估計就業率水平仍將大致持平。
三、去年以來,在珠三角、閩東南等地區相繼出現較嚴重的民工短缺,深圳等一些地區缺工近百分之十,月平均工資在700元以下的企業普遍招工困難。
四、我國現有農村富餘勞動力1.5億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進城務工規模、速度正在加大。
問題:
1、我國十年所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是如何實現的?
2、請你談談對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所存在上述四大問題的看法與對策。
案例六
材料:
所有制結構問題的材料:
材料1:
下面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有制結構變化的情況:
年 份
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
集體工業
城鄉個體工業
其他經濟類型工業
1978
77.6
22.4
—
—
1980
76.0
23.5
—
0.5
1990
54.6
35.6
5.4
4.4
1998
28.5
38.3
18.9
19.9
材料2: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有關所有制結構條文的修改情況:
1982年憲法 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第十一條:「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國家通過行政管理,指導、幫助和監督個體經濟。」
1988年憲法修正案
第十一條增加規定:「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存在和發展。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
1999年憲法修正案
第六條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第十一條修改為:「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國家對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
材料3: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1999年上半年浙江省國內生產總值2264億元,增長10.1%,其中國有工業和年銷售收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1~7月總產值的綜合增長速度同比為16.4%,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當月增速同比也達到14.5%,非國有企業的當月同比增速超過25%。該省省長說:「沒有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就不能有浙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目前浙江省的「共同發展」所形成的所有有制結構是:國家、集體、個體私營、「三資」的比重是11.5%、40.3%、42.5%、5.7%。
摘自1999年10月10日《光明日報》
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關觀點回答下列問題:
① 分析材料1,說明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及其原因。
② 結合材料1與2,說明我國憲法修改的理論依據。
③ 分析材料2,指出我國憲法第六條修改前後所保留的共同內容及其原因。
④ 結合材料回答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會不會動搖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案例七
材料1:
2003年初,國內棉花價格一路飈升,棉紡織企業開始叫苦。為此,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等五部委發布《緊急通知》,決定對棉花市場流通進行宏觀調控,以平抑棉價。
《緊急通知》,核心內容有兩條:一是禁止棉花經營企業囤積棉花,經營者必須將棉花直接銷售給紡織企業,不得倒手。二是掐斷倒手企業的銀行資金來源,規定各級農發行不得支持棉花經營企業在交易市場購買棉花;各商業銀行亦因嚴格控制倒棉貸款的發放。
棉花大戰年年打,政府的宏觀調控年年採用堵與禁的老套。剛出台的《緊急通知》依然禁字當頭,全然不考慮禁的成本和收效是否能成比例,宏觀調控失效是必然的。
材料2:
我國棉花購銷體制的改革進行了3輪,始於2001年7月的第三輪棉改有條大原則,即為「徹底放開棉花收購、加工和銷售環節」。但久禁而放、放因一時不適應而亂,棉花價格上漲引發了棉市之亂。2004年1至4月份,國內棉價上漲22.6%。
材料3:
到2004年3月上旬,國產原棉價格已經超過國際現貨棉價,而且還在一路走高。政府可考慮允許國內企業進口國外質量更有保證(絕少摻雜使假的)「低價棉」來平抑棉價。這樣既可解棉紡企業之憂,還能迅速填平國內棉花市場的供應缺口。政府應跳出單一為調控棉價而調控的思路,繼續保持適度的棉花高價。通過借用價格杠桿實行壓錠減產——淘汰落後棉紡產能之目的。
摘自2004年4月18日《中國青年報》
問題:
1、根據材料1,分析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採取的手段及其特點。
2、根據材料2,能否認為棉市之亂是棉花購銷體制改革的結果?
結合材料1-3,你認為應如何完善宏觀經濟調控。
案例八
材料1:
有人主張,可能賺錢的行業都讓私人去搞,社會主義國家應像西方發達國家一樣專干私人不願乾的行業,因此,國有經濟必須退出一切可能贏利的競爭性行業,而不管該企業現在是否有高贏利和高績效。
材料1:
2004年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收約4000億元,其中一半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納繳的。
數據顯示:2004年1至8月,國資委監管的186家中央企業總體運營呈穩步發展態勢,累計實現利潤3803億元,同比增長45.6%。國資委預計,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將分別突破5.3萬億元和40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國資委負責人強調,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經過多年努力,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市場競爭力明細增強。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又有新的進展,政企分開邁出了重大步伐,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得到了改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逐步推進,企業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大幅度增長,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和上繳稅金分別為4951.2億元和8104.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0.8%和16.7%,均佔全國工商企業的「半壁江山」。
問題:
1、你認為上述言論是否正確?為什麼?
2、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應當怎樣改革?
案例九
材料:
20世紀初的一天,列車在綠草如茵的英格蘭大地上飛馳。車上坐著英國經濟學家庇古(A·C·Pigou)。他邊欣賞風光,邊對同伴說:列車在田間經過,機車在田間經過,機車噴出的火花(當時是蒸汽機)飛到麥穗上,給農民造成了損失,但鐵路公司並不用向農民賠償。這正是市場經濟的無能為力之處,稱為「市場失靈」。
將近70年後,1971年,美國經濟學家喬治·斯蒂格勒(G·j·Stigler)和阿爾欽(A·A·Alchian)同游日本。他們在高速列車(這時已是電氣機車)上見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當年的感慨,就問列車員,鐵路附近的農田是否受到列車的損害而減產。列車員說,恰恰相反,飛速馳過的列車把吃稻穀的飛鳥嚇走了,農民反而受益。當然鐵路公司也不能向農民收「趕鳥費」。這同樣是市場經濟無能為力的,也稱為「市場失靈」。
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時代與地點結果不同。兩代經濟學家的感慨也不同。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火車通過農田無論結果如何,其實說明了同一件事:市場經濟中外部性與市場失靈的關系。
問題:
1、什麼是市場失靈?造成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請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說明兩代經濟學家的感慨?
案例十
材1:1997年10月份,全國零售物價指數首次出現負增長(-0.4%),以後持續6個月保持這一趨勢。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到1999年7月,我國物價已經連續22個月下降,物價不振,商品積壓嚴重,而且到2001年初這種現象還沒完全消失,這在建國的歷史中也沒有出現過的。按經濟學的解釋,這是典型的通貨緊縮。
材料2:「八九風暴」(指1989年8、9月份全國各地發生的擠兌、提款、搶購風潮)標志著通貨膨脹預期在我國的形成。1988年、1989年,我國通貨膨脹從1987年的7%上漲到18%。1991年我國通貨膨脹再次攀升,從2%躍到20%以上。物價上漲了,錢不值錢了。標准粉原來每斤0.18元,現在漲到發1.00元;好大米水從0.23元漲到1.70;瘦豬肉94年年初還是4.50元,到年終變成了7.50元;一雙皮鞋從10多元、數十元漲到了數百元,所有的物價都成倍地上漲了。
問題:
1、通貨緊縮及其特徵是什麼?
2、根據政治經濟學原理,你認為應該如何治理通貨緊縮?
3、什麼是通貨膨脹?
4、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
5、根據政治經濟學原理,你認為應該如何抑制通貨膨脹?
案例十一
材料:
二戰後直至70年代末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家所有制發展的新階段。這一時期國有資本急劇擴大,國有制已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多元所有制結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下列圖表集中反映了這一變化。
1997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有企業在重要經濟部門中的比重(%)
部門
國別
郵電
無線電廣播通迅
電力
煤氣
石油
煤炭
鐵路運輸
航空
鋼鐵
汽車
造船
英國
100
100
100
100
25
100
100
75
75
50
100
法國
100
100
100
100
-
100
100
75
75
50
-
聯邦德國
100
100
75
50
25
50
100
100
-
25
25
義大利
100
100
75
100
-
-
100
100
75
25
75
比利時
100
100
25
25
-
-
100
100
50
-
-
荷蘭
100
100
75
75
-
-
100
75
25
50
-
奧地利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西班牙
100
50
-
75
-
50
100
100
-
50
75
瑞典
100
100
50
100
-
-
100
50
-
75
75
美國
100
-
25
-
-
-
25
-
-
-
-
日本
100
100
-
-
-
-
75
75
-
-
-
加拿大
100
25
100
-
-
-
75
75
-
-
-
澳大利亞
100
100
100
100
-
-
100
75
-
-
-
資料來源:英國《經濟學家》,1978年12月30日。
問題:
1、為什麼國有經濟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有制結構的組成部分?
2、你是如何認識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有經濟性質?
案例十二
材料:
從1997——2000年我國經濟發展變化,看宏觀經濟調控的必要性
1997年末,由於國內一些因素的變化,再加上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催化,我國出現了市場疲軟,經濟增長放慢的病相。從1998年年初開始,更進入了通貨緊縮,即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的狀態。需求不足,產品滯銷,企業利潤下降和緊縮開支等現象,相互影響,形成了惡性循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由1994年的24。1%(改革開發以來的最高點)驟降至1997年的2。8%,並開始了連續22個月的物價下跌現象,產品嚴重積壓,是建國以來所罕見。對此,中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反衰退的經濟措施,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在這三年內,共發行了3600億的國債,用於進行基礎設施和其他方面的投資,再配合適度擴張的貨幣政策和刺激消費的政策,增加了需求,拉動了增長率的回升。到2000年初,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趨勢得到了遏制,經濟形勢出現了積極的變化,2000年實現了8%的GDP增長率,以後每年都保持在此水平之上。由此可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通過拉動需求,在遏制經濟下滑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當然,宏觀調控也體現在促進供給方面,中共「十五大」以後,在深化國企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為社會投資的增加營造了一個更為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吸引和鼓勵了社會資金增加投入,煥發了供給方面的無比活力。在需求和供給方面雙管齊下的「兩手政策」作用下,我國經濟走勢終於出現了重大的轉機,這充分說明,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言,宏觀經濟調控是非常必要的。
問題:
1、你認為我國經濟走出低谷是宏觀經濟調控的作用嗎?
2、根據上述材料,你認為需求政策和供給政策哪個作用更大?
案例十三
材料:
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利率連續下調的作用分析
從1996年5月1日開始,到2002年2月我中央銀行先後8次降低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如一年期存款利率從降低前的10。98%降為現在的1。98%,下降了近5倍:一年期貸款利率從12。06%降為4。54%下降了1。5倍左右。如此下降幅度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開始的降息是為了把1995年以前過高的利率降下來恢復到合理水平,後來的降息是針對經濟增長減緩和通貨緊縮的。實踐證明,利率下調對刺激消費市場、股票市場,促進企業利潤增加,成本降低,減輕銀行風險和負擔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問題:
1、利率政策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是否很明顯?為什麼?
2、在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情況下,是否還需要降低利率?為什麼?
案例十四
材料:
牛奶為什麼倒入下水道?
2002年3月5日《成都商報》赫然登出一條醒目新聞:華西乳業把收購不久的牛奶倒入下水道,這種情況已經連續一周了。這一事件使人們連想起那些接二連三的相關報道:海南牛奶收購價一跌再跌,有的奶站甚至拒收,求賣無門的奶農只好倒掉牛奶,宰殺奶牛;廣西一奶牛業民營企業,一年要倒掉牛奶100噸;蘭州、南京等地也有類似情況發生。對此,痛心者有之,斥責者有之,呼籲者有之,當今中國真的牛奶已經多得喝不完了?
問題:
1、這種現象和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一回事嗎?
2、既然市場不是萬能的,那麼政府的宏觀調控應該有何作為?
案例十五
材料:
玻璃行業如何走出虧損困境?
1999年以來,我國新建、在建和籌建的玻璃生產線達39條,新增生產能力相當於2000年度玻璃總生產能力的33%,重復建設過猛,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下降,經濟效益整體下滑,近三分之一的國有及國有控股玻璃生產企業虧損,玻璃行業再次吞咽自釀的苦果。據介紹,此輪玻璃行業投資的興起,利益驅動是根本原因。由於1997年全行業虧損已近10億元,所以,1998年採取壓縮生產、淘汰落後、抵制低價傾銷等措施,使玻璃
⑦ 關於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的案例或者小故事帶分析
這個小故事要狠。
⑧ 勞動經濟學案例分析
假定中「所以女性勞動者在退休後每個月得到的養老金要比男性少」。沒有根據。版養老金按什麼付?交費年限權、交費金額。同樣的交費年限和交費金額,應得到相同的養老金。法院按什麼判決,養老金實行地方統籌,退休後與公司有關系嗎?
⑨ 經濟學十大原理各舉一個身邊的例子
原理一:人們面臨交替關系
這個可以歸納為一句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為了得到我們喜愛的一件東西,通常就不得下放棄另一件我們喜愛的東西。如考慮一個學生必須決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她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學習經濟學;她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語學習心理學;她也可以把時間分配在這兩個學科上。她把某一個小時用於學習一門課時,她就必須放棄本來可以學習另一門課的一小時。而且,對於她用於學習一門課的每一個小時,她都要放棄本來可以用於睡眠、騎車、看電視或打工賺點零花錢的時間。
還可以以考慮父母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們可以購買食物、衣服,或全家度假。或者他們也可以為退休或孩子的人學教育儲蓄一部分收入。當他們選擇把額外的一美元用於上述物品中的一種時,他們在某種他物品上就要少花一美元。
當人們組成社會時,他們面臨各種不同的交替關系。典型的交替關系是「大炮與黃油」之間的交替。我們把更多的錢用於國防以保衛我們的海岸免受外國入侵(大炮)時,我們能用於提高國內生活水平的個人物品的消費(黃油)就少了。
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如考慮是否上大學的決策。收益是使知識豐富和一生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但成本是什麼呢?並不是住房和伙食的錢,因為即使你離開了學校,你也需要有睡覺的地方,要吃東西。只有在大學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貴時,貴的這一部分才是上大學的成本。實際上,大學的住宿與伙食費可能還低於你自己生活時所支付的房租與食物費用。在這種情況下,住宿與伙食費的節省是上大學的收益。真正上大學最大的成本——你的時間。當你把一年的時間用於聽課、讀書和寫文章時,你就不能把這段時間用於工作。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為上學而放棄的工資是他們受教育的最大單項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但航空公司可以通過考慮邊際量而增加利潤。假設一架飛機的乘客票價是500美元,即將起飛時仍有10個空位。在登機口等退票的乘客願意支付300美元買一張票。航空公司應該賣給他票嗎?當然應該。如果飛機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雖然一位乘客飛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邊際成本僅僅是這位額外的乘客將消費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錢大於邊際成本,賣給他機票就是有利可圖的。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當蘋果的價格上升時,人們就決定多吃梨少吃蘋果,因為購買蘋果的成本高了。同時,蘋果園主決定僱傭更多工人並多摘蘋果,因為出售蘋果的收益也高了。
原理五: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當你的一個家庭成員找工作時要與也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成員競爭。當各個家庭購物時,他們也相互競爭,因為家庭都想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最好的東西。因此,在種意義上說,經濟中每個家庭都與所有其他家庭競爭。盡管有這種競爭,但把你的家庭與所有其他家庭隔絕開來並不會過得更好。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的家庭就必須自己種糧食,自己做衣服,蓋自己住的房子。顯然,你的家庭在與其他家庭交易的能力中受益匪淺。無論是在耕種、做衣服或蓋房子方面,貿易使每個人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通過與其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價格買到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價格既反映了一種物品的社會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該物品的社會成本。由於家庭和企業在決定購買什麼和出賣什麼時關注價格,所以,他們就不知不覺地考慮到了他們行動的社會收益與成本。結果,價格指引這些個別決策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實現了整個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結果。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如某一個地方只有一口井。這口井的所有者對水的銷售就有市場勢力——他是一個壟斷者。這口井的所有者並不受殘酷競爭的限制,可以隨意定價。在這種情況下,規定壟斷者收取的價格有可能提高經濟效率。另一個辦法,就是政府再造一口井或多個,以競爭來制約個人的私利。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1993年,平均美國人的收入為2.5萬美元。同一年,平均墨西哥人的收入為7000美元,而平均奈及利亞人的收入為1500美元。這種平均收入的巨大差別反映在生活質量的各種衡量指標上。高收入國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國家的公民擁有更多電視機、更多汽車。更好的營養、更好的醫療保健,以及更長的預期壽命。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1921年1月,德國一份日報價格為0.3馬克。不到兩年之後,由於期間貨幣量每月增加了3倍,1922年11月,一份同樣的報紙價格為7000萬馬克。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
例如,當政府減少貨幣量時,它就減少了人們支出的數量。較低的支出與居高不下的價格結合在一起就減少了企業銷售的物品與勞務量。銷售量減少又引起企業解僱工人。因此,對價格的變動作出完全的調整之前,貨幣量減少就暫時增加了失業。
⑩ 急需運用經濟學原理來分析生活中的案例
1、原理: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案例:如考慮是否上大學的決策。收益是使知識豐富和一生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實際上,大學的住宿與伙食費可能還低於你自己生活時所支付的房租與食物費用。在這種情況下,住宿與伙食費的節省是上大學的收益。真正上大學最大的成本——你的時間。當你把一年的時間用於聽課、讀書和寫文章時,你就不能把這段時間用於工作。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為上學而放棄的工資是他們受教育的最大單項成本。
2、原理: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案例:航空公司可以通過考慮邊際量而增加利潤。假設一架飛機的乘客票價是500美元,即將起飛時仍有10個空位。在登機口等退票的乘客願意支付300美元買一張票。航空公司應該賣給他票嗎?如果飛機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雖然一位乘客飛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邊際成本是這位額外的乘客將消費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錢大於邊際成本,賣給他機票就是有利可圖的。
3、原理: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案例:當蘋果的價格上升時,人們就決定多吃梨少吃蘋果,因為購買蘋果的成本高了。同時,蘋果園主決定僱傭更多工人並多摘蘋果,因為出售蘋果的收益也高了。
4、原理: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案例:如某一個地方只有一口井。這口井的所有者對水的銷售就有市場勢力——他是一個壟斷者。這口井的所有者並不受殘酷競爭的限制,可以隨意定價。在這種情況下,規定壟斷者收取的價格有可能提高經濟效率。另一個辦法,就是政府再造一口井或多個,以競爭來制約個人的私利。
5、原理: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案例:1921年1月,德國一份日報價格為0.3馬克。不到兩年之後,由於期間貨幣量每月增加了3倍,1922年11月,一份同樣的報紙價格為7000萬馬克。
(10)勞動經濟學原理分析案例擴展閱讀:
經濟學部分定律分析:
1、酒與污水定律 指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說,不在於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會造成一個整體的破壞。
2、水桶定律 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這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3、零和游戲 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零和游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游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
4、不值得定律 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再簡單不過了,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忽視遺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十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