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基礎考試題
由TC=0.4Q3-8Q2+100Q+50得
SMC=1.2Q2-16Q+100
完全競爭市場短期達到平衡時即
SMC=MR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買者和賣著都是價格的接內受者,故P=MR
則:1.2Q2-16Q+100=100
Q=40/3
Q要取整容的化比較利潤大小
利潤R=P*Q-TC
㈡ 西方經濟學考試題
1。。收入法復:工資100 +利息10 +租金制30+ 利潤30 =國民收入170
注意。這170是國民收入,含有所得稅還含有政府轉移支付(給個人),但不含間接稅。
國民收入+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政府補助金(給企業)=國內生產凈值
國內生產凈值+折舊=GDP
本題中,國民收入就當作GDP了。
2。。支出: 消費支出90 +投資支出60 +政府購買支出30+ +出口額60- 進口額70=170
3。。赤字:所得稅30 -政府購買支出30 -政府轉移支付5=5
4。。這里又要詳細說明:
國民收入-公司扣下的錢(公司所得稅,未分配利潤,公司要交稅)+政府轉移支付(給個人)=個人收入
個人收入-所得稅=個人可支配收入
按理說可支配收入減消費是儲蓄額,這題條件沒給。只是用投資恆等式y=c+s+t=c+i+g(本小題不考慮國外)
s=i+g-t=投資支出60 +政府購買支出30-(所得稅30-轉移支付5) =65
5。。出口額60- 進口額70=10
你只給20分說明你對這題認識不夠。
㈢ 一道宏觀經濟學考題
你好!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解析】投資對利率的彈性很大,說明IS曲線平緩;而貨幣需求對利率的彈性小,說明LM曲線陡峭;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果,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叫做「動者越陡、靜者越緩,效果越大」,我們都知道財政政策表現為IS曲線移動,貨幣政策表現為LM曲線移動,顯然這種情況下財政政策效果不及貨幣政策。
【評注】要熟悉IS曲線和LM曲線的形式,線性的IS曲線方程可簡單表述為r=(α+e+g)/d-(1-β)Y/d,r是利率,α是自主性消費支出,e是自主性投資支出,g是政府財政支出,β是邊際消費傾向,d是投資的利率彈性,Y表示收入;線性的LM曲線方程可簡單表述為r=kY/h-m/h,k是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h是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m是實際貨幣供給。聯立兩個方程可解得均衡收入Y=[(α+e+g)/d+m/h]/[(1-β)/d+k/h],要衡量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效果,只需分別求得均衡收入對政府財政支出和貨幣供應量的導數即可:dY/dg=h/[(1-β)h+dk],dY/dm=d/[(1-β)h+dk],顯然d越大、h越小,財政政策效果越差、貨幣政策效果越佳。
以上兩個導數當中把1/(1-β)換成自主性支出乘數Ke(注意這里e是下標,不要跟自主性投資混淆),就是財政政策乘數和貨幣政策乘數的標准形式。學習經濟學一定要有乘數分析的思維方法。那個均衡收入方程當中把1/(1-β)換成Ke,把m換成名義貨幣供應量與價格水平的比值M/P,把α+e+g用一個自主性支出變數表示,就是總需求曲線(AD曲線)的標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