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 《經濟學》薩繆爾森著 《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
貨已發,請刷新郵箱驗貨
如果滿意,那就光速採納我吧√
如果很滿意,記得給本店一個好評喲❤
滿意極了的話,給點小費我也是不介意噠
by店長小醚
②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譯《經濟學》薩繆爾森著蕭琛譯《經濟學》斯蒂格利茨著黃險峰譯電子版誰有
《經濟學原理》 作者:(美)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梁小民譯 頁數:734 出版日期:2003
《經濟學 第18版》 作者:(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著;蕭琛主譯 頁數:684 出版日期:2008
《經濟學 第3版 上》 作者:(美)斯蒂格利茨,(美)沃爾什著;黃險峰,張帆譯 頁數:464 出版日期:2005.06
《經濟學 第3版 下》 作者:(美)斯蒂格利茨,(美)沃爾什著;黃險峰,張帆譯 頁數:957 出版日期:2005.06
《牛奶可樂經濟學 通俗經濟學開山鼻祖完美呈現 完整版》 作者:(美)弗蘭克著;閭佳譯 頁數:231 出版日期:2010.12
《首屆中國經濟學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叢書 吳敬璉專集》 作者:吳敬璉著 頁數:336 出版日期:2005
資源已經找到~~網路hi你了~~
③ 學經濟的來!!!斯蒂格利茨和薩繆爾森《經濟學》哪個好求建議
首先有一顆學習的心是很好的。
1、從難度和深度來說:經濟學的難度是用數學衡量的,而國外經濟系本科生需要讀初級和中級經濟學,這兩位的書都屬於初級經濟學的范疇,完全用不上什麼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國內很多教材的難度與之相當。這兩本書看著很厚,其實都是案例,論深度和難度而言遠不及國內的高鴻業、尹伯成編的書。所以妹子你要選深度就選錯了。
2、從框架來看:薩繆爾森沿用自創的新古典綜合的框架,宏微觀依然是互為獨立前提的(即微觀資源充分利用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研究資源配置帕累托最優下資源利用問題),內容雖新,但這一框架未免過時;格利茨的經濟學教科書則使用新凱恩斯的框架,試圖融合宏微觀經濟學為一體,加上斯蒂格利茨本人是研究信息經濟學得獎的,所以此書在信息經濟學有獨到見解。
3、從兩本書比較而言:這兩本書雖然難度不大,但是由於你本人才一年級,沒有必要修到中級經濟學,這時候打下案例分析的基礎,培養經濟學感覺才最為重要;加上大一學業很重,在做更多的經濟數學題目沒有必要,所以你可以當這兩本書作為課外書閱讀。
此處我推薦薩繆爾森的。薩繆爾森的教科書是最為權威、出色、暢銷的。
(1)薩老本人賣書養活家裡6個孩子,還請專人負責他出書版權事宜,坐飛機也是頭等艙,可見其暢銷程度。本人收藏了18版中英兩本。
(2)薩老是麻省理工經濟學系的奠基人之一,除了本人獲得諾獎外,還有美國總統發的獎(僅4位經濟學家獲得),座下7位弟子問鼎諾獎,斯蒂格利茨僅僅是他其中一位獲得諾獎的弟子。以後你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經濟學(包括投資學、金融學、國際經濟)暢銷教科書都是他的學生、朋友、同學寫的,所以建議你還是看師傅寫的好。
(3)薩老的研究領域遍布整個經濟學科,因此從他的書里你可以大開眼界,而且他的評價從不帶個人色彩,比較客觀。
4、如果你的「簡略」是從廣度出發的話,你只要拿起任何一本外國的初級經濟學教科書,都可以受益匪淺,因為他們喜歡給低年級學生進行案例教學,所以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曼昆都不錯。
5、如果要純粹數學深度建議看以下中級經濟學教材:
微觀:平狄克(mba水準)、范里安(本科3、4年級水準,哈佛、mit指定用書)、尼科爾森(北大考研指定書);這里從左到右代表深淺程度,嗯,如你所見,這幾位都是麻省理工的畢業生。
宏觀:曼昆、布蘭查德、伯南克(美聯儲前主席)、巴羅,前三位也是mit的畢業生。
6、如果你要做中級經濟學的習題,建議做尹伯成的綠皮書。
希望你有所收獲!!
④ 讀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第幾版好
2010年暑期,新學年開學之際,《經濟學》第四版出版發行了。
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教科書在世界各國有廣泛的讀者群,先後被譯為西班牙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中文和拉脫維亞文等。在前三版的基礎上,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繼續與著名宏觀經濟學家卡爾·沃爾什合作,對課本進行了全面改寫和簡化,並對數據和案例進行了更新。在第四版中,作者繼續致力於將當代經濟學融入到傳統的教學體系,在對基本競爭模型提供清晰論述的基礎上,著重闡述信息經濟學和不完全市場;強調資本市場在宏觀經濟中的關鍵作用,並以研究人員和處於政策制定地位的經濟學家分析經濟問題的方式闡述宏觀經濟學。
自上世紀90年代,梁晶工作室策劃出版《經濟學》第一版以來,西方主流經濟學開始在中國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梁晶工作室」從引進現代經濟學觀點和方法開始,努力推動著中國經濟學思想的變革。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經濟學》,從最初的「銀版」(第一版),再到後來的「藍版」(第二版)、「紅版」(第三版),直到今天的「綠版」(第四版),15年來,不斷保持著與國際領先教材的同步遞進。該書作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也曾多次接受梁晶工作室的邀請,來華舉行各種重要論壇和講座活動,並於2007年3月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名譽院長。
⑤ 求薩繆爾森《經濟學》,斯蒂格利茨《經濟學》txt下載
斯蒂格利茨 經濟學
http://www.huntmy.com/view_article_10696_12.html
給你注冊了
用戶名:a20090216
密碼:a20090216
這個貌似還需要下載個軟體內,試試吧
--------------------------
薩繆爾森《容經濟學》
http://depot.icxo.com/viewthread.php?tid=167151
第二個需要注冊我幫你注冊了
用戶名是:20090216
密碼也是:20090216
祝你成功
⑥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第2版和第4版該選哪個
不知道樓主還能不能看到這條消息,不知道你的經濟學書租借或者出售么?我今年也准備考陝師大。
⑦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為什麼學習經濟學
約瑟夫·尤金·斯復蒂格制利茨1943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小城加利。
中學畢業後,斯蒂格利茨進了阿默斯特學院。起初,他主修的是物理,但經濟學卻對他有一股無法抵抗的吸引力。所以,他後來改為主修經濟學。他認為這樣可以把他的數學知識用於解決社會問題,並且選修經濟學可以把他對於歷史及寫作的興趣結合起來。就這樣,他去了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
⑧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觀點
約翰遜政府的首席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經堅持認為,如果政府削減稅收,又同時在越戰和社會福利上花費過多的話,通貨膨脹將加速。約翰遜沒有理睬他。同樣地,里根也沒有接受馬丁·費爾德斯坦關於大幅度削減稅收和增加預算赤字的理論。高赤字政策的神話在此後的15年間就破滅了。
2007年輪到斯蒂格利茨了。雖然他也許是同代人中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但在白宮總統經濟顧問團的四年中(其中後兩年擔任該團主席),他並沒有受到重用。不過55歲的他沒有退回斯坦福去當教授,而是在2006年接受了一個更引人注目的職位——世界銀行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在那裡,以亞洲金融危機為契機,他靜靜地使用理論來重塑政策,而遠離了自己從不擅長的政治角逐。
斯蒂格利茨為人和善,天性樂觀,樂於在演講台上闡述自己的觀點,在經濟學領域中是一名無可爭議的巨人。他的名聲來自於一種有趣的理論,這種理論用簡單的語言來表述,聽起來就和非經濟學家的常識一樣。
傳統的經濟學認為:在自由的、不受管制的市場中,個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會使整個社會的福利最大化。斯蒂格利茨認為現實世界並不是那麼回事。相反,他認為:因為市場參與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市場的功能是不完善的,常常對人們的利益造成損害。所以政府和其他機構必須巧妙地對市場進行干預,以使市場正常運作。
斯蒂格利茨利用經濟學界最為推崇的工具——模擬經濟行為的數學和計算機模型——來修正傳統的理論。這為他贏得了一大批追隨者,尤其是年輕的經濟學家。
「我採用的邏輯和使人們相信市場有效的那種邏輯一樣,」他說,「我只改變了信息完全的假設,找出一種把不完全信息模型化的方式。當你運用這個新模型的時候,你會發現市場總是無效的。」
保險是70年代使斯蒂格利茨成名的課題。保險公司不能完全區分高風險和低風險的客戶——例如那些房屋毀於火災的可能性極大的和房屋不太可能起火的客戶。對所有人索要同樣高的保險費,只會吸引風險最大的顧客,而那些風險小的客戶很可能就不買保險了。過多的高風險客戶很快就使保險公司債台高築。所以保險公司要「干預」。它們限制保險額度,對每個人都不給足他想要的償付額,使他們有安裝防火裝置和採取其他預防措施的動機。此外,全額保險的保費非常的高;低風險的客戶通過提高可扣除費用,只需支付少得多的保費。
出於同樣的邏輯,斯蒂格利茨認為:政府的干預是有正當理由的。他的入門教材《經濟學》(諾頓公司,1997年),雖然在本國銷量一般,但在中國和日本非常暢銷。這本書開頭就引述1980年聯邦政府為克萊斯勒公司作擔保的故事作為政府成功干預經濟的例子。自由市場的倡導者認為克萊斯勒的破產會把工廠、工人和原材料解放出來投入更有效率的使用。他提到:雖然這個轉換的過程很痛苦,但是克萊斯勒在得到政府從未為其支付的擔保後東山再起。他說,不僅工人的工作得到了保護,政府還節省了數億美元。因為如果克萊勒倒閉,政府必須支付這筆錢。
克萊斯勒的事例是規則,而不是例外。「在我的模型中,我總是能找到一種特定的干預方式,使人人都受益。」斯蒂格利茨說。
在給波蘭尼《巨變》(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一書撰寫的序言中,他指出:」只要在信息不全或市場機制不完整的狀況下(這可說是全球常態),國家的干預就必然存在,以有效改善資源分配的效率。「
⑨ 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難度前者大於後者,經濟學入門看曼昆的絕對沒錯,我就是這專業的,兩本書來說內容差別無幾,都是作為不同時期的教材來編寫的,但曼昆的更平易近人,至於觀點的差別在教材里是沒有顯現的,因為教材編寫的內容為無爭議的內容,有爭議的不在這種基礎教材里顯示
⑩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第二版和第四版有什麼區別
看第四版吧 最新的 綠顏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