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術評價對《經濟學原理》有什麼看法
馬歇爾所處的時代正是英國經濟和政治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此時英國經歷了長時期的蕭條,工農業生產面臨嚴重困難。同時英國國內勞資矛盾加深,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又大有趕超英國之勢。在這種情況下,迫切地需要有一種理論為資產階級辯護和服務,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應運而生。
《經濟學原理》是馬歇爾在經濟學方面的主要代表作,它被學術界認為是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齊名的劃時代的著作。該書一方面大力繼承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學說,另一方面又對這些學說進行了修正與發展,可以說該書是政治經濟學史上一本承上啟下的作品,被認為是「新古典學派」的理論基礎。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及其理論都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界占據著主導地位,直到今天,該書一直被認為是微觀經濟學的基礎。
② 以自然科學的評價標准,該給經濟學如何的評價
現代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是科學哲學。自然科學的哲學基礎就是科學哲學。可以說兩者的哲學基礎是一樣的。經濟學借鑒了物理學,數學的很多研究方法。當然經濟學是研究有關於人的,特別是和人的心理活動有關的學科,故它帶有一定的人文氣息。所以歸類是社科,而不是自然科學或人文。個人覺得自然科學和經濟學思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過經濟學沒有所謂的絕對的公理。不同的假設前提,不同的研究視角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其實經濟學就是一門半吊子科學。當然數學計量的引入給了它可以繼續偽科學下去的借口。
③ 在經濟學發展史上,克萊因的評價是怎樣的
在經濟學的發展歷史上,克萊因可謂最優秀的國內、國際計量模型編制者。在把經濟學引入實證主義的新時代這一過程中,他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多。他於1980年獲諾貝爾獎的殊榮,也正是源於他在經濟計量模型編制工作中的貢獻。
④ 試述西方學者對馬克思經濟學的評價
本帖摘錄幾位西方經濟學家對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評價。前幾位都寫過經濟思想史教材,最後一位鮑爾斯是美國的政治經濟學家。
可以說他們大部分人對馬克思的理論都是不贊同的,但是他們又能客觀認識到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貢獻。這與國內反馬者對馬克思恨不能寢皮食肉、將馬克思視作惡魔、認為其一無是處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里馬:當馬克思所描述的諸如壟斷、大量失業、生產過剩、周期性經濟危機以及其他現象變得如此普遍,以致我們再無法忽略時,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機制的研究後來才為人所重視。
馬克思發現的資本主義運動規律,令人驚奇地預測到了現代增長理論家剛剛建立起來的理論,即越來越多的均衡需要生產能力增長率必須等於收入增長率,同時為了避免通貨緊縮趨勢,這兩個比率必須以一個復合的利率進行擴張。
蘭德雷斯:在全部概括的後面,馬克思持有一種其前輩沒有超越的觀點,即將資本主義視為一種動態的變化的經濟秩序。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在保持繁榮、防止失業和衰退方面的確存在困難,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的大公司已經從競爭中出現了。
馬克思主義宏觀經濟著述中尤其與現代經濟學家有關的一個方面,是他對經濟危機所做的分析。就他的微觀經濟學來說,他關於資本積聚和集中的觀點,今天仍然具有吸引力。現代經濟理論家都沒有充分地涉及這些問題。
斯坦利 布魯:即使是批評馬克思的經濟學家也同意馬克思在以下幾個方面對經濟學分析作出了貢獻。
第一,在為經濟學創建一個適當的價值理論的努力中,馬克思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與勞動價值論相關的這些問題激勵了經濟學家去探索理解交換價值的其他途徑。
第二,馬克思是最早注意到經濟周期是資本主義經濟一個經常現象的經濟學家之一。
第三,馬克思准確預測了大規模企業和壟斷力量的增長。
第四,馬克思在勞動節約型資本的研究中強調了替代效應。
最後,馬克思還通過強調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分析,對經濟學做出了貢獻。後來的制度學派、增長學派以及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都強調動態方法。
挨克倫德:馬克思對20世紀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他廣博的知識也證明這種影響超越了經濟學界限。無論如何,甚至在經濟學科內,馬克思的影響也遠遠超出了嚴格意義的馬克思主義團體。任何從生產的首要性進行推理以理解經濟關系的經濟學家,都可以說受到了馬克思的影響。
現代馬克思主義者顯然重新集合於馬克思思想中人道主義幾本內核的周圍。大規模生產的復雜性和第三世界各種團體和國家的貧困,
⑤ 如何用人口經濟學評價員工
即 「工人階級」或產業工人: 2,特別是人口對物質資源消費的影響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對象和任務1。「員工」這一范疇被企業以及各類組織廣泛使用。勞動經濟學。勞動在勞動經濟學中的含義更多的是涉及勞動力:傳統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從事體力勞動為主的「勞工」。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波動變化將影響勞動力市場、勞動經濟學、人口經濟學、勞動。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的研究特點。因此,不能就勞動力來談勞動力。馬克思理論把勞動力劃分為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和非生產部門的勞動者、舉例說明運用規范經濟學或實證經濟學研究現實勞動經濟問題的價值,借鑒社會學,不能擺脫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來孤立進行勞動經濟的分析和研究、法學。知識經濟時代腦力與體力勞動者的差別已不表現在勞動的本質特徵上,除吸收勞動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分析之外,在研究勞動經濟問題時、勞動力、談談你對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2)應結合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來研究和處理勞動力市場的問題、組織行為學和政治科學等學科領域成果。勞動關系。如運用經濟學的工具分析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變化與企業兼並和收購帶來的人力資源問題,即所謂不能就勞動來談勞動,是對產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導引出的一種需求:人口經濟學研究人口的生產與再生產的經濟問題、勞動關系。實證研究方法(實證分析)認識客觀現象。兩個基本前提。勞動力,說明現象是什麼。人口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如何理解。 (4)注意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相結合,成為了一個跨學科訓練的領域:在有些情況下。對勞動力的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它更多地將人作為消費者來看待:勞動經濟學是對勞動力資源配置市場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勞動力需求和供給行為。 3。勞動,勞動是指「勞動力」。自然人口增長的經濟規律,後者主要是將人從消費者的角度加以觀察和認識的:勞動經濟學與普通經濟學有所不同:,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人是有理性的規范研究方法(規范分析)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而在其他情況下。 (3)不能脫離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勞動力市場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網路經濟發展的背景。勞動經濟學研究應注意的問題,說明現象應該是什麼,它可能指勞動過程或一種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動,前者將問題的注意力投向了人們工作的范圍: (1)應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經濟學分析:稀缺性
⑥ 什麼是葯物經濟學評價
《中國葯物經濟學》(雙月刊)創刊於2006年,是由農工中央委員會主管,中國中醫葯研究促進會主、國家相關部門給予政策指導、全面介紹葯物經濟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案例的專業性學術期刊,刊宗旨是:促進葯物經濟學在葯政管理部門和醫療保險、新葯研發與定價、臨床合理用葯、葯品資源合理配置、臨床葯學等方面的應用。直接去雜志社投稿吧,雜志社的編輯也是經常流動的。
⑦ 葯物經濟學評價的原則
葯物經濟學評價的理論基礎為福利經濟學,由英國經濟學家霍布斯和庇古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這一時期的福利經濟學被後人稱為舊福利經濟學。20世紀30年代,卡爾多、希克斯、勒納等人對舊福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批判,並從帕累托的理論出發創立了新福利經濟學。新福利經濟學和舊福利經濟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研究框架,它是一個新體系而不應僅僅被認為是理論上的改進。此後薩繆爾森、伯格森繼續在新福利經濟學的框架內研究並提出社會福利函數理論。二戰後,阿羅不可能定理的提出否定了社會福利函數理論,結束了新福利經濟學時代。20世紀70年代以來,福利經濟學進入了新發展時期,提出了許多新理論、新學說,其中包括社會選擇理論、非福利主義、超福利主義等[1,2]。由此可見,福利經濟學的發展並非一脈相承,而是由多種福利學說鬆散組成的。
從評價方法角度分類,葯物經濟學評價的理論基礎可以分為福利經濟學中的福利主義與超福利主義,二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論框架[3,4](見表1)。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方便與超福利主義對應,本文中的福利主義是指廣義上的福利主義,代表新福利經濟學觀點,而不僅僅是新福利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新福利經濟學有四個基本原則[3]:效用原則,個人主權,結果論和福利主義)。福利主義觀點是通用領域經濟學評價的理論基礎,是在固定預算的前提下嘗試最大化個體效用的總和,其分析方法為成本-效益分析,通常用支付意願來測量效用指數,成本和收益都用貨幣計量; 超福利主義觀點主要應用於健康領域,其目的旨在通過選擇比某一標准更具經濟性的健康產品來最大化健康產出,而這一標准必須由政策制定者來選擇,其分析方法主要是成本-效果分析與成本-效用分析,成本用貨幣計量,而結果用生命年(Life Year,LY)、質量調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傷殘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效果、效用指標來測量。
效用是消費商品或服務的相對滿意程度或欲求的測量手段,效用函數是偏好的數字化表現形式。福利主義認為健康是在一個經濟體制中可以被生產出來的眾多商品之一,是可以產生效用的消費,它與人們的能力和期望有關,允許不同個體有不同的偏好,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意願支付法 超福利主義不是根據健康與其他商品頭對頭比較的偏好來進行定義,是通過健康產品對健康本身的貢獻,而不管其是否產生效用[5,6]。
福利主義的觀點視一些人的個體健康價值在與其他商品比較時比其他人要多;超福利主義的觀點則排除任何收入、社會群體的變化,認為所有患同類疾病的個體健康價值都是一致的。福利主義的觀點在健康領域里很難實現,因為在實踐中很難測量每個個體增加一個健康水平的支付意願。超福利主義觀點看似天真,但是它用一個統一的標准來衡量所有個體的健康價值,因此在實踐中很容易被執行。此外,將阿瑪蒂亞森的非福利主義觀點引進健康領域並發展為超福利主義的著名健康經濟學家Culyer也認為,健康產品不同於其他商品,有著較強的特殊性,基於效用的福利主義觀點應用於健康領域的經濟學評價是不合適的,並支持使用QALY來測量健康。大多數國家的健康管理部門也特別願意接受超福利主義的觀點,例如英國健康和臨床療效國家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就是超福利主義觀點的忠實實踐者[7]。
福利主義有著理論完備性的優點,而超福利主義易於實踐,因此一些超福利主義者常常試圖將兩種觀點的優勢結合起來,建立一種既有理論完備性又易於在實踐中執行的方法[8]。Johannes-son[9,10]認為,如果成本-效果分析使用一個外設的評價標准,它就可以被解釋為成本 - 效益分析。由此可見,在有人為設定評價標准干預下的超福利主義,同樣也具有與福利主義相似的理論完備性。
⑧ 經濟學界如何評價馬恩的《資本論》
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叫Farewell To Alms。這本書的觀點不贅述,有一定爭議性,我重點推薦大家讀前兩章,會幫助大家理解為什麼馬克思會提出兩個價值理論,會提出這兩個現在看來非常錯誤的理論。
學過簡單的宏觀經濟學的人應該都了解積累財富的幾個主要方法。在馬克思做學問的年代,經濟學界對於馬爾薩斯的人口模型是非常認同的,甚至把馬爾薩斯的經濟增長理論當成默認的事實。馬爾薩斯模型的大致原理是:1.人口越多,平均收入越低 2.平均收入越高,出生率越高,死亡率越低。由這個模型導出的均衡結果是人口穩定,人均收入不變,人口一旦變化,人均收入就會立刻反向變化並將人口拉回到均衡水平。
⑨ 如何評價經濟學宗教論
「宗來教經濟學」(源Economics of Religion),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最先關注過的論題。
圍繞「自由放任」的理念,亞當·斯密試圖闡述這樣兩個問題:人們參與宗教活動乃是尋求效用最大化的結果哲學論文,
宗教供給者更希望壟斷宗教市場從而實現收益最大化;教會是類似於企業的宗教組織,其壟斷與競爭的市場結構對整個經濟運行績效具有不同的影響.
⑩ 經濟學畢業生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案例一)
1.性格:耐心細致,對人友善。
2.溝通: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跨部門協調能力。
3.適應:能夠很快的適應新環境,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願意迎接挑戰、承受重壓。
4.工作:對於測試工作有濃厚興趣,有探索精神,通過不懈努力找到問題的所在。
本人有一年多的軟體測試經歷和大半年的硬體測試經歷,這2份經歷讓我對測試工作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每個產品的設計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測試工作顯得尤其重要,但要進行全面整體測試,減少漏洞出現的幾率,那麼自動化就顯的更重要.
自我評價(案例二)
一、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強烈的責任心,能承受工作中的壓力,工作可以獨當一面;
二、工作態度嚴謹,有良好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
三、為人誠實、穩重、勤奮,積極上進,擁有豐富的大中型企業工作經驗;
四、本人性格活潑開朗,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五、有較強的學習適應能力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自我評價(案例三)
1、 2002年畢業後一直從事銷售行業,歷任伊萊克斯(中國)有限公司銷售主管(2年)、雀巢(中國)有限公司銷售主任(2年)、飛利浦(中國)有限公司山西辦事處區域銷售經理(3.5年)、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辦事處區域經理(4年)、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華西區銷售總監(2年)、上海飛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商務部總監(現任)。
2、 資深市場營銷管理人員,全面負責線上、線下整體銷售體系,有外資、內資、合資企業的工作經驗,對市場營銷、線上平台管理、渠道開發、經銷商管理,區域的控制及拓展有豐富的經驗;
3、 有很強的目標計劃、工作組織、工作協調、實施控制、客戶溝通和團隊管理能力;
4、 熟悉全國市場銷售,目前管理公司電子商務團隊,管理全部電商平台及經銷商,負責23個億的生意;
5、 具備優秀的團隊管理、財務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策劃和管理能力,具備敏銳的市場判斷能力。
自我評價(案例四)
3年多的財務工作,讓我一路腳踏實地從事財務工作,並能獨立地進行帳務處理,及時登記各種會計帳簿,熟悉納稅申報流程,還可以較熟練的進行公司各種業務的變更登記事項;對用友、金蝶等財務軟體的應用較為熟練;熟悉windows,能夠熟練應用word、 excel等辦公軟體;熟悉代理記賬的流程,能夠認真完成領導交代的工作;個人風格嚴謹認真,吃苦耐勞,善於主動學習,希望這樣的我能獲得貴公司一個面試的機會,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