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壟斷

經濟學壟斷

發布時間:2020-11-24 23:49:10

『壹』 微觀經濟學問題:政府為什麼管制壟斷

因為壟斷會降低社會福利,產生無謂損失。
假如一個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消費者可得到一部分好處,生產者也可得到一部分好處,即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兩者相加為社會總福利。而在壟斷市場中,消費者沒有或只得到一點點好處,生產者得到的好處比完全競爭時多一點。但是兩者相加的社會總福利小於完全競爭市場。
這個可以作圖解釋的,就用壟斷的那個圖。

『貳』 壟斷意味著什麼,從經濟學角度分析。

1.壟斷降低了社會效率。壟斷和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由於缺少競爭力和發展動力,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約和監督機制,壟斷性行業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令人滿意,並且有時候還會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
2.壟斷太高了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絕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電力、煙草、石油、鐵路等等。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價格高低也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
3.行業壟斷導致有效投資不足。例如快遞行業,經過審批的私營快遞公司在北上廣深都有幾十架,但地下的則有1000家以上。從1995年開始,EMs營業額年增長率有2%,但其市場份額卻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從頂峰時的97%跌到當年的40%左右。一方面壟斷妨礙了效率提高,妨礙了其擴大規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阻止了社會資金進入該行業。

『叄』 經濟學中「壟斷」的含意是什麼

1)【自然壟斷】
是經濟學中一個傳統概念。早期的自然壟斷概念與資源條件的集中有關,主要是指由於資源條件的分布集中而無法競爭或不適宜競爭所形成的壟斷。在現代這種情況引起的壟斷已不多見。而傳統意義上的自然壟斷則與規模經濟緊密相連,指一個企業能以低於兩個或者更多的企業的成本為整個市場供給一種物品或者勞務,如果相關產量范圍存在規模經濟時自然壟斷就產生了。
現代法學一般認為:自然壟斷是指由於市場的自然條件而產生的壟斷,經營這些部門如果進行競爭,則可能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或者市場秩序的混亂。 法學上的自然壟斷概念不僅涵攝了經濟學上自然壟斷的內容,還突出了現代競爭法的精髓。這是社會進步的客觀反映。
2)【強迫性壟斷】
經濟學和商業倫理上,強迫性壟斷(Coercive monopoly)是壟斷的形式之一,在這種壟斷下公司能夠自行控制價格和生產的決策,而無需受到任何競爭力量影響,因為所有潛在的競爭力量都已被阻絕於市場之外了。盡管一些人注意到這種強迫壟斷也可能由公司自行達成,但幾乎大部分使用這一詞的人都是將其用以描述國家干預經濟而阻絕了競爭的情況。一些人則將這一詞定義為「所有透過強迫力量達成的壟斷」。

市場上某種特定的產品或服務只有單獨一個提供者並不一定就構成強迫性的壟斷。強迫性壟斷指的是當市場上沒有任何競爭的機會—例如透過價格、技術、產品創新、或行銷技術的競爭全都被禁止時,這個市場便不會出現任何競爭者,強迫性壟斷於是產生。強迫性壟斷是保障壟斷者免於競爭的工具,由於確定了不可能有競爭者出現,壟斷者便能自行調整價格和生產決策。這種市場也被稱為無競爭市場。在強制性的壟斷下,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動力能促使壟斷者增進其生產或服務品質,壟斷者往往還會進行價格的壟斷—簡單的說就是「漫天開價」。穆瑞·羅斯巴德指出,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可能會「使用暴力」以達成進行壟斷的有利條件,他並且指出:「強迫性壟斷者所提供的服務往往質量差勁而又毫無效率」。

與強迫性壟斷相反的是「非強迫性壟斷」,這種壟斷並不代表未來不會有競爭者出現,因此壟斷者若想繼續維持壟斷的地位,就必須時時刻刻考量其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的價值、調整其價格和改進生產決策,藉由拉低價格以阻絕其他任何可能的競爭者出現,這種壟斷也被稱為效率壟斷,由於潛在的競爭者沒有能力進行更為有效的生產、因此便無法和當前的壟斷者競爭。因此,在非強迫性壟斷下競爭者是有可能出現的,只是競爭者無法藉由這樣的競爭獲利(除非他們能尋找出更有效的生產方式以降低價格)。但在強迫性的壟斷下無論競爭者或獲利都不可能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壟斷的公司得以隨意調整價格而完全無需顧慮可能的競爭者出現。

經濟學家阿倫·格林斯潘認為這樣的強迫性壟斷「只有可能是由政府幹預所造成的—藉由社會管制、補貼、或特權等手段」。主張強迫性壟斷只有可能是由政府幹預造成的人通常是屬於自由放任的擁護者,他們通常也反對反托拉斯法案。不過,一些商業倫理學家也假設自由市場可能會出現強迫性的壟斷。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是政府「製造」了強迫性的壟斷。舉例而言,自然壟斷的理論通常被用以正當化政府壟斷的設立,禁止所有政府企業或政府特許企業之外的競爭者出現,並且徹底管制價格。這種政府壟斷在電力、水力、和電信業上相當常見。社會主義的經濟學家支持這樣的強迫性壟斷,主張這樣做將能確保市場會依據國家的利益運作。而反對者如法官Richard Posner則對此批評道:政府設置的強迫性壟斷所造成的無謂損失最終將會超過任何可能從中獲得的利益。

『肆』 經濟學基礎壟斷總結

1、壟斷市場的概念

壟斷或稱為完全壟斷正好是完全競爭的反面。在完全競爭市場中,許多廠商生產一種同質產品,不同廠商的產品之間可以完全替代,而壟斷的定義則是某種產品只有唯一的一家生產者,而且這種產品沒有良好的替代品,這一廠商被稱為壟斷者。所以說壟斷廠商的產量就是行業的產量,而壟斷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就是行業的需求曲線。


2、壟斷市場的條件

(1)市場上只有唯一的一個廠商生產和銷售商品。
(2)該廠商生產和銷售的商品沒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例:電廠在照明能源上具有壟斷地位,因為蠟燭或煤油燈雖然是電燈的替代品,但不是相近的替代品。

(3)其它任何廠商進入該行業都極為困難或不可能。在這樣的市場中,排除了任何的競爭因素,獨家壟斷廠商控制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和市場的銷售,所以壟斷廠商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

3、形成壟斷的原因

(1)規模經濟(自然壟斷)
某些產品的生產具有十分顯著的規模經濟性,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可以一直持續到很高的產量,以至於一家廠商來供應整個市場的成本要比幾家廠商瓜分市場的生產成本低得多。例如:電力供應,自來水等公用事業就是典型的自然壟斷行業。

(2)專利
專利是政府和法律容許的一種壟斷形式,因為專利禁止了其他人生產某種產品或使用某項技術,除非經專利持有人的同意。專利是對發明和創新的保護,鼓勵人們投資於研究開發,因為進行研究開發和發明創造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財力。例:美國微軟公司,為研製「視窗2000」電腦操作系統軟體耗時4年,投入了10億多美元的費用,但是,一旦新產品發明出來,仿製的成本要低得多,如果沒有專利制度,那麼誰願意投資研究開發新產品呢?不過,專利帶來的壟斷地位是暫時的,因為專利有法律時效,在我國,專利有效期為15年,美國是17年。

(3)對資源的控制
即一家廠商控制了生產某種產品所必需的資源,那麼它往往就稱為該產品市場的壟斷者。最典型的例子是二戰之前的美國制鋁公司,該公司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一直控制著全美鋁礬土礦的開采,從而成為美國制鋁行業的壟斷者。南非的「德比爾」公司擁有並控制了地球上鑽石礦的五分之四,成為世界鑽石市場上的壟斷者。再如,全部鉻礦都集中在南非,並被少數生產者控制,這也形成了自然壟斷。

(4)特許權
政府通過頒發執照的方式限制進入某一行業的人數,使其成為某種產品的唯一供給者。如:鐵路運輸部門、郵電部門等,這些廠商往往受到政府對其產量、定價等方面的管理與控制。


對壟斷市場的評論:
第一、生產資源的浪費。因為完全壟斷與完全競爭相比,平均成本與價格高,而產量低。在完全競爭條件下長期均衡的條件是MR=AR=AC=MC,即廠商是在最低的成本情況下,保持生產均衡,因而生產資源得到最優配置。但在完全壟斷條件下的長期均衡,由MR曲線與MC(包括SMC與LMC)曲線的交點確定均衡產量。由於生產是在生產成本高於最低平均成本處保持均衡,因此資源未能得到最優配置。
第二、社會福利損失。壟斷廠商實行價格歧視,即價格差別,消費者所付的價格高,就是消費者剩餘減少。這種減少是社會福利的損失。
第三、壟斷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平。壟斷企業可以長期維持超額利潤,而這一利潤並非與投入相關。
第四、壟斷也容易引起腐敗。由於部分壟斷與政府有關,壟斷企業將會通過「尋租」行為來維持壟斷地位。
第五、壟斷妨礙社會進步。在大多數情況下,壟斷會扼殺競爭。

『伍』 (微觀經濟學)為什麼說壟斷是無效率的政府對壟斷應採取什麼措施

在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廠商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廠商的壟斷程度越高;需求曲線越陡峭;壟斷程度越低,需求曲線越平坦。

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廠商的長期利潤為零,所以,在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時,向右下方傾斜的、相對比較平坦的需求曲線相切於LAC曲線的最低點的左邊;產品的均衡價格比較低,它等於生產的平均成本;產品的均衡產量比較高;企業存在著多餘的生產能力。

由於壟斷廠商在長期內有可能獲得壟斷利潤,從而使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支付較高得價格,使社會福利產生損失,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對壟斷廠商征稅從而使壟斷利潤消失。征稅可以使廠商的總成本增加,壟斷利潤減少或消失。這一部分的壟斷利潤作為政府的稅收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從而增加社會福利。

(5)經濟學壟斷擴展閱讀:

壟斷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出現於資本主義社會,是競爭的對立物,又是競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列寧也指出,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因為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容易達成協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的趨勢。

在以自由競爭為基本特徵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資本主義企業為了攫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必然會採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實行生產的專業化和協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在激烈的競爭中,大企業往往憑借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不斷排擠和吞並中小企業,使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勞動產品的生產日益集中於自己手中。

同時,資本主義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發展,突破了單個資本的局限,加速了資本集中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生產集中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意味著企業數目減少,1個部門的大部分生產都集中在幾個或幾十個大企業手中,它們之間比較容易達成協議,共同操縱部門的生產和銷售,從而使壟斷的產生具有可能。

由於少數大企業的存在,使中小企業處於受支配地位,少數大企業之間為了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保證彼此都有利可圖,也會謀求暫時的妥協,達成一定的協議,從而使壟斷的產生具有必要性。

『陸』 微觀經濟學 1什麼是壟斷 2 什麼原因會導致壟斷3為什麼反壟斷4壟斷為什麼不好5怎麼樣反壟斷

1、壟斷:壟斷是指市場只有一個生產者和銷售者,且該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在市場上沒有同類或者相似的商品,同時其他廠商進入市場的難度很大。
2、1、自然壟斷,2、政府扶持,3,、廠商壟斷生產資源
3與4、壟斷會拉高整個社會的成本,不利於達到市場均衡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5、1、法律手段,2、市場協調,3政策引導

『柒』 經濟學中 完全競爭和壟斷競爭的區別是什麼謝謝

寡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的區別:

1.廠商極少。市場上的廠商只有一個以上的少數幾個(當廠商為兩個時,叫雙頭壟斷),每個廠商在市場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其產品價格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2.相互依存。任一廠商進行決策時,必須把競爭者的反應考慮在內,因而既不是價格的制定者,更不是價格的接受者,而是價格的尋求者。
3.產品同質或異質。產品沒有差別,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純粹寡頭,存在於鋼鐵、尼龍、水泥等產業;產品有差別,彼此依存關系較低,叫差別寡頭,存在於汽車、重型機械、石油產品、電氣用具、香煙等產業。
4.進出不易。其他廠商進入相當困難,甚至極其困難。因為不僅在規模、資金、信譽、市場、原料、專利等方面,其他廠商難以與原有廠商匹敵,而且由於原有廠商相互依存,休戚相關,其他廠商不僅難以進入,也難以退出。
壟斷市場的長期均衡有超額利潤,主要是因為壟斷企業因為擁有市場所以又操控價格的能力。可以通過調節自身生產,來達到使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水平。

『捌』 經濟學市場壟斷表現

壟斷市場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唯一的一個廠商的市場組織。具體的說,壟斷市場的條件(特徵)主要有這樣三點:
第一,市場上只有唯一的一個生產廠商和銷售商品;
第二,該廠商生產和銷售的商品沒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第三,其他任何廠商進入該行業都極為困難或不可能。在這樣的市場中,排除了任何的競爭因素,獨家壟斷廠商控制了整個行業的生產和市場的銷售,所以,壟斷廠商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

『玖』 分析經濟學意義上的「壟斷」與《反壟斷法》意義上的「壟斷」之間的關系。

經濟學中所研究壟斷的側重點與反壟斷法上研究壟斷的側重點是不同的。經濟學論內述的壟斷容主要是側重於判斷市場的狀態,而反壟斷法上側重於在這種狀態下經濟主體的市場交換行為,以及這種行為所造成的過度壟斷的消極後果,即反壟斷法中所規范的對象———壟斷行為。經濟學意義上的壟斷是指只有一個賣者的市場,這是一種純粹壟斷。如果從技術上來說,只有一家企業才具有完全的規模經濟時,則稱為自然壟斷。屬於與完全競爭相對的不完全競爭形式,是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通過一定的手段對生產或市場實施的一種排他性的控制,從而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或狀態。客觀上,壟斷既表現為對生產或市場事實上的壟斷狀態,同時也表現為各種限制競爭的行為。而我國《反壟斷法》第三條規定的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
這是我考前我參閱了多篇論文整理出來的~~

『拾』 壟斷的形成(經濟學)

壟斷 壟斷(monopoly)
壟斷一詞源於孟子"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後來泛指把持和獨占。
在資本主義經濟里,壟斷指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通過相互協議或聯合,對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銷售和價格進行操縱和控制。
壟斷 (英語:Monopoly) (或者稱賣者壟斷;台灣通常譯獨占),一般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與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
壟斷行業就是行業或市場中只有一個廠商的情況。
[編輯本段]造成壟斷的原因
(1)規模經濟。如果對於一個市場的全部需求,只能容納一個廠商獲得,多一個廠商都會便利所有廠商虧損。
(2)對生產要素的壟斷。一旦生產者控制了整個行業的產品原材料,而其他生產者無法獲得這種原材料時,那麼,該生產者就成為該行業的壟斷者。
(3)法律保護。例如,專利保護。
(4)特許經營。政府在牧歌行業內授權木家廠商壟斷經營某種產品被成為特許權。特許經營的例子很多,達到公用事業、郵政、廣播媒體,甚至是奧運商品,小到區域性的壟斷商品,比如校園內等。
(5)網路經濟。網路經濟的方興未艾使得網路經濟成為壟斷的另一個原因,這與規模經濟比較相似,所不同的是網路經濟是通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而作用於市場需求方面的,因為人的需求行為是相互影響的。
其他。例如,壟斷廠商具有原料供貨、生產技術與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壟斷廠商還可以通過合並、接管以及各種僉及不僉的手段維護其壟斷地位。
[編輯本段]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問題
由於壟斷者是其所生產產品的唯一賣者,因此,直接面對整個市場,換句話說,他將面對向下傾斜的市場需求。而買者人數眾多,因此是競爭性的,也就是說,買者是價格接受者。因此,賣者可以通過控制產品價格,或者產量來最大化自己的利潤。
假設以TR(Q),TC(Q)來表示壟斷者的總收益和總成本函數,π(Q)表示當生產Q個單位該產品時壟斷者的利潤水平。由此,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問題為
maxQπ(Q) = TR(Q) - TC(Q)。
則當Q > 0為壟斷者利潤最大化產出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是,
}-。
這里,MR(Q)和MC(Q)分別稱為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
上述必要條件也可以解釋為,壟斷者總是在使得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的情況下決定產量。
但是必須注意,如果壟斷者的固定成本相當高,很可能導致其的利潤最大化生產量為Q = 0。因此必須把通過必要條件求出的Q代入利潤函數π(Q)確認利潤大於等於零,若利潤為負,則產量必然為Q = 0。
產生
壟斷是從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在以自由競爭為基本特徵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資本主義企業為了攫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必然會採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實行生產的專業化和協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在激烈的競爭中,大企業往往憑借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不斷排擠和吞並中小企業,使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勞動產品的生產日益集中於自己手中。同時,資本主義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發展,突破了單個資本的局限,加速了資本集中的發展,從而也推動了生產集中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意味著企業數目減少,1個部門的大部分生產都集中在幾個或幾十個大企業手中,它們之間比較容易達成協議,共同操縱部門的生產和銷售,從而使壟斷的產生具有可能;由於少數大企業的存在,使中小企業處於受支配地位,少數大企業之間為了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保證彼此都有利可圖,也會謀求暫時的妥協,達成一定的協議,從而使壟斷的產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壟斷,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規律。公元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已成為資本主義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
一般認為,壟斷的基本原因是進入障礙,也就是說,壟斷者能在其市場上保持唯一賣者的地位,是因為其它企業不能進入市場並與之競爭。進入障礙的產生壟斷的原因有三個:
資源壟斷:關鍵資源由一家企業擁有。
政府創造壟斷:政府給與一家企業排他性地生產某種產品或勞務的權利。
自然壟斷:生產成本是一個生產者比大量生產者更有效率。
[編輯本段]壟斷組織形式
卡特爾;
托拉斯;
辛迪加;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壟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