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市場經濟法

市場經濟法

發布時間:2020-11-26 07:37:48

❶ 市場營銷為什麼要學經濟法

學習經濟法有很大的社會現實意義,首先是因為我國頒布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經濟法法律。這些法律是適應國家經濟調節的需要而頒行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總體結構和運行,而且同其他部門法性質的法律規范相分離,獨立組合為性質較純一的法律規范性文件。

其次我國經濟法之所以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是因為,當我們遇到了經濟糾紛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拿法律來保護自己,在簽合同的時候有這個法律我就知道什麼地方應該是有規定的,什麼地方規定是違法的,意義很大。

學習經濟法,有助於我們了解和認識國家干預經濟生活、調節市場的法律原則和理論基礎;經濟法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法律有機聯系、整合統一的紐帶,學習經濟法更有助於我們運用法律武器規避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從而確保國家經濟健康穩步快速發展。同時也為我們以後的經濟行為提供可行的模本。

❷ 簡述經濟法的產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

市場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國家自覺或被動地承擔起組織,協調經濟的職能,相應的經濟學說形成。
社會化生產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化導致現代國家對經濟生活的介入廣泛而深入,"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協同。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❸ 經濟法與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是什麼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管理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這里所說的管理與協調是指國家作為一種外在力量,主要採取間接的法律手段,對社會經濟生活所進行的計劃、組織、調節和監督。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在管理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主體調控關系。市場的主體是企業。市場主體調控關系是指國家在對企業的活動進行管理,以及企業自身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如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等。

第二,市場運行調控關系,即國家為了建立和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在行使管理職能時與市場主體發生的關系。這種關系與前一種關系不同,它只是在市場調節失靈的情況下才產生的,例如競爭關系、產品質量關系、價格關系、經濟聯合關系等。該部分關系主要是依靠市場規律的作用來調整的,但一旦超出了國家法律、政策所允許的范圍,國家就必須採取必要的干預手段,以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如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產品質量法、價格管理法等。

第三,宏觀經濟調控關系,是指國家從長遠和社會公共利益出發,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經濟因素,實行全局性的管理過程中與其他社會組織所發生的具有隸屬性或指導性的經濟關系。如國民經濟計劃法、金融法等。

第四,社會分配調控關系,是指國家在國民收入進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如財政法、稅法、工資法等。

如同任何法律一樣,經濟法的本質是由制定法律的統治階級及其產生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所決定的。因此,我國經濟法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它的服務目標是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鞏固。

經濟法的作用是與經濟法的本質和服務目標相一致的,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證國家經濟發展整體目標的實現。

其次,確立和維護企業的法律地位,為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創造條件。

再次,保護、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合法權益,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最後,維護經濟秩序,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法律關系是出法律規范所確認的,當事人之間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不同的社會關系經不同的法律調整形成不同的法律關系,經濟法律關系是其中的一種,它是指經濟法主體之間依照經濟法的規定在進行經濟活動時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經濟法律關系以經濟法的存在為前提,而經濟法則以客觀存在的經濟關系為前提。因此,經濟法律關系實質上是已被國家認可並法律化的一種經濟關系。它既要反映當事人的主觀意志,更要反映國家的意志。而且,當事人的意志不能與國家意志相違背。因此,經濟法律關系是國家認可並給予保障的思想社會關系。不過,這種思想社會關系也不是隨意製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一定經濟關系的反映。所以,經濟關系是經濟法律關系的客觀物質基礎,經濟法律關系則是經濟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並對經濟關系的存續有很大的反作用。

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是指當事人之間構成權利和義務關系必備的基本條件,即主體、內容和客體,亦即法律關系的「三要素」。因此,經濟法律關系也是由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這三個要素構成的,三者缺一不可。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簡稱經濟法主體,是指依法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當事人。其中,享有經濟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主體,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主體。

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經濟法主體依法享有的經濟權利和承擔的經濟義務。它是聯系經濟法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紐帶,是經濟法律關系實質的核心。

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簡稱為經濟法客體,是指經濟法主體享有的經濟權利和承擔的經濟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換言之,就是經濟法主體所追求的具體的經濟目的或利益。沒有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經濟法律關系就失去了必要的依附。

❹ 簡述經濟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

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2.(1)經濟法是「兩手論」,即「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相結合的法;(2)經濟法是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對立統一的法;(3)經濟法是社會利益本位法。
經濟法的宗旨是: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最高准則,保障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宏觀調控,維護經濟個體在市場競爭中的權利自由和平等,實現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有機平衡。
3.經濟法的利用:經濟法的出現使法與經濟實現全方位的結合,使法更直接、更有力地為經濟基礎服務。經濟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保障國家依法實施宏觀調控,促使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3)維護經濟個體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經濟民主。

❺ 學習經濟法對市場營銷的意義

1、個人
熟悉經濟法在簽訂合同和銷售的時候就可以注意自己推銷時候的語言,對回個人來說,答可以規避責任,
避免欺騙消費者或作為自己被欺騙。
2、國家
(1)資源優化配置原則;
(2)國家適度干預原則;
(3)社會本位原則;
(4)經濟民主原則;
(5)經濟公平原則;
(6)經濟效益原則;
(7)可持續發展原則」
3、處理營銷出現的經濟糾紛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最核心的內涵便是:注重維護社會經濟總體效益,兼顧社會各方經濟利益公平。這一經濟法基本原則也可以更簡要地表述為:社會總體經濟效益優先,兼顧社會各方利益公平。」

❻ 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作用

作用:隨著生產社會化和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國家不再繼續其「守夜人」的消極角色,而以「國家之手」與「無形之手」交相配合, 實現其經濟管理職能。這是現代經濟法獨立的直接根源。國家經濟管理關系的發達及經濟職能的強化, 一方面是為了修補經濟學家們所謂的由於壟斷、外部效應、公共產品和信息的不對稱所引起的「市場失靈」;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保障國民經濟協調、穩定和快速發展。因此,在國家經濟管理職能日趨強化的同時,調整這種國家經濟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迅速大量涌現,並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獨立部門法, 即經濟法。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❼ 經濟法和市場經濟有什麼關系

經濟法保證正常高效的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經濟秩序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衡和諧充分體現了經濟法治條件下經濟環境應有的狀態,強調的是不同主體的配合而不是對抗,平衡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不是一種中庸理念的體現而是建立在對客觀經濟規律認識基礎上的一種應然的狀態。

在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下,能夠實現自由與秩序、公平與效率的平衡和諧,現實利益與未來利益的平衡和諧,國家、社會與個體之間的平衡和諧。經濟法律的完善本身並不代表這種良好經濟環境已經大功告成。

由於社會經濟體系是動態向前發展的,這就要求經濟法制不斷地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規劃性地從立法、司法和執法等方面來建立和維持這種環境。

(7)市場經濟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製造方產生的社會收益可以利用協議、約定、合同等經濟活動,轉化成為擁有的個人收益。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獲得個人的最大利益,常常會發生一些過於激烈的經濟活動,沒有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而且違反了經濟法。

因此經濟法對於經濟活動的規范化起著關鍵的作用。除此之外,經濟法還發揮著約束經濟活動的作用。經濟法需要和民法、商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利用各自的約束作用,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開展經濟活動。最後,將社會利益轉變為最優的個人利益。

在保障整體利益的前提下,經濟法在這個過程里發揮調節的作用,使得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合理有效的進行。

❽ 選擇題1在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法體系中,關於市場管理的經濟法律,法規主要是()a公司法b限制壟斷法和反

1、選擇B 這兩個是經濟法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調整市場經濟秩序的。
2、選擇D D不能成為行政法主體,只能是行政相對人
3、選擇D 法律直接規定的
4、D
5、D 對外是無限連帶責任,內部有協議的內部按協議分配責任。

閱讀全文

與市場經濟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