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一下初級會計師難考嗎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為《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題主已經考過了會計從業,有一定基礎的,想來通過初級難度應該不大的。勤快點,備考個三四個月差不多了,懶散點就多花一點時間,以下是高頓學員分享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人無雜念則更勝一籌
很多考生不能有效率地學習,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專心地備考。人與人能力上的差別其實是不大的,關鍵還是在信念上。信念不堅定的人,容易被一些心理上滋生的雜念所影響,常常懷疑自己的實力。又時常被猶豫,擔憂的情緒支配。他們還會被一些外在因素所影響,喜歡隨大流,別人學習,自己就學習,別人去玩,自己也不能堅定地學習。
只有相信自己,秉著必勝的信念,排除一切雜念,朝著預定的方向去努力,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中,才能更有把握追逐上自己的夢想。
查漏補缺需對症下葯
在初級會計職稱備考階段,很多考生總是覺得自己存在很多的缺陷,但是到底哪些缺陷又不明確,也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導致後續備考因為基礎上沒掌握好,不能形成一個具體地思維模式,答題總是丟分。所以,在備考初階段就要走實每一步,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看書要系統,要熟識每一個知識點。薄弱環節要加強鞏固,記不住的,理解不了的知識點,可以運用聯想記憶法。還可以利用好高頓網校的課程,和名師一起學習,老師會把知識點串起來講解,這樣會比較系統,記憶起來比較簡單,再就是可以利用互聯網快速的查找知識點的起源及分析,便於記憶。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初級會計職稱備考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自己。有的考生先看書後做題效果好,有的考生先做題後看書效果好。根據各考生的基礎不同,方法也要有所篩選。因人制宜的同時也要去除不好的習慣。大家要盡量改掉易分心,無計劃,死記硬背,消耗戰等不良的習慣。也不要一味的在高頓題庫里刷題,你不是高手,做不到只刷題就一次通過。
大家應該多做一些有益的運動,調節備考時的枯燥乏味及疲勞緊張狀態,比如多伸懶腰,向遠處眺望,散步等等。如果是上班族考生,每天*4進行三個小時的學習,保證效率*9,有時候疲勞戰只會適得其反。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初級職稱應該只是一個小目標,接下來還有中級職稱,還有注會,題主加油!
② 物流管理是一個很輕松的專業嗎
作為一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的女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物流管理這個專回業只是表面上答聽起來比較簡單,實際上這是一個需要很多學科知識的交叉學科。
此外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習好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系統思維,研究眾多的案例並加以分析練習,了解最新的技術和方法,才能保證物流管理符合社會實際和不同的企業、行業。
③ 經濟法的概念最先由誰提出來的起源於誰的那個著作
「經濟法」這個概念是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書中首先提出的。
④ 經濟法的由來
「經濟法」這個概念是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書中首先提出的。進入20世紀以後,德國學者開始使用「經濟法」這一概念來概括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現象。後來,德國經濟法理論研究成果不斷被介紹到其他國家並付之實踐。我國自1978年底提出加強經濟立法以來,法學界對「經濟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經過20多年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經濟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為我國的經濟立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時至今日,國內外對「經濟法的本質」是什麼,卻眾說紛紜。世界各國及我國經濟法的實態,如同比利時法學家C·德馬爾莫爾所說的那樣,「取一個調酒器,放進一份商法;用社會法色素使之上色,加進大量的稅法和行政法;用一小撮民法調味,撒上大量的社會學和政治經濟學;隨意搖晃,然後作為冷飲,並為這種法律飲料取名經濟法」
⑤ 萬民法是不是國際法,為什麼在講國際經濟法的起源時都會講到萬民法
國際法指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規則的總體。
國際法又稱國際公法,以區別於國際私法或法律沖突,後者處理的是不同國家的國內法之間的差異。國際法也與國內法截然不同,國內法是一個國家內部的法律,它調整在其管轄范圍內的個人及其他法律實體的行為。
國際經濟法不是傳統概念
在古代的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與「萬民法」之分,後者即是專門用來調整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之間以及非羅馬公民相互之間的貿易和其他關系的法律。
羅馬法有著巨大的歷史影響
所以一般都要講到;但是如果說
萬民法是國際法
這個有點過了
⑥ 經濟法的起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克服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調節的盲目性與滯後性,排除市場競爭障礙,制定了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其功能就是對付社會經濟發展中因市場失靈引發的經濟危機。而在東方,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直接刺激了社會主義經濟法的出現。那時的經濟法,功能也比較單一,即作為國家推行經濟政策、實現經濟計劃的手段。在改革開放前的我國,經濟法實質上已經成為國家行政權力命令的翻板。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經濟法被賦予了新的活力,它具有其他部門法所無法替代的獨特功能,因而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來。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入攻堅階段,當我們面臨社會轉型時期的當代中國而思考我國經濟法體系構建,當我們最終決定「入世」並已經面對WTO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時,我們就不得不重新審視經濟法在人們社會生活中所具有的獨特功能了。
⑦ 五一勞動節的習俗
全國放假一天,共同慶祝假期的到來。
人們可以出遊或者購物。
可以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
和親朋好友互相問候。
可以搶購節日打折商品。
(7)經濟法的起源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了1949年12月23日中國政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每年春節、「五一」和國慶節法定節日加上調休,全國放假7天,形成了3個「黃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國國務院第二次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春節的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由7天調整為3天,減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法定節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黃金周也將成為歷史。2008年起,五一黃金周變為五一3天小長假。
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0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日(星期六)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及國務院辦公廳通知,2009年「五一」放假調休具體安排: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為法定節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為公休日,5月4日(星期一)上班。
⑧ 根據主流觀點,國際經濟法什麼時候起源 a 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的產物 b 二
你昨天我等過幾天又發什麼是老去愛,怎麼能學會在九龍段子。
⑨ 根據主流觀點,國際經濟法什麼時候起源 a 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的產物 b 二
根據主流觀點,我今天就說了,什麼時候去辦證,對方的鬧鍾斷就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