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
學術堂整理了十五個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產業鏈競爭力理論研究
2、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3、城市交通與城市空間演化相互作用機制研究
4、城鄉一體化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以成都市為例
5、城鎮住房分類供應與保障制度研究
6、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
7、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研究
8、促進中部崛起研究
9、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
10、低碳經濟範式下的環境保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1、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管研究
12、東北地區區域城市空間重構機制與路徑研究
13、東北亞區域能源安全與能源合作研究
14、都市旅遊發展與政府職能研究
15、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研究
B. 經濟學參考文獻
journal of american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y journal of finance and statistics
econometrica
中文有:經濟學季刊 經濟研究 金融研究,其專他都是垃圾。。屬
C. 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恩,這個你可以重 個方面入手,首當其沖的是貨幣政策這一塊,這個寫點很多,比如央行的貨幣政策是什麼,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間的相互影響,對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影響極其利弊等,有可以通過何種舉措來平衡利弊之間的關系。。。還有就是匯率這一塊,這塊可以寫的太多了,而且被各位經濟大師都寫過很多次了,這個你可以上網收索參考下,總之,一一個點切入,貫穿眾多經濟領域,發表你的獨特見解。我也是個經濟學初學者很多東西都不懂,不會什麼專業術語,也不會長篇大論,如果這些對你有幫助我深感欣慰,如果沒用就當看個帖子吧!
D. 經濟學論文的綜述
財政稅收 財政研究國債研究 稅收理論 稅務研討 財稅法規財政政策發展戰略國際經濟行業經濟新經濟學經濟學理論中國經濟 國際貿易地方戰略證券金融證券投資房地產。
學術經濟,顧名思義,就是經濟化的學術,或學術型的經濟。學術經濟,最早出於清代愛國學者---黃懋材「本學術經濟,不樂為外吏」一語。該詞條的現代意義,學術經濟,指具備系統專門學問的人,或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進行的經濟化的學術活動,證明其自身價值的行為。因為學術科研,可以創造精神的和物質的財富,並帶來社會效益。提高學術經濟的檔次和質量、樹立學術經濟研究成果化觀念、以實務性研究為主、促使單一型、學術型向學術經濟型產業發展、促進學術交流與產學研相結合,已是當前學術經濟活動的當務之急。學術經濟,是學人經濟、研究人員經濟,高等學府經濟。分三大類:古典學術經濟、近代學術經濟、現代學術經濟。 「管理就是決策」——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的管理學家西蒙曾經說過。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單純依靠經驗決策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的發展需要。人們迫切需要經驗決策活動向科學化的決策發展,從而形成一套具有完整體系的、便於他人學習和掌握並能運用的科學決策理論和方法。模糊概念和命題不僅在人們的日常思維中大量出現,而且在經濟學家們分析和預測經濟形勢時,也不可缺少。經濟生活的最大特點是模糊性,在對許多經濟問題的分析和經濟預測、決策中,精確的二值邏輯是無法解決的。而模糊邏輯無以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模糊方法對於經濟工作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也有重要作用。模糊邏輯的綜合評判和選擇令人滿意的模糊決策方案
對一個事物的評價,常常要涉及多個因素或者多個指標。具體過程是將評價目標看成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模糊集合(稱為因素集X),再設定這些因素所能選取的評審等級,組成評語的模糊集合(稱為評判集Y),分別求出各單一因素對各個評審等級的歸屬程度(稱為模糊矩陣),然後根據各個因素在評價目標中的權重分配,通過計算(稱為模糊矩陣合成),求出評價的定量解值。上述過程即為模糊綜合評判。
一般的評判問題往往涉及多個因素,特別是在經濟工作中,對象的各因素之間普遍存在著模糊關系,因此,人們在思維中把握對象時總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及其對事物自身類屬、性態的影響,在整體權衡中做出綜合評判,這就是模糊綜合評判。就拿商品房來說,一套住房是否為顧客喜歡,往往涉及好多因素,如地段、樣式、樓層、價格和舒適度等。如何評價住房的優劣,就是個模糊綜合評判問題。下面就以評判某套商品房為例說明模糊綜合評判方法。
設X=房屋地段(x1),樣式構造(x2),價格(x3), Y=很歡迎(y1),比較歡迎(y2),不太歡迎(y3),不歡迎(y4)先做單因素評價。假如單就房屋地段考慮,請一些專門人員進行評價,有50%的人認為很歡迎,有40%的人認為比較歡迎,有10%的人認為不太歡迎,則對房屋地段的評價為:(0.5,0.4,0.1,0)
又假設對樣式構造來說,評價為:(0.4,0.3,0.2,0.1)
而對價格所做的評價為:(0,0.1,0.3,0.6)
這就構成單因素評價的模糊矩陣,用R表示。
不同的顧客由於職業、性別、年齡、愛好、經濟狀況不同,對商品房的三個因素給與的權數也不同,要進行綜合評價還必須加入權重系數。假如有一類顧客買商品房時主要的要求是房屋地段好,樣式構造較差不要緊,價格比較便宜,則有:
A = ( 0.5, 0.2, 0.3 )
這就是此類顧客對服裝評價的三個權數分配,即房屋地段的權數為0.5,樣式構造的權數為0.2,價格的權數為0.3。由綜合評判可得,這類顧客對商品房的評價結果為:
B=A·R (0.5, 0.4, 0.3, 0.3) (註:AR 表示兩個模糊集的合成運算,具體演算法略)
再做歸一化處理,即各項除以1.5,得:(0.33,0.27,0.20,0.20)
這一結果表明,33%的人認為這套商品房很受歡迎,27%的人認為比較受歡迎,20%的人認為不太受歡迎,20%的人認為很不受歡迎。也就是說,就整體來說有一半以上的人對這套商品房的設計是很受歡迎或比較受歡迎的,因此這套商品房的設計比較成功。
從上例可以說明,人的認識的綜合評判活動,是對各個單獨因素的模糊分析和對各個因素的整體的模糊綜合的辯證運動過程,它體現出模糊分析和模糊綜合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轉化,也體現了對事物進行的多角度、多側面、多因素、多值、多測度的立體思維考察。所以,模糊多屬性決策分析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不僅對管理科學、技術經濟理論與應用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對解決許多復雜的實際決策問題也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E. 經濟學論文怎麼寫
一、優秀經濟學論文的特點
(a)選題
選題應該能夠解釋關系較多人利益的現實活動,如用激勵理論研究中國農業問題。
解釋范圍太狹隘的選題寫作意義也不大,但可以作為小品文……(b)內容
利用簡單而深刻的經濟學模型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利用分析證明自己的觀點。
內容的好壞主要取決於(1)用同行通用的規范經濟學方法分析問題;(2)語言清晰准確表達要表達的意思;(3)模型對現實的解釋能力。
(c)寫作形式
形式規范,內容才能規范。如必須有理論綜述部分,就要求確實要了解該領域目前的研究進度。必須有模型的假設,就必須設計出有意義的假設。必須有規范的實證檢驗,就不能隨便……
二、經濟學論文寫作的思維方式
一切從個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構造主要主體的利潤函數和約束條件,求最大化解。 三、典型的三段式經濟學論文
(a)基礎理論,包括理論綜述、現實意義
手段:具體鑽研某一特定領域。
(b)模型,包括假設、界定函數式、求解均衡解、模型的推廣如何提高模型:經典模型,了解其思想精髓。
手段:《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博弈論》
(c)實證分析
手段:《計量經濟學》……
四、寫作建議
(a)選題:知道現實的問題,然後給以經濟解釋。建議了解實際,最好工作兩年;或者了解學術前沿未解決的問題或者加工完美那些已經存在但還粗的模型。建議修博士學位。並且要具體鑽研某一特定領域,個人認為至少需要3年時間,樊綱認為需要10年。注意不要選 錯了領域,人生可沒有太多的3年可用於「試錯」。
(b)學透《高級微觀經濟學》、《博弈論》、《計量經濟學》三門課程,估計要花3年時間。
(c)一個工具只用於解決一個目標(丁伯根法則),保持文章的主線。一篇論文只要解決 一個問題就可以了,如果要解決所有問題,就不會有論證力度,也不會有學術性。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論文格式的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論文格式的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論文格式的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格式的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論文格式的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F. 經濟學論文的撰寫要求
據學術堂了解,關於經濟學論文的撰寫有以下幾個要求:
一、題目
題目應簡短、明確、有概括性,題目應能體現論文的核心內容。字數不宜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另加副標題。
二、摘要
畢業設計要扼要敘述說明書的主要內容、特點,文字要精練;畢業論文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有中、英文對照,中文摘要約300個漢字;英文摘要為中文摘要的譯文。
三、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要詞條,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從大到小排列,並譯成英文。
四、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即1 ……,1.1……,1.1.1……),要求標題層次清晰,各級標題各佔一行並在右邊標起始頁碼。目錄中的標題及頁碼應與正文中的一致。
五、正文
畢業設計(論文)正文包括前言(緒論或序言)、正文主體及結論,其內容分別如下:
1、前言應說明本題目的目的、意義、研究范圍及要達到的技術要求;簡述本題目在國內外的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說明本題目的指導思想;闡述本項目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2、正文主體是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其內容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設和條件;模型的建立,實驗方案的擬定;相關基本概念和理論基礎;設計計算的主要方法和內容;實驗方法、內容及其分析;理論論證及應用,題目得出的結果,以及對結果的討論等。學生根據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的性質,一般僅涉及上述一部分內容。
3、結論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歸納和綜合,對所得結果與已有結果的比較和題目尚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開展的見解和建議。
六、謝辭
謝辭是作者對設計(論文)的形式作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的書面感謝。謝辭語言要誠懇、恰當,內容要實在、簡短。
七、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畢業設計(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設計(論文)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應按規范列出正文中以標注形式引用或參考的有關著作和論文。一篇論著在論文中多處引用時,序號以第一次出現的位置為准。
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於作者直接閱讀過的、畢業設計(論文)利用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應採用注釋的方式。
八、注釋
在畢業設計(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九、附錄
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例如篇幅較大的圖紙、數據表格、計算機程序、原始數據、公式的推演、編寫的演算法、語言程序等材料等。(有兩個以上附錄的,分別標出附錄一、附錄二等)
G. 改革開放與經濟學理論創新參考文獻是哪些
1.新古典經濟學價值理論批判 劉漢全 華中農業大
2.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 程恩富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研究 周振海 東北師范大學
4.改革開放的實踐推動了理論經濟學的創新 楊瑞龍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5.改革開放後中國審計理論發展趨勢探析 黃哲日 江西財經大學
6.改革開放與經濟學理論創新——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 逄錦聚 經濟學家
7.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梯度開放戰略 肖長培 福建師范大學
8.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生產方式理論研究的主要進展 李靜 河南大學
H. 經濟學學術論文怎麼寫
經濟學學術論文一般分為四個部分:摘要、導言、主體和結論。但是我們一般不按順序寫,通常都是從內向外寫,從最核心的模型和計量實證開始,逐漸將論文向外擴展。導言和結論往往被放在最後寫,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核心的論述結論,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在導言和結論中進行概括和總結。但是為了清晰,我們按順序介紹一下論文各部分的寫法。
一、摘要(Abstracts)
摘要通常只有一個自然段,濃縮了該論文的主要要點和特點。摘要一般要說明該論文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該問題的價值,所使用的方法和數據,主要結論及本論文的貢獻。寫摘要有助於我們集中思路。
二、導言(Introctions)
導言說明了所研究問題的歷史和理論背景,對本論文的研究領域進行了解釋,引導讀者進入論文的主題。一般而言,寫導言可以遵循以下四個步驟:宣布主題; 對前期研究進行回顧;指出前期研究存在的問題和遺留的空白;說明本論文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對研究的空白進行了補充或如何對研究的問題進行了回應。在導言結束之時,可以對論文的組織結構做簡要介紹,讓讀者預先就能了解論文的脈絡。導言應該寫得簡潔並要點突出,多餘的鋪墊往往是沒有必要的。導言有的時候只有一個自然段,有的時候也可以長達1000多字或更多,這取決於論文的復雜程度。
三、主體(Main Body)
(一)文獻綜述的寫法
學術論文的主體部分須先進行文獻綜述,說明你做了大量的功課,論文因此是嚴謹和誠信的。你需要對文獻進行嚴謹地分析和梳理;將你的研究放置於其他人研究的背景中;在文獻綜述的過程中強調你的研究貢獻。
1.首先要從整體上對文獻進行評價。相關研究豐富與否?研究關注的主要是方法論方面的問題、數據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迄今的研究主要是實證研究、理論研究或二者兼具?這些研究是集中在一系列相似的問題上嗎?這些文獻在主要議題上是否取得了共識?
2.應當針對主題進行綜述,而不是按照作者流水帳式地記敘。例如,探討數據的主題,探討方法論的主題或者有關結論的主題。3.評論迄今研究的價值和缺陷。
4.解釋你的研究的貢獻。即使你在導言中進行了說明,在這里也不妨再次強調。
(二)論述——提出觀點(Claims)、理由(Reasons)和證據(Evidences)
觀點的提出要依據若干理由,而理由是由證據支撐的。所謂觀點就是論題,是一個主張或一種解釋,而不是對事實的陳述,因此需要得到支撐。觀點之所以形成是由於存在理由。理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認為某個觀點合理。但是如果僅僅提供理由是不夠的。理由必須得到證據的支撐,所謂證據就是反映事實的信息,例如統計數據、數理模型和其他文獻的結論。經濟學的論述有其獨有特點,即提供並支持一個命題,這與其他學科是不同的:
1.經濟學論證是將一種經濟現象付與經濟分析。
2.經濟學論述使用經濟學假設、概念和理論來解釋或理解所探討的經濟現象。
3.經濟學論述使用某些證據來對假設進行支撐,這些證據可分為四類:
(1)假設、理論和教科書中的概念。
(2)定量數據。
(3)計量。計量是對命題檢驗的方法。(4)經濟模型。經濟模型是數學公式,用來對經濟作簡化的抽象,描繪經濟主體決策過程。模型是部分地基於經濟假設、理論和概念而建立的。
(三)論據(Evidences)的寫法
1.模型
如果論文只是使用簡單的回歸分析,那麼模型可能只是回歸方程和經典假設。復雜些的論文可能會設立一個經濟模型,報告最優化的一階條件並對其進行解釋。如果是計量模型,則應說明計量方法以及選擇該方法的理由。設立模型不管是理論模型還是計量模型,都應把假設前提交代清楚,並解釋這些假設背後的經濟直覺。特別是在理論模型推導經濟主體的行為或決策過程中,一定要闡明主體決策的假設前提。模型中使用的符號應盡量標准,最好是直接能從符號中判斷其所代表的變數。學會使用上標、下標和希臘字母。你應該說明模型的來源,是你自己設立的模型還是援引自其他的文獻。
2.數據
數據首先應當指明來源;其次應該對數據源作總體描述,例如樣本量,時間期限,搜集樣本的方法等;應對數據來源的質量做出評價;對可能影響分析結果的數據特徵進行說明,例如數據是否有偏,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現象;解釋你如何處理數據或構造新數據;說明你是怎樣選擇樣本的,例如你是否剔除了某些觀測值。
3.在表格中報告數據和結果
我們通常在表格中報告數據和結果,關鍵是我們應該報告多少數據和結果。著名建築師米斯×凡德洛說過一句話「Less is usually more」(「少即多」),意思是簡單的東西往往帶給人們的是更多的享受。這也同樣適用於數據結果的報告。在報告計量結果時我們通常犯的錯誤是直接把軟體執行結果粘貼過來,這樣會淹沒你想要展示的重要信息。因此,我們應該重新編輯軟體輸出的結果,例如,把多次回歸結果編輯在一張表格中,刪除無關信息只報告相關信息。
4.對結果進行陳述
我們不能把數據和計量結果寫在表格里展示出來就算完了,我們必須在文中對其進行描述,因為,表格並不能自己為自己說話。首先,你要明確地把表格介紹出來。通常只需要寫一句話,告知讀者存在這樣一張表格,並簡要提示其內容(往往是表格標題)。介紹完表格後,你就可以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重點說明了。你應該明確地告訴讀者表格中反映的重要事實。但是你無需對表格中所有的信息都重述一遍,而是應該對數據進行解釋並指出數據中隱含的意義。你要明確什麼才是你最想讓讀者從表格中了解到的信息。四、結論(Conclusion)結論和導言是遙相呼應的,可以說結論是倒敘的導言。在導言中你引導讀者逐步勾勒出你的研究主題,在結論中卻開門見山地歸納你的研究主題。但是結論並不僅僅是導言的鏡像,結論應該涉及一些超越本論文的議題。也就是說,一方面結論應該對論文進行回顧;另一方面,還應對議題進行展望。結論部分使你有機會以簡潔、清晰的方式總結你的論據,注意不是要你一字一句重復你所說過的。在結論部分你可以提出進一步的質詢,擴展你的思路,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結論部分有助於回答這樣一些問題:讀者為什麼應該關注你的論文?為什麼你的議題很重要?以上,我們對學術論文各部分的撰寫方法展開了討論,最後讓我們引用英文論文表達方面的技巧建議,以結束我們的討論:
原則1:Keep your complete grammatical subjects short. 原則2:Express key actions as verbs.
原則3:Begin sentences with 「old」 information.原則4:End sentences with new information.
原則5:Make the subjects of your sentences the person, place, or thing that the sentence is about.
原則6:Make the first few words of your sentences constitute a limited set of concepts. 原則7:Be concise
原則8:Write in para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