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什麼是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
包含國際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宏觀經濟學(Y=C+I+G+NX),相對於考察一個封閉經濟的宏觀經濟而言(Y=C+I+G)
2. 宏觀經濟學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又稱總體經濟學、大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對稱。宏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3.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2]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4. 宏觀經濟學的開放效應是什麼意思
宏觀經濟學,英文名稱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
5. 簡述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模型
所謂開放經濟就是指經濟社會中包括進出的四部門經濟,這四部門是:消費C 投資I 政府G 凈出口X-M
如果以支出法計算國民收入的話,則:GDP=C+I+G+(X-M)
其實就是放棄封閉經濟假定,把國際經濟部門引入宏觀經濟理論中,短期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內容重要組成部分.
其模型你可以參考了解: IS-LM-BP模型,即在IS-LM模型中加入國際收支曲線BP.
IS-LM-BP模型 用來分析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若干宏觀經濟問題,特別是一些政策問題.
^_^
6. 一道宏觀經濟學題目,有關開放經濟的宏觀模型
1、加拿大的資本凈流出減少(因為流出不變而流入增加);加拿大的儲蓄增加(I=S,而I增加了,也可以理解為投資的錢總是要經過銀行存款這個步驟);加拿大的國內投資會減少(擠出效應,就像政府投資增加會引起私人部門投資減少)。
2、加拿大的長期資本存量增加(投資有乘數效應),其實這個問題不一定,如果加拿大已經處在長期均衡水平,那將沒有影響。
3、實際匯率有多種解釋,影響比較復雜。
4、如果從加拿大的國際收支自動平衡來看,其凈出口將增加。
7. 開放經濟下宏觀經濟學的貨幣政策
做任務的,樓主勿怪。
8. 宏觀經濟學的開放經濟
具體經濟知識不予解釋 因為我發現等你上完碩士這些就忘得差不多了 上完博士就全忘了。我想跟你說的就是一點 經濟學思想比經濟學知識更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到實物能用經濟學思維去想 而不是套進去 傳統宏觀經濟學是建立在市場機制下的 假設條件在現實基本不存在 就跟中國的GDP一樣 都信不得的
9. 宏觀經濟學提問,關於封閉和開放經濟的簡單問題。
第一種情況下,本國和外國沒有聯系,即使外國有更好的投資機會,但是由於沒有聯系,或者本國外國對於投資進出有太多限制而導致資本外流的成本很高,所以不得不在國內進行投資。
第二種情況下,因為此時投資壁壘已經被拆除,即已經實現了金融流動自由化,所以如果存在外國比本國的項目有更高的回報時,資本就會外流
10. 一個宏觀經濟學關於小型開放經濟的問題。
1.出國旅遊,本國人將本幣兌換成外幣,導致外幣需求增加、本幣供給增加,這樣外幣供給、本幣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會因為外幣供不應求、本幣供大於求而導致本幣對外幣貶值,即該國匯率下降; 2.本幣貶值後,本幣購買力下降,則該國進口商品需用更多的本幣兌換外幣,所以進口價格上升; 3.本幣貶值,導致兌換的外幣減少,用外幣計價的外國商品需用更多的本幣兌換,所以出國旅遊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