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6 10:23:42

① 生態經濟學的內容簡介

生態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和解決生態經濟問題、探究生態經濟系統運行規律的經濟科學,旨在實現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和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並使生態經濟效益最大化。《生態經濟學》在闡述學科的發展歷史、研究對象、分析方法後,以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產業、生態經濟消費、生態經濟價值和生態經濟制度5個基本范疇為框架,構建了由系統篇、產業篇、消費篇、價值篇和制度篇五大篇章組成的全新體系,使得生態經濟學具有了更加嚴密的內在邏輯。在深入系統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了生態經濟協調發展規律、生態產業鏈規律、生態需求遞增規律和生態價值增值規律等生態經濟學基本規律,使得生態經濟學研究從個別的理論層面上升到一般的規律層面。充分吸收了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生態足跡核算理論、生態保護補償理論、三種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生態資本)相互增殖理論、生態制度創新理論等,全書具有很大的信息量 。

② 生態經濟學是什麼

生態經濟學是生態學與經濟學交叉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態經濟學的目的,是根據生態學和經濟學的原理,從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結合上來研究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具體地說,它是研究使社會物質資料生產得以進行的經濟系統和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的學科,是既從生態學的角度研究經濟活動的影響,又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結合形成的更高層次的復雜系統即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規律的學科。它研究的主要問題有:探討人類社會經濟與地球生物圈的關系,包括人口過剩、糧食匱乏、能源短缺、自然資源耗竭和環境污染;研究自然生態系統的維持能力與國民經濟的關系,為制定符合生態經濟規律的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戰略提供科學依據;研究森林、草原、農業、水域和城市等各主要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綜合效益問題;研究基本經濟實體同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的問題。生態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體現了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走向綜合統一科學體系的大趨勢。

③ 我想了解關於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是一門跨社會科學(經濟學)版與自然科學(生態權學)的邊緣學科。生態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再生產過程中,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和價值增殖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生態環境已經從單純自然意義上的人類生存要素轉變為社會意義上的經濟要素,這有兩層含義。第一,符合人類生活需要的良好生態環境已經短缺,擁有良好的環境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目標之一。第二,自然生態環境對於廢棄物的吸納能力已經或接近飽和,局部地區甚至已經超載,繼續利用它進行生產就必須再生產出新的環境容量,因而需要投入資金進行「建設(生態恢復和污染治理)」,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勞動的「產品」。換句話說,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具有了二重特徵,即從生活的角度看是目標,從生產的角度看已經變成生產要素和條件。

④ 【英國留學】愛丁堡大學的生態經濟學

同學你好,愛大的生態經濟學這個專業是經濟學與環境科學的跨學科課程。旨在運用經濟學的原理來研究和開展對環境的保護以及管理工作。至於說課程難度以及畢業的難度這個要看你個人的努力程度,通常情況下你跟上老師的節奏,課下復習,努力准備考試,認真對待畢業論文就都可以順利的畢業。
在國內的就業方向也比較廣,比如環境咨詢公司,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金融機構,跨國公司,高校等等。祝你一切順利!望採納,謝謝!

⑤ 書籍《生態經濟學》唐建榮主編

不清楚你這問題的意思,你是要買這本書回么?當當網上有答 http://union.dangdang.com/transfer.php?sys_id=1&ad_type=10&from=P-304780&backurl=http%3A%2F%2Fproct.dangdang.com%2Fproct.aspx%3Fproct_id%3D9124316

⑥ 論述生態經濟學名流派及其觀點

1.停滯派
認為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技術的使用已經到達頂端,人口的示意圖工也已經到了極限,所以為了人類的生存,不能再繼續發展了。
觀點有零增長理論和增長的極限等。

2.觀望派(無關論)
認為生態環境問題是發達國家的事,生態環境問題是由發達國家的高消費帶來的,與發展中國家無關。

3.樂觀派(科學會找到答案)
提出了「沒有極限的增長」的觀點。保持持續增長比試圖停止增長也許還要安全。

4.主流派(可持續發展論)
認為生態環境問題是必須要注意的,生態環境對有毒物質的自然降解能力和對再生資源的再生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一限度,人類將面臨危機。

⑦ 求助《生態經濟學》問題

這是一本書,到網上可以下載看到。
生態環境的健康是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地球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日益嚴峻,單純從經濟角度或技術角度思考問題,已不能解決人類面臨的生態困境,這樣做只能使之日益惡化。生態經濟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從哲學、倫理學、經濟學、生態學、物理學等多個角度重新審視人類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探索管理人類生活和地球環境、保護人類的經濟大廈和生態大廈的理論與途徑。本課程分析當今社會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經濟根源,探討經濟世界觀的演進及其理論與思想淵源,闡述生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把經濟學與生態學的原則結合起來,提出建設可持續社會的政策與措施,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奠定理論基礎。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生態經濟學》課程的前身是《森林生態經濟學》,開設於1983年,最早由我國著名林業經濟學家,原福建林學院院長張建國教授為福建林學院林業經濟管理專業首屆本科學生講授。並由張先生親自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森林生態經濟學教科書《森林生態經濟問題》。在該書的基礎上,1995年出版了全國統編教材《森林生態經濟學》,作為全國各林業院校該門課程的指定使用教材。期間曾邀請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松霈作為學院兼職教授為本科生講授《森林生態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90年代以來,余建輝教授作為主講教師和學校森林生態經濟研究方向的學科帶頭人為林業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講授《森林生態經濟學》。經過近20年的積累,森林生態經濟研究方向已成為我校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富有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成果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森林生態經濟學》已成為我校在全國林業院校中有較大影響的課程。作為主要研究方向,2002年完成林業經濟管理二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申報。2000年福建林學院和福建農業大學合並後,經過院系和專業調整,在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中取消《森林生態經濟學》課程,改為講授《生態經濟學》課程,由現有教學隊伍承擔。

課程組秉承了前輩豐富的學術底蘊,努力突出我校該門課程的特色,不斷加強教學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中反響較好。針對生態經濟學課程理論性強,學生感性認識不足的問題,課程組的教研活動主要涉及與生態經濟學聯系緊密的森林生態經濟、資源與環境經濟、循環經濟等領域,主要教改措施包括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和提高學生查找和閱讀課外文獻的能力,並通過吸收學生參與有關「三農」問題和循環經濟的調研,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教改,學生普遍反映收獲頗多,在進行畢業論文選題時與生態經濟學課程相關的選題增多,多數學生能夠根據選題進行實際調研,論文質量明顯提高。目前生態經濟學的課程建設已取得較好的成果,余建輝教授是全國生態經濟學會的理事,楊建州教授作為副主編參與農業部統編教材《生態經濟學》的編寫,生態經濟課程2005年被列為福建農林大學精品課程立項建設項目。

閱讀全文

與生態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