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微觀經濟學復習

微觀經濟學復習

發布時間:2020-11-26 12:40:36

Ⅰ 微觀經濟學考試重點有哪些

1.供求的影響因素及供求定理,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及彈性的計算
2.無差異曲線、等產量線的特徵及原因
3如何實現消費者均衡
4.試述市場失靈的原因及對策、委託代理理論
5.各種成本曲線的形狀、成因及關系,各種成本的計算
6.各種收益的關系及圖形
7.如何實現生產者均衡;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原因及計算
8.四種市場的區別及效率比較
9.博弈及博弈的解
10.生產要素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11.公平的衡量
12.如何實現生產的最優
13.如何理解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4微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Ⅱ 考研微觀經濟學該怎麼復習

一、微觀經濟學考研專業課復習方法
1.掌握框架結構
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書本框架結構,以免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後期復習時,重點從框架結構的角度來復習備考。
2.多畫圖,學會用文字分析和解釋圖形
利用圖形來分析某個經濟學原理、解釋某個經濟現象,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方向,也是經濟學專業考研試題的一個趨勢。例如:
●畫圖題
(1)假定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 ,請畫出收入擴展曲線。
(2)企業對員工實行等額的交通補貼或收入補貼,畫圖說明兩者對員工產生同樣的影響。
(3)企業對員工實行等額的交通補貼或收入補貼,畫圖說明兩者對員工產生不同的影響。
(4)市場由一個價格領導者和一個價格跟隨者構成,產品是同質的,請畫圖說明均衡的確定。[中山大學801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2014研]
復習建議:
在復習備考時,一定要對圖形予以重視,對於核心圖形,一定要熟練掌握,最好是自己在紙上畫幾遍,腦海中有一個很清晰的圖形印象。另外,除了會畫圖,還要學會用文字分析和解釋圖形。這項工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考生平時加強訓練,通過做題來提高解題能力。
3.提升數理水平
近幾年,眾多高校(如南開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加大了計算題的比重和難度,要求考生有較強的數理水平。
(1)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視高數,高數學好了,學習中級甚至中級偏高級微觀經濟學就容易多了。
(2)對於書中涉及到的數理分析,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視,能夠獨立推導。
(3)平時多加練習計算題,掌握解題思路以及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
4.重視課後習題
雖然研究生入學考試考題難度高於課後習題,但是通過作答課後習題,有助於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試知識點以及養成良好的解題思路。從各高校歷年研究生考研真題可以看出,有些高校考研真題來自或改編自相關教材課後習題,甚至指定考研參考書目的課後習題。建議考生第一輪復習時,重點放在課後習題作答上。
●假設政府要提高農民收入。對社會來說,價格支持或限耕方案比直接發錢給農民的成本大嗎,為什麼?(用圖說明)[廈門大學806宏微觀經濟學2009、2014研]
●假定產出是根據含有失業率的生產函數 來表示的。在上式中, 為資本, 為勞動力, 為自然失業率。國民儲蓄率為 ,勞動力增長率為 ,資本折舊率為 。
(1)請把人均產出( )表示為人均資本( )和自然失業率的函數。
(2)計算該經濟的穩態的人均資本和人均產出。
(3)失業通過哪兩種途徑影響穩態的產出水平?[中國人民大學802經濟學綜合2014研]
5.認真研究分析歷年考研真題
通過查看各高校考研真題,發現有些重要知識點經常被重復考到。所以,建議大家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研究分析歷年考研真題,其中包括其他水平相當院校的歷年考研真題。建議考生第二輪復習時,重點放在各高校歷年考研真題作答上。
●生產的三個階段是如何劃分的?@才思教育為什麼生產者通常會選擇在第二階段生產?[雲南大學801經濟學(含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2008研;南京財經大學812西方經濟學2010研;暨南大學803西方經濟學2011研;湖南大學853經濟學原理(含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2012研]
●試分析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形的原因。[山西財經大學801經濟學2011研;廈門大學806宏微觀經濟學2011研;吉林大學823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2013研;浙江理工大學939西方經濟學2014研]
二、經濟學考研專業課復習階段指導
從之前成功輔導經驗來看,經濟學專業課復習一般採用:基礎階段(年後-6月底)、強化階段(7月初-10月底)、沖刺階段(11月初-考研)。
1.基礎階段(年後-6月底)
復習重點:認真參照所報院校指定教材進行復習備考,把重點放在教材知識點理解和課後習題作答上。如果所報院校指定教材為中級甚至中級偏高級,在基礎階段,建議先看初級教材,如高鴻業《西方經濟學》教材。
2.強化階段(7月初-10月底)
復習重點:報考名校的學員,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看所報院校指定的中級甚至中級偏高級教材,並做配套的考題(包括課後習題)@才思教育,提升水平;報考一般院校的學員(考題簡單),完成基礎階段未完成的工作,並將之前的問題(知識點理解、課後習題答案疑問)予以解決。
3.沖刺階段(11月初-考研)
復習重點:多做題(主要是考研真題,包括所報院校考研真題和兄弟院校考研真題等),通過做題更好掌握知識要點和答題技巧;多看復習筆記,復習筆記羅列了復習重點內容;關注經濟熱點問題,並予以歸納總結。

Ⅲ 微觀經濟學該怎麼復習啊

微觀經濟學考研專業課復習方法
1.掌握框架結構
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書本框架結構,以免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後期復習時,重點從框架結構的角度來復習備考。
2.多畫圖,學會用文字分析和解釋圖形
利用圖形來分析某個經濟學原理、解釋某個經濟現象,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方向,也是經濟學專業考研試題的一個趨勢。

Ⅳ 微觀經濟學怎麼復習

主要的知識點書上都有,通常章節後的練習題目就算是要點了。老師平時講課的重點要尤為注意。上幾屆的真題也很有借鑒參考價值。
當然,自己還得多看書多溫習,不然題目稍微變了下你就暈了。

Ⅳ 微觀經濟學 高鴻業版考試重點

我這有WORD版,要的話留郵箱。
第二章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概述以及有關的基本概念
一、 名詞解釋
需求:一種商品的需求函數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量。
需求函數: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和影響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需求表:表示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水平和與各種價格水平相對應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之間關系的數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線:根據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價格—需求量組合在平面坐標圖上所繪制的一條曲線。

供給:一種商品的供給量是指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願意而且能夠提夠出售的該商品的數量。
供給函數:表示一種商品的供給量和該商品價格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供給表:某種商品的各種價格和與各種價格相對應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之間關系的數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給曲線:根據供給表中商品的不同價格—供給量組合在平面坐標圖上所繪制的一條曲線。

均衡:最一般意義是指經濟事物中有關的變數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均衡價格:商品的市場需求量和市場供應量相等時的價格。在均衡價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數量被稱為均衡數量。

需求量的變動:其他條件不變時,由某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
需求的變動:在某種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

供給量的變動:其他條件不變時,由某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的變動。
供給的變動:在某種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數量的變動。

供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變動,引起均衡數量的同方向的變動。

經濟理論:在對現實的經濟事物的主要特徵和內在聯系進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礎上,對現實的經濟事物進行的系統描述。
經濟模型:用來描述所研究的經濟事物的有關經濟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結構。
外生變數: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已知變數,它是模型據以建立的外部條件。
內生變數:可以在模型體系內得到說明的變數。
外生變數和內生變數的關系:外生變數決定內生變數,而外生變數不能在模型體系內得到說明。
參數:數值通常不變的變數,也可以理解為可變的常數。

彈性:一般來說,只要兩個經濟變數之間存在著函數關系,我們就可用彈性來表示因變數變化的反應的敏感程度。
彈性系數=因變數的變化比例÷自變數的變動比例

需求的價格彈性: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於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或者說,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價格弧彈性:某商品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需求量的變動對於價格的變動的反應程度。簡單的說,它表示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彈性。
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當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變化量趨於無窮小時,需求的價格彈性要用點彈性來表示。也就是說,它表示需求曲線上某一點上的需求量變動對於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對於它的相關商品的價格的變動的反應程度。或者說,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
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之間可以互相代替以滿足消費者的某一種慾望,則稱這兩種商品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這兩種商品互為替代品。
互補品:如果兩種商品必須同時使用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一種慾望,則稱這兩種商品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這兩種商品互為互補品。

需求的收入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於消費者收入量變動的反應程度。
正常品:需求量與收入成同方向變化的商品。又可進一步分為必需品和奢侈品。
劣等品:需求量與收入成反方向變動的商品。

供給的價格彈性: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供給量變動對於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或者說,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的供給量變化的百分比。
供給的價格弧彈性:某商品供給曲線上兩點之間的供給量的變動對於價格的變動的反應程度。
供給的價格點彈性:某商品供給曲線上某一點的彈性。

恩格爾定律:在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佔的比例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用彈性概念來表述就是:對於一個家庭或國家來說,富裕程度越高,則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第三章 效用論
效用:商品滿足人的慾望的能力評價,或者說,效用是指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
效用單位:表示效用大小的計量單位。
總效用(TU):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從一定數量的商品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總和。
邊際效用(MU):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邊際量:表示一單位的自變數的變化量所引起的因變數的變化量。
邊際量=因變數的變化量÷自變數的變化量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一定時間內,在其它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消費者均衡:研究單個消費者如何把有限的貨幣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購買中以獲得最大的效用。
商品的需求價格: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對一定量的某種商品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所願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
無差異曲線: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或者說,它是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
效用函數:某一種商品組合給消費者所帶來的效用水平。
等效用函數:與無差異曲線相對應的效用函數。
邊際替代率(MRS):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所需要的放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
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情況下,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是遞減的。
完全替代品:兩種商品之間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變的情況。
完全互補品:兩種商品必選固定不變的比例同時被使用的情況。
預算線:又稱約束線、消費可能線和價格線。表示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給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各種組合。
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在一定的預算約束下,為了實現最大的效用,消費者應該選擇最優的商品組合,使得兩商品的邊際替代率之比等於兩商品的價格之比。
補償預算線:當商品的價格發生變化引起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發生變化詩,用來表示以假設的貨幣收入的增減來維持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水平不變的一種分析工具。
收入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實際收入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
替代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
總效用=收入效應+替代效應
不確定性:指經濟行為者在事先不能准確的知道自己某種決策的結果,或者說,只要經濟行為者的一種決策的可能結果不止一種,就會產生不確定性。
風險:在消費者知道某種行為決策的各種可能結果時,如果消費者還知道各種可能的結果發生的概率,則可以稱這種不確定的情況為風險。

第四章 生產論
生產者(廠商、企業):能夠做出統一生產決策的單個經濟單位。
交易成本:可以看成是圍繞交易契約所產生的成本。

成產函數: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產函數:表示在每一產量水平上任何兩種生產要素之間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固定投入比例生產函數:表示在每一產量水平上任何一對要素投入量之間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短期:只生產者來不及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量。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
長期:生產者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量的時間周期。
勞動的總產量TP 至於一定的可變要素勞動的投入量對應的最大產量。
勞動的平均產量指平均每一單位可變要素勞動的投入量所生產的產量。
勞動的邊際產量指增加一單位可變要素勞動投入量所增加的產量。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在生產中普遍存在這么一種現象: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在連續等量的把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上去的過程中,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於某一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並超過這個特定值時,該要素增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所以,邊際產量最終必然會呈現遞減的特徵。

等產量曲線: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軌跡。
邊際替代率在維持產量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生產要素投入量時所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入量。
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在維持產量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當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生產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遞減的。

等成本線:既定成本和既定生產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各種不同數量組合的軌跡。
等斜線:一組等產量曲線中兩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的點的軌跡。
擴展線:在生產要素的價格生產技術和其他條件不變時,如果企業改變成本,等成本線就會發生平移;如果企業改變產量曲線將於不同的等成本線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產均衡點,這些生產均衡點的軌跡就是擴展線。
(擴展線一定是一條等斜線)

第五章 成本論
機會成本:生產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會計成本:生產過程中企業所發生的各項開支,作為已支出的貨幣額,反映在企業的會計賬簿上。
顯成本: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他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
隱成本:廠商本身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因成本也必須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按照企業自有生產要素在其他用途中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來支付,否則,廠商會把自有生產要素轉移出本企業,已獲得更高利潤)。

經濟利潤:收益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也被稱為超額利潤。
正常利潤: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
短期固定成本(FC):廠商在短期內支付不變生產要素所支付的價格,它不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短期變動成本(VC):廠商在短期內為生產一定量的產量對可變要素所付出的總成本,VC隨產量變動而變動。總成本(TC)是廠商在短期內為生產一定量的產品對全部生產要素所付出的總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 )是指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單位產量所消耗的不變成本。 AFC=FC/Q,其變動規律是:一直下降,產量越大AFC 越小,下降幅度是先快後慢。 平均變動成本(AVC )是指廠商在短期由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量所消耗的可變成本。 平均總成本(AC)是指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量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邊際成本(MC)是廠商在短期內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
長期總成本(LTC ),LTC 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當產量為零時,也就沒有總成本,其變動趨勢也是隨著產量增加,開始增加較快,以後增加較慢,最後又增加較快,(這與短期總成本一樣)。 長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廠商在長期內按產量平均計算的最低總成本。 長期邊際成本(LMC):廠商長期內增加一產量所引起的最低總成本的增量。
規模經濟(內在經濟):在企業生產擴張的開始階段,廠商由於擴大再生產規模二十斤績效已得到提高。 規模不經濟(外在經濟):當生產擴張到一定的規模以後,廠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就會是經濟效益下降。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
市場:物品買賣雙方相互作用並得以決定其交易價格數量的一種組織形式或制度安排。
市場分類: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市場、壟斷市場
行業:為同一個商品市場生產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廠商的總體。

完全競爭市場:一種不收任何因素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銷售收入:廠商的收入。
總收益(TR):廠商按一定價格出手一定產品時所獲得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AR): 廠商在每一單位產品銷售商所獲得的收入。
邊際收益(MR):廠商增加一單位產品銷售所獲得的總收入的增量。

生產者剩餘:廠商在提供一定數量某種產品時實際接受的總支付和願意接受的最小總支付之間的差額。

成本不變行業:行業的產量變化所引起的生產要素需求的變化,不對生產要素價格產生影響。
成本遞增行業:行業產量增加所引起的生產要素需求的增加,會導致生產要素的價格上升。
成本遞減行業:行業產量增加所引起的生產要素需求的增加,會導致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

第七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壟斷市場:整個行業中只有一個廠商的市場組織。

價格歧視:以不同價格銷售同一種產品。
一級價格歧視(完全價格歧視):廠商對每一單位產品都按消費者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出售。
二級價格歧視:只要求對不同的消費數量段規定不同的價格。
三級價格歧視:壟斷廠商對同一種產品在不同市場上(或對不同消費群)收取不同的價格。

壟斷競爭市場:一個市場中有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等產品。
生產集團:市場上大量生產非常接近的同種產品的廠商的總和。

理想的產量:完全競爭企業在長期平均成本LAC曲線最低點上的產量。
生產能力:實際產量與理想產量之間的差額。

非價格競爭:壟斷競爭廠商往往通過改進產品品質、精心設計商標和包裝、改善售後服務以及廣告宣傳等手段,來擴大自己產品的市場銷售份額。

寡頭市場:又稱寡頭競爭市場。指少數幾家廠家控制整個市場的產品的生產的市場組織。
占優策略:無論其他參與者採取什麼策略,某參與者的唯一的最優策略就是它的占優策略。

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參與者都不想改變自己的策略的這樣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占優策略均衡:由博弈所有的參與者的占優策略所構成的均衡。
納什均衡:任何一個參與者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最優策略,如果其他參與者均不改變自己的最優策略。

靜態博弈:在一種一次性的博弈中,一旦每個參與者的策略選定,整個博弈的均衡結局也就確定了,每個參與者不可能再對博弈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什麼影響。
動態博弈:反復進行的博弈。
重復博弈:一個結構相同的波已被重復多次。是動態博弈中的一種。

「以牙還牙」策略:所有成員一開始是合作的。對於每一個成員來說,只要其他成員是合作的,則他就把合作繼續下去。但只要有一個成員一旦被其合作協議採取不合作的策略,則其他成員便會採取「以牙還牙」的懲罰和報復策略,及其他成員都採取相同的不合作策略,並將這種不合作策略再重復博弈中一直進行下去,以示對首先破壞協議者的懲罰和報復。

第八章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
生產要素和生產要素的價格:生產要素分為三類,即土地、勞動和資本。這三類生產要素的價格分別被稱作地租、工資和利潤。

引致需求: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從消費者對產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來的,所以,西方學者認為,生產要素的需求又是「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完全競爭廠商:同時處於完全競爭產品市場和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中的廠商。

邊際產品價值(VMP):在完全競爭下廠商增加一使用單位要素的邊際收益。
邊際要素成本(MFC):成本增量與要素增量之比,即成本對要素的導數。
邊際收益產品(MRP):表示賣方壟斷廠商曾加以單位要素使用量而增加的收益。
賣方壟斷廠商:廠商在產品市場上(作為產品的賣方)是壟斷者,但在要素市場上(作為要素的買方)是完全競爭者。
買房壟斷:廠商在要素市場上(作為要素的買方)是壟斷者,但在產品市場上(作為產品的賣方)是完全競爭者。

第九章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
勞動的供給曲線: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一特定時期內勞動者在可能的工資率下願意而且能夠提供的勞動時間。

「自用資源」:全部既定資源除去供給市場的生產要素外餘下的部分資源。

價格擴展線:預算線繞E(消費者的初始狀態)點旋轉與無差異曲線的切點的幾何,又稱曲線PEP.

閑暇時間:除必須的睡眠時間和勞動供給之外的全部活動的時間。

工資率變動的替代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於勞動者消費閑暇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關系所產生的影響。
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於勞動者的收入從而對勞動時間所產生的影響。

利息率利息率:是廠商使用資本的價格,這是指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使用資本所提供" 服務" 的價格。
資本:由經濟制度本身生產出來並被用作生產要素投入以便進一步生產更多的商品和勞務的物品,作為與土地和勞動並列的一種生產要素。

租金:具有固定供給的一般資源的服務價格。
准租金:短期內固定不變的資源或生產要素所獲得的收益(率)
經濟租金:對於一些要素而言,如果從該要素的全部收入中減去這一部分並不會影響要素的供給。即由於需求的增長,能使生產要素供給者取得超過保留該要素被攻擊而至少支付的費用余額。

洛倫茲曲線:用來反映社會收入平均分配的曲線。
歐拉定理:在完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如果規模報酬不變,則全部產品正好足夠分配給各個生產要素,不多不少。這一定理亦被被稱為分配凈盡定理。
基尼系數:根據洛倫茲曲線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

第十章 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市場的情況不變,單獨分析某一市場(或經濟單位)的價格和供求變動的一種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假定其他市場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單個產品市場或單個要素市場存在的均衡。
一般均衡:經濟中所有經濟單位及其市場同時處於均衡的一種狀態。

瓦爾拉斯定律:當把所有的市場聯系起來加以考慮時,無論商品的價格是多高,經濟中所有的支出總和一定等於所有的收入總和。
生產可能性曲線:在技術和資源既定的條件下一個經濟體系所能生產的兩種產品的最大產量所形成的集合,也稱為產品轉換曲線。

帕累托最優狀態(經濟效率):不可能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經濟社會在不影響其他成員境況的條件下改善某些人的情況。
帕累托改進:指可以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達到使至少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況變差的結果。

契約曲線:契約曲線分為交換的契約曲線(或效率曲線)和生產的契約曲線(或效率曲線)。交換的契約曲線表示兩種產品在兩個消費者之間的所有最優分配的集合。生產的契約曲線表示兩種要素在兩個生產者之間的所有最優分配狀態的集合。

第十一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市場失靈:現實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在很多場合不能導致資源有效配置的情況,即自由市場均衡偏離帕累托最優。

價格管制:假定政府對壟斷行業只實行價格管制,即規定一個低於壟斷市場價格的管制價格或最高限價,壟斷企業會獲得一定量的超額利潤,但這一利潤額低於壟斷廠商自主定價時決定的超額利潤,政府規定低於廠商自主定價的最高限價,一個適當的選擇是按市場需求等於廠商邊際成本的原則決定管制價格。

自然壟斷行業的管制所謂自然壟斷是指在行業中,規模經濟在很大的產量范圍內存在,以致於相對於市場需求所決定的范圍而言,隨著產量增加,廠商的平均成本逐漸減少。

排他性:指某個消費者在購買並得到一種商品的消費權之後,就可以把其他消費者排斥在獲得該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產品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

非競爭性:競爭性是指消費者或消費數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產成本的增加,私人產品大都具有競爭性

外部影響 :單個消費者或生產者的經濟行為對社會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響。
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並且其交易的成本為零或很小,則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公共物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競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卻具有競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資源
公用品的悲劇:公共資源被過度使用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完全的一種,指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擁有更多的信息。

尋租:為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益的活動,這是一種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

委託—代理問題:由於委託人不能確切了解代理人的行為,代理人可能追求他們自己的目標以犧牲委託人的利益為代價。

道德危險:指由於事後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情形,即在契約簽訂後,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採取自利行動是交易的另一方面臨危險。
逆向選擇:指由於事前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情形,即在契約簽訂前,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利用這種信息優勢來做出對自己有利而對對方不利的選擇。

Ⅵ 求微觀經濟學復習資料~~

微觀經濟學綜合復習資料
一、判斷題(在正確的命題前面寫「√」,在錯誤的命題前面寫「X」;每小題1分,共20分)
( X )1. 支持價格是政府規定的某種產品的最高價格。
( √ )2. 經濟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費者的目標是效用最大化。
(√ )3.完全競爭市場的含義:指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 √ )4. 在一條直線型的需求曲線上每一點的需求彈性系數都不一樣。
( √ )5. 消費者均衡的實現條件是消費者花在每一元錢上的商品的邊際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無差異曲線是可以相交的。
( √ )7.需求規律的含義是,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
( × )8. 規模經濟和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所研究的是同一個問題。
( × )9. 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 √ )10、在一個國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佔比例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 √ )11. 邊際成本曲線總是交於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 √ )12.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
( √ )13. 一個博弈中存在納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優均衡。
( √ )14.邊際替代率是消費者在獲得相同的滿足程度時,每增加一種商品的數量與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之比。
(√ )15.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 X )16. 經濟學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 √ )17. 需求彈性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變化對影響需求的因素變化反應程度
( √ )18. 消費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 X )19. 經濟學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 X )20. 平均產量曲線可以和邊際產量曲線在任何一點上相交。
( √ )21. 在長期分析中,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的劃分是不存在的。
( √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與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線是不相同的。
( √ )23. 任何經濟決策都必須考慮到機會成本。
( √ )24、指經濟變數之間存在函數關系時,彈性表示因變數的變動率對自變數的變動
率的反應程度。需求價格彈性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
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 √ )25.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每一廠商長期均衡時都沒有超額利潤。
( X )26. 平均產量曲線可以和邊際產量曲線在任何一點上相交。
( √ )27. 寡頭壟斷市場的最大特徵就是寡頭廠商之間的相互依賴性。
二、選擇題(下列各題中的答案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題前的括弧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C ) 1. 在市場經濟中,當雞蛋的供給量小於需求量時,解決雞蛋供求矛盾的下列辦法中最有效的辦法是:
A. 實行定量供給; B. 宣傳吃雞蛋會導致膽固醇升高;
C. 讓雞蛋的價格自由升高; D. 進口雞蛋
( C )2、關於均衡價格的正確說法是( )。
A: 均衡價格是需求等於供給時的價格 B: 供給量等於需求量時的價格
C: 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交點上的價格 D: 供給價格等於需求價格時的價格
(C )3. 隨著產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 增加; B. 不變; C. 減少; D. 不能確定
( C )4、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從商品的消費中得到的( )。
A: 滿足程度 B: 邊際效用 C: 滿足程度超過他實際支出的價格部分
D: 滿足程度小於他實際支出的價格部分
( A ) 5、當X商品的價格下降時,替代效應X1X*=+5,收入效應X*X2=+3,則商品是( )。
A: 正常商品 B: 一般低檔商品 C: 吉芬商品 D: 獨立商品
( D ) 6. 最需要進行廣告宣傳的市場是:
A. 完全競爭市場;B. 完全壟斷市場;C. 壟斷競爭市場;D. 寡頭壟斷市場
( A ) 7. 在消費者均衡時,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總效用與他所支付的貨幣的總效用的關系是:
A. 前者小於後者;B. 二者相等;C. 前者大於後者;D. 二者沒有關系
( B ) 8. 當某廠商以最小成本生產出既定產量時,此廠商:
A. 總收益為零; B. 一定獲得了最大利潤;
C. 一定未獲得最大利潤; D. 無法確定是否獲得了最大利潤
( B )9、已知某兩種商品的交叉彈性等於1.8,則這兩種商品是( )。
A: 完全替代品 B: 替代品 C: 補充品 D: 完全補充品
( D )10. 隨著產量的增加,短期平均成本:
A. 增加;B. 不變;C. 減少;D. 先減少,後增加
( A )11、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數量是( )。
A: 一家 B: 二家 C: 三家 D: 無數家
( B ) 12. 下列哪一個不是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
A. 大量的賣者和買者;B. 存在產品差別;C. 資源完全流動; D. 完全信息
( C ) 13. 壟斷競爭市場中廠商達到短期均衡的產量的條件是,在該產量處:
A. 兩條需求相交;B. SMC=MR;C 同時符合A和B; D. LMC=MR
( D )14、下列行業中哪一個最接近於完全競爭模式( )。
A: 飛機 B: 卷煙 C: 汽車 D: 水稻
( D )15. 如果連續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在總產量達到最大時,邊際產量曲線:
A. 與縱軸相交;B. 經過原點;C. 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D. 與橫軸相交
( D ) 16. 完全壟斷市場中廠商的邊際收益曲線:
A. 和需求曲線重合; B. 是一條水平線;
C. 在需求曲線上方; D. 在需求曲線下方
( A ) 17. 在古諾雙壟斷模型處於均衡時,每個廠商提供潛在市場容量的:
A. 1/3; B. 1/2; C. 2/3; D. 1
( B ) 18. 卡特爾制定統一價格的原則是:
A. 使整個卡特爾產量最大; B. 使整個卡特爾利潤最大;
C. 使整個卡特爾的邊際成本最小; D. 使整個卡特爾中各廠商的利潤最大
( B )19、假定某企業全部成本函數為TC=30000+5Q-Q2,Q為產出數量。那麼TVC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 B ) 20. 在下列行業中,企業規模應該最大的是:
A. 服裝業;B. 鋼鐵業;C. 飲食業;D. 旅遊業
( B ) 21、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的相交點是( )。
A: 邊際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B: 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C: 平均成本曲線下降階段的任何一點 D: 邊際成本曲線的最高點
( D ) 22. 如果連續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在總產量達到最大時,邊際產量曲線:
A. 與縱軸相交;B. 經過原點;C. 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D. 與橫軸相交
( B ) 23. 在一般情況下,廠商得到的價格若低於以下哪種成本就停止營業:
A. 平均成本;B. 平均可變成本C. 邊際成本D. 平均固定成本
( A ) 24. 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壟斷生產廠商能獲得超額利潤主要是因為:
A. 實行了賣方壟斷;B. 實行了買方壟斷;C. 對產品進行了創新;D. 都不對
( A ) 25. 在下列商品中,不可以採用「薄利多銷」,通過降價來增加收益的商品是:
A. 大米;B. 補葯;C. 旅遊服務;D. 時裝
( A )26、固定成本是指( )。
A: 廠商在短期內必須支付的不能調整的生產要素的費用
B: 廠商要增加產量所要增加的費用
C: 廠商購進生產要素時所要支付的費用
D: 廠商在短期內必須支付的可能調整的生產要素的費用
( B ) 27. 當某廠商以最小成本生產出既定產量時,此廠商:
A. 總收益為零; B. 一定獲得了最大利潤;
C. 一定未獲得最大利潤; D. 無法確定是否獲得了最大利潤
( A ) 28. 下列各種成本中,哪個成本的變動規律是向右下方傾斜:
A. 平均固定成本;B. 平均可變成本;C. 短期邊際成本;D. 短期總成本
( D ) 29. 賣方實施價格歧視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A. 市場有不完善之處;B. 各市場彈性不同 ; C. 市場能夠被分割; D. 以上都是
( D )30、邊際技術替代率( )。
A: 是正的,並且呈遞減趨勢 B: 是正的,並且呈遞增趨勢
C: 是負的,並且呈遞增趨勢 D: 是負的,並且呈遞減趨勢
( C ) 31.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點是:
A. 較多的賣者和買者;B. 存在產品差別 C. 同時具有A和B; D 以上都不對
三、計算題
1、商品X的需求曲線為直線性Q = 40- 0.5PX , 正常商品Y的需求曲線為直線,X與Y的需求曲線在PX = 8 處相交,交點處X的需求彈性之絕對值為Y的需求彈性之絕對值的一半.請按上述條件推導Y的需求數。
解:設Y需求函數為A
因為X與Y的需求曲線在PX = 8 處相交,
所以 QpX=8 = QpY=8 ,
得 A -8B = 40 -0.5* 8 =36 (1)
又E Px = (-0.5*PX ) /(40-0.5*PX )
EPX=8 = (-0.5*8) /(40 -0.5 *8) = -1/9
又EPY = -B*PY / (A – BPY ) ,
則EPY=8 = -8B /(A-8B)
因為交點處X的需求彈性之絕對值為Y的需求彈性之絕對值的一半.
即 2/9 = 8B /(A – 8B)
得 A = 44B (2)
(1) (2)聯立解得:
A = 44 B = 1
所以Y的需求函數為: Q = 44 - PY 即為所求.
2. 設某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函數是MC=3Q2+8Q+100,如果生產5單位產品時總成本是955,求總成本函數和可變成本函數?
. 解:設總成本為TC,則TC=∫(3Q2+8Q+100)dQ=Q3+4Q2+100Q+FC
955=53+4×52+100×5+FC,FC=230,則TC= Q3+4Q2+100Q+230
可變成本函數VC=Q2+4Q+100+230/Q
3. 若廠商面對的需求曲線是 Q= -P +50 ,分別求出廠商的總收益曲線. 邊際收益曲線和平均收益曲線?
解:求反需求曲線:P=100-2Q,則:
總收益曲線TR=PQ=100Q-2Q2;
邊際收益曲線MR=100-4Q
平均收益曲線AR=100-2Q。
4、假定完全竟爭市場的需求函數為 QD = 50000 – 2000 P,
供給函數為 QS = 40000 + 3000 P,
求1)市場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 (2) 廠商的需求函數。
解1)市場均衡時, QD = QS
需求函數為 QD = 50000 – 2000 P,
供給函數為 QS = 40000 + 3000 P,
聯立解得:
均衡價格 P = 2
均衡產量 Q = 46000
2)完全竟爭市場中,廠商的需求曲線是由市場的均衡價格決定,
故廠商的需求函數為 P = 2
5、假定某企業的短期成本函數是TC(Q) = Q3 – 10 Q2 + 17 Q +66 .
求: TVC(Q), AC(Q), AVC(Q), AFC(Q), MC(Q) 。
解:因為企業的短期成本函數是TC(Q) = Q3 – 10 Q2 + 17 Q +66 .
所以, TVC(Q) = Q3 – 10 Q2 + 17 Q ;
AC(Q) = Q2 – 10 Q + 17 + 66/Q ;
AVC(Q) = Q2 – 10 Q + 17 ;
AFC(Q) = 66/Q ;
MC(Q) = 3Q2 – 20 Q + 17 。
6.完全壟斷企業成本函數為C=10Q2+400Q+3000,產品的需求函數為Q=200- P,求企業
盈利最大化時的產量. 價格和利潤?
解:求反需求曲線:P=1000-5Q,則:
總收益曲線TR=PQ=1000Q-5Q2,邊際收益曲線MR=1000-10Q;
邊際成本曲線:MC=20Q+400;
根據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原理:1000-10Q=20Q+400,Q=20;
代入反需求曲線,P=1000-5Q=1000-5×20=900;
利潤π=(1000×20-5×202)-(10×202+400×20+3000)=3000。
四、論述題
1、試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說明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的必要性。
答 : 1)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在技術給定和生產的其他要素投入不變的情況下,連續增加某種可變投入使其邊際產量增加到某一點,超過該點後,增加可變投入會使其邊際產量減少。技術給定和生產的其他要素投入不變是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成立的前提條件,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斷增加勞動投入所引起的邊際收益遞減的例子,經常作為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例證.
2)我國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農村,從事農業,這意味著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依靠農村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是發展生產力,但我國農業人口太多,守著極其有限的耕地,根據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大量農村剩餘勞力不能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滯留在有限的土地上,農民就不可能富裕起來.所以農村剩餘勞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質量,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 農村剩餘勞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與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 農村剩餘勞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農村剩餘勞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有利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率,會促進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加快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提高全民素質,有利於農業乃至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論述需求規律的含義及其特例。
答 (1)需求規律的含義是,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需求量隨著商品的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的下降而增加。滿足需求規律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特例: 1)炫耀性商品,古董,珠寶等; 2)投機性商品,股票等; 3)吉芬物品。
3、外部影響是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的?政府應採取那些措施矯正市場失靈?
答:(1)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活動的主體對它所處的經濟環境的影響。外部性的影響會造成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私人收益和社會收益之間的不一致。外部性的作用可以分為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福利經濟學認為,如果外部經濟效果不能與外部不經濟效果抵消,那麼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優狀態不可能達到,從而也不能達到個人和社會的最大福利.
(2)市場失靈指市場機制在很多條件下不能導致資源的有效配置,不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市場失靈的幾種情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對稱信息.一項經濟活動存在外部經濟時,人們從該項活動中得到的私人利益會小於社會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經濟時,人們從事該項活動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會小於社會成本,這兩種情況,資源配置都會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所以外部性是造成市場失靈的重要原因.
(3)政府應採取的矯正市場失靈的措施:
1)課稅與補貼使外部性效果的產生者自行負擔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利益;
2)合並重組企業,使外在性問題內在化;
3)賦予財產權,對能排他的公共品賦予財產權,對享用者收費,要破壞者配償,削減外部性,提高經濟效率.
4)政府直接管制,如污染的管制.
4、當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Ed=1, Ed >1 ,Ed <1時,價格變動對生產者的收益有何影響。
答: 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同生產者的收益關系如下:
當Ed >1 時,即需求富有彈性時,生產者的收益與價格反向變動,它隨價格提高而減少,隨價格 降低而增加;
當Ed <1 時,即需求缺乏彈性時,生產者的收益與價格同向變動,它隨價格提高而增加,隨價格降低而減少;
當Ed =1 時,即需求單位彈性時,生產者的收益與價格沒有關系.
例如:生產者為提高收益,對缺乏彈性的產品,可以採用提價的方法; 對富有彈性的產品,可以採用降價的方法.
5、簡述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
答:具體條件如下:
1.大量的買者,賣者 2.商品具有同一性:同質的,無差別的.
3.廠家可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 4.沒有市場歧視
5.信息完全充分(交易成本為零) 6.資源自由流動(自由締約)

Ⅶ 微觀經濟學重點

中山大學,微經98分,對於考試來說,重點如下:
1、PPF
2、供給和需求曲線(移動情況下會發生什麼版變化)權
3、供給和需求曲線是怎樣產生的?(從生產成本和效用的角度)
4、競爭市場和壟斷市場的價格產量分析
5、無差異曲線
6、彈性(需求和供給)
7、除此之外,樓上的各種概念和定義知道即可
其餘的不是重點

Ⅷ 微觀經濟學怎麼復習范里安的

你本科專業是數學,經濟學肯定涉及的很少,范和曼屬於中級經濟學,如果一上來就看可能會很吃力,我建議你先學習初級的經濟學,比如高鴻業的微宏觀經濟學,打打基礎,這樣就好一些,再就是學經濟學最重要的就是數形結合,多做圖,其實就是計算與理論的結合,最重要的還是把課本吃透,原理搞清楚, 范和曼的書 例子比較多 生動 不像中國經濟學家寫的書艱澀 建議你看高的書 祝你成功!!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復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