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觀經濟學難學嗎
還好。。
看教材的話要注意總結
就是你看懂了
但是還要用自己的語言把學到的東西組織一次
跟教材再對比
然後多想 聯系實際案例
沒問題的
B. 求問 微觀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英文版PDF) 第七版曼昆mankiw 謝謝
這個是 08的參考書目 中心每年的書目都會有些變化,例如07年的就和下面的不同。 ·「微觀經濟學及其應用」主要參考書: A. H·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B. 周惠中,《微觀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C. Walter Nicholson: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 9th Edition ·「宏觀經濟學及其應用」主要參考書: A. 曼昆 N. Gregory Mankiw,《宏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B. 羅伯特·巴羅, 《宏觀經濟學》,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C. 求周惠中《微觀經濟學》及《微觀經濟學學習指南》答案。
參考答案 東風吹,戰鼓擂,
D. 微觀經濟學買那個作者的比較好
微觀經濟學學習指南 作者 周惠中 ISBN號 7208048533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11-01開本裝幀 膠版紙 / 簡裝本 / 223頁 / 195000字定價
E. 周惠中微觀經濟學第3版視頻網課哪個老師講的好
周惠中微觀經濟學第3版視頻網課
之前在攻關學習網學的
老師講的比較到位,題目也講的蠻多的,對我考研幫助蠻大的。
推薦,如果確認好,記得回來採納一下下……
F. 誰可以給我發一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解釋生活實際的論
一、微觀經濟學的產生
微觀經濟學的產生以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民財富性質原因的研究》為標志,至今已經有231年的 歷史 了。亞當・斯密通常被學術界認為是微觀經濟學的創始人。
斯密認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從事經濟活動的動機和目的就是為追求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但每個人都不能獨立生存,通過分工使交換成為可能,並接受「看不見的手」的約束,實際這種對人類經濟活動的抽象描述就是經濟學範式研究的對象邏輯,因此,在此觀念範式層提供的邏輯空間上,亞當・斯密提出了貨幣、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工資、利潤等經濟范疇,構成了古典 政治 經濟學的規則範式。斯密反對重商主義政策,主張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經濟自由的種種障礙,建立起合乎 規律 的「 自然 秩序」,使每個人追求的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協調起來,最終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這些促使財富增長的主張,構成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操作範式。當然以觀念範式為基礎,還可演繹出更多的定理,從而使其理論更加完善。
亞當・斯密通常被學術界認為是微觀經濟學的創始人。微觀經濟學從創建到目前不斷有新的理論、新的觀點充實到微觀經濟學的知識框架中,使得微觀經濟學的體系更龐雜,內容更豐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樣化。微觀經濟學由對經濟問題的定性分析為主 發展 到要採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應的定性結論。現實生活中大量的經濟學問題的解釋和說明需要藉助建立經濟學模型並運用數學、微積分、運籌學、概率論等相關學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觀經濟學的理論越來越抽象,越來越深奧,其邏輯性也越來越強,甚至在一定的假設前提下對某一問題的分析,因為假設條件不同,結論會差別巨大。有時對於同一個經濟問題,不同經濟學流派的觀點與結論竟然截然相反。這就使得微觀經濟學成為財經類學生學習的難點,使得眾多的初學者無從下手。對部分微觀經濟學教學人員而言,他們在講授微觀經濟學的時候,往往迷戀於介紹復雜的經濟學模型,繁瑣的數理推導過程,忽略了對經濟學基本思想的介紹,造成微觀經濟學成為高等學校經濟 管理類專業學習難度系數最大的一門課程。
二、理性的廠商
廠商是微觀經濟學的又一個重要主體。在西方經濟學中,生產者亦稱廠商,它是指能夠做出統一生產決策的單個經濟單位。在微觀經濟學分析中,廠商被假定為合乎理性的經濟人,廠商提供產品的目的在於追求最大的利潤。廠商最大化的利潤是總收益和總成本差額的最大化。為使該差額最大,要盡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廠商的行為不得不研究廠商的生產和成本,故生產理論和成本理論是微觀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理論必然涉及到生產的投入和生產的產出,而 企業 的生產行為是一種持續的過程,生產的規模會隨著市場需求和企業目標等眾多因素的變化而調整。在微觀經濟學里,以企業是否可以調整其規模為標准,將企業的生產分為長期生產和短期生產。短期生產是企業規模不變,而長期生產是企業可以調整生產規模。理性的廠商會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條件使得短期和長期的生產成本最小化,產出最大化,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因此,微觀經濟學中廠商的行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設條件出發的。
三、生產和消費同時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 經濟 學
最優的經濟關系就是不僅生產達到了最優的狀態,消費也達到了最優的狀態。經濟學上把這種經濟的最優效果稱作帕累托最優狀態。經濟學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人們無限的慾望的一門學科。因此,如果產品在消費者之間的分配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狀態,即任何重新分配都會至少降低一個消費者的滿足水平,那麼,這種狀態就是最優的或最有效率的狀態,同樣如果要素在廠商之間的配置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狀態,即任何重新配置都會至少降低一個廠商的產量,那麼,這種狀態就是最優的或最有效率的狀態。生產和消費的最優如果能同時達到 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則是社會整體福利的最大化,或稱之為社會得到了最大化的滿足。這種一般均衡和社會整體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於生產的理性、消費的理性及社會收入分配的理性考慮的,即是從理性人的假設條件出發的。
四、三個關鍵詞:需求、供給、價格
在經濟學家的筆下,復雜多變的經濟可簡化成需求、供給、價格這三個簡單的名詞。
1.需求。
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時期內,每一價格水平時,居民戶 計劃購買的產品與勞務量。需求是購買慾望與支付能力的統一。消費者行為的出發點是需求,歸宿是需求的滿足,即效用。在微觀經濟學中有兩種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這兩種理論的假設前提、分析工具、表達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結論是殊途同歸的:即居民戶把有限的收入分配於各種消費上,以獲得滿足程度的最大化,這就是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目的,其理性選擇;需求定理的內容是由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的行為所決定的。如此,透過消費者的需求這個表面現象研究其深層次內容――消費者行為分析。
2.供給。
供給(supply)是廠商在某一時期內,每一價格水平時,計劃出售的產品與勞務量。廠商的供給行為可以用生產者行為理論來作出合理的解釋,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主要分析理性的廠商如何生產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具體而言,運用生產理論和成本理論分析廠商在 企業 內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產出既定的產量,從而實現內部的經濟效益。但這一行為並不能保證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實現,因為企業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在市場上銷售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還必須通過市場理論來考察不同市場類型條件下完全競爭廠商和不完全競爭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經濟行為,及其短期、長期均衡價格和產量的決定,進而推導出廠商的供給曲線。
3.價格。
市場經濟的成功乍一看是一個謎。千百萬利己的家庭和企業分散作出決策似乎會引起混亂。但事實並非如此。事實已經證明,市場經濟在以一種促進普遍經濟福利的方式 組織經濟活動方面非常成功。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國富論》中提出了全部經濟學中最有名的觀察結果:家庭和企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他們彷彿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結果。價格既反映了一種物品的社會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該產品的社會成本,它引導著社會資源的配置,影響著消費者滿足程度最大化、廠商利潤最大化乃至整個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實現。
參考 文獻 :
[1]何璋.西方經濟學[M].北京: 中國 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上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
[3]周惠中.微觀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G. 微觀經濟學的作者簡介
周惠中,美國西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科學專業專,同年,赴美國西北大屬學攻讀博士學位。1986年夏,在全美著名的凱洛格管理研究生院獲得管理經濟學博士學位。
自1986年到1990年,周惠中在密歇根大學經濟系任教。1990年任教於西密歇根大學,現為該校的經濟學教授。曾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日本立教大學聘為訪問教授和研究員。
學術專長和研究興趣主要是微觀經濟理論、激勵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網路經濟以及市場和非市場經濟的企業行為。有多篇關於轉型經濟企業行為的論文發表在比較經濟學領域里最有聲望的學術刊物《比較經濟學期刊》上。其他論文發表於《經濟體制》、《中國經濟評論》、《公共決策》以及《經濟學和商學期刊》。作者近年來研究中國政府間的競爭對市場競爭的影響,以及中國電信產業的競爭和監管。中文論著包括《經濟激勵和經濟改革》等,收於《現代經濟學前沿專題》等論文集。
H. 微觀經濟學有什麼好的參考書嗎
《微觀經濟學》徐春秀、顧建平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張元鵬《微觀經濟學》 張元鵬《西方經濟學例題精解與練習》
《微觀經濟學》 周惠中 上海人民出版社
現代微觀經濟學》 司春林等 復旦大學出版社
I. 周惠中微觀經濟學視頻哪有下載
向博學習網最近更新了這個視頻課程,講的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