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發布時間:2020-11-26 14:09:03

1. 國民收入核算原則<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從社會總產值中扣除物質消耗後的剩餘部分就是國民收入,國民收入(價值形態)=社會總產值-已消耗生產資料價值或國民收入(實物形態)=社會總產品-已消耗生產資料。在使用價值上,國民收入是由體現新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所構成。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生產部門,有農業、工業、建築業和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繼續的運輸業、郵電業及商業等。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假設:經濟中就只存在兩部門,即消費者和企業,不考慮折舊,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和國民收入相等,都用Y表示。
支出角度:Y = C + I
收入角度:要素總收入一部分用於消費,剩餘部分用於儲蓄。
於是,Y = C + S
所以 C + I = Y = C + S,即 I = S,這就是儲蓄——投資恆等式
注意:此時的儲蓄等於投資是指根據定義,從會計的角度看,事後的儲蓄和投資總是相等。但是這並不代表實際經濟中意願儲蓄(事前計劃的儲蓄)等於企業意願投資(事前計劃投資),實際經濟生活中,儲蓄動機和投資動機不同,所以常常導致他們不等,從而使得總需求和總供給不平衡,進而引起經濟的收縮或擴展。(主要差別在於存貨投資)。
(二)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C + I + G = Y = C + S + T
即 I = S + (T – G)(個人儲蓄 + 政府儲蓄)
(三)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恆等式
I = S + ( T – G) + ( M – X + Kr ) ( 個人儲蓄 + 政府儲蓄 + 外國對本國的儲蓄)。

2. 急求高鴻業第三版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的章節目錄

第四版微觀(北京大學
劉文忻):
http://202.152.177.122/weiguan/info.html
宏觀經濟學(華南理工大學
龍志和):
http://scutde.net/courses/course_9/index.htm
這是我近幾天在看的教程,沒有專找到更好的屬.如果你找到了更好的,請與我交流哦.

3.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1.因為長期來看 一個競爭性行業中的企業處於均衡狀態 (叫什麼狀態來著 忘了····) 總之就是收支平衡 所以利潤可以歸結為企業的機會成本 (好像也可以叫經濟租) 比如說你獲得了利潤 可以歸結為你擁有技術或者是擁有市場的機會成本(你把技術或市場單純出售一樣可以獲得相同的利潤)
2.KR 我可以看做是凈出口么?如果是的話 個人認為不用歸結到哪部分吧(有啥實際意義不) 算作工資?
3.名義GDP=實際GDP+通貨膨脹率,想了一下,會不會是LZ題目中的實際GDP增長應該是這么斷句:實際 / GDP增長,理解為數據上看到的GDP增長,並不是指「實際GDP」

4. 國民收入核算原則<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國民經濟核算中的收入是指現期生產的最終物品和勞務所得到的收入。
收入不包括出售非現期物品和勞務所得到的收入(例如出售去年買下的房屋),也不包括既不是生產物品也是提供勞務所得到的收入(例如股票與債券)。
國民收入核算原則是避免重復運算,最終產品的製成需要經過多個生產階段,計算國民收入時要只計算最終產品的價值,不計算中間產品

5.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有哪些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主要有兩個方面:
(1)收入財富分配效應,即收入和財富在不同的階層之間的再分配。
(2)產量和就業效應,即不同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對產量和就業的影響。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在一段給定的時間內,給定經濟體中的物價水平普遍持續增長,從而造成貨幣購買力的持續下降。

6. 西方經濟學的宏觀部分和宏觀經濟學的區別,用都學嗎

沒區別,那就是一門課

7.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幾道問題請教

1、如果實際利率足夠低,經濟可能深陷於流動性陷阱之中,無論是擴張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都失靈了,此時貨幣政策是無效的。實際利率足夠低,說明貨幣供給遠大於貨幣需求,就像土豆種的太多賣不起價,緊縮的貨幣政策就好比你摧毀一部分土豆,可能土豆還是太多了,價格還是上不來。從這個道理上來講,選A還是可以的。雖然我覺得這道題很無趣。主要實際利率很高的話,緊縮貨幣政策不僅有效,而且有可能會導致利率變成無限大,所以這道題不能選C。相較之下,你就勉強選A吧。

2、什麼經濟的總供給曲線會是一條垂直的線?恐怕只有理論上的完全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是不會採用財政政策的。這點你需要和貨幣供給進行區分,貨幣是由央行發行的,相對來說保持貨幣供給不變較為容易。而一個經濟體要完全控制人們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是很困難的。這道題從數學函數上來講,你是對的;但是在經濟學中,我們還是要重視把經濟和數學結合起來討論。

3、向工人支付1單位產品的實際工資,意思就是工資為1單位產出。因為這個模型中沒有價格,所以是實際工資,具體來說,Y=K^1/3*L^2/3=1000,也就是1000單位資本和1000單位勞動力生產出了1000單位產品,而工人的工資就是1單位產品。其實你可以很簡單的看出,1000個工人,每個工人的工資是1單位產品的話,那麼總工資就是1000單位產品,而總產出也是1000單位產品。也就是說,工人拿走了所有產出,投入的1000單位資本沒有任何收益。所以均衡工資肯定小於這種實際工資,否則資本根本不會投入進來。更進一步,根據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均衡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出,所以均衡工資w=dY/dL=2/3<1。從經濟意義上來講,每產出1單位產品Y,資本K貢獻了其中的1/3,所以應該分得1/3,而勞動力貢獻了其中的2/3,所以應該分得2/3。

8.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作業


ki=1/(1-0.8)=5
△Y=△i*ki=5*(100-50)=250
Y2=Y+△Y=750+250=1000
(圖就不做了好伐)

1.實際貨幣供給沒有數字噢?我以前做過這個題 數字是500 就先用500替著好伐
(1)聯立:
y=c+i+g
c=0.8(1-t)y
t=0.25
i=900-50r
g=800
可得:y=4250-125r 即IS曲線
(2)聯立:
L=0.25y-62.5r
m=M/P=500
L=m
可得:y=2000+125r 即LM曲線
(3)聯立
y=2000+125r
y=4250-125r
可得 y=3125 r=9%

2.題目又抄錯了 NX=100-0.12y-500r噢
(1)聯立
y=c+i+g+NX
c=100+0.9yd
i=200-500r
NX=100-0.12y-500r
g=2000
可得:y=6000-2500r 即IS曲線

P=1
M=800
M=(0.8y-2000r)P
得:y=1000+2500r 即LM曲線

(2)
聯立:
y=6000-2500r
y=1000+2500r
得:y=3500 r=1%

(3)
c=100+0.9*(1-0.2)y=2620
i=200-500r=-300
NX=100-0.12y-500r=-820

關於最後一題投資做出來是負值我也搞不明白 這個你先放一邊吧

閱讀全文

與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