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弈論的作用,以及它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博弈論(Game Theory),亦名「對策論」、「賽局理論」,屬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 博弈論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系、計算機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 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博弈論還是屬於運籌學的范疇。
經濟學中的應用就是運用矩陣的方式來分析問題,詳細清楚,最經典的就是囚徒困境,帕內托效率,帕內托定律,帕內托改進。納什均衡,邊際效用和成本,邊際遞增和遞減規律。
2. 博弈論和經濟學的關系是什麼
博弈論屬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考慮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博弈論現在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准分析工具之一,研究經濟行為中的博弈行為的過程與結果。博弈論的開創人是馮·諾依曼,他曾和摩根斯坦寫過著作《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之後納什完善了博弈論,證實了均衡點的存在,形成了納什均衡。94、96、01、05、07和最近的12年諾獎經濟學獎頒給與博弈論的研究有關的專家,你也可以到網路上搜尋博弈論和經濟學相結合的教材。
3. 博弈論在經濟學里的作用
博弈論對寡頭理論,信息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研究微觀經濟中經濟個體之間的行為,決策及相互影響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博弈論的出現使經濟學的研究更加規范,為經濟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天地。
4. 經濟學中 博弈論與納什均衡的關系
博弈論中將博弈分為四種「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所謂靜態博弈就是說參加者同事或不同時做決策是 後行動者不知先行動者的決策就叫靜態博弈。比方說 兩個罪犯在偷盜未果,但發現房子里有人被殺 警察將其抓獲並分開審訊 給他們提出的條件是 若兩人都坦白則各判八年 若一個坦白一個抵賴則坦白的釋放 抵賴的判十年 若兩個都抵賴則按入室搶劫算 各判兩年。這個例子中 倆盜賊所處的環境就是靜態博弈 因為雙方都不了解對方的策略 而納什均衡就是:在當事人做決策時 雙方都是假定對
5. 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意義
經濟博弈論是指將博弈論知識用於經濟問題的分析之中,如針對經濟問題的種類、結構,構建出相應的數學博弈模型,用於描述、反映經濟問題參與人的策略選擇動機,以便尋找到己方的問題最優解(其實也是其他利益主體的最優解)。上述新老兩個廠商爭奪產品市場的例子就屬於經濟博弈范疇。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政府與消費者之間、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不斷加強,以這些經濟主體間的對抗、依賴和制約為研究前提和出發點的博弈論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例如,近一兩年來,國家為了防範經濟過熱,央行適當調高了貸款利率,其目的是遏制各地過猛過熱的項目建設。面對這一財政政策,各地企業,尤其是那些有當地政府支持的大中型企業,所選擇的策略無非是與央行合作,減縮當前的投入,停止大型項目的審批;另一種策略就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維系其一己私利,置全國一盤棋的整體利益於不顧,大中型企業間暗自串通,繼續上馬新項目,妄圖影響或架空中央的財政政策。於是,形成了政府與地方大中型企業之間的博弈,如何協調,如何處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因此,無論在社會經濟宏觀層面,還是涉及到個人、經濟組織的微觀層面,博弈論的功用都是顯而易見的。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博弈論的學習,使我們在分析經濟現象和協調經濟利益時,能夠學著以戰略的思維來統領我們的原則;以謀略的方式來做出我們的選擇。隨著我們進一步系統掌握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定能使我們在未來對抗性更強,競爭更激烈的市場活動中,思路更開闊,決策錯誤更少,活動效率更高,成功機會更多。
6. 經濟學的博弈指什麼>
博弈論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生物學家使用博弈理論來理解和預測進化論的某些結果。
博弈論已經成為經濟學的標准分析工具之一。
博弈論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博弈論思想古已有之,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等著作就不僅是一部軍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論著作。
博弈論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展。
(6)經濟學中的博弈論擴展閱讀:
要素
1、局中人:在一場競賽或博弈中,每一個有決策權的參與者成為一個局中人。只有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現象稱為「兩人博弈」,而多於兩個局中人的博弈稱為 「多人博弈」。
2、策略:一局博弈中,每個局中人都有選擇實際可行的完整的行動方案,即方案不是某階段的行動方案,而是指導整個行動的一個方案,一個局中人的一個可行的自始至終全局籌劃的一個行動方案,稱為這個局中人的一個策略。
如果在一個博弈中局中人都總共有有限個策略,則稱為「有限博弈」,否則稱為「無限博弈」。
3、得失:一局博弈結局時的結果稱為得失。每個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結束時的得失,不僅與該局中人自身所選擇的策略有關,而且與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組策略有關。所以,一局博弈結束時每個局中人的「得失」是全體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組策略的函數,通常稱為支付(payoff)函數。
4、對於博弈參與者來說,存在著一博弈結果 。
5、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經濟學中,均衡意即相關量處於穩定值。在供求關系中,某一商品市場如果在某一價格下,想以此價格買此商品的人均能買到,而想賣的人均能賣出,此時我們就說,該商品的供求達到了均衡。所謂納什均衡,它是一穩定的博弈結果。
7. 什麼是博弈論,經濟學中得博弈理論又是指什麼
《博弈聖經》中《人類未知的藍色檔案》一文給出了博弈論的定義:「我們把動物利用大自然移動的癮魂,在決策人期待的空間里,形成三維均衡的語文學理論,稱為博弈論。」
8. 經濟學博弈論,主要講的是什麼上哪學
經濟學博弈論是理論,博弈,也就是賭博。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賭錢。
博弈,也就是賭博。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賭錢。舉個例子來說,在一些新的領域,所謂的冷門,我們要大膽的去嘗試,以一種全新的理念,去賭博,以不同的觀念來博弈這場經濟的走向趨勢!博弈,以非常人的思想來創造我們自己認為能獲得的利益! 博弈論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展,正式發展成一門學科則是在20世紀初。1928年馮·諾意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1944年,馮·諾意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的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談到博弈論就不能忽略博弈論天才納什,納什的開創性論文《n人博弈的均衡點》(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給出了納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 此外,塞爾頓、哈桑尼的研究也對博弈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今天博弈論已發展成一門較完善的的學科。
推薦使用書籍進行學習:《經濟博弈論》
《經濟博弈論》行文深入淺出,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簡單直觀的例子等,介紹博弈論的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經濟博弈論》能夠幫助讀者盡快掌握現代博弈論的基本理論和應用能力,是學習博弈論比較理想的入門教材。《經濟博弈論》適合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博弈論及相關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經濟理論工作者、經濟管理人員參考,法律、政治等專業的理論和實踐工作者閱讀《經濟博弈論》也會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