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
從1843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長期地、深入的研究經濟理論,為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科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研究出來的。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什麼錯誤,任何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資產
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
『貳』 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觀點怎樣分析社會生活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及邏輯證明它在實踐中的作用.
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首先,從真理的本性來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他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因此,作為檢驗真理的標准,就不能到主觀領域內去尋找,不能到理論領域內去尋找,思想、理論自身不能成為檢驗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准.
其次,其次從實踐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實踐具有把思想和客觀實際聯系起來的特性.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
邏輯證明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檢驗理論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是對實踐標準的一個重要補充.在實踐中,人們常常對提出的計劃、方案進行理論論證,已確認其可行性,當論證通過後便可認為是一套可付諸實際的正確計劃、方案.
但邏輯證明不能取代實踐檢驗真理的標准,已被邏輯證明的東西,還必須 最後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最終被認為是確定無疑的認識,邏輯證明必須服從於實踐檢驗的最後結果.
2、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但是我們老師說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在最後)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家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一體化過程.
簡答:1、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其在馬克思主義中的作用.
聯系: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有機聯系的整體.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證明和應用,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核心和結論.
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認識歷史和時代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和他被社會主義必然代替的歷史命運.
科學社會主義在唯物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現的基礎上,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的歷史條件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
2、辯證法兩個基本特徵中關於聯系的觀點以及它的特點.
觀點: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
特點:1、聯系具有客觀性
2、聯系具有普遍性
3、聯系具有多樣性
第二、 競爭手段上,壟斷組織除了採取各種形式的經濟手段外,還採取非經濟的手段,使競爭變得更加復雜、更加激烈
第三、 競爭范圍上,壟斷時期,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經濟領域的競爭對手多種多樣,而且還擴大到經濟領域之外進行競爭.
原因: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
第二: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
第三:社會生產是復雜多樣的,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社會生產都包下來.
4、無產階級革命區別於已往的任何革命形式的特點.(186)
第一:無產階級革命是徹底消滅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無產階級革命就是要徹底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統治的革命.
第三:無產階級革命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
『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哪些主要的新觀點謝謝。
所謂:1,與時俱進!應該算上一個!另外,2,實事求是,也是一個!甚至,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應該算上一個!
『肆』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商品和價值,剩餘價值論,勞動價值理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壟斷資本主義分析。
『伍』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主要觀點及評論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
評論:把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對立統一的關系,統一是重點:1)統一指的是兩者缺一不可,缺失哪一個都不成為商品;2)進一步把握在這個統一體內,二者各自的地位,首先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區別一個東西是一般的勞動產品還是商品在於是否具有價值,反映了商品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即社會的生產關系;使用價值的地位—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存在於使用價值中,沒有了使用價值也就沒有了價值,它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生產力的關系。
2、勞動二重性的原理
評論:它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首先,勞動二重性學說為勞動價值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馬克思把生產商品的勞動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第一次科學地回答了什麼勞動創造價值的問題,從而使勞動價值理論發生了革命性變革,成為完全科學的理論。
其次,勞動二重性學說為剩餘價值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科學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區分了資本的不同組成部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餘價值的真正源泉,從而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
再次,勞動二重性學說,還為其他一系列理論提供了理論基礎。馬克思從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出發,在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主義再生產理論,等等。總之,馬克思的全部經濟理論都是建立在勞動二重性理論基礎之上的。
3、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評論:影響價格變動有五個因素(價值、供求、貨幣自身的價值、國家的經濟政策、商品生產經營者之間的競爭),五個因素同時存在並作用,這就導致每次具體商品交換,大部分是不等價的;但是等價交換是個規律和趨勢,如何實現的呢,恰恰是靠了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依據供求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我們要理解的是價值規律如何發揮作用,如何實現。即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在內容上主要包括供求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這兩個方面。
供求價格機制是指供求決定價格,價格影響供求,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供求價格機制直接對應的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第一點,自發調節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競爭機制中所談到的競爭主要是企業之間的競爭;如何展開競爭,中心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競爭機制直接對應的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第2,3點,這兩點就是通過競爭機制實現的。
4、貨幣有關知識和原理,包括:(1)三個問題:貨幣的概念,本質和產生;(2)貨幣的五種職能。
評論:(1)貨幣的產生使價值有了獨立的表現形式。貨幣形式成為商品經濟中社會財富的代表。商品世界分裂為商品與貨幣兩大部分,一切商品都只是作為使用價值存在,只有貨幣作為價值存在。商品要真正成為價值,就必須轉化為貨幣。商品內部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轉化為商品與貨幣的外部對立。
(2)貨幣的五種職能共同表現了貨幣一般等價物的本質。五種職能的排列順序反映了它們產生的順序及其相互關系。五種職能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是貨幣一產生就有的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
『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哪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無產階級的「全部理論內容是從研究政治經濟學產生的。」從1843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長期地、深入的研究經濟理論,為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建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科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用鞋子在座位底下磨出一道槽才研究出來的。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蘇聯的解體,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什麼錯誤,任何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馬克思發現了經濟規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經濟學領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資產
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
『柒』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哪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
(1)勞動價值論
(2)勞資關系論
(3)剩餘價值論
(4)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論
(5)社會進步論(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所形成的一部巨著是《資本論》,它的研究對象是: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附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社會科學的一種,它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經濟學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
『捌』 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不同觀點
馬克思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不同觀點
一、具體研究對象不同。
不管是馬經還是西經都是研究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但是具體的研究對象不同,或者說切入點不同。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對馬克思的這一論述存有不同解釋,但是一般認為,馬經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聯系生產力來研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
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和政策問題。相對來說,馬經更側重對經濟現象背後的本質性的社會關系的分析,其建立的各種經濟范疇都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而西經更側重對表層的經濟現象的解釋和預測,按薩繆爾森的規定,西經首要任務是對生產、失業、價格和類似的現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釋。當然,隨著理論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這種具體研究對象的區別也不是絕對的,而是有交叉的,西經也會涉及到制度層面的深層分析,馬經也會分析經濟運行。
二、研究框架不同。
貫徹馬經的主線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馬經正是聯系生產力來研究該矛盾中的生產關系變遷規律。馬經從商品入手,以嚴格的邏輯得出其理論大廈的基石——勞動價值論,並依商品-貨幣-資本的邏輯分析了資本的產生;隨後,把目光從生產轉向流通,剖析了資本的周轉、循環和流通過程中本質和規律;最後,老馬從整個資本主義生產的高度轉向分配領域,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剝削的本質,並說「資本自從來到世界,從頭到腳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在馬經那裡,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為主線,由價值、使用價值、剩餘價值、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構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經體系中,以供求的現實矛盾為出發點和主線,供求理論為核心,「經濟人」假設為前提,來展開分析。依次提出彈性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企業行為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等等,構成了微觀經濟學體系。大危機和國家壟斷資本的現實要求,脆生了從總體上分析宏觀經濟運行的必要,這就是宏觀經濟學體系,也是以總供求理論為核心展開的,盧卡斯革命以後,基於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分析成為了主流。國際經濟活動的實踐要求,使得微觀和宏觀分析體系延伸到國際經濟領域,構成了國際經濟學。可見,在以供求理論為核心的西經那裡,看不到馬經分析框架中的價值、使用價值,更看不到剩餘價值,看到的是由供給、需求、效用、成本、收益、邊際、均衡等概念構成的不同的分析框架。
三、方法論上的不同。
從19世紀20年代左右的李嘉圖悲劇以後到70年代左右的邊際革命和《資本論》的問世這段時期里,經濟思想領域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沒有一個亞當•斯密或者後來的凱恩斯式的核心人物,即使出了個約翰•穆勒,也不過是個折衷主義罷了。著名經濟學家樊剛稱這段時期為經濟學的「真空」。可以認為,李嘉圖悲劇後經濟學的這種分化路徑中,一個主要的不同在於研究方法上,或者說,經濟學說分別走上了馬經和西經的道路,這種分化是以科學研究方法的進步及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為前提。這種研究方法的進步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方法和邊際分析的數學方法。
從此,依哲學和數學不同的方法論,經濟學踏上了兩條不同的路,並且越走越遠,形成了兩個不同體系。當然,時至今日,這種方法論上的區別也開始走上融合,具體方法上,都遵從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現代人也在為馬經的數學化不懈努力,西經細想領域中也涌現出像哈耶克這樣的哲學大師。
四、利益立場不同。
作為社會科學的經濟學,無疑具有一定的利益立場。馬經和西經是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立場的學說體系。
馬經是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企圖證明商品價值進而社會財富是工人階級的勞動創造的,被資產階級佔有和享用的財富理應歸工人階級所有。西經繼承古典主義的階級立場,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企圖證明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關系是合理的,有利於提高效率,有利於全民福利,有利於把財富這塊蛋糕做大。即使出現了大蕭條和壟斷甚至國家壟斷,自由主義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出了個凱恩斯,呼籲國家干預,這還是在證明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合理性,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政府採取干預措施,就能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像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更是自由主義的衛道士和資本主義私有制關系的堅決捍衛者。
五、理論形成路徑不同。
馬經基本上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兩個人合作的結果,《資本論》的真正創作時間,大概從1844年前後馬克思研究重點從哲學轉入政治經濟學開始,到1865年底,結束第三部分草稿寫作,1867年第1卷的出版,也就是20年左右的時間,加上60到70年代對第2和第3卷的寫作和修訂,大概40年左右的時間。實際上,馬克思對《資本論》核心思想的創作時間集中在1850年代到1880年代這30年的時間里。
而西經是西方國家相當多的經濟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從1870年邊際革命興起,馬歇爾的集成,到1930年代張伯倫等人對微觀部分的最終完成,從凱恩斯對宏觀體系的開創,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薩繆爾森的綜合,再到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對自由主義的回歸,盧卡斯供給曲線對宏觀經濟學的革命,前後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正因為這種創作史的路徑的不同,西經比馬經經歷了更大的時空跨度,呈現流派繽紛的特點,並且西經的體系在內在邏輯上不如馬經。
六、結論不同。
以上談了幾點馬經與西經的區別。不管是具體研究對象的確定和研究框架的確立,還是研究方法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由立場和目標來確定的。那麼,以上種種的不同,最終匯聚到一點,就是馬經和西經關於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結論上的不同。
馬經的結論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不相適應,要進行革命,推翻重建。至於重建一個什麼樣的經濟關系來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老馬似乎也不太清楚,沒有具體安排,只是提了提「科學社會主義」。總之,馬經通過對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關系的辯證唯物主義分析的結論是,要推翻現有資本主義經濟關系,重建一個沒有剝削的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經濟關系。
而西經的結論相反是非革命論的,具體又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保守派的自由主義,即自由放任主義,政府不用干預,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自動實現帕累托效率均衡。另一種是改良派的干預主義,即反對自由放任,更反對推翻重建,倡導政府幹預的改良措施,認為,只要發揮政府這只「看的見的手」的調節作用,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實行逆經濟風向的干預措施,就能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均衡。自由主義西經和干預主義西經在對待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結論上存在分歧,正是這種分歧,促進了西經思想在20世紀的不斷進步。但是,不管是自由主義的西經,還是干預主義的西經,立場上和結論上都是和馬經唱對台戲的,都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合理性,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西經
『玖』 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解釋什麼是經濟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在這個創建過程中,馬克思(包括恩格斯)對古典經濟學價值理論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但是,對這一過程,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理解。
一、1844年上半年馬克思真的完全否定了古典經濟學的價值論嗎?
熟悉馬克思思想發展史基本情況的人都知道,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爾法哲學理論的基礎上,得出了不同於黑格爾關於市民社會和國家、政治、法律的關系的結論之後,才轉向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具體來說,馬克思是在1843年到巴黎編輯《德法年鑒》的時候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的。[1]當馬克思初步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時候,他對於古典經濟學的看法,更多地受到了恩格斯的影響。
大約是在1843年底或1844年1月,恩格斯將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寄給了作為《德法年鑒》雜志編輯之一的馬克思。因而,在《德法年鑒》未出版之前,馬克思就讀到了恩格斯的這部著作,並且做了詳細的摘錄。[2]在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稱恩格斯的這部著作是「天才的大綱」。後來,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還一再援引了恩格斯的這本書。這些基本事實表明,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上的最初觀點,包括他對古典經濟學的最初態度明顯地受到了恩格斯的巨大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首先說明恩格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是怎樣評價古典經濟學及其勞動價值論的。
首先我們必須指出,在19世紀40年代,無論是恩格斯還是馬克思,那時他們用「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現代經濟學」等不同術語指稱的,是所有的資產階級經濟學,那時他們都沒有將「古典經濟學」與「庸俗經濟學」區別開來。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理論做出的評價達到怎樣合理的程度,是衡量他們自己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上達到什麼水平的重要尺度。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做出完全正確的評價,這本身只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長期努力的結果。
『拾』 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觀點怎樣分析社會生活中的經濟現象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以及邏輯證明它在實踐中的作用。
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首先,從真理的本性來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他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因此,作為檢驗真理的標准,就不能到主觀領域內去尋找,不能到理論領域內去尋找,思想、理論自身不能成為檢驗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准。
其次,其次從實踐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實踐具有把思想和客觀實際聯系起來的特性。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
邏輯證明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檢驗理論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是對實踐標準的一個重要補充。在實踐中,人們常常對提出的計劃、方案進行理論論證,已確認其可行性,當論證通過後便可認為是一套可付諸實際的正確計劃、方案。
但邏輯證明不能取代實踐檢驗真理的標准,已被邏輯證明的東西,還必須 最後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最終被認為是確定無疑的認識,邏輯證明必須服從於實踐檢驗的最後結果。
2、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但是我們老師說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在最後)
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家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范圍而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一體化過程。
簡答:1、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其在馬克思主義中的作用。
聯系: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有機聯系的整體。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證明和應用,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核心和結論。
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認識歷史和時代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和他被社會主義必然代替的歷史命運。
科學社會主義在唯物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現的基礎上,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的歷史條件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
2、辯證法兩個基本特徵中關於聯系的觀點以及它的特點。
觀點: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
特點:1、聯系具有客觀性
2、聯系具有普遍性
3、聯系具有多樣性
第二、 競爭手段上,壟斷組織除了採取各種形式的經濟手段外,還採取非經濟的手段,使競爭變得更加復雜、更加激烈
第三、 競爭范圍上,壟斷時期,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經濟領域的競爭對手多種多樣,而且還擴大到經濟領域之外進行競爭。
原因: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
第二: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
第三:社會生產是復雜多樣的,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社會生產都包下來。
4、無產階級革命區別於已往的任何革命形式的特點。(186)
第一:無產階級革命是徹底消滅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無產階級革命就是要徹底消滅一切階級和階級統治的革命。
第三:無產階級革命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