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觀經濟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
不知你問此話想得到的從哪個角度回答的結果。大略的講兩個方面:
1、從學院派(學術)角度講:微觀經濟學是解釋經濟現象的一種角度,用來解釋的是「單位」內個變數之間的關系以及相互之間的影響。無非是設定一個框架,需求和供給,然後假設變數之間的某種關系,而後在此種關系下,限定變數得出可驗證的結果,如果這一結果的可驗證性得到驗證而不被推翻,這便是一種原理,依照原理來設計並且解釋和操作實際問題,而假設和驗證方式,確實時時在變化,所以理論和原理不斷更新,顯得錯綜而煩亂。導致各派產生,爭論等一系列經濟界的現象。2、從實用角度講,微觀經濟學用來解釋個人或個體的行為方面是有效的,以需求加限定條件為主。設定限定條件,然後得出需求曲線,用此一去曲線,來研究並得出結果做出解釋。
由於不知道你問題的限定在哪一方面,只能粗略的說一個大概。你可以再限定一下條件,我盡可能給點能盡力的幫助。
2. 什麼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者有什麼關系
您好!我十分來樂意為您服務!自☆⌒_⌒☆
很榮幸能回答您問的這個問題,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概念宏觀經濟是與微觀經濟相對應的概念。市場經濟中以個人、家庭和企業為單位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即是微觀經濟。現代市場經濟雖然仍以單個微觀經濟主體為基本單位,但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商品交換日益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活動已不再是單純的個體行為,而日益呈現出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整體特徵。個人財富、家庭福利和企業利潤的增加,已經不再單純地取決於自身的努力,還必然要依賴於整體經濟狀況,整個經濟運行越來越表現出明顯的總量、綜合和全局性特徵。與微觀經濟相對應,大范圍的總體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總量和結構就構成了宏觀經濟。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的基礎,但宏觀經濟並非微觀經濟的簡單相加總和,而是按照一定的層次結構和運行調節機制組織起來的極其復雜的有機大系統。
3. 微觀經濟學到底研究什麼
微觀經濟學(英語:microeconomics),又譯微觀經濟學,有時稱為價格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經濟體系中最基本單元(個體、企業)的經濟行為。
微觀經濟學重視需求與供給,如何影響個人,達成交易,並形成市場中的均衡價格。另外,自從愛德華·張伯倫和瓊·羅賓遜發展的市場結構理論、一般廠商的生產決策、進行消費決策的消費者行為等亦跟傳統的供給需求理論,綜合成微觀經濟學的核心課題。微觀經濟學關注人們的決定和行為影響物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誰負責決定價格、或者反過來,價格怎樣決定物品和服務的供給量和需求量。
微觀經濟學可以說是相對於宏觀經濟學,後者關注經濟活動的總體,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微觀經濟學也探討政府政策造成對整體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例如稅收水平)[3]。特別是盧卡斯批判的興起之下,大部分宏觀經濟理論建立起本身的「微觀基礎」——即是一些根據微觀經濟理論而作出的基本假設。
(3)什麼是微觀經濟學擴展閱讀:
區別宏觀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市場經濟通過「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4. 什麼是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Macro Economy) 指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是指整回 個國民經濟答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 經濟學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微觀經濟是:指個量經濟活動,即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是指個別企業、經營單位及其經濟活動,如個別企業的生產、供銷、個別交換的價格等。微觀經濟的運行,以價格和市場信號為誘導,通過競爭而自行調整與平衡;而宏觀經濟的運行,有許多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達到的領域,需要國家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出發,運用各種手段,進行宏觀調節和控制。
5. 微觀經濟學是什麼,教的是啥啊
微觀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企業、居民、產品市場和市場要素以及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分析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等。
6.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什麼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都是經濟學術的分析工具,區別在於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單個企業或家庭參與者的行為和後果,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整個經濟行為及其後果。簡單地說,微觀經濟是靠無形的手(市場)去干預經濟,宏觀經濟靠有形的手(政府)干預經濟。
另外,它們的需求曲線一般都向右下方傾斜,即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給曲線會右上方傾斜,即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相同之處就是通過需求曲線和價格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它們有著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價格和產量。
區別: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
(2)解決的問題不同。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聯系:
都是研究市場經濟中的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及後果
都是通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需求曲線一般都是向右下傾斜的,供給曲線一般都是向右上傾斜的,有相同的供求曲線形狀,其交點都決定價格和產量。
7. 微觀經濟學是什麼
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8. 微觀經濟學的定義是什麼
停業營業點 即AR=AVC
表示廠商生產或不生產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當生產時,全部收益只能彌補全部可變成本,不變成本無彌補
當不生產時,不必支付可變成本,但也無法彌補不變成本
所以就生產或不生產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因此叫 停業營業點
如果你想清楚理解這個概念 關鍵還是在於你對 可變AVC與不變成本AFC的理解
9. 微觀經濟學的含義到底是哪個 或者兩個都不對 到底是什麼!
第2個是定義,我們書中是這樣寫的。另外,幫你補充下,微觀經濟學的定版義包含了以下幾個要點權:1
微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
2
微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
3
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4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
10. 微觀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產生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