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妓女與經濟學

妓女與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1-25 03:33:17

Ⅰ 提供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的文章

乙說:我們應該高興啊,我們僅僅吃了兩坨屎就為咱們國家貢獻了200W的GDP!
希望採納

Ⅱ 求《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一):表面一件小事,引發誘因,造成一些列行為模式改變。
本書主題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發誘因,造成一些列行為模式改變。
顛覆傳統的思想:
1、交通問題:馬車和汽車的作用異曲同工,都是當時經濟大發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會問題,都有環境污染,汽車是馬車替代品,什麼又是汽車替代品,過度擔憂環境污染是沒有必要的,總有新的方案會代替舊的方案。
2、外部效應:實施一種行為,其他人被迫為此行為付出代價,叫外部效應,分正負兩方面。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做出的保護措施,傷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經典案例,比如防盜裝了CLUB鎖。
3、因人而異的效果:沒名氣的人,以低成本解決一件棘手難題,不被認可;名人用高成本,費時未必能解決難題的過程,已獲得眾人擁護。
在選取樣本事,盡可能剝離復雜因素和變數。
4、決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關系,還有工作難度、工作不適程度、適合做這份工作的人數等。
5、價格歧視:實施價格歧視時,要做到無轉賣可能性、可實施的對象清晰可辨。
6、樣本選取:將現實固有的復雜因素剝離,盡可能公平評估試驗
7、學會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頭妓女和聖誕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時間的需求猛增帶來短期機遇賺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業家的共性:找到合適銷售渠道,去掉中間商使成本最低、獨特的人格魅力能發現對方優點、質量控制(堅持理念和逆向思維),根據供求市場靈活掌握價格歧視。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著作,一套四本80萬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淺顯的經濟學詞彙;雖然大量引用數據,但一個復雜的數學公式也沒有。作者的寫作手法,是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被我們忽略甚至完全誤解的「經濟學原理」,內容通俗、文筆易懂,所以讀起來很流暢、很輕松。
第一冊是我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本,副標題為「揭示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實世界」,作者通過幾個顛覆性的話題引來熱議,比如「教師和相撲選手為何要作弊?」、「毒販為何還跟母親住一起」等,每個話題都寫得比較深入,數據詳實。其中最具爭議的話題莫過於「90年代開始美國犯罪率下降,源於70年代的墮胎合法化」。
第二冊是「擁有清晰思維的藝術」,全書仍然注重用數據說話,告訴大家:酒後走回家比酒後駕車回家更危險、醫生洗手的概率遠低於「規定」、妓女減少主要是因為婚前性行為增加、兒童安全座椅並沒那麼「安全」、死於恐怖襲擊的概率是自殺的五百多倍......至於書標題所描述的「清晰思維」,我個人理解是「經濟利己主義」,絕大部分的「利他」從本質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冊「用反常思維解決問題」,我個人提煉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維」就是指「誘因思維」,或者說是「動機導向思維」。英國統治印度時期,為了減少眼鏡蛇頒布蛇皮換錢的法令,結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養蛇人;很多城市限號以後,汽車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寫有保護提示的標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確利用誘因呢,我想有以下幾點:找到人們真正關心什麼,而非口頭;給對方你能承受的更多價值誘因;注意人們對不同誘因的反應;最重要的一點,永遠、永遠不要臆測人們會因為「這樣做正確」而去做某事。
第四冊「用有色眼鏡看世界」,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後開的博客的各種內容,這是全套書最厚的一本,卻也是最沒有營養的一本。不僅缺少主題、雜亂無章,內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書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認,書里的許多內容確實都很「新鮮」,但其許多觀點我個人並不認同,比如90年代美國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個人覺得監控攝像頭的普及的影響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確實要承認,作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經濟學」著作,它能幫助大眾培養經濟學「大腦」,用經濟學的視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維分析解決問題,值得為之點個贊。
在中國,其實也有很多學者在做類似的「經濟學」大眾化推廣,我個人最推崇的還是北大的薛兆豐教授,他的許多文章,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勝於本套書的作者列維特。綜上,我給這套書打7.8分罷。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三):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經濟學家)
這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
在學界,早就有「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意思是經濟學跨過自己的范圍,蠶食其他學科的固有領地,比如政治學、法學和歷史學,而且已經有幾位,憑此拿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大有天下學問,莫不是經濟學的架勢。
《魔鬼經濟學2》,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證據。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說本書所研究的問題,至少表面看,跟經濟學沾不上邊。但是,說實話,經濟學並非只研究市場、賺錢這等雕蟲小技,在更本質的意義上,它關注的是人類的行為,一切行為。包括本書選取的街頭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發現場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關鍵詞,「魔鬼」才是。中國人用「神出鬼沒」來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書,如果你認為經濟學就是這樣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魔鬼經濟學的第一層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別人避之猶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渾水。比如觀察街頭妓女,分析她們的賣淫方式、定價方法,就必須有「魔鬼」的膽量。魔鬼的第二層意思是,事情的背後都有經濟學這個「魔鬼」在作祟。第三層意思是「鬼點子」。比如氣候變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頭疼,但是,在作者看來,它也有簡單至極而且「經濟」的解決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桶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討論的是外部性問題。當下最時髦的話題,是全球變暖。顯然,作者對是否真的變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種「有毒物質」,以及變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體和一些科學家渲染得那樣可怕,持相當冷靜和懷疑的態度。實際上,變暖並非言之鑿鑿,最近幾年,全球氣候是變冷的。世界末日,不過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鼓噪。
假如全球變暖是真的威脅,這種外部性的解決需要的是全球的協同合作,但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的碳排放大國,似乎佔有道德上的優勢,這種協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會的無果而終,就是不合作的結果。
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開新能源汽車,過低碳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新道德和新光榮。本書作者說這是美國前總統戈爾(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方法。
這種改變,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車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現存的二氧化碳將存在幾個世紀。更重要的是,戈爾的思路有邏輯缺陷,因為人類並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壞環境,而是不想這么做,因為成本太高(經濟原因)。再說,也缺乏激勵,沒有激勵,僅僅是教育,自利的人們怎麼會真的採取行動?
但是,如果全球溫度真的上升,辦法並不是沒有,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是得來全不費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計劃,也就是「皮納圖博火山」(火山爆發能讓地球變冷)辦法,僅僅需要2.5億美元!科學的實驗證明,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這個法子不行,還有兩個替代的辦法:「上天的煙囪」,以及「霧氣騰騰的鏡子」。這些簡單的辦法,聽起來如天方夜譚,這也是作者所說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圍繞恐怖襲擊事件展開,說的是信息經濟學,也就是信息不對稱下,人們應該如何行為。人的行為,哪怕是荒誕、極端的行為,都嚴格遵循經濟學的利益最大化原則,從這個原則出發,可以發現事情的本質,包括尋找誰是自殺炸彈。
誠如作者所言,先天的東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為恐怖分子的東西。恐怖分子並非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出生於貧困家庭,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對良好的教育。在這個意義上,恐怖分子不是為生活所迫,而是相當「有理想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動的代價,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擔心會遭到再次襲擊。不過,統計數據表明,人遭到再次襲擊的可能性,僅僅是自殺或者他殺的1/575,或者說更大的危害是經濟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後,美國除了兩場耗資數千億美元的戰爭外,還加強了安保措施。以機場安檢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鍾的安檢,美國航空流量每年有5.6億人次之巨,就是一筆不小的經濟代價。
醫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依靠傳統手段收集病人信息異常困難。所以,醫生的可用時間,60%用於收集信息,純粹診病時間不過15%。所以,開發能夠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統,是「9•11」 恐怖事件後的一大發明。這個發明,除了疾病診斷,還可以預防恐怖主義。
與醫生了解病人類似,患者也想了解醫生的水平。根據治療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實在的標准,往往是很不靠譜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卻更加要緊,更加可靠。比如,是否畢業於一流醫學院,是否在出色的醫院實習等。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招聘單位總是對一流大學畢業生青睞有加,因為文憑可以有效地識別求職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於此,而在於他們認為,決定患者在急診室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貧窮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統計也表明,購買了養老金的群體,活得更長;遺產稅的徵收時點和存廢,也影響壽命的長短。
一個很有趣的疑惑是:為什麼化療效果實際上很小,醫生還是不遺餘力地推薦?原來,醫生可以因此賺更多的錢,也會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資助。
對於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種辦法,而且已經付諸實踐。比如,搜集人力情報、監聽電子通信、追蹤跨國資金走向——也就是為恐怖活動融資的行為。遺憾的是,所有這些都幾乎毫無斬獲。
這個發現似乎讓事情柳暗花明:潛在的恐怖分子不購買人身險。因為保險公司不會為自殺者支付保險金,這個特徵正好可以用於識別恐怖分子。令人興奮的是,實際上,根據這個提示,在一長串可疑名單中確定恐怖分子,變得相對容易,這個工作已經卓有成效!
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說的是經濟學的新分支:行為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近幾年頗為流行,大有撼動傳統經濟學的架勢,特別是,有數位經濟學家(也許不是)還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找到的突破口,是經濟學的基石:經濟人假設(每個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一個婦女受到連續襲擊,而38個鄰居眼睜睜看著她被殺,卻無動於衷。
人們不是有利他主義的傾向嗎?比如我們熟悉的好人好事,母親為兒子捐腎,比如「最後通牒」模型中,當事人給予對方的善意。但是,當此危難時刻,人們的冷漠毫無利他的影子,到底哪個才是人性的真實寫照?
本書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維特,是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曾榮獲約翰•貝茨•克拉克獎,這個獎被認為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某種前奏。
史蒂文把「最後通牒」試驗進行變種,以便更接近現實世界,發現其結果與之前大相徑庭,人們表現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義」的傾向。
道理在於:由於存在「選擇性偏差」,以及在「認真觀察環境」下,參與實驗的人會「主動」地配合實驗者,因此那些「標準的實驗室實驗」結論是很不靠譜的,所謂的利他行為是一種純粹的樂觀想像。
而各種捐獻的目的也並不那麼單純,背後或多或少都藏著利己的動機,或者說是偽裝之下的利他主義。自願捐腎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離世了。以至於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爾都支持成立一個受到良好監管的人體器官市場。很明顯,這樣的市場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風險。
後來的調查證實,《紐約時報》的報道過於誇大其詞,當時有人阻嚇罪犯,也有人報警,是一個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觀,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兩面性。危險的是誇大利他,而貶損利己(關於利己的好處,傳統經濟學已經說得太多)。
傳統的「經濟人」假設,更普遍,更有說服力。行為經濟學的科學性,卻很值得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將人做了嚴格區分,而墨子卻非同凡響地說「義者,利也」,終結了這個無意義的爭論,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更是大膽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質。
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說的是市場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部門。最好的辦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簡單的辦法,不過它們經常受到指責和懷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於好意實施的法律,總會產生有違初衷的結果。比如,中國的《勞動合同法》,最終造成了更多非熟練工人的失業,這叫「非預期後果法則」。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治病的醫生,為救死扶傷開展的解剖實驗,導致了成千上萬的人丟命。
歷史並非簡單重合:最困難的問題,往往是用極其簡單的方法解決的。例如,1950年後的50年,世界人口幾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銨化肥的發明和使用。硝酸銨讓人類可以依靠動物和水果作為食物。作為能源和動力,跟成本高昂的鯨油相比,石油是一種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動力。
脊髓灰質炎是可怕的疾病,奪取了無數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偉大的羅斯福總統(39歲時罹患此病)。在眾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發疫苗十分困難,但是從治療方式和所需費用來說,疫苗是極其簡單和低廉的。
心臟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橋手術以及昂貴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勞。
說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須感謝美國越戰時期的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是這個古板的統計學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帶的。安全帶極大地降低了汽車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幾十萬人的生命。這個辦法通過改變人類的行為方式來避免生命的悲劇。這個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中國司機和乘客對安全帶抱著抵觸的態度!
颶風是美國人的噩夢之一。為了減輕颶風的破壞力,各種辦法想盡,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個:在海中投放大量帶裙擺的輪胎!這個人,是微軟的前首席技術官、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學生梅爾沃德。最妙的是,它簡單,花費也出奇的少。
一個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隸。開始的時候,資本家是按上船人數給人販子錢。結果發現,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隸,所剩無幾。在進行了各種技術改進(例如增加水供應、保安措施、醫療人員等)無明顯效果後,一個極簡單的想法徹底扭轉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數給錢。這是從人的自利性出發的舉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場,相信人們從經濟成本–收益比較出發做出的選擇更有力,是本章的重點。
在第5章里,「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之處?」在衛道士看來,題目很有些輕佻。但是,要說的主題卻是嚴肅的勞動力市場如何運行,而即使是看似不恥的賣淫行為也得遵循經濟學原理。
女人難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說社會歧視女性。男女在性別上存在差異,在經濟上也存在差異,是有其合理之處的。女人更顧家,於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時間;女人的生理特點也不容忽視。所以,在某些勞動力市場上,包括WNBA教練,鮮有女性。但賣淫這個特殊場合,卻完全相反,女性一統天下。
男人們好像越來越花心。這不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男人還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過去賣淫市場小,價格高,光顧的男人就少,沒法不忠誠。但是,賣淫市場迅速發展(部分是因為女性收入低),賣淫者間競爭加劇,促使價格下降,男人可以獲得更低價的性服務,性道德因此敗壞。
購買賣淫服務,滿足了生理慾望,更有經濟上的好處:不必承擔懷孕的成本、承諾結婚的成本等。
賣方肯定想要高價。如果能降低競爭,街頭妓女的服務價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沒有權力攻擊同業競爭者,控告別人,或者爭取立法,對外來者徵收「關稅」。但是,她們有別的辦法。
街頭妓女可以實行「價格歧視」,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價,白人多要。可以單干,也可以找人看場子,這就形成經濟學上的「委託代理關系」。代理人可以專門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驅趕競爭者,雙方是互利關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盡心是相當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現,促成了穩定的「市場環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國的國有企業,經常發生代理人違背委託人的行為,比如企業投資虧損巨大,而總經理卻享受高得離譜的年薪,就是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
這一章的名字中有「聖誕老人」,可是壓根兒就沒說聖誕老人的事。因為聖誕老人的行為模式跟街頭妓女是完全一樣的,雖然寫起來更體面,但是本書作者卻不屑於這種體面,他們更熱衷於描寫魔鬼。
不要以為說妓女的行為就是噱頭,作者的真正用意在於,經濟學不是好人的學問,也不是壞人的學問,而是關乎一切人的學問。無論是體面的工作、嚴肅的行為,還是難以啟齒的活動,在經濟學家看來,都沒什麼區別,經濟學都可以檢驗、審視它們,廓清背後的決定因素。
結語 「猴子也是人」陳述的一個觀點是:無論是食色性也,還是喜歡搭便車、推卸責任,抑或成為恐怖分子,猴子與人毫無二致。經濟學這個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體里。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動物,「帝國主義」又向外擴張了。
這本書,在形式上,也許有些聳人聽聞,甚至嘩眾取寵,但是如果認真讀下來,就會發現作者的寫作態度嚴謹而科學。他們總是依據第一手素材,不厭其煩地利用原始數據,以及可靠當事人,特別是始作俑者的陳述,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小心地運用邏輯推演自己的結論。特別注重運用統計方法,而非傳統道德或者政治來分析問題,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我們能從書中大量的統計數據和資料、親身實驗、與街頭妓女的親密接觸等,洞見作者的辛苦和認真。
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在紛繁復雜的現象背後,都有一個經濟學的「魔鬼」潛伏著呢。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四):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思考
在寫這篇讀後感前,我刻意沒有去讀或者聽其他人對於本書的看法,怕影響自己的思維。當然,別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徹,但,在這里,只想寫下屬於自己的一些感悟。
雖然說這本書的名字中有「經濟學」兩個字,但作為一名對經濟學理論一竅不通的理工科生來說讀起來也並不困難。因為作者是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事例,經過深度剖析,傳達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邏輯。這里的「經濟學」更多指的是用經濟分析的方式描述人類行為決策和各類社會現象。作者希望通過經濟分析的方法客觀闡釋世界的本來面貌,幫助讀者更加了解世界。
簡單的說說這本書帶給我兩點收獲:
第一,一個關鍵詞「想不到」。想不到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想不到火山爆發可以降低全球溫度,想不到《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想不到化療對於多數腫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書中還有很多例子……
這探討的其實是思維方式問題,我們掌握的很多所謂的「常識」往往是一種思維惰性,也許是學校教育的,也許是社會輿論的宣傳的,也許是自己的經驗總結的,當我們接收到一個信息時,尤其是所謂的「權威」發布時,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別一件事情的真偽。這本書給我們提個了醒,當接收信息時,多加思考和辨別,少一些「想當然」。
第二,豐富了知識儲備。也許我們對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們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條件。本書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實的數據和統計分析,向我們呈現了一個盡量真實的世界。比如兒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問題,如何判斷醫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義」傾向等問題。
《魔鬼經濟學2》讀後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確演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書評里,「經濟學家」是褒義詞。
先拋結論:絕大部分人都是經濟人,同時也是坡腳的經濟學家。
經濟人,簡言之,就是人趨利避害的本性,總會對事情的「成本-收益」進行評估,而去決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觀現象,往細處分析、思考,歸咎到個體層面的本性,其實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為保障殘疾人勞動權益的法規出台,導致殘疾人就業率大大降低(雇了殘疾人不能委屈他、辭退他,還不如不招!)。
經濟學家當然也是經濟人,讓他們脫穎而出的,是他們能對「成本-收益」進行更准確地評估。比如這幾種思維,考慮外部效應、對未來和現在收益的評估、更純粹的數字導向。
外部效應,即某人實施某種行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價。比如,在公共場合吸煙、隨意污染環境,很多時候,外部效應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這種行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邊那種損人損己額行為還少嗎,很簡單的例子,「羊來了」。
未來和現在收益的評估,人們一般不願為了應對未來的問題、獲取未來可能的收益而花費現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來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個五年後才能盈利的項目,你願意嗎?那麼多企業家拼了命的投資、布局,是為了什麼?
更純粹的數字導向,從統計上說,坐飛機比坐汽車安全,安全座椅並不比安全帶安全。這些事實,你信嗎?因為對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願意花多精力思考數字問題,人們往往會被媒體誤導,會遵從自己所謂的「常識」去做出錯誤的判斷。
經濟學家,是更願意思考、更遵從理性支配的人。從這點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變,經濟人要做的無非是把外部影響納入成本計算、把未來預期納入收益計算、整個公式更加量化。擁有清晰地思維藝術,成為自己的經濟學家

Ⅲ 古代青樓女子接客前,都要叩拜一人,她們跪拜的是誰

古代的青樓女子叩拜的這個人叫做管仲,他雖然是已經逝世已久的一個人,但是對於青樓的女子來說非常的有意義,因為是管仲下令讓妓院也就是青樓成為合法的,讓這些青樓女子的工作成為合法的一個職業。

Ⅳ 有沒有特別搞笑的笑話

採納我的回答吧O(∩_∩)O~

1、小逗號八點鍾才起床,臉也顧不得洗,背著書包就往跑。
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教室,喊了聲「報告」,就坐在自己座位上,聽地理老師講課。
「小逗號,你站起來回答我的問題,」老師用教鞭指著地圖,「什麼叫赤道?」
小逗號紅著臉答道:「八點鍾上課,八點過了才進教室,就叫遲到!」

2、經濟學教授在上課時說道:「同學們,外勞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你們誰能知道一國的外勞賺走最多錢?是泰勞、越勞、菲勞,還是……」
小逗號搶先回答:「麥當勞!」

3、化學教授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了一個有機阿化學反應過程。
他說:請注意,同學們!在這個反應開始的時候一共有25個碳原子,可現在呢?只有24個了……他頓了片刻,等待著學生們的反應,可是教室里一片寂靜。
教授只好指著前排的小逗號說:還有一個碳原子究竟到哪兒去了?你知道嗎?
小逗號喃喃地說:從上課到現在,沒有人離開過教室啊!

4、老師問一名學生:你的試卷是抄了別人的吧?
:是的。是抄了些,但不全是。
老師:哪些地方不是抄的呢?
小逗號:名字不是。

5、有一個小學老師有很濃重的地方口音,一天上課,他對學生提問:50+9=?
小逗號心裡直嘀咕:「武術+酒=?武術+酒=?」
突然恍然大悟,答曰:醉拳~

6、老師:我要你們寫一篇作文,要寫人,重點要寫突出的地方。
小逗號:老師,我想好了。我就寫我奶奶。
老師:那你奶奶有什麼突出的方面嗎?
小逗號:我奶奶腰椎間盤突出。

7、一日語文課上,讓小逗號用「長城」造句。小逗號答:「長城很長。」老師不悅:「不行,再造一個!」小逗號更不開心,把頭一扭:「憑什麼,我又不是秦始皇!」

8、老師:「我要你們寫一篇關於牛奶的作文,並且要求寫滿兩頁紙,小逗號,你的作文為什麼才寫這么幾行呢?」
小逗號:「老師,我的文章是關於濃縮牛奶的,所以就短。」 1、男人九怕:一怕情人懷孕,二怕二奶轉正,三怕小姐有病,四怕媳婦拚命,五怕情人被撬,六怕老婆被泡,七怕財產被盜,八怕群眾上告,九怕幹完還要。2、天是藍的,海是深的,男人的話沒一句是真的;愛是永恆的,血是鮮紅的,男人不打是不行的;男人如果是有錢的,和誰都是有緣的;男人靠得住,豬都會爬樹!!3、聽著!我要追你!我就認定你了!我一直以來要找的就是你了!這次機會我絕對會好好把握的!我一定要追到你為止!死蒼蠅!我拍死你!!4、想你的頭想你的嘴想你想得流口水愛你的皮愛你的背愛你的脖子和大腿愛你的肝愛你的肺愛你的身體和香味我永遠愛你哦。。。北京烤鴨5、我輕輕地把你吻倒在床上輕輕地拉開你的褲子輕輕地脫掉你的內褲輕輕地吻你的臉龐然後輕輕地對你說:寶貝換個姿勢。。。…………………………該換尿布了。
、高中時,老師語重心長的教育我們。最後總結了一句:你們都懂點事吧,一個個都老大不小了。哥聽的煩了,就接了一句:豈止老大不小了,老二都不小了。

9、生物課上老師提問:「父母都不患這種遺傳病,孩子卻患病,那麼最有可能發生了什麼?(標准答案是「基因突變」)」,後排陰暗角落裡響起低沉卻清晰的男聲:「外遇」。

10、回發現舍友在洗被單,感到很奇怪。
我問他:怎麼今天這么勤快啊?
舍友答道:我女友晚上要過來,被單太臟了,再不洗女友蓋了要懷孕的。

11、大一某美女老師......幾天婚假後重新開課,美女老師嗓子沙啞,前排一童鞋關切地問,老師怎麼嗓子啞了......後排陰暗角落傳來一句:喊啞的......

別忘採納^_^

Ⅳ 誰能給介紹一本經濟學方面書籍,業余的有趣味性的.在線等,急!

<貨幣戰爭>很不錯的,算是業余朋友可看的很好的書籍.
----
誰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誰擁有美聯儲?誰在[妖魔化]黃金?
破譯世界財富密碼,揭秘國際金融騙局;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網路超百萬人氣點擊。
星雲棋盤,波雲詭譎的政治風波與經濟危機中,誰在翻雲覆雨?
以史為鑒,逐步與國際接軌的中國金融市場,應該怎樣迎敵?
為什麼你不知道美聯儲是私有的中央銀行?
為什麼華爾街風險資本會選中希特勒作為「投資」對象?
為什麼美國總統遇刺的比例高於美軍諾曼底登陸一線部隊的傷亡率?
....
當年最受推崇的,看了可以出去去吹吹牛B的`
希望你能喜歡,很吸引人的~!

Ⅵ !英美文學中的妓女形象有哪些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美)M·斯科特·派克

追風箏的人
作者: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Ⅶ 經濟學上貨幣流通問題,流通才有利潤,下面故事什麼地方有問題

只要流通就應該要產生利潤……

Ⅷ 經濟學為什麼研究價值理論

新古典沒有價值理論,只有相對價格理論。在新古典的理論中不認為存在「價值」這個東西,只有滿足人的物慾的優先次序問研究,即如果研究如優配置資源。邊際效用論,實際上是指物對人滿足的次序關系。如:效用在新古典經濟學中被定義為:人對物有用性的滿足,當人們最不迫切的慾望每滿足一次時邊際效用遞減。因此只有效用論或者邊際效用論的說法,所謂效用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那是媒體宣傳的產物。邊際效用論實際上代表的是物對人關系的關系,研究的是如何最優配置資源,邏輯上沒有一點問題,要最優配置資源就得按邊際效用理論的原則來配置。但問題是邊際效用理論中那些變數,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變數么?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資本主義中找錢的目的就是為了找的錢,而不是按偏好選擇實物。另外最致命的正是「劍橋資本爭論」的內容,它對新古典理論是致命的,那就是異質物加總的駁論。1953年,羅賓遜提出了在總量生產函數中那些異質的資本品如何加總的問題。1960年,斯拉法在著名的《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中採用兩個部門(多部門)模型證明,新古典生產函數只能用在單一產品模型中,一旦用於兩個部門(多部門)模型,由生產函數所推論出來的新古典理論的所有基本定理就都不成立了,「劍橋資本爭論」的內容對新古典理論來說是致命的,到不是說它邏輯不正確,而是它邏輯的實用性,特別是聯繫到多個產品部門時出現嚴重的邏輯駁論,它到底是不是用來解釋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是不是資本主義追求的變數。異質物加總的駁論舉一個例子,更方便好懂,如: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中異質所謂GDP的含義,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一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麼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5%,還不如說卡車載重量從5噸增加到10噸更為清楚。也就是說新古典的理論,一涉到到貨幣所計量的原子——即價值的概念就出錯,新古典的壓根就沒有自身的貨幣理論。20世紀80年代,隨著英國劍橋學派一些重要的經濟學家羅賓遜、斯拉伐和卡爾多等人相繼去世,有關劍橋資本理論的爭論似乎也中止了,就整個經濟學界而言,這些經濟學家以及他們的著作似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比如,從80年代晚期以來蓬勃發展的經濟增長理論仍然廣泛地應用總量生產函數和邊際生產力論,而對其中包含的邏輯悖論根本未予考慮。一旦他們去世了,再進行這種研究由於對市場經濟意識形態不利,就可能就沒有人給錢了或不能使文章發表,你如果不能在大學里得到職位是不可能進行這種研究的。古典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定義是指賣出的勞動產品)也就是說真正的勞動價值論,並不是通常被人們歪曲的所謂「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並且「勞動創造價值」、「勞動的價值」等用語在勞動價值論范圍內都是有邏輯錯誤的。(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嚴厲批判過「勞動的價值」的用語)勞動價值論是沖著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去的,貨幣(商品)所計量的原子就是價值。與就是說與普通人潛意識默認的價值定義「有用性」是沖突的,正如陽光、空氣有用性,但陽光、空氣沒有價值,也就是其中不包含金錢所計量的原子——價值(交換價值)。當然這與每個人根於社會關系形成的語言習慣中價值的俗約定義相沖突。在馬克思看來物質的「有用性」(使用價值)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不可創造,自然力(人類勞動也是自然力的一部份),只是改變形態引起屬性轉化,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因此勞動僅是價值(交換價值)的唯一源泉,它並不是財富(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如:《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二節引用彼得羅.維里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說明使用價值(物質財富)並且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宇宙的一切現象,不論是由人手創造的,還是由物理學的一般規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創造,而只是物質的形態變化。結合和分離是人的智慧在分析再生產的觀念時一再發現的唯一要素;價值和財富的再生產,如土地、空氣和水在田地上變成穀物,或者昆蟲的分泌物經過人的手變成絲綢,或者一些金屬片被裝配成鍾表,也是這樣。」(彼得羅·維里《政治經濟學研究》1771年初版,載於庫斯托第編《義大利政治經濟學名家文集》現代部分,第15卷第21、22頁)】不僅如此,他在這種改變形態的勞動中還要56經常依靠自然力的幫助。如果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那麼它代表的就是人支配人行為(勞動)的權力,與具體財富無關。如:產值3000萬,是代表多少架飛機,還是多少條褲子或者多少個妓女的屁股?這根本說不清楚,這也物質的屬性(使用價值)全是異質的。但作為相同的地方,它們都包含了相同的人對人勞動(行為)支配的社會性的時間關系。也就是說價值量多少不涉及具體財富,只涉及人支配人勞動的時間的多少。正如所謂的GDP(生產總值),在勞動價值論者看來,它壓根就是一個邏輯錯誤,因為異質物是不可加總在一起的,加總在一起的只是一個價值量的概念,而價值只能是人支配人勞動(行為)的社會關系,它(所謂的GDP)真正的名稱應該叫做「生產了資本的僱傭勞動總時間之和」。也就是說價值不是物質的有用性(使用價值),或者說某種要素與「使用價值」的轉化率。馬克思認為,商品(貨幣)拜物教的謎,就是把人支配人勞動的社會關系,說成是物質的屬性或者說屬性的轉化率。而資本主義追求的就是金錢,而金錢的多少不涉及具體財富的多少,正如所謂的GDP增長實際上與具體財富無關,只涉及人對人支配的勞動時間的增加。也就是說勞動價值論毫不留情的揭露出市場經濟的金錢游戲。作為與「使用價值」轉化關系的勞動,存在復雜與簡單,異質性與同質性的區別,這樣的勞動是不可計量的;但作用人支配人勞動的社會關系,只要交換成功,它們實際上存在無差別的人支配人的社會屬性。在這里很多人認為價值總量認為與生產效率有關,實際上是無關的。如果說價值是物質使用價值的轉化率,那麼大自然中的自然力對物質的有用性的轉化更復雜,為什麼不包含金錢貨幣(商品)關系?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實資本主義中存在壓縮產能,如果價值是某種要素與使用價值轉化的相對關系,或者某種要素與人最大化對與滿足轉化的相對關系,那麼現實中這樣的情況顯然是與使用價值轉化率無關的。並且不是每個人的慾望都能得到滿足,市場只滿足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真實含義是「可供交換支配的僱傭勞動時間」,消費實際上是勞動與勞動相互交換的過程。價值既然是一種勞動,那麼剩餘價值實際上就是剩餘勞動支配形式的權力,而利潤是剩餘價值在社會范圍內的轉化,實現形式。在馬克思看來行業或者社會整體利潤與效率(技術)是無關的,馬克思通過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資本積累式競爭,把利潤與效率的關系完全排證,證明它代表的是社會關系。在流行經濟學中市場經濟競爭是以技術為主的競爭,而是馬克思經濟學中,市場經濟的競爭,實際上是以積累為主的形式。對於積累式競爭舉一個例子,如:房價上漲,其它行業也會漲價對抗,當不能漲價對抗時,就會出售一定此領域的資產或者壓縮產量或者產能,而夠買較高利潤率的資產,這樣就會導致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的均衡。對於資本家來說,如果積累率低於平均利潤率,那麼資本家隨時都有可能失掉資本家或原有資本的地位。正如20年前幾十萬元都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的僱傭,而現在購買一套商品房也不夠,這正是積累式競爭的表現。實際上積累式競爭,反映出來的就是資本家不斷的競爭,壓低勞動力價格的過程,只要資本的剝削率不夠高,那麼資本家隨時都有可能失掉資本家地位的風險。正如不同物質生產效率的行業,可以有一樣的利潤率,或者物質生產效率提高較低的行業也可能比物質生產效率更高的行業有更高的利潤率一樣。顯然利潤對於行業來說與效率是物質的,效率只是行業內部的企業分配利潤率的競爭,但資本主義的競爭,顯然不是技術為主的競爭,而是積累主為的競爭。也就是說利潤與效率是無關的,它壓根不是什麼剩餘財富,而是剩餘的勞動時間支配形式的權力,利潤增加,就意味著消費者(勞動者)用的勞動時間去交換,「有效需求」實際上真正的含義是可供交換的勞動時間,當勞動者(消費者)交換遇到生理極限,經濟危機就開始了。也就是說馬克思認為追求利潤及積累式競爭,會造成個人自由的奴役,試想每個人都沒有的自由時間,而為了消費、住房、醫療,不能不用的勞動時間去交換,一份工作不夠就兩份工作,個人不斷的出賣自身的勞動時間,那麼個人的自由何在?因此解決這社會問題的唯一法,就是根除為利潤為生產的社會制度,讓社會為使用,而不是為利潤,不是為價值(交換價值)這種形式錢的游戲而生產。要讓勞動者(消費者)最大化的按需分配自身的勞動時間。正如馬克思所說:「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財富,而是以價值(交換價值)為目的的權力。」「由於企業追求的是剩餘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斗爭。」

Ⅸ 超爆魔鬼經濟學怎麼樣

文/落瀟 經濟學,人群中十個人有九個人都會說,知道,喜歡。那麼《超爆魔鬼經濟學》中的觀點,估計知之甚少。如果不信,可以依照書中的題目,測試一下你的「魔鬼指數」,相信結論就是:我們的思維總是那麼的傳統,即使90後的朋友已在穿著上標新立異。 在書中,你將會發現,史蒂文帶來的觀點是那麼的匪夷所思,是那麼的不近人情,是那麼無情的敲打人的直覺。就拿我們高考的必考題,二氧化碳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但史蒂文卻從另一個角度,用確鑿的證據和實驗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如果將二氧化碳翻倍,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效益。再比如我們常常所說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絕對的真理,絕對的正確,絕對的讓人意識到:這哥們兒夠酷。其實不然,史蒂文通過統計各種真實的數據卻道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酒後步行比酒後開車更危險。更為讓人吃驚的是,電視、網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豐功偉績,卻帶來了難以置信的犯罪率的升高,原因就是全球化不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的渣滓---暴力的傳播,而印度女性地位的提高歸功於印度電視的普及,而美國罪犯的增加也得力於網路的優勢。 當牛頓從樹上落下的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從此牛頓從幕後走到人前,因為我們知道日常的小事都能用物理來解釋。恰恰是我們思維的正統,使得我們開始認為物理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東西,從而放棄了自己思想的獨立性,當《超爆魔鬼經濟學》帶來了這么多炫目的不可思議的問題時,我能感到的唯有吃驚。更有甚者,在書的最後,還提到了作者對妓女的探討。讀過之後,我瞠目結舌,一句粗氣都不敢喘,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妓女和百貨商店聖誕老人何其相似,也想不通皮條客和房地站經紀人的身份又是如出一轍,更別說讓別人也來看看此書,這也許恰恰說明我們真的太傳統。 看過此書,我不再認為二氧化碳的傳統論調,也更加相信全球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經濟互利互通有無,自己的心中增加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另類想法。當然這本書的觀點,我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正如專家梁小民在推薦所說:這是一本引導思維的書。平鋪直敘我們不難排斥,但匪夷所思正是我們讀者的軟肋,作者的手法極其巧妙,另類的觀點渲染著整本書的色彩,勾引了讀者的獵奇心。

Ⅹ 試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建立人體器官市場的利與弊

利:任何市場只要有需求 就會有供給,是無法抑制的 建立人體器官市場可以加強管理 減少犯罪率
弊:如果合法化 就和以前有要求妓女合法化一樣 對社會造成不良風氣

閱讀全文

與妓女與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