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

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

發布時間:2020-11-25 04:29:47

❶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哪些

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年得主:

1960s

拓展資料: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參考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❷ 曾經都有哪些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文章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

諾貝爾獎獲得者弗里德曼的新貨幣主義的理論,一直都在中央政府、央行的宏觀調控和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

❸ 哪裡可以看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論文

你可以去這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看看他們因什麼得獎,然後上JSTOR搜索,很少有中文的,大都數都是英文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經濟學獎並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式方面與諾貝爾獎相似。1968年起,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一次,頒獎遵循對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原則。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周年慶典時)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揚·廷貝亨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芙若及邁克爾·克雷默摘得獎項。

❹ 為什麼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備受爭議

這屆諾獎可謂是看點頗多。不僅巴納吉和迪弗洛的夫妻雙雙獲獎足以大抓人們的眼球,迪弗洛以47歲的年齡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也頗具話題性。而除了這些八卦之外,這三位得主所倡導的實驗方法更是備受爭議。有人認為這是洞察貧困本質的有力工具,但也有人斥之為無用的游戲。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有以上所述的各種缺陷,但瑕不掩瑜,RCT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依然是值得重視和推廣的。另外,先實驗,看看效果,再逐步推開的思路本身,對於我們避免盲目出台政策也是大有借鑒的。

當然,RCT只是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只能幫助我們發現一些涉及貧困的面上問題,至於更深層次的問題,則需要更為直接的傾聽與調查。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貧困的成因是復雜的,為了根治貧困,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❺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主要貢獻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得者的主要貢獻如下:

1、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籍教授羅伯特·芒德爾。他通過對「不同匯率體制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佳貨幣區域」進行分析,發展了開放型經濟的宏觀經濟理。

2、芒德爾沒有止步於穩定政策短期效果的研究。貨幣動力學是他的許多文章的主題。芒德爾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國際收支的情況下,調節經濟至非平衡狀態。在戰後時期,對非平衡狀態的研究強調對外貿易中的現金流量,但這些研究基於靜態的經濟學模型。休謨(David Humes)關於國際價格調節的經典理論(金幣流)強調貨幣因素和庫存變數。

3、芒德爾的理論對中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在中國即將加入WTO的時刻,我們更應該未雨綢繆。例如:我們可以研究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否滿足構成員優貨幣區的必要條件。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助於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制訂正確的金融政策。

❻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論文

諾貝爾經濟學獎,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諾貝爾獎最初的五大獎項是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或生理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而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准與其它獎項相同,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第一次頒發,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近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其成就如下:

2007年,由於對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designtheory)研究的貢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教授赫爾維茨(LeonidHurwicz)、新澤西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講座教授埃里克-馬斯金(EricS.Maskin)、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邁爾森(RogerB.Myerson)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6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就業與增長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爾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們對於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貢獻,

2005年,以色列經濟學家羅伯特-奧曼和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獲得了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兩位經濟學家「因通過博弈論分析加強了我們對沖突和合作的理解」所作出的貢獻而獲得了1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他們的研究成果有助於「解釋價格戰和貿易戰這樣的經濟沖突以及為何一些社區在運營共同擁有的資源方面更具成效」。

2004年,出生在挪威的經濟學家基德蘭德和美國經濟學家普雷斯科特獲得了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兩位經濟學家因對動態宏觀經濟學所作出的貢獻而獲得了1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他們的研究工作解釋了經濟政策和技術的變化是如何驅動商業循環的。

2003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和英國經濟學家克萊夫?格蘭傑獲得200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這兩位經濟學家這個桂冠時稱:「今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發明了處理許多經濟時間序列兩個關鍵特性的統計方法:時間變化的變更率和非平穩性。」

200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丹尼爾-卡恩曼(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弗農-史密斯。丹尼爾-卡赫內曼將源於心理學的綜合洞察力應用於經濟學的研究,從而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維農-史密斯為實驗經濟學奠定了基礎,他發展了一整套實驗研究方法,並設定了經濟學研究實驗的可靠標准。

2001年,三位美國教授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由於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而分享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0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詹姆斯-J-赫克曼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丹尼爾-L-麥克法登,以表彰他們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所作出的貢獻。

1999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芒德爾,因為他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區域做出了影響深遠的分析。

❼ 2012諾貝爾經濟學獎是關於哪個領域

市場配置。

瑞典皇家科學院已決定將2012年度瑞典央行紀念諾貝爾獎授給授予哈回佛大學教授埃爾文·羅斯(Alvin E. Roth)及加答州大學羅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他們得獎的理由是「以鼓勵他們在穩定配置理論及市場設計實踐上所作出的貢獻」。

201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了一個經濟學的中心問題:如何盡可能恰當地匹配不同的市場主體。盡管兩位研究者的研究是各自獨立完成的,但沙普利的基礎理論與羅斯的經驗性調查一經結合,各類實驗和實際設計已經產生出了一個繁榮的研究領域,改善了許多市場的表現。

❽ 歷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1、諾貝爾經濟學獎,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諾貝爾獎最初的五大獎項是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或生理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而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准與其它獎項相同,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第一次頒發,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2、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回顧(1969-2013): 1969年簡·丁伯根(荷蘭)、拉格納·弗里希(挪威) 貢獻:發展了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進程。拉格納·弗里希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簡·丁伯根是經濟計量學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保羅·安·薩默爾森(美國) 貢獻: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 1971年西蒙·庫茲列茨(美國) 貢獻: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2年約翰·希克斯(英國)、肯尼斯·約瑟夫·阿羅(美國) 貢獻: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3年華西里·列昂惕夫(前蘇聯) 貢獻: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4年弗·馮·哈耶克(澳大利亞)、綱納·繆達爾(瑞典) 貢獻: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1975年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前蘇聯)、佳林·庫普曼斯(美國) 貢獻:康托羅維奇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庫普曼斯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了貢獻。 1976年米爾頓·弗里德曼(美國) 貢獻: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7年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瑞典)、詹姆斯·愛德華·米德(英國) 貢獻: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8年赫泊特·亞·西蒙(美國) 貢獻: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見解。 1979年威廉·阿瑟·劉易斯(美國)、西奧多·舒爾茨(美國) 貢獻: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80年勞倫斯·羅·克萊因(美國) 貢獻: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81年詹姆士·托賓(美國) 貢獻: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2年喬治·斯蒂格勒(美國) 貢獻: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3年羅拉爾·德布魯(美國) 貢獻:概括了帕累拖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年理查德·約翰·斯通(英國) 貢獻: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踐分析的基礎。 1985年弗蘭科·莫迪利安尼(義大利) 貢獻: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986年詹姆斯·布坎南(美國) 貢獻: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7年羅伯特·索洛(美國) 貢獻: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8年莫里斯·阿萊斯(法國) 貢獻: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9年特里夫·哈維默(挪威) 貢獻: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90年默頓·米勒(美國)、哈里·馬科維茨(美國)、威廉·夏普(美國) 貢獻: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91年羅納德·科斯(英國) 貢獻: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 1992年加里·貝克(美國) 貢獻:將微觀經濟理論擴展到對人類相互行為的分析,包括市場行為。 1993年道格拉斯·諾斯(美國)、羅伯特·福格爾(美國) 貢獻:道格拉斯·諾斯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羅伯特·福格爾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4年約翰·納什(美國)、約翰·海薩尼(美國)、萊因哈德·澤爾騰(德國) 貢獻: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5年羅伯特·盧卡斯(美國) 貢獻: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英國)、威廉·維克瑞(美國) 貢獻:詹姆斯·莫里斯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威廉·維克瑞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7年羅伯特·默頓(美國)、邁倫·斯科爾斯(美國) 貢獻:羅伯特·默頓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邁倫·斯科爾斯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 1998年阿馬蒂亞·森(印度) 貢獻: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9年羅伯特·門德爾(加拿大) 貢獻: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2000年詹姆斯·J·赫克曼(美國)、丹尼爾·L·麥克法登(美國) 貢獻:發展廣泛應用在經濟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中對個人和住戶的行為進行統計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對分析選擇性樣本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麥克法登對分析離散抉擇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 2001年邁克爾·斯彭斯(美國)、喬治·阿克爾洛夫(美國)、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 貢獻: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2002年丹尼爾·卡尼曼(美國)、弗農·史密斯(美國) 貢獻:在心理和實驗經濟學研究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 2003年羅伯特·恩格爾(美國)、克萊夫·格蘭傑(英國) 貢獻:在處理經濟時間序列的兩個關鍵性質:時變波動性和非平穩性時,所開創的統計分析方法。 2004年芬恩·基德蘭德(挪威)、愛德華·普雷斯科特(美國) 貢獻:在動態宏觀經濟學領域中作出重要貢獻。 2005年羅伯特·奧曼(以色列)、托馬斯·謝林(美國) 貢獻:通過對博弈論的分析加深了對沖突與合作的理解。 2006年埃德蒙·費爾普斯(美國) 貢獻: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對當時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線」理論提出了挑戰。 2007年萊昂尼德·赫維奇(美國)、埃里克·馬斯金(美國)、羅傑·邁爾森(美國) 貢獻:在創立和發展「機制設計理論」方面作出貢獻。 2008年保羅·克魯格曼(美國) 貢獻:整合了此前經濟學界在國際貿易和地理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貿易、全球化以及推動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動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論。 2009年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美國)、奧利弗·威廉森(美國) 貢獻:奧斯特羅姆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的分析」獲獎;威廉森則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邊界問題的分析」獲獎。 2010年彼得·戴蒙德(美國)、戴爾·莫滕森(美國)、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塞普勒斯) 貢獻: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理論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2011年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國)、托馬斯·薩金特(美國) 貢獻:研究政策變數在宏觀經濟運行中扮演的角色,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2012年美國經濟學家埃爾文·羅斯(美國)與羅伊德·沙普利(美國) 貢獻:創建「穩定分配」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2013年尤金·法馬(美國)、拉爾斯·皮特·漢森(美國)、羅伯特·希勒(美國) 貢獻:表彰他們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❾ 曾有哪些數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John F. Nash, Jr.)與妻子阿莉西亞5月23日從新澤西機場坐計程車回家時,因車禍遇難去世,享年86歲。納什雖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他卻不是經濟學家,而是國際數學界頂尖的數學家。

納什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是天才少年、一流數學家、個人生活曲折傳奇:從小性格孤獨、內向,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常年沒有工作,曾兩次進精神病院治療,後靠毅力奇跡般恢復正常;妻子與他離婚又復婚;21歲寫的數學博士論文,66歲時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86歲時獲得號稱數學界諾貝爾獎的「阿貝爾獎」,但就在回家的路上,與一起生活了58年的妻子同時遇車禍去世。

納什1928年生於西弗吉尼亞州,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他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對讀書很有興趣,但不喜歡社交,是典型的「書獃子」,他在14歲時顯示出對數學的興趣,並贏得過西屋獎。高中時進修大學課程,17歲時入讀卡內基科技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前身),他在數學方面的才能得到教授的賞識,但同學們卻發現他是一個內向、行為怪異的鄉下孩子,有的同學甚至覺得他有心理問題,因此常常成為同學們作弄的對象,他的回應則是用數學難題來挑戰同窗。

納什只用了3年時間就取得了數學本科及碩士學位,年僅二十,並同時被哈佛、普林斯頓、芝加哥等大學錄取為博士生,由於普林斯頓給他的條件優於哈佛,因此他最終選擇了普林斯頓,1948年入校攻博,從此與普林斯頓結緣67年,在那裡度過了大半生。

納什在學校攻讀博士課程時,對上課沒有什麼興趣,他不喜歡從教授那裡得到第二手的數學研究方法,而是喜歡自己獨自鑽研,1950年完成了博士論文,他在這篇28頁的論文中闡述的主要理論,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博弈論中的基石之一,正是這篇論文,44年後使他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❿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價

經濟學獎被質疑的常見論據是,經濟學有廣泛的倫理基礎,和數學一樣嚴謹。
經濟學獎的頒發,也常被質疑違背了諾貝爾遺囑中「對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要求。因為,經濟學家的貢獻不見得名實相符,而獲獎最多的新古典主義學派,也不存在「處理金融災難的知識系統」。 雖然經濟學獎在1969年設立之後,成功整合進入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體系裡,但爭議輩出。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74年得主)在內的四名獲獎人,皆曾經呼籲廢除此獎。哈耶克領獎時表示,倘若當年征詢他的意見,肯定不建議設獎。
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機構呼籲瑞典皇家科學院廢除經濟學獎。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在2009年的官方立場,經濟學獎並不是諾貝爾獎。但此一聲明旋遭移除。諾貝爾後人對於瑞典國家銀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評,認為這是經濟學者企圖提升地位和聲譽的手段,其侄孫Peter Nobel更稱有關獎項是占諾貝爾之名的布穀鳥。

閱讀全文

與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