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庭經濟學的背景
現代微觀經濟學的新發展趨勢之一「研究從經濟學向其他領域擴張」,在與社會學的交叉領域,則有家庭經濟學,其代表人物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和社會學教授加里·貝克爾。他由於創造性地運用微觀經濟學方法成功地分析了大量的社會學問題,獲得了199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家庭社會行為的開創者。在貝克爾的理論中引入時間的機會成本概念,研究了廣泛的家庭行為,如生育行為、婚姻市場、以及家庭勞務分工問題等。
❷ gdp至上形成的背景(宏觀經濟學)
國家剛剛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基礎建設薄弱,一切從零開始。因此,最大的問題,不是追尋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與否,而是要最大化的追求生產能力。
而且當時,國內有海量的剩餘勞動力。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城市裡的下崗工人。為了解決這些勞動力,一些低端的製造業也紛紛上馬,同時也產生海量的GDP。
最關鍵的一點。GDP的總量是比較容易考察的,但是GDP的質量,綠色與否,標准不一定,很難界定。因此在官員考核上,也很難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只能但看一個GDP的總量。因此官員考核上,也為GDP至上提供了很大的動力。
❸ 宏觀經濟學產生的背景與來源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著重考察和說明國民收入、就業水平、價格水平等經濟總量是如何決定的、如何波動的,故又被稱為總量分析或總量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又稱總體經濟學、大經濟學。是微觀經濟學的對稱。宏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❹ 政府經濟學的社會背景
中國的政府經濟學也是在財政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新中國建立以來,財政學發展經歷了一個以介紹前蘇聯財政理論為主,到總結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逐步建立自己的財政學理論體系,再到進一步總結中國財政實踐,並引進吸收西方財政學的精華,豐富財政學研究內容,繁榮財政學理論研究的過程。
建國初期,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科學研究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對於在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的社會政治制度中運行的政府財政的本質、職能、作用應如何認識,如何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財政學理論體系,都是急待建設但又需假以時日的工程。因此,這一時期財政學界主要致力於學習、引進、介紹前蘇聯的財政理論,這不僅是發展中國財政學理論的需要,也是培養中國的財政人才、推動財政工作的需要。
1956年—1965年,是中國建立和發展自己的財政學體系、財政學理論研究十分活躍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財政理論研究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指導,總結中國革命根據地時期、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五年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從現實經濟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有重大意義的理論問題入手,逐步建立和發展中國的財政學體系。在這10年中,財政學界對財政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財政的本質,財政的屬性,財政的產生和發展,社會主義財政的職能作用,財政平衡及其與信貸、外匯、物資的綜合平衡,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和作用,財政分配與工資,價格分配的關系,財政分配與固定資產再生產的關系,社會主義利潤的性質和作用,以及社會主義經濟核算等問題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研究和討論,大大豐富了中國財政學的內容。尤為可貴的是,這一時期的財政學研究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形成了不同的學術觀點或派別。僅對財政本質的闡述,即有「國家分配論」、「社會共同需要論」、「貨幣關系論」、「價值分配論」、「國家資金運動論」、「剩餘產品分配論」等不同觀點。對財政的屬性,則有屬經濟基礎、屬上層建築、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等多種認識。當然,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是圍繞財政學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展開,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為主,帶有濃厚的思辨色彩,研究內容則深深打上了計劃經濟的烙印。
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之後,我們迎來了財政學研究的春天,財政理論研究空前繁榮,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研究內容逐步深入。這一時期中,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對外開放的擴大,學習和借鑒西方財政學、西方政府經濟學的研究成果,豐富中國財政學內容體系,創建社會主義的政府經濟學成為財政學發展的重要方面和必然趨勢。現代西方政府經濟學是以市場經濟為體制背景進行研究的,其研究的范圍和內容比以往財政學大大擴展了,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發展較早,因而積累形成了探討市場經濟中政府經濟活動運行規律的理論,這些研究成果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鑒於不同國家市場經濟運行存在著共性,學習借鑒現代西方政府經濟學的有關內容實有必要。迄今,西方學者的公共產品理論、市場缺陷分析、政府經濟職能理論、稅收效應和稅負轉嫁理論、社會總供求平衡公式、公共生產及公共產品定價等已被引入國內的多種教科書中,眾多經濟學家用更寬闊的視角和以更加務實的態度,研究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經濟行為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這不僅大大充實了傳統財政學的內容,同時也標志了政府經濟學在中國的興起。隨之,在政府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方面,結合中國政府經濟活動實踐的發展變化,對政府職能、政府行為與經濟的辨證關系、公共支出效益、社會保障、政府補貼、公債運行管理、國際稅收等問題的研究形成成果,豐富了中國政府經濟學的內容。在研究方法上,也注重了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結合,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的結合。中國的政府經濟學在實踐的推動下,在吸收中外學者在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❺ 建築經濟學的產生背景
研究建築業部門生產組織與管理的學科。把建築業這個產業部門作為一個整體來研內究有關的經濟問題容。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盡管每一個企業的生產都有周密的計劃,但整個社會的生產卻是無政府狀態的。所以,在資本主義國家,建築經濟學多限於微觀角度,很少涉及部門,一般只是為了解決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工程項目施工的組織與管理,以及有關的技術經濟問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於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所以才有條件把建築行業的整體作為國民經濟的有機構成部分來進行組織與管理,並加以研究,以充分發揮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❻ 區域經濟學的歷史背景
區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間。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狀況、交通狀況、教育水平、技術水平、工農業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對於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極大。如何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達到整體最優效果呢?區域經濟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發展最早源於1826年德國經濟學家杜能提出的農業區位論,至今已有近180年的歷史。然而,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科學,它大體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區位研究由微觀向宏觀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各國政府為解決區域問題而加強對區域經濟活動的干預,大規模開展各種區域規劃工作,區域經濟學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最初興起於西方國家,東歐和原蘇聯在60年也掀起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潮。我國則直到80年代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
區域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有三個方面:
(1)經濟背景,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斷深化,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如日本的表、里差異,美國的東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異,英國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北愛爾蘭的差異以及蘇聯的東、西差異等;二是區域經濟問題的顯露,如美國的田納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國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國英格蘭的西北部、東北部和蘇格蘭失業率超過25%,威爾士失業率超過36%,而倫敦和東南英格蘭的失業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政府的經濟職能加強,政府有能力干預區域經濟發展;在東方,社會主義制度誕生,一方面,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政府是配置資源的主體,政府可以在區域之間配置資源,另一方面,社會主義經濟要求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包括區域之間。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進,與其他經濟學科明顯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個背景下,形成了區域經濟學。
❼ 里根經濟學形成的背景
1、所謂「里根經濟學」,實際上是以「供應學」(Supply-SideEconomics)作為理論基礎的經濟學派。顧名思義,與凱恩斯傳統「需求」經濟理論相反,「供應學派」強調的是,「供應」與「需求」關系中的「供應」一邊,即「供應創造自身的需求」。在上世紀80年代,「供應學派」之所以能夠得勢,或者說它與之前美國政府經濟政策不同,主要歸因於兩方面:一是二戰後一直執行以凱恩斯的需求理論為基礎的美國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失敗。稅負繁重,失業率居高不下;二是具有保守理念的里根在美國政壇上的得勢。「供應學派」下的減稅的經濟政策順應了里根政府低稅收的價值觀和理念。即減少稅收、刺激經濟、創造就業,通過經濟和財富的增量反而能在低稅率的前提下增加國家稅收,同時增加大眾的財富。里根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支持市場自由競爭、降低稅收和公共開支、降低政府對企業經營的控制等。影響:這些政策帶來了美國80年代後的經濟持續繁榮,拖垮了前東歐社會主義陣營。2、俾斯麥推行福利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1)德國國內的工人運動風起雲涌,俾斯麥單純的依靠所謂的「反對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治安的法令」(簡稱非常法)已經根本無法消滅德國社會主人工人黨。(2)這是俾斯麥政府在推行「皮鞭政策」的同時,又輔以「甜麵包」政策的表現。恩格斯曾一針見血的揭露道:「俾斯麥先生說,要粉碎社會主義,僅僅採取鎮壓手段是不夠的。還必須採取種種措施以消除社會混亂現象,保證工作的秩序,防止工業危機以及其他等等。(因此)他答應要提出為社會謀福利這種『積極措施』的建議」。(3)推行福利政策的這一「創舉」也從一方面表現了俾斯麥對新的歷史變革時期的適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德國的新興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於工人的福利政策從根本上並沒有損害容克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總體利益。相反,它的實際效應則是把工人引離階級斗爭的軌道。用俾斯麥自己的話說,就是「在恢復帝國健康的菜料中『加幾滴社會主義的油』」。而從對付工人運動的角度來看,俾斯麥的福利政策實際上是對《非常法》的補充。3、主要表現在:(1)充分利用當時的世界經濟危機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國家經濟。(2)積極引進資本主義的技術和科技人才。(3)保持國家經濟獨立,擴大出口。(4)派遣大量技術人員出國學習。民弱的原因:(1)前蘇聯的「國強民弱」跟俄國的歷史傳統有關。換句話說,這並不只是其進入蘇聯時代才出現的現象。(2)蘇聯時期的國家政策將個人利益捆綁在國家現代化戰略目標之上,國家權力極度擴張,公民的權益極度弱化,國家職能部門全面控制了社會組織的所有私屬領域,這些直接導致了雖然國家的政治、軍事實力強至占據世界一極,但國內民眾的力量極度弱小,在政治生活中幾乎徹底的喪失了發言權。4、威爾遜14點原則的戰略目的是為了推行全球的門戶開放政策,實質是在於讓美國根據自己的綜合國力,揚長避短,以強大的經濟實力來彌補軍事上的不足,積極謀求二戰後世界政治大國的領導地位。威爾遜在協約國中享有精神領袖地位的原因:(1)改造人性;威爾遜認為人是可以通過教育和學習來克服固有的缺點而日臻高尚,人類社會也將藉此走向文明。(2)調節各方利益,以合作與協調為手段來解決國家間的矛盾,規避沖突和戰爭,從而實現雙贏。(3)建立國際組織,保衛世界和平。威爾遜首次否認了大國之間擴張軍力和理性,並對大國之間的軍事擴張造成的不信任提出了強烈的抨擊。這在於當時正在積侵略別國並刀兵相見的世界格局無疑影響巨大,同時其學說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5、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發展方向:(1)以工業文明武裝起來的西方世界利用其經濟等方面的優勢,藉助「冷戰勝利者」的餘威,繼續向全球擴展其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實現「歷史的終結」。(2)世界經濟逐步向全球一體化過度。(3)大國間的安全合作成為國際政治的明顯走向。6、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參加的兩次會議分別是: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第二次會議(按時間先後應為波茨坦會議)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1)這次會議對於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具有重大意義,並就戰後許多重大問題達成了協議,從而確立了戰後世界的政治格局。(2)會上美、英、蘇三國首腦在一系列國際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斗爭,直接反映了美國、英國和蘇聯的關系開始惡化。隨著戰爭的結束,新的矛盾,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為東、西方大國之間的主要矛盾,從而成為戰後一段時期內國際斗爭的重要內容。
❽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歷史背景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興起產生於這樣的歷史背景:上世紀60年代末起,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出現嚴重危機,
國際貨幣危機頻繁發生,世界經濟出現停滯,保護主義再次在西方發達國家抬頭;許多學者開始擔憂,世界是否會再次出現類似20世紀30年代所發生的由於世界經濟秩序混亂,各國為爭奪市場,解決國內經濟危機而出現的國際政治沖突。國際政治與經濟互動關系再次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注。一些西方學者希望通過研究國際政治和經濟的互動關系,研究國際經濟的新變化,研究世界經濟史中由於經濟危機導致的政治沖突等諸方面問題,為國際制度建設與國際秩序的變革尋求政治上的答案。這些研究符合傳統政治經濟學的原則,而且把研究的焦點放在了國際政治與經濟的互動關繫上,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對於這些20世紀後期興起的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如果從認識論的角度來劃分,它們大體可以分兩類:經驗實證主義/還原主義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與歷史主義的國際政治經濟學。
❾ 出現古典經濟學的時代背景
古典經濟學理論產生和發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國和法國。在英國,從威廉.配第(1623—1687年)開始,到大衛.李嘉圖(1772—1823)年結束;在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1646—1714)開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結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國的亞當.斯密和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1694—1774)。
英國:
⑴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日益加強;
⑵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⑶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⑷工場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這是後來的法國,德國等國都無法相比的)
⑸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大,工場手工生產已無法滿足需求。
法國: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1st Estate)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2nd Estate),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3rd Estate),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