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展經濟學中經濟增長的動力是
在經濟學中,經濟增長是指經濟的生產潛力的長期增長,可以滿足社會中個人的需求。一個國家持續的經濟增長會對國民收入和就業水平產生積極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
影響經濟增長的有以下原因
【1】人力資源:
指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可用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可以直接影響經濟的增長。
人力資源的質量取決於其技能,創造能力,培訓和教育程度。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熟練並且訓練有素,那麼產出也將是高質量的。
另一方面,技術工人的短缺阻礙了經濟的增長,而剩餘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較小。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源應數量充足,具備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以實現經濟增長。
【2】自然資源: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自然資源涉及大自然在土地上或土地下生產的資源。土地資源包括植物,水資源和景觀。
土地或地下資源以下的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金屬,非金屬和礦物。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取決於氣候和環境條件。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比自然資源較少的國家享有良好的增長。
對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或開發取決於人力資源的技能和能力,所使用的技術和資金的可獲得性。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熟練和受過教育的勞動力的國家,可以使經濟走上了增長之路。
【3】資本形成
涉及土地,建築物,機械,電力,運輸和通訊媒介。生產和獲取所有這些人造產品被稱為資本形成。資本形成增加了每個工人的資本利用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資本/勞動力比率。因此,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最終導致了產出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
【4】技術發展:
指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技術涉及科學方法和生產技術的應用。換句話說,技術可以定義為一定數量的勞動所使用的技術手段的性質和類型。
技術發展有助於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提高生產率。與較少關注技術發展的國家相比,從事技術發展的國家的發展迅速。正確的技術選擇對於經濟增長也起著重要作用。相反,不適當的技術會導致高生產成本。
【5】社會和政治因素:
在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社會因素涉及風俗習慣,傳統,價值觀念和信仰,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增長。
例如,一個有傳統信仰和迷信的社會反對採用現代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實現變得困難。除此之外,政治因素,例如政府參與制定和執行各種政策,在經濟增長中起著重要作用。
Ⅱ 經濟學中有三種動力機制分別是愛,命令,自利。那這三種動力機制分別適用於什麼規模的團體呢求大神幫忙
團結的 獨立的 請給我一個好評哦 謝謝
Ⅲ 請教經濟學的幾個概念
利潤分為正常利潤與超額利潤。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價格,也是企業家才能這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質與工資相類似,也是由企業家才能的需求與供給所決定的。超額利潤是指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又稱為純粹利潤或經濟利潤。利潤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第一,正常利潤作為企業家才能的報酬,鼓勵企業家更好地管理企業,第二由創新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第三,由風險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第四,追求利潤的目的使企業按社會的需求進行生產,第五,整個社會以利潤來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的配置符合社會的需要。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
規模報酬是指兩種以上的生產資源配合使用,當資源配合比例不變,生產資源投入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產品產量或收益變動的比率,或者說是生產資源投入增加的倍數引起的產品產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數.規模報酬研究的問題是,當生產資源按照某一比例增加的時候,其產品產量或收益會按照什麼比例增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規模報酬的變化會發生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規模報酬遞增.就是當生產資源的投入增加某一倍數時,其產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數超過生產資源增加的倍數.就是當各種生產資源投入增加某一倍數時,產量或收益的增加等於這一倍數.第三種情況是規模報酬遞減.就是當各種生產資源的投入比例增加某一倍數時,產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數小於生產資源增加的倍數.
Ⅳ 保證經濟學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可以參考發展經濟學的相關資料,也許對你有用
發展經濟學是二十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它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出現了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於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出現了對發展問題較有研究的經濟學家,發達國家也有一些激進經濟學家試圖去解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這就產生了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的主流是新古典學派,其依據的基本思想是傳統庸俗經濟學,和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的思想。他們認為發展是漸進的、連續的、累積的過程,這種過程是通過邊際調節來實現的;發展是和諧的、平穩的過程,是以自動的均衡機制為基礎的;繼續發展是可能的,其前景是令人樂觀的。
發展經濟學是二十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方國家逐步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經濟學分支學科,它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美三洲廣大地區的殖民地和附屬國紛紛走向獨立,經濟上各自選擇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謀求發展,世界上出現了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於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出現了對發展問題較有研究的經濟學家,發達國家也有一些激進經濟學家試圖去解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這就產生了發展經濟學。
在二十世紀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發展經濟學主要強調資本積累的重要性;強調計劃化的重要性;強調工業化的重要性。
強調資本積累的重要性的經濟學家有劉易斯、納克斯、羅森斯坦·羅丹和羅斯托等人。 強調資本積累的理論,從兩方面發展。
一方面,切納里等逐漸認識到,障礙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不只是投資規模的大小,還有必須用來購買進口的原料、中間產品和機器設備的外匯儲備的多少。他們提出了兩缺口模式,即國內儲備的不足需用國外資本的流入來填補。
另一方面,舒爾茨等人從智力開發作用的分析,認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並非只是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的重要性必須受到足夠的重視。
強調計劃化的重要性的發展經濟學家,有伯根、劉易斯、羅森斯坦·羅丹和切納里等人,這種看法產生的原因是:單純的市場作用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所必需的結構變化;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的成就給與了人們深刻的印象;先進的計算程序和高速的電子計算機的出現 ,使比較復雜的模式的建立和計算成為可能。
切納里等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價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稀缺價值,主張使用「會計價格」或「影子價格」去校正市場價格對稀缺程度的偏離。他們還從社會邊際生產率的觀點出發,在最優化的一般均衡體系中去研究計劃和資源配置問題,在一些特定的假設上建立起模式,在數學的意義上求出完美的解答。以後這種模式又向動態規劃、非線性的方向發展。但正如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發展經濟學家泰勒等人自己承認的那樣,模式的實用性是有限的。
納克斯、羅森斯坦·羅丹和劉易斯等人也非常強調工業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普雷維希和拉美經濟委員會的其他成員也認為發展中國家必須工業化;哈伯勒和克爾恩克羅斯等人還依據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的靜態比較利益理論,從動態觀點分析了國際知識傳播和資本流動問題,得到了國際貿易有益於發展中國家的結論。
但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還是採取了進口替代的工業化的戰略。這種戰略的理論根據是傳統的保護幼年工業論、普雷維希的貿易條件惡化論和「中心」剝削「外圍」論,以及由繆達爾進一步強調的國際結構具有不平等性質的理論。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發展經濟學開始更多地採用了新古典學派理論的觀點和方法;更多地採用了經驗分析的方法;較全面地注意到影響發展的各種因素;進一步研究了增長和發展的目標。
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如斯特里頓等提出,應當以保證基本需要,而不以國民收入最大化為增長和發展的目標。即在增長過程中,要注意改進衛生、營養和教育等條件,以直接對人力資源產生積極作用。不應當有過多的、不恰當的結構和技術變革以及資本支出,要注意採用減少消費和改進現有技術 等比較簡易的方法去提高生產率。這種看法稱為「基本需要論」。
由於發展中國家早期快速增長後出現了不少問題,發展經濟學家們開始感到,用統一的理論和政策建議去指導各個發展中國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當的。應當根據各個國家的特定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作具體的分析,提出切合實際的政策建議。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如赫希曼把這種統一理論逐漸失去作用的情況,叫做「發展經濟學的發展停滯」。
發展經濟學的主流是新古典學派,其依據的基本思想是傳統庸俗經濟學,和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的思想。他們認為發展是漸進的、連續的、累積的過程,這種過程是通過邊際調節來實現的;發展是和諧的、平穩的過程,是以自動的均衡機制為基礎的; 繼續發展是可能的,其前景是令人樂觀的。
總之,經濟發展被認為是一個無沖突、無飛躍、無質變的過程,它所要求的僅止於創造適當的刺激、完善市場的機制和起動會自行運轉的增長機器而已。
新古典學派這種發展觀點,顯然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客觀實際。事實上,市場機制起不了合理調節的作用,經濟增長的利益並不能普及人群,貧困。失業、社會矛盾、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現象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有增無已。除了前述對發展的基本看法外,發展經濟學也承襲了新古典學派的研究方法,並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經濟發展的質的規定性。
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之下,發展中國家在和發達國家的經濟關系中處於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從而在貿易條件。商品出口、跨國公司投資各方面都遭遇著田難並蒙受損失。但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卻往往從發達國家的角度去解釋和辯護,從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盡管發展經濟學有上述的庸俗觀點,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其本身是有參考價值的。發展經濟理論中對一些局部的、具體的問題的分析,並非都是謬誤。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各個側面如人口、工業、農業、貿易、財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當細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論點。
盡管新古典學派是發展經濟學的正統,但西方經濟學界還是有人能以動態的觀點,從互相聯系的因果關系中去研究經濟發展問題,提出了比較切合實際的主張。
在發展經濟學的文獻中,還可以看到激進學派的理論。激進學派是作為主流派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在有關經濟發展的許多重要問題上,持有與新占典學派完全不同的觀點。例如,關於發展中國家不發達的性質和根源,激進學派就提出了比較中肯的意見。
Ⅳ 現代宏觀經濟學起源的主要動力機制是什麼,有哪些主要內容
主要就是古典主義和凱恩斯主義,所謂新古典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就是二者互相借鑒。
古典主義主要觀點:
1、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工人沒有貨幣幻覺,工資價格充分靈活,所以不存在非自願失業,經濟始終處於或接近一般均衡狀態;
2.薩伊定律:供給會創造出於自己相應的需求;
3、經濟周期是由總供給變動引起的,是市場的正常調整;
4、貨幣是中性的,即貨幣數量變化只會引起名義變數同比例變化,實際變數如收入就業等不變,因此貨幣政策是無效的;
5、提倡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幹預。
凱恩斯主義觀點:
1、勞動市場是非完全競爭的,工人有貨幣幻覺,實際工資有剛性,存在失業,無法由市場消除;
2、凱恩斯定律:總需求會創造出於自己相應的總供給;
3、經濟周期是由總需求變動引起的;
4、貨幣政策有效,因為貨幣非中性;
5、主張政府幹預。
最後說一點,目前學界普遍認可的是,這兩個理論沒有對錯,只是試用條件不同——凱恩斯觀點主要適用於資源有閑置,經濟蕭條時;古典主義觀點主要是資源已經充分利用時適用。
在說一下宏觀經濟學框架:
短期理論:總需求方面——IS-LM,AD-AS。MUDELL-FLEMING;總供給方面——凱恩斯AS,古典主義AS,菲利普斯曲線;
長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供參考。
Ⅵ 經濟學,學些什麼的
《西方經濟學》考試說明和復習指導
一、考試題型及分值
本次考試的題型有以下幾類:
1、單選題(16分)
2、多選題(14分)
3、填空題(10分)
4、計算題(10分)
5、簡答題(24分)
6、論述題(26分)
二、考試范圍
1、單選題、多選題和填空題重點復習綜合練習。
單選題重點在綜合練習的前三套,多選題重點在1、2、4套,填空題重點在前三套。
2、簡答題重點復習內容:
第2章,均衡價格的形成,需求定理等;
第4章,特別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無差異曲線(*不要和其他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混淆);
第8章,利息存在和產生的原因,利潤的作用;
第9章,對國內生產總值的理解;第10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圖形說明),乘數原理(*乘數的一般原理)等;
第11章菲利普斯曲線(*表明是什麼意思)
3、論述題的重點復習內容:
答題的總體要求:(1)原理要清楚;(2)內容要全面;(3)要點要有條理(分點);(4)聯系實際事例;(5)論述要充分。
重點把握:第3章,需求彈性的分類和需求彈性理論的運用;
第5章,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的關系的圖形說明(教材128頁);
第10章,LM曲線,以及總需求——總供給模型下,總需求變動和總供給變動對國民收入的影響。
第14章,貨幣政策的運用
4、計算題
重點:
第3章,彈性的計算(點彈性和弧彈性)
第9章,總需求的計算(教材246頁);(分兩部門、三部門和四部門)。列出一組數據,分析總需求的各個組成部分各佔多少比例
一. 單選,多選,填空 重點復習前三分綜合練習,注意第四分綜合練習的多選題也在范圍之內
二、簡答題:
1. 需求定理?
答:需求定理是說明商品本身價格與其需求量之間關系的理論,其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之間成反方向變動,即需求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增加。
2. 均衡價格?
答:均衡價格是在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競爭過程中自發地形成的。均衡價格的形成也就是價格決定的過程。因此,價格也就是由市場供求雙方的競爭所決定的。需要強調的是,均衡價格形成,即價格的決定的完全自發的,如果有外力干預(如壟斷力量的存在或國家的干預),那麼,這種價格就不是均衡價格。
3.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答: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他從該物品連續增加的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被稱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4. 無差異曲線?
答: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兩種商品的不同數量的組合給消費者所帶來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條曲線。無差異曲線具有四個重要特徵:第一,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其斜率為負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圖上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第三,在同一平面圖上,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第四,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凸向原點的線。
5.利息存在和產生的原因?
答:利息是資本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人們具有一種時間偏好,即在未來消費與現期消費中,人們是偏好現期消費的,現在多增加一單位消費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大於將來多增加這一單位消費所帶來的邊際效用,人們總是喜愛現期消費,因此,放棄現期消費把貨幣作為資本就應該得到利息作為報酬。而迂迴生產就是先生產資料,然後用這些生產資料去生產消費品。迂迴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迂迴生產的過程越長,生產效率越高。迂迴生產要實現必須有資本,資本使迂迴生產成為可能,從而就提高了生產效率。
6.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
答:利潤分為正常利潤與超額利潤。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價格,也是企業家才能這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質與工資相類似,也是由企業家才能的需求與供給所決定的。超額利潤是指超過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又稱為純粹利潤或經濟利潤。利潤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第一,正常利潤作為企業家才能的報酬,鼓勵企業家更好地管理企業,第二由創新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第三,由風險而產生的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第四,追求利潤的目的使企業按社會的需求進行生產,第五,整個社會以利潤來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的配置符合社會的需要。
7.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後彎曲的原因?
答:勞動的供給主要取決於勞動的成本,一類是實際成本,另一類是心理成本。當工資增加時勞動會增加,但工資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如果再繼續增加,勞動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這是因為,工資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後,貨幣的邊際效用遞減,不足以抵消勞動的負效用,從而勞動就會減少。
8.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生產總值GMP?
答: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年內本國常住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的總和,它以人口為統計標准。在美國的國民收入統計中,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國的本國公民,暫居外國的本國居民,常住本國但未入本國國籍的居民。國民生產總值應該包括以上三類居民在國內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的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年內在本國領土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它以地理上的國境為統計標准,也就是說,國內生產總值應包括本國與外國公民在本國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
9.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用乘數理論?
答:自發總需求的增加會引起國民收入增加,乘數是指自發總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國民收入增加的倍數,或者說是國民收入增加量與引起這種增加量的自發總需求增加量之間的比率。乘數的公式a=1/1-c表明了乘數的大小取決於邊際消費傾向。乘數發生作用的條件是在社會上各種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時,總需求的增加才會使各種資源得到利用,產生乘數作用。
10.菲利普斯曲線?
答: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它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觀點:第一,通貨膨脹是由於工資成本推動所引起的,第二,承認了通貨膨脹與失業的交替的關系,第三,當失業率為自然失業率u時,通貨膨脹率為零,第四,為政策選擇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 論述題:
1. 彈性理論的應用?
答: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需求彈性與總收益之間的關系: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彈性的,那麼,當該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於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總收益會增加。」薄利多銷」,」薄利」就是降價,降價能」多銷」,」多銷」則會增加總收益,所以,能夠做到薄利多銷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需求缺乏彈性的商品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那麼,當該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於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總收益會減少。中國有句古語叫」谷賤傷農」,意思是指豐收了,糧價下跌,農民的收入減少了,其原因就在於糧食是生活的必需品,需求缺乏彈性。由於豐收而造成糧價下跌,並不會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從而總收益減少,農民受損失。
2.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關系?
答:平均產量指平均每單位某種生產要素所生產出來的產量。邊際產量指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產量。它們之間的關系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在資本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勞動量的增加,最初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都是遞減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分別遞減,所以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都是先上升而後下降。這反映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第二,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於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在相交前,平均產量是遞增的,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在相交後,平均是遞減的,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在相交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第三,當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達到最大,以後,當邊際產量為負數時,總產量就會絕對減少。
3.總需求總供給概念,IS---LM模型?
答:總需求曲線是表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總需求與價格水平之間關系的曲線。總供給曲線是表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總供給與價格水平之間關系的曲線。總供給曲線有三種情況,第一,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種水平的總供給曲線稱為」凱恩斯主義總供給曲線」。在這種總供給曲線時,總需求的增加會使國民收入增加,而價格水平不變;總需求的減少會使國民收入減少,而價格水平也不變,即總需求的變動不會引起價格水平的變動,只會引起國民收入的同方向變動。第二,資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況下,這種向右上方傾斜的總供給曲線稱為」短期總供給曲線」。 在這種總供給曲線時,總需求的增加會使國民收入增加,價格水平也上升,總需求的減少會使國民收入減少,價格水平也會下降,即總需求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與價格水平的同方向變動。第三,資源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這種垂直的總供給曲線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 在這種總供給曲線時,由於資源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總需求的增加只會使價格水平上升,而國民收入不會變動,同樣,總需求的減少也會使價格水平下降,而國民收入不會變動,即總需求的變動會引起價格水平的同方向變動,而不會引起國民收入的變動。
4.貨幣政策的內容及應用?
答:貨幣政策是要通過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來調節利息率,再通過利息率的變動來影響總需求。政策工具主要是:公開市場業務,貼現政策及准備率政策。公開市場業務就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貼現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貸款的方式。准備率是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準備金的比率。在蕭條時期,總需求小於總供給,為了刺激總需求,就要運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其中包括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降低貼現率並放鬆貼現條件,降低准備率等。這些政策可以增加貨幣供給量,降低利息率,刺激總需求。
三. 計算
1.彈性的基本公式:p64
弧彈性公式:Ed=Q2-Q1/P2-P1×(P1+P2)/2/(Q1+Q2)/2
2. 支出法計算GDP,(注意二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的公式不同)
兩部門公式:總需求=消費+投資
三部門公式:總需求=消費+投資+政府支出
四部門公式: 總需求=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 AD=C+I+G+X
總供給=消費+儲蓄+政府稅收+進口 AS=C+S+T+M
重點要求計算總需求,及比例
另請注意,論述題2和3最好畫出圖像把圖像所說的道理講清楚就可以了,這些圖像在最後一次總復習課時已經指出來了,主要是書128頁圖5--1,書269--271圖10-15,10--16.10--17.10--18,這里不作重復了。
xing bu
Ⅶ 經濟學中有關動力機制的研究可以歸結為哪些這些理論從市場經濟運行的角度闡述
經濟學中有關動力機制研究可以歸結為哪些理論?從市場經濟運行的角度闡述?他經濟學的研究,嗯,是應該從市場的發展前景可以。嗯,得到的。
Ⅷ 動力能力理論的三種理論的經濟學
很顯然,競爭位勢理論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基礎上的。新古典經濟學基於自利的理性人行為的假設前提,提出了效用最大化原則。認為通過市場經濟自由交換的價格機制,經濟個體的最優化行為能夠導致整個經濟體系的一般均衡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干預,市場競爭的實質是價格競爭。因此,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資源配置。
一般認為資源基礎理論和動力能力理論是建立在進化經濟學的分析基礎上。進化經濟學在西蒙的有限理性人(是在認識上的局限,不同與交易成本學說中的有限信息假設)的假設前提下,認為企業的決策不可能是利潤最大化原則,而是滿意原則(即利潤為正),因而從根本上否定新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的價格均衡分析法不同,進化經濟學運用社會學和生物學的方法研究經濟的變遷,認為經濟的進化同生物和社會的進化非常相似,存在著達爾文進化論中的三大核心機制:多樣性(即異質)、遺傳性(即路徑依賴)和自然選擇(市場競爭和企業的成長與衰落)。在具體研究方法上有群體研究和個體研究兩大類,形成了以潘羅斯的源於達爾文進化論的市場選擇論。
由於基礎假設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導致對企業的認識不同,本文擬就對有關企業的幾個基本命題做比較,從而可以較為深入地理解三個理論所依據的經濟學基礎。
Ⅸ 經濟學中的十大效應是什麼
效應論——破窗效應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破窗理論」不僅僅在社會管理中有所應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現代企業管理中。 蝴蝶效應 什麼是蝴蝶效應?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蝴蝶效應」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徵: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經典動力學的傳統觀點認為: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對未來狀態所造成的差別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論向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些看似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一定要防微杜漸,否則,悔之晚矣。 「蝴蝶效應」啟示錄,古往今來知多少? 近因效應 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有這樣一個例子:面試過程中,主考官告訴考生可以走了,可當考生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對他說,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委覺得不怎麼樣,你對此怎麼看?其實,考官做出這么一種設置,是對畢業生的最後一考,想藉此考察一下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如果這一道題回答得精彩,大可彌補此前面試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由於這最後的關鍵性試題而使應聘者前功盡棄。 青蛙效應 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會縱身而出;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它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升溫,即使升至攝氏80°,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裡。隨著溫度的繼續上升至90°- 100°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為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擺脫險境呢?這是因為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這就是一種「青蛙效應」。 「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逸。」 美人效應 羅馬一家自助餐廳的老闆想出一個賺小費的妙計。他請來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櫃台邊收錢,以便使男客們神魂顛倒,慷慨解囊。誰知那位姑娘上班後沒過幾天,就對老闆說:「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闆忙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現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櫃台邊反復地數找給他們的零錢。」 鯰魚效應 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很嬌貴,極不適應離開大海後的環境。用不了多久就會死掉。為延長它的活命期,當地漁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里。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在有限的空間里快速游動,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這就是經濟學上講的鯰魚效應。為了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懼者必然會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的就越快。○ 暈輪效應 暈輪原指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暈輪效應是一種普通存在的心理現象,即對一個人進行評價時,往往會因對他的某一品質特徵的強烈、清晰的感知,而掩蓋了其他方面的品質。 畢業生在求職應聘中,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這種暈輪效應,把自身的優勢充分地展現出來,一定會給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對方的賞識,取得面試的成功。比如,當招聘者問及你的英語水平時,你便用英語熟練地與其交談,必然會引起招聘者的極大興趣,很可能當場便與你拍板「成交」。但在運用這一效應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刻意製造「光環」效果,那種虛妄做出的行為,往往適得其反 木桶效應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是指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又被稱為「短板效應」。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正如,一件產品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那個品質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好的零部件;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高低,不是取決於這個組織的最優秀分子的素質,而是取決於這個組織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質一樣。……此種現象在管理學中通常被稱為「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對你有何啟示? 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章節中有這樣一段故事:「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五千的,隨既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里。請看,你的原銀在這里。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科學家羅卜特.默特把故事中的現象稱為「馬太效應」——即任何個人、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現實生活中「馬太效應」無處不在。
記得採納啊
Ⅹ 為什麼要選擇經濟學或經濟學專業
因為經濟學就業前景非常好。
一,什麼是濟學;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二,中國經濟學;
中國經濟學是中國人自己創立的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新的經濟學範式,在理論基礎、體系結構、實踐功能方面同現有的西方經濟學流派有本質的不同;既反映人類一般經濟規律、又反映中國經濟特殊規律,能有效解釋中國經濟現象、指導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理論基礎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三,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範式是運用西方線性非對稱思維方式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範式,屬於片面反映經濟發展規律的政治經濟學。以一般均衡理論、配置經濟學、價格經濟學為基礎理論、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經濟人」假設為理論出發點、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以價格機制為市場的核心機制、以競爭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博弈為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式、以利潤最大化為微觀經濟的最終目標、以GDP經濟規模最大化為宏觀經濟的最終目標、以線性非對稱思維方式和還原論思維方法為方法論特徵、擅長數量分析、在「實證化」的名義下把經濟學的實證性與規范性對立起來,是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模式、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線性、抽象性、片面性,是西方經濟學範式的基本特徵。
四,經濟學的就業方向;
經濟預測、分析人員
職業概況:此職位分布在各行業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較大的公司和**中的經濟決策部門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隨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調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將越來越明顯。
對外貿易人員
職業概況: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為國內客戶。
市場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只要有產品和服務在出售,就會有銷售的職位在招聘。對於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裡面,例如電訊、軟體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管理類職位
職業概況: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首先謀得的管理職位大都是一線管理人員,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銀行從業人員
職業概況: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可以進入銀行業工作,比如開發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四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外資行分支機構等,也可以進入中國人民銀行或銀監局等監管機構。
證券、信託、基金等從業人員
職業概況:進入證券、信託、基金等金融機構,最好考些資格證書。如:CFA、證券從業資格證書等。
其他(教師、公務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