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留學教育經濟學專業怎麼樣
人們對教育學畢業生就業方向的傳統理解是到學校做老師。然而事實上,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並沒有從事教學工作。教育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方向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普通高校。學習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教育經濟學等理論性較強專業的畢業生一般會選擇去高校就業,但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學歷。二、中小學教育。隨著中小學老師待遇的不斷提高,以及教師職業的穩定性,越來越多教育學專業的畢業生開始進入到中小學校。三、特殊教育機構。學習特殊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特殊教育機構以及與特殊教育相關的其他機構從事教育實踐、理論研究、管理工作等。四、出版社、報社尤其是和教育相關的新聞傳播機構也是教育類專業畢業生傾向選擇的,主要從事教育類圖書的策劃和編輯工作。五、政府單位。有些畢業生參加公務員考試進入教育行政單位,但因為教育類專業的公務員招考很少,競爭的激烈程度會超乎學生的想像。六、教育技術領域。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
Ⅱ 比較范先佐和靳希斌的教育經濟學
國內最有影響的應該是這幾位:北京大學閔維方,陳學飛,北京師范大學王善邁(教育經濟學會會長),靳希斌,北京教育學院王玉昆,華中師范大學范先佐等等。現在國內教育經濟學界中請學者比較多,也是中堅力量,主要分為北京一脈和上海一脈,陣地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前者重經濟,後者重教育。國外的首推M.卡諾依,他是《教育經濟學國際網路全書》的總編。建議你買一下這本書,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閔維方帶著他的研究生翻譯的,很不錯,內容也十分豐富。
Ⅲ 教育經濟學屬於什麼類
教育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教育經濟回學作為經濟學的答一個分支學科而出現。所以要歸類的話,教育經濟學屬於經濟類。
教育經濟學是研究教育和經濟之間關系的經濟學分支學科。 研究對象是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資的有效利用及其經濟收益。是介於經濟學、教育學、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
研究的主要內容:
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教育與經濟的關系的表現形式及規律性;教育的投資方向及內部結構;教育領域中勞動的特點與分配原則;教育投資的經濟效果;教育經濟學的方法論等。
研究對象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教育經濟學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方法論基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闡述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系的原理和規律。同時,它根據設定的前提,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對數據資料進行計算、分析,檢驗有關教育與經濟之間的關系和預測這一關系的變動趨勢。
Ⅳ 教育經濟學的學科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教育經濟學的學科的基本概念是(研究教育與經濟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領域內經濟現象和規律,並且要用數量的形式來表達的一門邊綠學科。)
供參考。
Ⅳ 教育經濟學什麼科目
教育經濟學是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程。主要探討與教育相關的經濟
問題,包括三大模塊,教育成本與收益(含人力資本理論、教育篩選理論、教育的社會與其
他功能、教育收益—成本分析等內容)、教育財政與規劃(含教育公平、擇校與入學問題、)
、學生學業成就及其影響因素等內容,學校財政及撥款制度,教育問責,教育均等與教育公平,教師勞動力市場,人力資本投資,教育成本與收益,學費、學業貸款和獎助學金,教育與社會經濟增長,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資等問題。本課程開設目的有三:第一,了解和學習使用
相關理論(教育學、公共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組織理論等)來探索教育問題
的方法;第二,熟悉實證研究的範式和一般特徵;第三,引導學生理解並開展原創性研究。
Ⅵ 教育經濟學的學科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教育經濟學是1門新興學科,它主要研究和介紹教育與經濟的內在關系。沒有良好的教育不會有強大的經濟,這是這門課程所揭露的最為深入的1點。
Ⅶ 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教育經濟學是研究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教育投資的有效利用及其經濟收益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介於經濟學、教育學、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
Ⅷ 教育經濟學考研考什麼
教育經濟學考研考思想政治理論、英語、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1、101思想政治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2、201英語:也叫英語一。學術類型的專業考英語一。
3、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涵蓋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教育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8)經濟學教育擴展閱讀:
教育經濟學:
教育經濟學是研究教育和經濟之間關系的經濟學分支學科。研究對象是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資的有效利用及其經濟收益。是介於經濟學、教育學、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
研究內容主要有:(1) 教育的「生產性」;(2) 教育投資與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財政支出之間的比例關系;(3) 教育投資在各類教育內部結構中的合理分配;(4) 教育投資的經濟效益。
Ⅸ 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教育的問題
1、改革開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階段義務教育規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發展迅速並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發展比較緩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到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並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轉衰,高等教育大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
3、二十一世紀近幾年。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普及,但問題重重,並有日趨嚴重之勢;部分中等教育轉向職業教育,但發展緩慢;部分中等教育通過合並等方式擴大規模,轉向高等教育,但畢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數中等教育轉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大規模,但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高質量教育仍佔少數;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但發展之初便問題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嬰兒。
如果僅從教育規模和一些數據來看,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讓人歡欣鼓舞,但我們著實高興不起來,廣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種成就和各種問題之間迷茫、思考、探討,從教育理論到教學方法不斷尋求改革嘗試,然而問題卻更多更棘手。需要舉例子嗎?德育缺失、教育資源不均衡、城市班額過大、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幼兒教育步應試教育後塵、教師厭教、學生厭學、上學無用論興起、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學者們,各級教育部門,都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之道,然而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似乎我們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以至於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失去信心,變得得過且過,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就像本文開頭講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就得到迅速發展,出現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不應失去信心,我們只有一條路——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追趕時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去討論我們的教育發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這樣成就斐然,有沒有發展的必然和人為的失誤。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一些經濟學理論是體現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學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並非把人等同於工具,僅僅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表述方式是這樣的,而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問題再造一種表述方式或進行過多的解讀;再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人也是工具的,因為一個社會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而實際上,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經濟學原理》馬歇爾)「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列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