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後對世界和中國的影響
我喜歡關注經濟!在此表達一下我個人淺見: 1. 4.1 的G20峰會,在倫敦如開。可以關注一下 2.前不久的的亞洲博鰲論壇也召開了關注一下。 這一輪的經濟危機對我國外貿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製造業。 因為我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made in china」,似乎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 3.當前是我國的經濟形勢是最復雜的時候,我個人覺得之後我國的經濟建設,可能在相對在服務業上,投入的會更多。 因為,在整個價值鏈環節中,中國要從低端走向高端,從被動走向主動。 中國不是最大的製造者,而要做最大的,最強的的創造者。 4.當然從世界范圍來看,經濟蛋糕分配比例也會有所變化,世界各國政要,都表示 加強金融政策的控制和改革!也出台一系列的相關措施。就以白宮的新主人,奧巴馬為例, 就把能源和環保的發展,放在刺激經濟復甦中一個很重要的們置。當然刺激一些新興產 業的發展。 5.通過這次的危機,也能看得出,世界經濟一體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誰能在整個價值鏈 環節中扮演一個組織者和運營者,就能活得很好。
Ⅱ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美國經濟有什麼具體影響
首先,美國參戰原因:是因為一戰期間,美國供給協約國各種物資105億美元,貸款100億美元。俄國發生二月革命,俄與德單獨議和,退出戰爭,如果同盟國戰勝協約國,那麼美國100億美元貸款將一筆勾銷,利害攸關,所以不得不參戰。
宣戰: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
目的: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提高自身聲望,取代英法在西方世界中的領導地位
在當時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已經呈現疲態且對比相當,紅色俄國的妥協使得同盟國方的劣勢消除,但雙方後備力量消耗殆盡,這一點從勝負雙方戰後從美國貸款重建可以確定,陣地戰的前提下任何一方想徹底擊敗另一方的可能性都已經不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作為一支新生力量,就成為拔蘿卜的那隻小老鼠,沒有它就拿不下德國從而打敗同盟國,但僅僅有它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只能從一定程度上說美國在一戰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我個人認為是當時號稱歐陸軍事第一的法國,而成就美國一戰威名的兩個國家還應該算上德國,是德法的人員消耗使得美國的四個師得以在歐洲縱橫,就是說,如果美國在開始介入它只起到仆從國的作用,而如果它支持的是同盟國,則協約國很可能失敗,再次印證它不可能是決定的力量,不可能是充分力量,而是在適當的時機內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必要力量
戰後經濟影響:戰後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美國的國外投資從1913年的大約20億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億美元,其中30%投放在歐洲。到1919年協約國欠美國債務100億美元,其中英國向美國借了大約40億,法國向美國借了30億,全世界共有20多個國家欠了美國的債務。美國的黃金儲備大為增加,從1913年的7億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億,到1930年再增加到45億,世界黃金儲備量的40%已在美國手裡。英國的黃金儲備量從1913年的2億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億。國際金融中心開始從倫敦轉向紐約,美元在世界貨幣中的地位上升,英鎊地位開始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憑借其在一戰中擴張起來的經濟實力和歐洲各國戰後經濟尚未恢復之機,以及西歐各國在財政上對美國的依賴,奪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場,實行資本和商品輸出。一戰後,美國以經濟勢力滲透取代了英國在加拿大的優勢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國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並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蓋口號,排擠歐洲國家的資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主要投資場所。美國對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幫助恢復戰爭破壞為名,到處運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這樣,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不增長。
美國在奪取新的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注重擴大國內市場。在20年代,壟斷資產階級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門的擴大廣告宣傳和賒購的辦法來刺激汽車、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當時,建築、汽車、電氣工業並稱為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一戰」中,美國國內建築業近乎停頓。戰後,建築工業迅速發展,產值從1919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1928年的近175億美元。建築工業的發展不僅開辟了就業途徑,而且也促進了與其有關的其他工業的發展。在20年代,汽車工業成長為美國最大的製造業和最大的工業部門,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推動了鋼鐵、石油、化工、公路建設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電氣工業在20年代也發展很快,同樣促進了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
總之,今天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是基於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可以說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的實力經濟地位不會發展那麼迅猛快速,冷戰期間的蘇聯也有可能稱霸世界(這其實和中國抗日戰爭一樣,如果沒有抗日戰爭,那麼共產黨很可能被國民黨鏟除,是日本牽制了國民黨,而毛主席在後方猛力發展,才有解放戰爭的逆轉結局)
Ⅲ 美國國債危機對世界經濟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世界的金融秩序是建立在美元基礎上的,美國經濟事關世界各國。美債的下調不是問題,只不過美債下調意味著美國政府不得不支付更多的利息,而利息的來源是什麼?如果中國日本不繼續購買美債,那麼美國的策略只有多印鈔票,讓全世界為他的債務買單,而美國只是需要印鈔票就能保住國內經濟。
美元印多了,而世界商品的數量是相對恆定的,那麼世界的大宗商品會上漲,通脹繼續,經濟社會有問題的國家會首先暴露問題,像利,敘以及現在的歐洲國家,雞圈國家倒台,敏諸國家亂掉。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元,從而使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進而增加輸入性因素對中國通脹的壓力。再次,美債危機會弱化美元指數,造成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格局,增加我國出口成本,對外向型企業出口形成成本價格壓力。外部需求的減弱,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國經濟增長推動力。美債危機不會對我國金融體系和經濟運行產生太大破壞性影響。
Ⅳ 美國經濟崩潰、對全世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當今世界整處在舊的世界格局尚未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過渡性世界,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且美元作為唯一的國際貨幣,其實行適度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來整救起經濟,卻導致世界正陷入一場國際性的『貨幣戰爭』,對世界經濟復甦造成嚴重影響。在美國擬定的G20匹茲堡峰會九大議題中,「可持續與平衡發展框架」頗為引人注目,這個議題矛頭直指中德等出口型經濟體。美國企圖把全球經濟失衡作為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以此為名向中德等國轉嫁危機責任,大有赤裸裸地轉移國際視角、混淆視聽的嫌疑,中國對此表示了嚴重質疑。 歷史經驗證明,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機過後,世界經濟都會迎來新一輪的巨大調整,在此期間,世界經濟可能將經歷3至5年的調整期。奧巴馬上台以來,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就已開始,盡量避免削弱自身地位,繼續主導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當是美國本次行動的重要目的。美國希望能夠通過這個議題,迫使中國大幅縮減貿易盈餘,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外部壓力,讓中國承擔更多的應對金融危機的責任。如果中國不能順其所願,就將通過貿易保護等一系列手段打壓,開展「貿易戰」。最近的輪胎特保案已經為我們提了醒,如果不能堅決制止這種行為,披著「平衡全球經濟外衣」的貿易保護主義就將甚囂塵上。
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壓力驟升,美國政府持續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雖然,刺激政策是史無前例的,但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應正逐步遞減。更重要的是,政策的負面作用開始顯現,可能引發美國主權信用風險。從美國目前的失衡狀況以及再平衡的路徑看,持續寬松以及弱美元是美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選擇。但是,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和低水平的儲蓄率可能難以有效改善,美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失衡的主要責任方。同時,美聯儲過度寬松政策導致的過剩流動性具有極大的外溢效應,將推高大宗商品、原油和糧食價格,引發外圍國家的資本沖擊和通脹壓力,甚至會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與穩定。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美國自身的經濟困境。雖然美國經濟出現增長,但復甦勢頭緩慢,尤其是面臨9.7%的高失業率。「美國的失業問題已經不是短期問題,將是一個中長期的結構問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美聯儲日前的議息會議決定維持現行利率不變一定程度上也是出於這個考慮。為解決棘手的就業問題,奧巴馬曾許諾國民,要在5年內使出口翻番,並增加200萬個就業機會。要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奧巴馬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而將矛頭指向人民幣或許不失為轉嫁責任、規避風險的好辦法,因此金融危機後,美方拋出全球經濟失衡的解釋來為自己卸責。
世界經濟呈現新型的多元失衡結構。面對此狀況,美國僅僅看重經常收支失衡,推動「GDP 佔比限制論」,不僅無益於糾正世界經濟的整體失衡,反而會激化矛盾,引起新風險。美國似乎也誤判了當前世界經濟的多元結構形勢,尤其是低估了日歐對國際貨幣權力競爭的烈度,而錯誤地將主攻方向瞄準了新興國家。實際上,「經常收支糾正論」是美國主導的提法。在峰會前,美國就提出各國要將「經常收支」的順差或逆差佔GDP 的比例控制在4%以下,搞強制性的「量化指標」。但在10月的G20財長會議期間,美國的這個方案就被各國否掉了。原因是,各國的經常收支結構不同,佔GDP的比例各異,不宜使用「定量指標」強制行動。顯然,本屆峰會提出的「 非定量性」的「 參考指南」堪稱各國政策妥協與協調的結果。事實上這也反映了危機後世界經濟的多元結構。面對復雜的失衡狀況,美國僅僅看重經常收支失衡,推動「GDP 佔比限制論」,不僅無益於糾正世界經濟的整體失衡,反而會激化矛盾,引起新風險。
世界經濟呈現新型多元失衡結構
一是各國匯率嚴重失衡。具體表現是,近三年來,美元持續貶值的同時,新興國貨幣持續升值。從反映美元幣值的實質實效匯率(貿易對象國物價可比匯率)的變化上看,目前美元對全球的「實質實效匯率」比2002年2月的最高值貶值了近30% ,逼近2008年5月的最低點。而另方面,新興經濟體貨幣全面持續升值,如中國人民幣比2005年7 月匯改前累計升值近20% 強。作為國際貨幣體系的基軸貨幣,美元貶值意味著其貿易對象國的財富流失。單純監督「經常收支」佔GDP 的比例,無法糾正世界經濟的整體失衡。
二是世界經濟的表象失衡。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的最大特點是,發達國家普遍呈現通貨緊縮的同時,新興經濟體則普遍存在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風險。而其背後隱藏的是,以美日為主的發達國家「企業儲蓄」增加,投資不旺,資金大量投資於國債,滯留於政府、央行和商業銀行之間,在發達國家市場難以形成有效的流動性。如日本上市公司內留資金高達203萬億日元(約 2.8萬億美元),美國企業內留資金也高達 1.8萬億美元。發達國家企業的「投資惰性」很難形成「創新型增長」和「出口擴張」,簡單逼迫新興國貨幣升值,難以糾正經常收支失衡。
三是美日執行積極的「金融緩和政策」的同時,歐洲央行則堅守傳統的金融政策,新興國不得不緊縮銀根,應對通脹。各國政策方向不一,加劇了世界資金移動無序,導致各國貨幣競爭。尤其是發達國家間的貨幣權力較量激烈,使市場調節功能失靈,加劇了經常收支和資本收支關系紊亂,堪稱當前世界經濟潛藏二次觸底的主要風險。 美國矛頭錯誤指向新興國家 ,實際上,美國關注「經常收支」另有維護美元體制的深層考慮。早在二戰結束後,新興的美國和衰落的英國,就曾圍繞戰後國際貨幣體制主導權展開過激烈的較量。國際貨幣體制由三個支柱構成,即匯率的決定機制、國際流動性的供給機制和經常收支失衡的調整機制。當時,鑒於美國掌握了全球70% 的黃金,無疑控制了匯率的決定權和國際流動性的供給權,「經常收支失衡的調整方式」便成為美英爭權的焦點。作為戰後最大的經常收支赤字方,英國堅持「 順差方承擔責任」,而收獲了戰爭漁利的美國則是最大的經常收支順差方,強調「赤字方自我責任」。
顯然,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赤字方,美國要重訂「經常收支的調整方式」,既反映了其對美國經濟日漸衰退的焦慮,也折射出要趁著新興順差國尚未形成真實挑戰前,借用霸權餘威,提前准備符合自己利益的國際貨幣體制,維護美元霸權的意圖。但問題是,美國似乎誤判了當前世界經濟的多元結構形勢,尤其是低估了日歐對國際貨幣權力競爭的烈度,而錯誤地將主攻方向瞄準了新興國。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的報告指出,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繼續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盡管發達國家在過去兩年採取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遏制了金融危機的惡化、刺激了經濟復甦,但是其國內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在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同時,其金融系統仍然脆弱,信貸供給與需求缺乏活力,失業率居高不下,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疲軟,財政赤字和主權債務大幅度上升,這既給金融市場增加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又給財政政策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約束。
Ⅳ 什麼是美國新經濟 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如何
美國新經濟是以商業周期淡化為特徵的經濟。90年代以來,美國的商業周期仍存在,經濟運行有擴張期和收縮期,衰退還會發生。新經濟的核心是信息經濟 ,其關鍵成因是信息革命 。
美國的「新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新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經濟持續增長
從1991年4月開始復甦至今,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了120多個月,遠遠超出戰後美國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期限, 成為戰後美國第3個最長的經濟增長期人自美國經濟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日本、德國等主要競爭對手,從而扭轉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後於日本、德國的局面,使美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
(2)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失業率穩步下降
伴隨著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其主要內容之一的「企業重組」,美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美國失業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業形勢仍繼續惡化,全年失業率高達7.4%,失業人數多達900多萬人. 從1993年開始,美國就業狀況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這是美國30年來的最低水平.
(3)物價增幅保持在較低水平,政府過去長期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得以消除
消費物價指數從1992年降至3O後, 至今未見反彈,1998年僅為1%.國內生產總值的緊縮價格指數從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來的2%,1997年第4季度,該指數僅增長了1.5%,全年則為1.8%,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點.
(4)出口貿易增長勢頭強勁
近10年來,美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增強了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991一1994年間,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共增長了近12個百分點,超過了日本和西歐國家的增幅.在美國勞動生產率較快提高的同時,其單位勞動成本在90年代卻增長緩慢,結果,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從而使美國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繼在半導體和小汽車等領域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聯邦財政赤字逐年減少
由於柯林頓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增稅減支政策,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億美元逐步減少到1996年的1168億美元,聯邦財政赤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國實際聯邦財政赤字僅為226億美元.1998年2月,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柯林頓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平衡方案,力爭到1999年消除聯邦財政赤字,而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實現了728億美元的財政盈餘.
Ⅵ 分析美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影響與作用
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GDP總量從二戰後一直穩居第一,上世紀70年代其經濟總量一度達到世界總量的2/3。現在美國的發展速度比不上發展中的國家,但其老大的位子,短期內也是不可撼動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使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尤其絕對的優勢,打個比方來說,美國對於全世界就好比中國政府對老百姓,美國現在就是各國的政府,全世界都要用美元作為流通工具,老百姓都要用人民幣作為流通工具,這兩者是一樣的。政府在非常時期(這個非常時期大家可以充分的想像一下,可以回顧一下歷史這在就不明說了)會大量的發行鈔票,結果貨幣信用降低,惡性通貨膨脹發生,進而導致政府財政吃緊,加速發鈔。
現在美國就是明擺著掠奪世界各國的財富,第一直接貶值各國的貨幣儲備,第二拿著美元到世界各地投資。
可以預見布雷頓森利體系正處在加速崩潰的過程中(在此我大膽且不負責任的預測一下,石油在十年內將有破500美元的機會)
Ⅶ 美國股票暴跌,對世界的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我們要明白美國一直是以「經濟強國」自稱的,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經濟確實領先全世界,但是今非昔比,美國再也不是之前的獨霸世界的地位,也不再是全世界都隨著它的變化而變化的節奏。
要知道,美國股票之所以會暴跌,主要原因是美聯儲漸進式地加息,美國的借貸成本會增加,當然這其中還包含一些政治因素,特朗普上位後,一系列的政策造成美國內部出現矛盾等,種種問題增加了投資者的擔憂。而且美國一直堅持的利益至上的進出口政策使得其經濟發展前景受到阻礙。
現在全世界的經濟趨勢不再是美國獨大,全球經濟都在加速增長的階段,前景較好,各個國家佔有的份額都越來越多,競爭激烈,特別是我們中國,經濟一直在躋身世界前列,所以說美國的股票暴跌是真,但對全球的影響再也不會像之前那麼大了。
Ⅷ 911事件對美國經濟有沒有影響,對世界經濟有沒有影響
「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經濟一度處於癱瘓狀態,對一些產業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和影響。
1、直接經濟損失較重。
地處紐約曼哈頓島的世界貿易中心是20世紀70年代初建起來的摩天大樓,造價高達11億美元,是世界商業力量的會聚之地,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共計1200家之多,平時有5萬人上班,每天來往辦事的業務人員和遊客約有15萬人。兩個月前,美國兩家地產公司競標贏得兩座摩天大樓及其地下商場租賃權的價格是32.5億美元。世界著名的摩根-斯坦利-添惠銀行是最大的「房客」,共租有25個樓層,供3500名職員辦公。兩座直沖霄漢的大樓一下子化為烏有,五角大樓的修復工作至少在幾億美元之上,人才損失難以用數字估量。
2、交通運輸和旅遊業造成嚴重損失。
美國國內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並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歷史罕見。2001年9月11日至16日,全國航班一律停飛,其他國家飛往美國的航班或停飛或改飛加拿大。去年,美國各航空公司一天的平均總收入約為3.57億美元。美國民航這兩年本來就在走下坡路,這次事件對民航業的影響十分嚴重,有可能使未來幾個月美國的民航營業額下降一半左右。與民航業密切相關的是旅遊業,發達國家的人們外出度假,乘飛機占很大的比例,但這次襲擊使266人做了人體炸彈,恐懼感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創傷很難在短時期內痊癒,會大大影響旅遊業的發展。另外,關口和部分邊界封閉,部分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陸路和海上交通、城市交通中斷,也會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
3、保險業面臨困境。
人員傷亡、幾座大樓、四架飛機、公司物件以及無以數計的汽車等財產保險現在還沒有統計出來,有專家初步估計在100億至150億美元之間,對每年收入約400多億美元的保險公司是難以承受的。
4、證券交易商和交易所損失嚴重。
2001年9月11日-1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等證券市場悉數關閉。只有政府債券市場9月13日開始營業。紐約證交所歷史上只有兩次停業,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期的1914年7月31日至11月14日;另一次是大蕭條時期的1933年3月4日至14日。此次股市停業造成的直接交易損失約為10億美元。
而美國經濟一向是世界經濟的風向標,911事件對世界經濟的未來可能產生的各種主要的影響:
第一,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大幅下降,特別是美國和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體成員。在短時間內還會產生大幅下降。
第二,在美國、其他亞太區經濟體成員和西歐國家會因此大幅度的減少金融投資,金融擴張的速度將會長時間的放慢。在此環境影響下,放低利率亦難吸引投資資本。廣泛的財政支持也將受到限制,無助於該地區的經濟。除非等到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有了明顯的上升,不然這種衰退現象會維持相當的時間。
第三,世界貿易的成本因為貿易風險成本的提高而隨之提高,而且這種提高是長時間的。貿易成本的不確定性將會成為APEC成員間很明顯的障礙。
Ⅸ 美國的經濟危機對世界其它國家有哪些影響
從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很快就波及了世界其他各國。德國的股票指數在危機期間下降了32%,日本下降了45%。1931年5月,奧地利維也納最大的、最有聲譽的奧地利信貸銀行宣布它已無清償能力,隨之引起了銀行擠兌風潮,從而在整個歐洲大陸引起了一片恐慌。
Ⅹ 美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和對本國的影響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