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史簡介

中國經濟發展史簡介

發布時間:2021-01-22 20:09:51

① 中國經濟史的內容簡介

故我們要研究中國政治史,或社會史,或經濟史,只當在文化傳統之一體性回中來作研究,不可答各別分割。我們當從政治史、社會史來研究經濟史,亦當從政治思想、社會思想來研究經濟思想,又當從政治制度、社會制度來研究經濟制度。在此三者之上,則同有一最高的人文理想在作領導 。
——錢穆,《如何研究經濟史》
中國下一步的挑戰,或許在於重構與自身傳統與世界的聯系。在對西方學說理論的引進介紹之外,還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的歷史演進。本書重視政治、社會、文化與思潮之間的相互聯系,涵蓋了歷朝歷代的土地制度、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是水利及漕運)、貨幣制度與稅收政策、還包括政府還是市場主導的經濟思想爭論。
——林毅夫,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
1954至1955年期間,錢穆先生曾於香港新亞書院先後講授「中國經濟史」及「中國社會經濟史」兩門課程,扼要地講述了由上古春秋戰國至...

② 簡述新中國發展四個階段

1,建國初期的三大改造

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

2,經濟擴張和衰退期(大躍進時期和文化大革命)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3,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4,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2)中國經濟發展史簡介擴展閱讀:

中國發展的最新階段:

在新時期、新階段,中國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我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農業特產稅;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依法加強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

健全公共財政體制,加快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擴大企業投資自主權;進一步健全商品市場,發展要素市場,加快重要資源價格的市場化步伐。

③ 中國經濟史的介紹

本書由錢穆講授,葉龍整理出版。1954至1955年期間,錢穆先生曾於香港新亞書院先後講授專「中屬國經濟史」及「中國社會經濟史」兩門課程。葉龍曾師從錢穆多年,詳盡筆錄及整理了先師兩門課程的內容,對一些內容做出了補釋,形成流暢易讀的文章。貫穿全書的主要經濟問題包括農業經濟及土地分配、基建及水利工程、工商業發展、貨幣制度改革、社會階層現象、稅制及徭役等。細讀兩千年的經濟史,我們可以發現,今天中國的社會經濟面貌深受歷史傳統的影響。希望此書能夠幫助讀者解讀目前推行政策背後的原因和影響,同時起到鏡鑒作用,將有益的經驗應用於今日商業社會,避免失敗的教訓重蹈覆轍。

④ 中國經濟史的主要簡介

本書來注意運用以下研究方法:自一是歷史分析與邏輯分析相結合,以歷史分析為主;二是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以實證分析為主;三是具體分析與抽象分析相結合,以具體分析為主;四是單獨分析與比較分析相結合,以單獨分析為主:五是實際分析與理論分析相結合,以實際分析為主;六是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而是以實際資料收集多少而定。

⑤ 中國經濟發展歷程的簡表

商周時期有了專門的商業官員。秦漢時期城市出現市以集中貿易。隋唐時期在城鎮版也出現草市並且有官員管理權。宋代商業的發展迅速市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海洋貿易發展迅速,商業稅收超過農業稅收。明中後期我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一戰期間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國民黨統治時期資本主義萎縮。建國初期模仿前蘇聯的斯大林模式發展和恢復經濟建設。1978年後改革開放經濟私有制和公有制並重。

⑥ 簡述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發展歷程

1、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內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容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二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

⑦ 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介紹

本書是「九五」哲學社會科學國家重點研究項目,是《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嚴中平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汪敬虞主編)的後續,全面考察和探討1927——1937年,即國民黨政府成立最初10年間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及其規律、特點。汪敬虞教授早先提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不發展是其中心線索,嚴中平教授生前反復強調的「三新」(新觀點、新資料、新方法)是本書力求達到的重要目標。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的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增訂版)(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一個甲子60年,新中國已度過了第一個甲子。這6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已經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轉變成為一個比較發達的工業國家,中國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中國的發展,引起了世界的矚目。撫今追昔,展望未來,我們心中湧起的不只是對往昔貧窮、落後的痛苦追憶和對今朝成就、輝煌的歡欣鼓舞,更充滿我們每個人心間的是開創未來的壯志豪情。我們這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從初版到今天也已經10年了,這10年來,中國共產黨對經濟發展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中國的經濟體制又向成熟邁進了一大步。自然地,經濟學界的學術水平和對經濟史的認識也有了相應的提高。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對10年前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1999)進行增補修訂,以使其能夠跟上時代步伐,更好地發揮其「資政育人」的作用。
怎樣從歷史的角度,科學、客觀、准確、真實地對新中國60年的經濟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增訂版)(套裝上下冊)》出版10年)的成就、經驗進行全面、真實、客觀、透徹地研究分析和總結是一項頗具功底的工作。為此,我們在這次增訂中堅持:准確、深刻、精練的六字增訂原則。具體地說:(1)遵循歐陽修所說的「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於舊」,努力做到語言准確精練。(2)盡量避免經濟史學中就經濟論經濟的大忌。(3)防止治絲益棼,即頭緒太多和雜亂而模糊了主線。(4)將中國的發展和變革置於世界經濟發展史中去觀察和論述,盡量做到「胸中有,筆下無」。(5)遵循「史無定法」,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適當加強計量和成熟的經濟學理論分析。(6)當受篇幅所限,遇到留史還是留論時,選擇「留史削論」。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史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