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華中農業大學有什麼專業
華中農業大學復開設本科專業
■ 農學(制13個)
農學
園藝
植物保護
植物科學與技術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茶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
動物科學
動物醫學
林學
園林
水產養殖學
水族科學與技術
■ 理學(6個)
信息與計算科學
應用化學
地理信息科學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生物信息學
■ 法學(3個)
法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 工學(12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
風景園林
生物工程
■ 文學 (3個)
英語
商務英語
廣告學
■ 經濟學(1個)
國際經濟與貿易
■ 藝術學(1個)
視覺傳達設計
■ 管理學(8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人力資源管理
農林經濟管理
土地資源管理
㈡ 湖北省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業路16號華源商務廣場有一家名為武漢聖源通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土元養
敬告對各類飼養業感興趣的朋友們:在推銷養殖各種動物的廣告面前,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看養殖土元廣告,請小心為妙,騙你沒商量。。)
㈢ 大冶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年:
一、9個鎮:
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二、1個鄉:茗山鄉
鄉政府駐彭范道,面積80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范道、張謙、柯畈、楊橋、西洪、學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門、天益、鶴橋、邊街、晏庄、子禹、華若、黃灣、洋湖、柯胡、京南、九龍、均畈、大魯、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鄉位於大冶市西部,地處大金省道,陳貴苗木花卉走廊的邊緣地帶,大冶西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板塊經濟之中。東與陳貴接壤,南與靈鄉毗鄰,北與金山店交界,西與鄂州太和鎮隔山相望。
(3)武漢市農業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一、靈鄉鎮
湖北經濟強鎮。2005年,全鎮預計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9億元,完成綜合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並作為湖北省唯一的鄉鎮列入全國18個小康明星鄉鎮建設標兵。
二、金山店鎮
金山店鎮為於湖北省大冶市,東臨大冶市經濟開發區,西鄰保安鎮,北據還地橋鎮。全鎮國土面積為59.37平方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4.8萬人。
金山店鎮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金山店鎮物產較為豐富。農業基本形成東南、西北、中三大經濟板塊。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340萬元。金山店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能力較強、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鎮區內公路縱橫交錯,形成兩縱三橫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鎮
殷祖鎮位於大冶市的南部山區,素有「果城裡」之稱。殷祖鎮背靠羅宵山脈和幕阜山脈,地形多為丘陵或山地,現有山場面積10.3萬畝,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鎮
金牛鎮隸屬於湖北省大冶市,地處大冶市西南部,東與靈鄉鎮接壤,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金牛鎮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末,該鎮總人口9.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萬人。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4.5億元
金牛鎮是「全國重點鎮」 ,被稱為「五縣通衢」 ,境內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鄂王城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陳貴鎮
陳貴鎮隸屬湖北省大冶市,地處東經114°43′-114°49′,北緯30°03′-35°30′,位於大冶中部,東連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劉仁八鎮,西接靈鄉鎮,北與茗山鄉、金山店鎮毗鄰。國土面積160.4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6.59萬人(2013年)。
2011年,陳貴鎮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 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2元。陳貴鎮境內著名景點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溝等。
㈣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2017-07-25在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二雅路237號(17)。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112MA4KW3Y28Q,企業法人周家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三國時期的荊州范圍到底有多大
荊州范圍囊括當今的湖南全境、湖北全境、河南南部地區、廣東全境、越南北部地區。
荊州,是漢文典籍《禹貢》所描述的漢地九州之一,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東漢時期荊州下轄7個郡,分別為南陽郡(治所在湖北襄陽)、南郡(治所在江陵,湖北荊州)、江夏郡(治所在江夏,湖北武漢)、武陵郡(治所在武陵,湖南常德)。
長沙郡(治所在湖南長沙)、桂陽郡(治所在桂陽,湖南郴州)、零陵郡(治所在零陵,湖南永州)。長江、漢水、湘江、沅江、耒水等主要大江大河流經這塊區域,串聯起上述7個郡。
西漢有十三州及司隸,十三州分別是並州、冀州、幽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的荊州刺史部即是九州之一的荊州,荊州包括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荊州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曹操來說,為了奪取荊州,所以派遣大軍進攻荊州牧劉表。在赤壁之戰後,圍繞著荊州這一地區,曹操、孫權、劉備三家都調集中精兵強將,最終在荊州三分天下。
(5)武漢市農業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荊州,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
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輕紡織基地,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
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和一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40萬,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亦是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郢(現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歷20位楚王,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布。荊州人崇敬關羽的忠義,將關公鎮守荊州十餘年的府邸故基,也是關羽後代世襲江陵的地方所在的整個館宇,仿原關廟風格殿宇修建了關公館。荊州人敬仰關公,已成了千年不變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