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張謇對南通經濟發展影響作文

張謇對南通經濟發展影響作文

發布時間:2021-01-23 06:00:14

A. 關於新的南通的作文

翻開歷史,目光定格在1978。聽老一輩的人說,他們那個時候道路十分狹窄,人們大多住在平房裡,每天都要沿著曲曲折折的小巷才能走到家。小巷裡到處是石頭鋪成的路,甚是不好走。甚至連吃飯、布料都是限量供應的。聽了他們的話,再看看現在,真不敢相信,30年前的生活竟是如此。放眼今天,展現在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麗的畫卷:一條條馬路寬闊平坦,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們再也不用擔心衣食方面的問題。聽媽媽說,那時候,唯一的通訊方法便是寫信。94年時,流行大哥大,機身只比一塊磚頭小一點,不僅貴,攜帶起來也非常不方便。大概過了6個月,又推出了小靈通和手機,小巧玲瓏,自然惹人喜愛。現在有了電腦,發個E-mail,幾秒鍾的時間對方便能收到,甚是方便;網上聊天,趣樂無窮;網路裡面一搜,很快便能出現自己所要找的資料……可見,我們的生活變得多麼豐富多彩。轉眼小學畢業已經一年了。今天路過母校時,忽然發現操場改成了塑膠場地,場地兩旁多了些花草樹木,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小學一年的變化竟是如此之大,那麼整個南通呢?以前的濠河是一條死河,淤泥堵塞河道。改革開放以後,市政府調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使濠河成為環繞南通城的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若有機會夜遊濠河,你會看到濠河兩邊霓虹燈閃爍,花兒競相開放,一排排垂柳在微風中輕撫著清澈的河面,惹得魚兒歡跳。沿著河邊漫步,有一條林蔭小道,柳蔭深處,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磚小瓦、紅漆門窗的兩層小樓,這就是張謇紀念館。改革開放以後,南通人繼承了張謇興辦實業、發展教育的思想,如今南通的教育蒸蒸日上,在整個江蘇名列前茅。「一橋飛架,百年夢圓」,蘇通大橋創下了四個世界之最,為南通的對外經濟交流與友好往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是南通在改革開放以後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的標志。願南通有更大、更新的變化!

B. 張謇在南通有什麼貢獻

光緒三十一年抄(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軍山氣象台。此外還陸續創辦了圖書館、盲啞學校等。
在南通創辦了大生紗廠/在唐閘創辦了廣生油廠
。通州師范擇定南通城東南千佛寺為校址開工建設,翌年正式開學,這是我國第一所師范學校,它的建設標志著中國師范教育專設機關的開端。1909年倡建通海五屬公立中學(即今南通中學)。1912年創辦了醫學專門學校和紡織專門學校、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並陸續興辦一批小學和中學。

C. 描述南通的作文從南通寫信到安徽

翻開歷史,目光定格在1978。

聽老一輩的人說,他們那個時候道路十分狹窄,人們大多住在平房裡,每天都要沿著曲曲折折的小巷才能走到家。小巷裡到處是石頭鋪成的路,甚是不好走。甚至連吃飯、布料都是限量供應的。聽了他們的話,再看看現在,真不敢相信,30年前的生活竟是如此。

放眼今天,展現在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麗的畫卷:一條條馬路寬闊平坦,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們再也不用擔心衣食方面的問題。

聽媽媽說,那時候,唯一的通訊方法便是寫信。94年時,流行大哥大,機身只比一塊磚頭小一點,不僅貴,攜帶起來也非常不方便。大概過了6個月,又推出了小靈通和手機,小巧玲瓏,自然惹人喜愛。

現在有了電腦,發個E-mail,幾秒鍾的時間對方便能收到,甚是方便;網上聊天,趣樂無窮;網路裡面一搜,很快便能出現自己所要找的資料……可見,我們的生活變得多麼豐富多彩。

轉眼小學畢業已經一年了。今天路過母校時,忽然發現操場改成了塑膠場地,場地兩旁多了些花草樹木,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小學一年的變化竟是如此之大,那麼整個南通呢?

以前的濠河是一條死河,淤泥堵塞河道。改革開放以後,市政府調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使濠河成為環繞南通城的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若有機會夜遊濠河,你會看到濠河兩邊霓虹燈閃爍,花兒競相開放,一排排垂柳在微風中輕撫著清澈的河面,惹得魚兒歡跳。

沿著河邊漫步,有一條林蔭小道,柳蔭深處,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磚小瓦、紅漆門窗的兩層小樓,這就是張謇紀念館。改革開放以後,南通人繼承了張謇興辦實業、發展教育的思想,如今南通的教育蒸蒸日上,在整個江蘇名列前茅。

「一橋飛架,百年夢圓」,蘇通大橋創下了四個世界之最,為南通的對外經濟交流與友好往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是南通在改革開放以後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的標志。

願南通有更大、更新的變化!

D. 南通名人張謇作文500字

南通的名人張謇1894年,南通人張謇考中狀元,當上翰林院修撰,鑒於甲午並在呂四,海門交界處圍墾沿海荒灘,建成了紗廠的原棉基地--擁有10多萬畝

E. 寫張謇事跡的作文500

說到南通,大家都會想起畢生從事實業和文化教育事業、清代狀元張謇,他的「父實業、母教育」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而張謇故居,則是我們了解張謇爺爺的第一步。

張謇故居坐落在城區南濠河畔的「濠南別業」,新建成於2010年11月,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中式樓房,紅瓦、灰牆、明窗,十分美麗。大樓的北門面街,對著清河。大門兩邊分別栽著廣玉蘭、黃檞樹,另外還有羅漢松等。大樓的西邊院內栽有枇杷、碧桃、月季等各種花木。樓的南面院內,有草坪、花圃。大樓朝南也有門,門前為一平台,階梯從兩邊上修繕時所種植。只有門前平台兩邊各有一根紫藤,據說已有百年歷史,為當年所移植。每到春天,藤糾纏,花爛漫,一紅一白,交相輝映,十分壯觀。張謇爺爺曾有詩贊嘆:「花時朝霞晚霞舒,百年靺鞨垂流蘇。」如今老乾蒼蒼,粗如巨臂,枝枝游龍,一直長到三樓陽台頂棚上,惹人驚贊呢。理所當然,和很多古老的房子一樣,底樓的光線比較暗。踩著樓梯,「噔、噔、噔」一聲聲清脆的回響,彷彿帶我們回到了當年。上了二樓,正對大門的房間是廳堂,當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陳設在那裡。和廳堂相連的還有一個中西合璧的游廊,經過游廊的各內室分別是介紹張謇先生興辦實業的所有事跡展示廳。看了二樓,三樓是什麼樣子的呢?三樓最最顯眼的是大廳中間的一塊張謇當年所書之家訓碑,那是張謇當年翻遍典籍,羅列名家之家訓經典名句組織而成。三樓還有張謇生平的圖片展覽,幾百幅舊照片,幾乎成了近代南通的全部景觀,好像一碗濃縮的湯汁,味道醇厚。

據說,張謇爺爺之所以選擇這片坐落在舊城外的僻地造屋,除了東邊靠近濠南別業,西邊臨近五公園,環境幽靜之外,還頗有懷念的寓意呢。早年張謇有位叔叔就在這里購屋謀生。幼年張謇來能常在這一帶游戲。他爬過叔叔門前高大粗壯的柳樹,在河邊釣魚;跑到西鄰的葯王廟里,看皂夾樹掛果,在神龕背後塗寫……這里留有張謇童年的美好記憶。

現在,有關部門將濠南別業修葺整理一新,供人們參觀、學習,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領略慈善的真諦

F. 關於張謇的追夢人生的作文800字

這是一個夏天的夜晚,一個美麗而又寧靜的夜晚,一個承載著少年夢想的夜晚… …
夕陽下山了,夜也漸漸深了,月亮高掛在天空,繁星點點。晚風習習的吹來,女孩站在窗邊,凝望著窗外漫天的繁星,不禁輕輕哼唱起幼時那首熟悉的歌謠:「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 …」突然,又嘆了一口氣,似乎在喃喃自語:「我能做到嗎?」她再一次地仰起頭,星星更加明亮了。這時,她那漆黑的眸子里透出了些許堅定的目光。
第二天,女孩上學時,踏著歡快的步伐將一封裝滿了夢的信投進了一個墨綠色的郵筒。沒過幾天,女孩收到了回信,她的文章發表了!這個女孩便是我。
還記得詩人顧城說過:「萬物,生命,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是啊,誰都會有自己的夢,若是一個人連夢都沒有,那他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看啊,天上的星星多麼明亮、多麼美麗,又是多麼可望而不可即啊!星星多麼像我們的理想,看似很近但卻難以觸摸。但如果你真心想做某事,整個宇宙都會聯起手來幫你的忙。難道不是嗎?
只要你懷揣著一顆夢的種子,用心靈的汗水去澆灌它,那麼,我堅信,總有那麼一天,它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巴爾扎克曾說過:生活的花朵只有付出努力才會綻放。那麼理想的花朵是不是也應該流下汗水才會盛開呢?
追夢的路途很遙遠也很坎坷,沒有誰會知道自己的夢想最終是否會實現,可我們都不會輕易放棄。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不論我將來是否成功,我都將堅信,我會在文學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人生追夢,樂在其中;追夢人生,五彩斑斕!

G. 張謇的大生資本集團對南通地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這樣,圍繞大生紗廠,已形成龐大的大生資本集團,使南通地區出現了有一定規模的近代化工商業,極大促進了這里經濟的革新與發展。

H. 張謇的創業史的作文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別署季子,江蘇南通人,生於江蘇海門常樂鎮。張謇的祖上原本比較富有,只是到了其祖父輩,因不善經營和縱情賭博等原因,遂使家產敗壞殆盡。張謇的祖父名朝彥,在窮困潦倒之際入贅吳聖揆家,吳家除了租種幾畝田地外,也兼做點瓷器販運的生意。張謇的父親名彭年,生子五人,張謇排行四,在五兄弟中最為聰穎。
4歲時,張謇就在父親的指導下讀《千字文》,5歲時被送往鄰居家的學塾讀書。塾師因張朝彥兼祧吳家的緣故,遂為張謇取名吳起元,小字長泰。
10歲時,張謇已讀完蒙學的基本書籍,表現出出色的理解力,其父遂為其聘請秀才宋蓬山來家授課,一意要將張謇培養出來。兩年後,宋蓬山病逝,張謇改從秀才宋紫卿、舉人宋璞齋讀書,從而使其學問大進。
1868年,15歲的張謇在老師的安排下,冒籍如皋張氏,改名張育才,參加如皋縣、州、院試,皆中,取附學生員,成為如皋籍的一名秀才。
冒籍風波使張謇及其家庭倍感煩惱,也是他在此後的幾年中屢試不中的原因之一。1873年,在官府的干預下,冒籍風波終於了結,張謇的學籍劃回通州,但家庭經濟狀況卻因此風波的拖累而不支,張謇被迫暫時放棄尚未成功的舉業,於1874年出任江寧發審局書記,開始其客幕生涯。兩年後,入淮軍將領吳長慶的幕府,這對張謇後來的政治生涯至關重要。
在充當幕僚的同時,張謇從未忘記過自己尚未成功的舉業。在那些年裡,張謇在工作之餘先後師從趙鵬淵、張裕釗等,並因便與袁昶、張華奎、盛昱、黃紹箕、沈曾植、梁鼎芬等結交。這對他學問的增長及社會交往圈子的擴大都起了重要的作用。1882年夏,朝鮮發生兵變,日本以保護僑民、使館為由,出兵朝鮮。
清政府在得到朝鮮方面救援的請求後,出於維護傳統的宗藩關系的考慮,遂派兵朝鮮平息兵變。在這一過程中,張謇追隨吳長慶來到朝鮮,參與了此事的策劃和處理,顯示出張謇在緊急變故中鎮靜應對和勤勉治事的良好素質。與此同時,張謇著有《壬午東征事略》、《乘時歸復流虯策》及《朝鮮善後六策》等。尤其是《朝鮮善後六策》傳到京師時,不僅獲得一批清流顯貴的賞識,而且獲得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的青睞。
吳長慶是此次出兵朝鮮的主將,但在他回國之後卻於1884年由於清廷內部的派系沖突郁悶而死。吳長慶死後,幕府賓客星散,張謇也就乘機回到了故鄉通州,安心於他尚未成就的舉業去了。
張謇離開慶軍的時候,當然還有其他的機會,據說兩廣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李鴻章都很賞識張謇的才幹與為人,有意羅致到自己的門下。張謇對此都予以婉拒。他的真實想法是期望通過科舉正途博取功名和地位。
於是在此後的幾年中,張謇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科舉考試上,至1894年,張謇41歲的時候,終於如願以償,中一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狀元及第,金榜題名,按說應該是張謇最高興的事情,但事實上這件事似乎並沒有使他高興起來,41歲成進士雖說並沒有破紀錄,但也確實有點「大器晚成」的味道,再加上他從15歲開始考秀才,26年來他究竟參加過多少次考試,恐怕連他自己都算不出來。不過,從事情的另一方面看,連年的名落孫山對張謇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至少磨煉了意志,堅定了愈挫愈進的信念。這對他後來的事業發展應該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翰林院編修算不上大官,但這一職務使他躋身到京城士大夫之林,已由「邊緣」走上「中心」。對這一點,應該說張謇還是比較興奮的。於是在他金榜題名不久,他就和他的恩師、也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結合在一起,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支持翁同?的主戰主張,而反對李鴻章的主和意見。不論這些主張有多少可行性,都可從中看出人到中年的張謇並沒有喪失獲取功名之初的銳氣。

I. 說明張謇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1)帶動國人走向「實業救國」道路。
(2)促進中國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張謇對南通經濟發展影響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