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州概況
蘇州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全市現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538處,其中國家級34處,省級106處。成功加入世界遺產城市聯盟。蘇州古城座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並行;建築臨水而造,前巷後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集建築、山水、花木、雕刻、書畫等於一體的蘇州園林,是人類文明的魄寶奇葩,拙政園和留園列入中國四大名園,並同網師園、環秀山莊與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分別於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古鎮同里、周庄、角直正在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在改革開放春風下,古老的蘇州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確立了「科教興市、外向帶動、可持續發展」戰略,形成了外向型經濟、鄉鎮企業兩大優勢,培育了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人才、產業、環境等新優勢已見端倪。
蘇州正在成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產學研緊密聯合、各類人才聚集的技術創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現代農業基地,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生態環境優美的旅遊度假基地,21世紀的蘇州將是「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基本現代化地區。
Ⅱ 相城區域分析
蘇州北部門戶,資源優勢突出
區位:蘇州中心城區北部,南連蘇州古城
相城區位於蘇州市區北部,東連陽澄湖和崑山,南鄰蘇州工業園區,西接太湖,北鄰常熟市。相城區不僅是蘇州重要的交通門戶,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地。
功能定位:蘇州「一核四城」重點板塊
相城是蘇州「一核四城」戰略的重要板塊,也是蘇州南進北移戰略的關鍵節點。近些年,隨著漕湖產業園的建成和高鐵新城板塊高新技術產業的入駐,給相城區的經濟增添了新一輪的動力依託自身便捷的交通、豐富的資源以及政策支持,相城區成為了蘇州未來重點發展區域之一。
樓市特點:
隨著蘇州市政府對高鐵新城的規劃建設,以及地鐵2號線、4號線的開通,相城區的整體發展已相對較為成熟。目前區域新房總體均價在2萬-3萬/㎡左右,其中,元和板塊均價為2.3萬-3.1萬/㎡左右,活力島板塊為2.3萬-2.7萬/㎡左右,高鐵新城板塊均價為2.2萬-3萬/㎡左右。
主要客群以相城工作剛需人群,以及園區、新區、姑蘇區外溢人群為主。
區域交通:蘇州重要的交通樞紐地
經過多年的發展,相城區域內的交通已經較為發達,形成了地上地下立體交通網路。區域內,總共擁有14個高速出入口,市民可通過自駕經京滬高速、蘇嘉杭高速,便捷通往周邊區域及其他省份。隨著西環北延、中環北線以及陽澄西湖隧道的開通,大大縮短了相城去往新區和園區的時間。S9繞城高速、廣濟北路、蘇虞張公路可直達蘇州市區。另外,京滬高鐵、滬寧城鐵均在相城區設站,未來還將開通7號線、8號線、9號線等,區域內部的出行會更加便利。
區域生活配套:配套成熟,持續升級
相城區生活配套較為成熟。其中,教育資源優質,包括有省級重點高中陸慕高級中學、十二年一貫制的蘇州大學實驗學校,可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上學需求;商業配套豐富,擁有圓融廣場、繁花中心、天虹商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可滿足居民一站式購物需求;另外,相城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同濟醫院醫療配套可滿足日常就醫需求。坐落在區域內的蘇州第二圖書館、蘇州第二工人文化宮,給市民提供了日常休閑的好場所。
區域產業:後工業化時代
相城區產業數量較多,經過不斷的發展,企業成長越來越明顯,目前區域產業主要集中於漕湖新城產業園區,園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除此以外,近年來,隨著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汽車零部件(蘇州)產業基地、陽澄湖國際科技創業園、相城生物科技產業園的陸續落戶,帶來了大量的外來客群,吸引了大批高科技從業人員的流入,區域周邊配套不斷完善,也受到了越來越多購房者的關注。
Ⅲ 蘇州相城區經濟整體感覺怎麼樣拜託了各位 謝謝
北橋在相城區的最北面,從經濟實力還說目前不如渭塘和里口,但是很有發展前景,因為他是連接無錫和蘇州的交通要道.
Ⅳ 蘇州市相城區的經濟
2006年,全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47億元,比去年同期
增長專17.8%;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屬入34.03億元,增長4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52億元,增長2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86億元,增長3.8%。全年新增注冊外資6.4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7億美元。引進各類內資新增注冊資本12.06億元。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5元,增長11.0%;農民人均純收入9170元,增長13.0%。
Ⅳ 相城區板塊發展概況;新區板塊發展概況;吳中發展概況;吳江發展概況;姑蘇發展概況;園區發展概況;』
姑蘇老城區市政府重點保護古城區,土地少,房源較少,以別墅類項目為主,而且價位偏高。不適合投資。
園區區域相對成熟,現在不在土拍,是城六區房價最高的區域。投資屬性也不算高。
相城屬於產業集中地帶,相城區目前已經成熟的有元和、活力島板塊,發展重點主要高鐵新城板塊,現在商業配套主要有圓融廣場,以及未來建起來的新城吾悅廣場,教育資源也是相城最好的,價格是目前三大板塊性價比最高的,平均單價1.6萬左右。適合中期投資。
新區是蘇州除了園區,發展最好的區域,重點板塊是獅山版塊、科技城板塊、滸通版塊,目前核心板塊獅山房子均價2-3萬之間,價格略高,科技城極少數新房在售,滸通版塊目前發展較好,也是政府重點規劃和發展的區域,投資價值和投資潛力較大,由於政府限制價格,均價1.7左右,未來的地鐵3號線、6號線的起始站,新區最後一個價格窪地,前景看好。最好的學區平均分布在新區、姑蘇(老城區)、園區三個區域分布。
吳中整體發展較成熟,目前房價1.5-2.5萬之間,跨度較大,靠近新區的木瀆城西板塊,因為大開發商集中拿地,距離獅山核心CDB較近,備受投資客關注。
吳江區距離上海較近,是12年撤市並區,劃入蘇州大市范圍之內的,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政府大力規劃,是目前蘇州發展最快的區域,火熱程度不言而喻。吳江分為城北、城南、蘇州灣、運東四個大版塊,
城南板塊:吳江配套比較成熟的區域,配套比較齊全。
城北板塊:吳江和吳中區交通要道,連接了吳中和吳江,同時也迎接了來自新區和園區的項目。
新太湖板塊:蘇州市一個以湖為中心發展的城市,政府之前重點打造金雞湖、然後是獨墅湖,緊接著是太湖新 城板塊,從一開始的建設商服用地,引進商業之外,現在的發展則是更加的多元化,在建設寫字樓的同時也增 加了商超和住宅的建設。發展模式更加科學規范。
運東板塊:區域內南部為企業聚集區,北側為居住區。後期東環南延線修通以後項目交通將會進一步提升。
Ⅵ 蘇州市相城區的元和概況
中翔家電、小商品市場 元和,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古城區北,是名副其實的蘇州北大門。2500年的文明史,讓這里人文薈萃,文化底蘊豐厚,留下了不少范蠡、孫武、蘇秦、顧愷之、陸贄、文徵明等歷史文化名人的遺跡和傳說故事。這里還是最早的中國緙絲工藝誕生地。 元和,得名於唐元年和三年。據《蘇州府志》記載:「元和三年,蘇州刺史李素請於浙西觀察使韓皋開常熟塘。自州齊們北抵常熟,長九十里,因名元和塘,化訛名雲河。」元和塘貫陸慕、蠡口兩鎮。 公元2002年初,伴隨新世紀蘇州社會經濟的飛躍,經規劃批准,將原蘇州市相城區陸慕、蠡口二鎮合並,設立「元和鎮」。「元和」,兼有萬物復始,政通人和之意。 總面積55.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萬,下轄38個行政村和8個居委會,是相城區政府所在地。 元和,自古富甲一方,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元和人繁衍生息的元和塘西通太湖,東連陽澄湖,物產豐富。景色迷人。每到落葉飄零季節,慕名前來品嘗陽澄湖清水大閘蟹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成為江南元和地的一道獨特風景。 如今的元和,憑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依託蘇州而不依賴於蘇州,融入蘇州又積極拓展自我,加快自主開發,增強造血功能的嶄新思路,譜寫著千年古鎮的世紀新篇。 ◆氣 候 屬於熱帶季風海洋氣候,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無霜期長達230天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6% 年平均降水量:1076.2mm 年平均氣壓:1016hpa 年平均風速:2.5m/s 風向:常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 ◆經濟狀況:中國·蠡口傢具市場 江蘇蠡口國際傢具城和中國國際服裝城、中翔家電等大型專業市場已成為相城區發展第三產業優勢最強、潛力最大的中心福地。 歐風新天地採用全歐式群體模式建築,該工程是城區重點三產項目,是發展酒店、娛樂、服務行業的最佳場所。 江蘇蠡口國際傢具城是經江蘇省工商局核準的省級傢具專業市場。市場總投資20多億元人民幣,是華東地區最大、全國第二的傢具專業市場。 市場依託優越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政策、優良的服務吸引著眾多的投資者和傢具客商,目前市場雲集了國際、國內近千家著名傢具企業。來自美國、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及上海、廣東等十幾個省、市的3000多家客商,在此投資、置業、發展。 蠡口·歐風新天地 蠡口·歐風新天地
Ⅶ 社會經濟概況
盡管項目區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後的地區,但它是甘肅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項目區位於河西走廊西段的酒泉市,全市有人口97萬人,總土地面積19萬km2,每平方千米僅有5人。人口主要聚集於綠洲之中,如敦煌市面積為3.12萬km2,人工綠洲面積僅佔1%,有人口17.83萬人,以其總土地面積計算:每平方千米不足6人,按人工綠洲計算:每平方千米為800人。可見,在西北乾旱地區,荒漠戈壁中呈斑塊狀分布的綠洲,是人們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區域。
一、人口及人民生活
項目區內有三個縣、市,玉門市曾被譽為石油城,敦煌被譽為旅遊城,安西是本區的農牧業縣。據2004年《酒泉統計年鑒》,三縣(市)總人口46萬人,約占酒泉地區人口的一半,人口集中於玉門市、敦煌市,而安西人口相對稀少。區內企業、事業、集體所有制、股份制及私營企業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為14353元,城鎮人均年消費水平為5934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僅為4027元,農村人均年消費僅為2575元(表1-9)。就人口的分布而言,玉門、敦煌為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地區,而安西是一個農業縣。
二、農業經濟
項目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13.82億元,占酒泉市的40%,敦煌產值最高,玉門最低。項目區產糧7.22萬t,玉門為產糧大市(表1-10)。敦煌、安西為本區的產棉基地。三縣(市)也是西部的主要畜牧業生產基地,有大牲畜7.02萬頭、羊79.25萬只。
表1-9 項目區人口及其消費與收入統計表
表1-10 項目區農(林、牧、漁)業經濟指標
三、工業經濟
項目區工業總產值為157.89億元,占酒泉市工業總產值的85%,玉門、敦煌工業產值最高,安西最低(表1-11)。采礦業、石油天然氣工業、發電業是其工業的支柱。玉門的原煤產量約佔全區的30%,發電量佔全區的80%,是河西走廊的能源基地之一,也曾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石油工業基地。安西的鐵礦石、原鹽、石棉及食用油的生產在項目區內佔有較大比重。
表1-11 項目區工業經濟指標
四、社會經濟綜合指標
項目區國民生產總值為64億元,占酒泉市的60%,其中玉門的產值最高,安西的產值最低(表1-12)。第一及第三產業比重較大者為敦煌,第二產業比重較大者屬玉門。項目區內,第一產業占其總產值的15%,第二產業佔55%,第三產業佔30%。二、三產業尚有發展潛力。單以第三產業分析,農牧服務業以安西、敦煌較強,而社會服務業及金融保險業等以敦煌、玉門較為發達,特別是敦煌的社會服務業佔到全區的42%,這與其莫高窟、月牙泉的旅遊收入是密切相關的。
表1-12 項目區社會經濟綜合指標(單位:億元)
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
包括項目區在內的酒泉市未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是:貫徹十六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大政方針,圍繞《酒泉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剛要》確定的長遠目標,積極探索實施北部資源戰略、南部市場戰略、民營主體戰略,突出項目建設中心,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旅遊產業支柱化的進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加就業,完善社保;轉變職能,優化環境;努力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推進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繼續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樹立大工業理念,聚集城市、農村,縣、市、區屬和中央省屬企業的各類生產要素,依靠本地優勢特色資源招商引資,依靠現有企業培育壯大,依靠周邊企業產業配套,引進外地企業帶動做強。新培育5家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工業項目當年投資額達到10億元以上。
進一步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的二、三產業,農村二、三產業比重達到50%以上,主攻草畜乳產業,畜牧業收入在農民收入的比重達到12%以上。
開放旅遊市場,支持敦煌飛天、酒泉航天旅遊產品開發,以旅遊業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力爭旅遊人數突破100萬人次/年。
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加大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力度,重點進行榆林窟、鎖陽城遺址,安南壩、鹽池灣、灣窯等自然保護區建設。治理區內64個風沙口,退牧還草600萬畝,封灘育林100萬畝,退耕還林10萬畝,封灘造林13萬畝。
(二)水、土資源開發規劃
「疏勒河農業灌溉暨移民安置綜合開發項目」是自1996年開始實施的大型農業開發項目,旨在挖掘本區豐富的水土資源潛力,興修水利,安置移民,使項目區的生態、經濟、社會環境得到改善。項目區包括安西縣和玉門市的昌馬灌區、雙塔灌區和花海灌區。項目原設計開墾荒地81.9萬畝,移民20萬,總灌溉面積達到147.3萬畝。後考慮到新墾荒地中75%需洗鹽排水,改良難度大,並對下游雙塔水庫水質有一定影響,故對原設計進行了調整,壓縮了墾荒移民規模,原設計作為流域遠期規劃有待進一步論證後實施,屆時,水資源合理調配和生態環境保護仍是論證的重點。
中期調整後新增耕地40.82萬畝,移民安置7.5萬人,其中昌馬、雙塔、花海分別為22.77萬畝,4.75萬人;10.69萬畝,1.385萬人;7.36萬畝,1.365萬人。項目完成後,三灌區總灌溉面積達到106.22萬畝,其中昌馬灌區63.92萬畝,雙塔灌區29.24萬畝,花海灌區13.06萬畝。項目通過新建昌馬水庫、改擴建渠系、鑿井等工程措施,並與下游雙塔水庫、石油河赤金峽水庫聯合運行,達到提高地表水利用率,促進項目區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截至2003年底,昌馬水庫等主要水利工程已基本完工,進入移民工作的後期階段,地表水利用率將由項目實施前的49%提高到65.7%。
黨河灌區修建有較為完善的水利設施,引用地表水資源已接近最大值,水土資源開發潛力不大。目前,水利部門開始對「引哈濟黨」工程進行論證和前期工作,計劃將哈爾騰河部分水調入黨河,以解決敦煌綠洲的水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若該項目得以實施,敦煌綠洲的水土資源利用格局也將發生明顯改變。
Ⅷ 蘇州市相城區經濟和信息化局怎麼樣
蘇州市相城區經濟和信息化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蘇州市相城區經濟和信息化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Ⅸ 蘇州市相城區財政局怎麼樣
簡介: 區財政局是區政府綜合管理全區財政收支、主管財稅政策、實施財政監督、參與對全區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節的政府職能部門。 主要職責: (1)貫徹和執行國家財稅方針、政策,制訂全區有關的財稅實施辦法,指導全區財政工作,執行國家財政、預算、稅收、非貿易外匯收支、財務會計等方面的法令、條例、制度和辦法。 (2)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制訂全區財政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財政計劃;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全區預算的安排,確定財稅收入計劃,編制全區年度預算草案;執行區人大批準的本級財政預算,監督下一級預算的執行,審編年度決算,綜合平衡全區財力。 (3)參與全區經濟的決策和管理,參與經濟建設、科教文衛、社會保障、對外貿易等改革,制訂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的宏觀調控和監督;運用財政、稅收、補貼等經濟杠桿,以及財政掌握的資金,對全區國民經濟運行和國民收入分配進行有效的調節。 (4)按照預演算法要求,組織管理和監管全區各項財政收入,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分配關系,及時足額地完成各項收入任務。 (5)辦理和監督管理基本建設撥款、挖潛改造資金、科技三項費用,以及經濟貿易、農業支出、行政和公共支出、社會保障等各項支出,統一制訂相應的開支范圍和標准,保障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供給。 (6)參與管理國家債務和證券業務,管理世界銀行貸款和非貿易外匯收支,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 (7)管理預算外資金,編制預算外資金收支預算決算,制定貫徹預算外資金管理制度和辦法,組織有關預算外資金收入。對全區土地出讓收入實施專項資金管理。 (8)按照會計法要求管理和指導全區的財務會計工作,保障財會人員依法行使職權,查處財會人員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貫徹執行財務會計工作的各種法律法規,指導和監督全區注冊會計師的業務。 (9)監督各鎮(區)的財政收支和各部門的財務活動,檢查財政稅收政策、法令和財務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對違反財經紀律的事項進行處理。 (10)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地方性國有資產管理的法規規章,擬訂實施細則,並組織實施、檢查監督,對違法事件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11)制定財政科學研究計劃和財政教育規劃,組織全區財政幹部的培訓;負責財政宣傳、法制教育和信息工作。 (12)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配合其他部門做好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