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取得來新成自效。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准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1)經濟社會發展思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能脫離的最大現實。
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破解許多難題,將會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越是這樣,就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指引方向的指南針、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就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貳』 什麼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提出的具體工作和思想
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提出來的具體工作和思想,應該是包括很多的,比如說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注重解決就業問題,搞好分配,注重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等等。
『叄』 管子的思想主張放在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中,如何聯系
管子的主要經濟思想
管子的經濟思想體現在他在齊國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治國方略中,其大致涵蓋了商品、市場、貿易、貨幣以及消費等諸多領域,內容極其廣博豐富。其主要思想觀點如下。
1、重視市場,發展貿易
管子所處的國家齊國,擁有優越的海陸交通位置,為開展商業貿易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便利條件;同時,齊國在姜太公時期便有了重視工商業發展、富國富民的傳統,管子在齊國發展經濟的優越條件的基礎之上,繼承了姜太公工商立國的思想,為之後開展經濟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以說,管仲經濟思想淵源於齊國優秀的商業基礎、繼承於姜太公的良好傳統,結合了管仲自身因時因地制宜的經濟實踐而最終形成。
管仲非常重視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他十分強調市場的建設問題,《管子・侈靡》中曾說道:「市也者,勸也;勸者所以起(本)。」市,代指市場、商業;勸,意為鼓勵和促進;本指的是農業之事。
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國家能夠對於市場和商業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鼓勵和重視,商業能夠興旺發達,那麼作為國家之本的農業也會隨之得到發展。這在當時以農為本的社會當中是極其富有創見而難得的思想,對當時的齊國乃至後世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乘馬》篇中也提道:「市者,貨之准也,是故百貨賤則百利不得。」對此,管仲要求在民之所聚之處都要有市,「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如果沒有市場,人民的生產生活將難以得到保障,民生匱乏、民心失衡,國家則難以長治久安。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管子開放了國內外的市場,鼓勵自由貿易。由於齊國地處海濱,漁業和鹽業相對發達,所以管子特此規定魚和鹽可以自由出口,關隘只登記而不予征稅,以便於產品出口到各國。
對於來到齊國做生意的商人,管仲更是開門歡迎,並建議齊桓公專門設立招待外國商人的客舍。在管子的自由貿易政策的引導下,齊國的工商業迅速發展繁榮起來,特別是首都臨淄,已經成為當時的國際化大都市。
據《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踏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臨淄當時的人口之興旺、城市之繁華。
2、控制財富,壟斷經營
管子不僅僅是任由市場發揮作用去調配經濟,同時也意識到了國家對財富的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在古代社會,統治者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通常情況下會掌控絕大多數國家財富的主動權,但是管子並非如此。他意識到只有把切實關系人民生產生活的財富進行控制和壟斷,才能真正實現國家政權的穩定。他對關乎國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財富如糧食、礦產還有鹽等都利用國家調配手段進行了控制。
首先,管子充分認識到了糧食對於百姓生活的重要性,「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所歸也;粟也者,地之所歸也。粟多,則天下之物盡至矣。」
管子規定國家一定要有充分的糧食儲備,建立了「國儲糧」制度,並根據年歲的豐歉和百姓的實際需要,通過價格調劑來保護百姓的實際利益,即如果遇到豐收年份,農民手中的糧食供大於求時,國家就會以通常的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余糧,以資儲備;等到歉收之年,糧食供不應求價格高漲之時,再拿出余糧來平抑高漲的價格。
其次,管子對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的支柱產業進行了嚴格控制,即「官山海」的政策。「山」指的是礦山資源,而「海」則指的是海洋資源,包括魚、鹽等。在兵戈相見的春秋爭霸時期,兵器的好壞決定了一國的軍事實力,所以鐵礦的開發和利用則顯得尤為關鍵。
在管子的建議之下,齊桓公對於礦山資源的開采進行了嚴格的控制:「苟山之見榮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然則其與犯之遠矣,此天財地利之所在也。」可見齊國君主對於礦山資源的高度重視。
最後,管子意識到了食鹽作為一種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的商品,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齊國地處海濱,有著豐富的鹽資源,而地處內陸的其他諸侯國,則需要從齊國進口食鹽,因此管子充分發揮齊國這項巨大的商業優勢,對食鹽進行嚴格專控,甚至要求各國以黃金購買食鹽,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同時,管子歸於國內食鹽的買賣也進行了控制,即「寓稅於價」,在無形之中提高了稅收收入。「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終月,大男食鹽五升少半,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食鹽二升少半。
此其大歷也,鹽百升而釜,令鹽之重升加分強,釜五十也,升加一強,釜百也,升加二強,釜二百也,鍾二千,十鍾二萬,百鍾二十萬,千鍾二百萬。萬乘之國,人數開口千萬也。禺策之,商日二百萬,十日二千萬,一月六千萬。
萬乘之國,正九百萬也,月人三十錢之籍,為錢三千萬,今吾非籍之諸君吾子,而有二國之籍者六千萬,使君施令曰:『吾將籍於諸君吾子』,則必囂號,今夫給之鹽策,則百倍歸於上,人無以避此者,數也。」
通過適當提高價格來增加財政收入的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對百姓的橫征暴斂,同時也可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可謂一舉兩得。
(3)經濟社會發展思想擴展閱讀
管仲相齊的經濟政策是「遂滋民,與無財」(《國語·齊語》),他的辦法乃是「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史記·齊太公世家》)。或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史記·平準書》,參見詞條輕重理論),以至「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史記·管晏列傳》)。
「輕重魚鹽之利」及「徼山海之業」是否是漢代鹽鐵官賣的濫觴,我們現無可徵信的材料。管子書中的記載言:管仲反對向「樹木」、「六畜」和人口抽稅,而主張「唯官山海為可也」,「山海」就是鐵和鹽(《管子·海王》)。若此記載為可信,則於管仲時就已經實行了統治鹽鐵的經濟政策了。
管子熟練的運用輕重之術對外策劃了衡山之謀、陰里之謀和菁茅之謀,堪稱古代貨幣戰爭的經典案例。
管仲實行了糧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輕重斂散之以時,則准平。……故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矣」,(《漢書·食貨志》下)。
這種「准平」制,不但是一種平衡糧價的政策,並 且,也間接承認了農民自由買賣糧食的權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並且還保障了私田農的生產利潤。這種經濟政策,亦為經濟層面的國君集權。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質好壞、產量高低來確定賦稅徵收額,馬克思級差地租與之相同。
管仲面對當時「竭澤而漁」的經濟開發,為了有效利用齊國的林木和漁業資源,制定了「山澤各致其時」。即歷史上最早的自然環境保護法,即禁止人們為了眼前利益而濫伐濫捕,以保護樹木和魚類的正常生長、免遭破壞。伐木和捕獵只准在適當的季節進行。
管仲修齊太公「九府圜法」,在齊國設立了專管貨幣的機構——「輕重九府呻」。齊國由政府統一鑄造貨幣,這種規范的貨幣呈刀形,名為「齊法化」或「節墨法化」,俗稱「齊刀」。
管仲在《管子·奢靡》一文中,系統的闡述了消費對生產的促進效用。
『肆』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其特點是什麼
即指國家關於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包括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等等。其主要特點:一是根本性,即它所決定的是經濟發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細小的問題。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決的是全局性而不是個別性和局部性的問題。三是長期性,即它所要實現的是長期而不是短期內的任務。
『伍』 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條原則是什麼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必須遵循的五個堅持的重要原則。
這是對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是對當代世界和當今中國提出的實踐之問、時代之問、歷史之問的科學回答,是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升華,是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為我們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
認真學習、全面理解、准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對於我們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信心百倍、豪情滿懷、凝心聚力地走向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
(5)經濟社會發展思想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定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建議》強調,要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實施好「十四五」規劃,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切實發揮黨的領導在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中的關鍵作用。
『陸』 中共的指導思想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什麼
您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希望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柒』 全會提出了什麼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
『捌』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想是什麼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版會目標的決勝階權段。科學確定這個時期的指導思想,描繪好這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藍圖,對於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玖』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是什麼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建議》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
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9)經濟社會發展思想擴展閱讀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直是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過去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拾』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包括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來發展指導方針,這自為做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制定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分為兩個階段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0)經濟社會發展思想擴展閱讀: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注意事項:
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