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騰飛的鄉鎮經濟發展

騰飛的鄉鎮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3 14:42:07

A. 為何香港可以在60到70年代過得經濟騰飛

①外部世界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上世紀50~70年代,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版展,為亞洲的出口導權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科學技術革命使發達國家生產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工業,亞洲擁有質高價廉的勞動力資源,正好發展勞動密集工業。東亞地區的穩定也使它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
②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台灣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放棄凱恩斯主義政策,採用貨幣貶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並刺激居民儲蓄以增加投資來源等政策。韓國也仿效中國台灣貨幣貶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與中國香港則抓住有利時機,將消費城市轉變為工業城市。
③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亞洲政府為經濟發展創造各方面的有利條件,並積極參予投資,適當進行經濟管理。
④優良的文化傳統。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注意發揚了注重教育、甘於吃苦、勤儉節約等傳統。
⑤西方價值觀影響:香港地區與新加坡受到英國殖民統治,在法律、教育、經濟各方面都深受影響;而台灣地區和韓國則是在1950年代以後深受美國影響,能夠和西方價值體系及經濟體系接軌。

B. 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騰飛又有何巨大效應呢

前幾天看報紙,記得看到關於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此問題看法的報道內大概是這樣的容
所謂通用航空產業是民用航空的兩翼之一。是指除定期與非定期商業航空運輸以外的所有民用航空,主要應用於社會公共服務,經濟建設與航空消費三大領域。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通用航空對經濟發展的效應
1有利於帶動高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2也有利於優化國土空間開發的格局,實現從沿江到內陸產業的轉移,
3更有利於航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產業布局。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C. 我省如何抓住機遇新絲綢之路實現經濟騰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競相發展,區位因素凸顯,西北五省更是乘借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東風,發揮各自的優勢發展社會經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是新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三周年以來,政策紅利以及十九省市援疆活力日漸顯現,國民經濟連續三年高速增長,多項指標增速躍居全國前列,經濟整體實力躍上新台階。中央提出建立新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新疆無論從地緣、資源、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在西部五省中都占據重要地位,具有成為新絲綢之路核心區的不可替代的優勢。本文試圖從區位因素(區位及自然環境等)、經濟因素(經濟發展等)和社會因素(政治、文化和社會聯系等)構成來分析新疆在西北五省中的地位和優勢。
一、區位因素
1、得天厚的地緣優勢是新疆實施「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全方位開放戰略的基礎
新疆位於我國西北邊疆,地處歐亞大陸中心。面積166萬多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1/6,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區。 除東南聯接甘肅、青海,南部聯接西藏外,其餘與8個國家為鄰,即東北部與蒙古毗鄰,北部同俄羅斯聯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別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接壤,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毗鄰國家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區。這使新疆具備「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地緣優勢。
2、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儲備基地
新疆土地資源豐富,現有農用地6308.48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12.46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19公頃,為全國人均耕地面積(0.09公頃)的2.1倍,土地利用率達38.64%。礦產資源蘊藏豐富。目前,在全世界已發現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新疆發現的礦產有138種,探明儲量的有96種,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6種,居前十位的有41種。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鉻、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資源儲藏量豐富。據全國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新疆石油預測資源量209.2億噸,佔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10.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佔全國預測儲量的40%。
二、經濟因素
進行區域經濟比較,主要比較經濟差異,經濟差異在數量上表現為差距。根據國內經濟差異比較常用的測度方法,選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經濟結構、需求結構作為五省區經濟發展的測度內容。
1、生產總值(GDP)增速比較
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是度量一個地區經濟總量增長的速度指標。2012年,新疆GDP增速12.0%,與2010年相比,增幅提高了1.4個百分點。雖然在西北五省中位列第四,但增幅是提高最快的,除甘肅增幅提高0.8個百分點外,陝西、青海、寧夏分別下降1.7、3.0、2.0個百分點。

西北五省GDP增速情況

2010年(%)

2012年(%)

增(降)幅(%)

陝西

14.6

12.9

-1.7

甘肅

11.8

12.6

0.8

青海

15.3

12.3

-3.0

寧夏

13.5

11.5

-2.0

新疆

10.6

12.0

1.4

2、人均GDP比較
2012年,新疆人均GDP達33796元,在西北五省中位列第三位,比陝西、寧夏分別少4768元和2598元,比甘肅和青海分別多11818元和615元;2012年新疆人均GDP增速為10.8%,位列第四,與2010年相比,增幅在西北五省中最大。

西北五省人均GDP增速情況

2010年(%)

2012年(%)

增(降)幅(%)

陝西

14.4

12.6

-1.8

甘肅

11.6

12.2

0.6

青海

14.5

11.3

-3.2

寧夏

12.2

10.3

-1.9

新疆

9.3

10.8

1.5

3、居民收入水平比較
經濟發展對於地方百姓的直接意義是體現在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上。隨著人均GDP的增長,西北五省居民的收入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012年,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920.68元,西北五省中位列第三;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新疆為6393.68元,西北五省中位列第一。從城鄉收入差距來看,新疆城鄉收入差距11527元,差距最小,差距最大的陝西為14971元。

2012年西北五省城鄉居民收入情況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

城鄉收入差距(元)

陝 西

20733.88

5762.52

14971.36

甘 肅

17156.89

4506.66

12650.23

青 海

17566.28

5364.38

12201.90

寧 夏

19831.41

6180.32

13651.09

新 疆

17920.68

6393.68

11527.00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較
2012年,新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8.99億元,增長15.5%,比2009年增長52.8%,年均增長15.2%,年均新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0億元以上,2011-2012年,增速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5、1.2個百分點,改變了新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落後局面,但與西部五省相比較,增速相對較低。

2012年西北五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情況

絕對量(億元)

增速(%)

陝 西

4383.8

15.7

甘 肅

1906.5

15.7

青 海

476.0

16.0

寧 夏

548.8

14.9

新 疆

1799.0

15.5

5、固定資產投資比較
新疆投資於1999年步入上升通道,2010年開始加速上行,2012年新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61588億元,增長33.0%,在西北五省中增長最快,在全國也是第1位。

2012年西北五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絕對量(億元)

增速(%)

陝 西

12044.5

127.7

甘 肅

5145.0

129.7

青 海

1883.4

131.2

寧 夏

2096.9

127.5

新 疆

6158.8

133.0

6、進出口總額比較
2012年,新疆進出口總額達到251.71億美元,出口額193.5億美元,均居西北五省第1位。

2012年西北五省進出口總額情況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出口總額(億美元)

陝 西

148.0

86.5

甘 肅

89.0

35.7

青 海

11.6

7.3

寧 夏

22.2

16.4

新 疆

251.7

193.5

7、財政收入比較
地區財政收入水平代表了地區政府的管理服務能力,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來看,2012年,新疆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09億元,佔GDP比重為12.1%,居西北五省第1位。

2012年西北五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情況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億元)

佔GDP比重(%)

陝 西

1600.7

11.1

甘 肅

520.4

9.2

青 海

186.4

9.8

寧 夏

264.0

11.3

新 疆

909.0

12.1

三、社會因素
由於新疆地理環境的封閉性構成了新疆社會經濟活動的分散性 因此社會經濟發展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強烈影響和約束。新疆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區域,民族問題既有歷史遺留的因素,又有現實因素,各民族發展的不平衡影響了民族間的交流。嚴峻的自然環 境形成了新疆獨特的人文環境,相似的社會文化背景,又使新疆與周邊國傢具有特殊的融合性。
新疆的自然條件特殊 ,社會 、經濟、文化傳統別異。由於長期生 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積累了豐富而樸素的 民族環境保護意識,古時,新疆就有對破壞生態環境者處以嚴刑的做法,如「砍樹一棵 ,罰牛一 頭」,可見新疆人民重視自然、保護自然環境的傳統性。新疆受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的限製造就了新疆獨特的綠洲經濟文化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特徵。新疆是個多民族聚居區,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約有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信奉此教 ,且多集中在西亞、北非、南亞、西非、中非等地。由於新疆與相鄰的西亞諸國宗教信仰相同 ,消費與生活習慣相近,長期存在著交往,使新疆與周邊地區和國傢具特殊的融合性。新疆可充分利用本身自然資源 豐富與人文地理條件優勢,以伊斯蘭文化圈為市場 ,增大輻射力形成一個內陸邊疆地區的外向型經濟模式。
四、新疆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取向
未來新疆經濟發展應依託中央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發展戰略,突出「以人為本」、「富民強區」、「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實施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特色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和以「口岸、經濟合作區」為「觸角」,以邊境城市、骨幹城市為「節點」,以烏魯木齊為「核心」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根據市場要求和經濟效益,確定優勢資源的開發重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並努力延長相關產、價值鏈,促進產業升級,實現與國際經濟接軌。基本思路是立足資源開發,著眼市場開拓,加快資源轉換,進行結構調整,注重經濟效益,依託特色資源,確立競爭優勢,把經濟發展、科教興新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台在一起,提高內在型創新和自我發展能力,實現新疆協調發展。
無數實踐證明,新疆經濟大發展不能僅靠國家政策傾斜和大型項目的注入,關鍵在於要迅速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水平,這需要有適應市場經濟的政策體系、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有生機勃勃的農村經濟和有功能完善的城鎮體系。內在型創新主要體現在觀念和體制創新方面,其中最為重要的又是市場和發展觀念的創新與行政和企業體制的創新。新疆要在較短時間內發展成為中亞商貿中心和新絲綢之路的核心區,首先在區域布局戰略上,要按照城市區域輻射走向,利用地緣優勢,擴大與全國的經濟聯系,通過新亞歐大陸橋走向中國內外和中亞的廣大地域,建設天山北坡經濟帶、南疆鐵路沿線帶和沿邊市縣開放帶,構建烏魯木齊區域經濟區,以這些牽動新疆區域經濟發展全局的戰略地帶的快速發展,來形成重點突破效應,帶動全疆經濟騰飛。
五、結語
區域之間既相互競爭又互相補充,既互相獨立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存在於一個大環境中,是大環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區域之間也應該互相協調,互相補充,用一己之長來補充他人之短,以期望使強項更強,使弱項得以補足,達到共同發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對於西北五省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來說,應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圈的大背景下,明確各自的分工,密切台作、協調發展,這樣不僅有助於提升西北五省區的總體競爭力,同時也會使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為新絲綢之路發展戰略的實施創造條件。從西北五省區這個小環境來說,有效的途徑就是依託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建立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產業結構,構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區域經濟體系,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分工格局,西北五省區各自都應有自己發展的側重點。對於新疆來說,新疆的經濟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涉外方面)在西北五省區處於領先地位,應進一步依靠它的邊境優勢和民族優勢,努力擴大同中亞國家及俄羅斯的邊境貿易,努力把新疆打造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D. 中國經濟的騰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經濟發展的原因是有哪些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騰飛。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其必然以不斷的以通貨膨脹和改革手段來換取經濟的發展

E. 中國經濟騰飛發展800字作文

近日,在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報紙上看到一篇闡述我國發展狀況的文章,該文作者把我國歸入了初等發達國家的行列,筆者看後心潮澎湃,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這么多年以來,我國一直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現在我國成了發達國家,哪怕是初級的,這能不讓13億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嗎?
然而我們是發達國家嗎?愚以為非也。不錯自改革開放以來,神州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躍居世界第7位,每年GDP的上升也在10%左右,航空航天事業居世界前列,鋼鐵產量、煤炭產量居世界第一。可這就能說明我國已是初等發達國家了嗎?
中國西部有多少失學兒童?別忘了中國1/3的人剛剛脫貧,8千萬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發達的地區也就4個直轄市和海岸線邊的沿海省份。初二的地理課上,老師在講「蘇錫常三角經濟帶」時,說:「西藏一年全省的產值和蘇州一樣多,甚至有時還不及蘇州。」這句話讓每個江蘇人都感到自豪,讓每個中國人都感到心酸。一個是全國最大的省,一個是以小巧玲瓏著稱的「中國威尼斯」。諾大的西藏竟和小小的蘇州不分伯仲(令人心寒的是有時還不如蘇州),盡管蘇州的GDP增長率已超過廣州,上升為全國第一。歷史上的吳國等國也以此為自己的都城,當時有一句俗語:「蘇杭熟,天下足。」更是反映了蘇州的富饒。這么大的貧富差異也能說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不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到如此地步!列位看官何

F. 講述美國七八十年代經濟騰飛發展的書,最好是普通市民怎樣致富

1、政府沒錢來,但是有源黃金,當時的歐美國家都是金本位,也就是說,依靠政府掌握的黃金來發行貨幣,有多少黃金,發行多少貨幣,發行貨幣後,由政府投資,對公共設施建設(美國的胡佛大壩,德國的高速公路),建設之中需要大量的工業設備,需要向工廠下訂單,工廠得到錢之後,就由能力消費,帶動衣食住行多種產業的發展,然後這些產業產生稅收,再回到政府手中。2、政府沒錢,但是大資本家的銀行裡面有錢,政府通過讓出利益(減免稅收、抵押公共資產)來貸款,完成上面的經濟循環德國和美國不同,美國可以完整的通過上面的一、二點來完成經濟復甦,但是德國不行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背負著巨大的戰爭賠款,(2010年10月3日,德國政府花了92年,完成了一戰的戰爭賠款)國家收入的大頭要去應付賠款,所以急需外來資金,於是,德國政府首先投資軍事工業,通過對中國、西班牙等國的軍售產生巨額利潤來完成經濟循環,

G. 我國開放經濟騰飛的事例有哪些

  1. 大量資料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強勁。舉例而言,2009年中國很有可能取代德國內成為世界上第一出口貿易大國容;預計,中國明年將從十年前的全球經濟第十位一躍超過第二位的日本;此外中國發揮大國作用,同其他大國一起,共同建設一個公平、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

  2. 中國經濟在過去10年中的增長,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在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席捲東亞之時,是無法想像的。那時,為了鞏固地區經濟,中國堅定不移的堅持貨幣穩定,而其他地區的貨幣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接二連三的下跌。雖然中國為此在世紀之交付出了出口下滑、經濟增長放慢的代價。然而自此之後,中國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領導作用日益凸顯,同時中國經濟也不斷融入世界經濟。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揭開了世界經濟史的新篇章。近來,中國在世界金融體系改革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體系曾長期被發達國家所壟斷。

H. 中國經濟騰飛證明了什麼道理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鐵路保持了9%以上的年均實際增長速度。鐵路部門把大部分運力用於煤炭、糧食、冶煉、農用物資等重點物資運輸,全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中國鐵路營運里程一天新增約2000公里,總里程突破10萬公里大關。

隨著高鐵的修建,高速鐵路已突破10000公里,,在建規模1.2萬公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高速鐵路已成為帶動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做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把握好三點:一是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二是大力推進結構改革;三是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十三五」改革全面提速推動新產業新業態。

最近,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首次提出「高速鐵路網」,加強綜合交通的銜接,強化了鐵路發展的保障措施,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壯大高鐵經濟,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更為融合。與「普通鐵路網」銜接在一起,形成我國鐵路布局的整體網路。

在之前規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建設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目的是進一步完善路網,擴大高速鐵路覆蓋,真正打通「一帶一路」的國際互通。

7月份中國非製造業PMI為53.9%,比6月份上升0.4個百分點繼續高於臨界點,其中,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等活動指數明顯高於臨界點。

從圖一即可看出國家對運輸業的重視不言而喻。

隨著K線的下行,距離181周均線漸行漸近,量能也在不斷的萎縮,MACD也已形成金叉,底部形態逐步成型,正待新量資金的進場。

鐵路發展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期,鐵路也將注重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進行布局和建設,服務支撐三大戰略、脫貧攻堅和區域的協調發展。

高鐵,中國經濟騰飛的大動脈。在系統中,是一個不唯經濟效益的子系統,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不可限量,已著眼為第一與第二產業升級換代做准備!

I. 我國開放經濟騰飛的事例有哪些

1、1978年中國城鎮化水平為18.3%,2000年達到36.2%,2011年突破50%。2001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內值:容95727.9億元,201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397983億元,翻四翻。

2、2009年中國很有可能取代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出口貿易大國;預計,中國明年將從十年前的全球經濟第十位一躍超過第二位的日本;此外中國發揮大國作用,同其他大國一起,共同建設一個公平、合理的世界經濟秩序。

3、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揭開了世界經濟史的新篇章。近來,中國在世界金融體系改革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體系曾長期被發達國家所壟斷。

4、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

5、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中國「天河二號」以比第二名美國「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連續第四次獲得冠軍。

閱讀全文

與騰飛的鄉鎮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