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上饒經濟發展有多強

上饒經濟發展有多強

發布時間:2021-01-23 20:25:06

1. 上饒經濟在全省排名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7 12:43 江西各市GDP經濟排名,江西部分貧困縣-南昌seo提供城市經濟排名
GDP(億元) 全國排名
1南昌 1390.1 50
2贛州 701.68 100
3九江 592.56 119
4上饒 528.06 143
5宜春 508.86 151
6吉安 406.01 195
7撫州 367.92 207
8萍鄉 316.28 228
9新余 278.12 240
10景德鎮 270.14 243
11鷹潭 204.78 266 江 西 貧困縣
九江市(1):修水縣
萍鄉市(1):蓮花縣
贛州市:安遠縣、贛縣、寧都縣、尋烏縣、興國縣、於都縣、會昌縣、上猶縣
上饒市(4):上饒縣、波陽縣、余干縣、橫峰縣
撫州市(2):廣昌縣、樂安縣
吉安市(5):永新縣、遂川縣、井岡山市、吉安縣、萬安縣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南昌seo經濟排名數據提供

2. 上饒的經濟怎樣治安好不好

上饒的經濟形容一下吧:絢麗的外表內充滿了空虛!

拚命的發展城市建設回,卻沒有經濟的支答柱!

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很有限。

治安的話,分地方來講,除了步行街和寶澤樓以外,都相對比較好。

主要犯罪分子都是河南,湖北,新疆人,上饒本地人較少有壞到偷搶的地部的!

3. 2019上饒經濟水平排全球第幾

上饒經濟水平一般,消費水平也不高,周圍環境比較好,交通便利,設施齊全,空氣清新,污染情況不太嚴重,最近在下雨所以不是很熱,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4. 江西省上饒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經濟產業是什麼呀

上饒市轄上饒、廣豐、玉山、婺源、弋陽、橫峰、波陽、余干、萬年等10縣和信州區,代管德興市。面積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萬。上饒地理位置在北緯27º34'-29º34',東經116º13'-118º29'之間。全境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7-18.2ºC,年降雨量為1600-1800毫米,年無霜期為251天-274天。境內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無霜期長,分溫熱、溫和、溫涼三小氣候區,具有春秋短、冬夏長的季候特點。
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鄰浙江,西接安徽,南連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門戶」的稱謂。浙贛鐵路穿境而過,皖贛鐵路,橫南鐵路縱橫交錯;320、206國道和311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南北,百十里內有四個機場。交通通訊極其便利。
上饒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牽江浙、出滬寧、攜八閩、達粵桂,貨暢其流,人行其便,鑄就了發展大商貿大流通的黃金寶地。力轉向進城務工,為創辦各類企業提供了充足的有較高素質的勞動力儲備。
上饒古屬揚州,春秋為吳越之地。自東漢建安年間析豫章郡地設置鄱陽郡(析余汗地置上饒縣)以來,已有1700多年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上饒的政區設置幾經變動。晉時,鄱陽郡改為信安,南朝改吳州,隋朝改饒州;明朝分設饒州府、廣信府。新中國成立後,設上饒專區,後改上饒地區;200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上饒地區改設上饒市。
上饒是一方熱土。境內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和中國最早的陶器。證明了一萬多年前,人類祖先就在這里定居、勞作和繁衍。
吊桶環耕作遺址發掘的稻種,確認了這里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
上饒境內,僅新石器時期與商周文化遺址就達48處。現發掘保存文物19000餘件。
上饒位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7~18.2攝氏度,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光照充足,無霜期平均達244天。

上饒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為主。南部與福建交界,綿亘著武夷山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陸華東第一高峰。中部懷玉山山脈,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國著名景區三清山的中心地帶。北部贛皖邊境的鄣公山及黃山余脈,大部為低山和丘陵。間有連片的小盆地。西部江河縱橫,湖泊星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鄱陽湖平原。

上饒四季分明,風光秀麗。中部三清山方圓二百里,雄奇峻秀,塵絕人寰,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譽。

南面龜峰,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贊為「江上龜峰天下稀」,又被遊客譽為「天下盆景」。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存有大量古樹古溶洞古建築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橋流水,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遊人譽為「中國最美的農村」,被列為中國南方唯一的文化旅遊示範縣。

還有鄱陽湖的萬傾波濤;葛仙山的道觀香火;鴛鴦湖的嬉水鴛鴦;無不美倫美奐,令人由衷贊嘆造物的鬼斧神工與對這片土地的偏愛。
上饒還是一座資源寶庫。地下地表資源極其豐富。
全市有耕地607萬畝,其中流灌面積佔80.6%;水域421.69萬畝,可供養殖的水面達160萬畝;牧草地0.31萬畝;加上氣候溫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發展農牧水產得天獨厚。
有林地1911.58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3100萬立方米。林木植物120科,272屬,629 種; 除了松、杉、毛竹等優質用材林外,還有大量的國家珍稀樹種銀杏、羅漢松、黃杉、水杉、柳杉、紅豆杉、白豆杉、水清樹、蓮香樹、香果樹、楠木、花櫚木等。
葯用植物如黃連、黨參、厚朴、石耳、靈芝、鉤藤、杜仲等,總數達216種。
野生動物有300多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黃腹角雉、華南虎、雲豹等,還有崇安髭蟾、揚子鱷、大鯢等一秕珍稀動物;近年在婺源發現的黃角噪眉,引起了聯合國有關組織的高度重視。

地下已探明的工業礦藏達70餘種,銅、銀、金、鈮鉭、磷等礦產儲量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其中銅儲量佔全國儲量的16.8%,亞洲最大的銅礦德興銅礦就在上饒境內。黃金儲量佔全省總儲量的80%,鉛、鋅、磷、蛇紋石、硫鐵礦等均居全省首位。另外,黑滑石、膨潤土、珍珠岩、花崗岩、大理石、硯石、葉臘石、水泥灰岩等的儲量也極為可觀。
上饒境內江河縱橫,水資源極為豐富,人均佔有量3812立方米,畝均佔有量度4925立方米,均高於全國全省水平。
依託華東大電網,上饒電力供應充沛。隨著大坳和下會坑等大型水利樞紐的建成投產,上饒已徹底消除了能源的後顧之憂。
近年來,隨著當地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大批的青壯勞力轉向進城務工,為創辦各類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儲備

交通便捷。浙贛鐵路復線、皖贛鐵路、橫南鐵路和320國道、206國道、311高速公路東西橫貫,南北穿行;加上四條省道和數百條縣鄉幹道交織成網。百十里內有四個機場。信江、樂安河、昌江三條水系自東向西在波陽匯合注入鄱陽湖,溝通23條航道,北出長江,內河湖泊通航一千多公里。水陸空立體交叉組成網路,進出上饒極為方便。
郵電通訊暢通。市縣區鄉全部開通程式控制電話,實現長途傳輸數字化;開通了8100長途程式控制交換局,3400公里的光纜聯接城鄉。GSM數字交換機和DDN數字數據網,電視電話會議、NO.7信令系統、同步定時系統、電視監控系統、信息服務系統、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通信網等,為社會公眾提供了的服務平台。
科技進步。按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創新、產業化」的原則,有關部門積極組織科技攻關,全市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355項,省以上科技進步獎105項,科技成果推廣獎5項;國家「星火獎」54項。申請國家專利500餘件。全市擁有科技專業學會402個,會員8000餘名。農村專業技術研究會770個,會員11300人。目前,全市共有專業技術人員740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科技人員2000多名。科學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作用日顯突出。

文化繁榮。全市有文化館13個,圖書館12個,博物館14個,電影院49個,文化中心292個,電影放映隊196個,民間職業劇團426個,農村圖書室3400個。全國文化先進縣1個,全省先進縣2個,百強文化站23個。
改革開放以來,上饒憑借「八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地方經濟出現全面增長的強勁勢頭。

工業已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屬、建材、食品、輕紡、機電為支柱的五大行業。德興銅礦、永平銅礦、弋陽銅礦、上饒縣銅礦、橫峰鉭鈮礦、萬年銀金礦、萬年砂金礦、大茅山金礦等一批大中型采礦企業的崛起,展示了采礦業、礦產品加工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以生產水泥、水泥製品、建築陶瓷、石棉製品為主的建材業,產品已有十大類50餘種,生產企業600多家。
機電行業已有汽車、電工電器、儀器儀表、農機、軸承、石化通用、礦山機械、食品機械等八大類。其中照相機、客車、電磁線、交聯電纜、電度表等六類產品已顯示出規模效益;相機、客車、軸承等產品已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鳳凰牌照相機已是國產相機第一品牌;上饒牌客車;方圓牌圓筒漆包線被認定為江西省名牌產品,上字牌電度表為省免檢產品;長風牌焊條、焊絲為全國焊條行業首秕推薦產品。

依託豐富的糧油資源發展起來的食品工業更是一派興旺。其中國家中型企業有5戶,年利稅過千萬元的5戶,過億元的一戶。月兔牌香煙、全良液牌白酒、大鄣山牌茶葉、饒州牌白酒、萬年貢米、相繼成為江西省名牌產品。德興異VC鈉有限公司開發的食品添加劑,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出口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三。婺源開發的有機茶,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2000年度出口量占歐盟各國總銷量的70%以上。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圍繞優質稻、生豬、肉牛、特種水產、茶葉、茶油、蠶桑、葛業、鰻魚、果業、竹業、烏黑雞等主導產業,興建規模生產基地。全市已建農業企業935個,各類產業化組織146個,帶動農戶50.8萬戶;基地種植面積達70萬畝。全市種植業優質品率達80%以上。創制國家A級綠色食品9個;涌現出廣豐卷煙、白銀鵝、萬年珍珠、貢米、婺源茶葉、荷包紅鯉魚、鉛山鰻魚、橫峰葛粉、德興茶油、波陽銀魚、余干烏黑雞、藜蒿等大批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的名優產品;年出口金額達1.38億美元。昔日的魚米之鄉,正在成為沿海大中城市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

旅遊業正在崛起。上饒山川秀美,風景如畫。又位於安徽黃山、福建武夷山、浙江千島湖以及江西的廬山、三清山、龍虎山等著名旅遊景點的交通中心地帶,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許多旅遊景點得以開發,旅遊設施不斷完善。

現有的景點有:國家級景區三清山、龜峰,南岩佛窟、葛仙山、武夷山自然保護區、鵝湖書院、婺源田園風光、靈岩洞國家森林公園、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閩浙贛革命舊址、上饒集中營等等。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城市商業、旅館業、交通運輸、以及文化娛樂業都呈現大幅增長的勢頭。

上饒民風淳樸,自古有喜迎八方來客的傳統。近來,當地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提出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上饒作為江西「東大門」,具有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和資金、科技、人才、信息流動的良好區位優勢,以及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綜合成本低廉的比較優勢,用「攻堅」的思路、辦法推進對外開放。加速建設開放、文明、發展的上饒。要通過「開放攻堅」,加強招商引資,吸引八方賓客,實現投資多元化。圍繞這個目標,全市上下協力改善投資環境。投資9.6億元建立市級工業園區,築巢引鳳。2001年僅用於信州區道路改造的資金就達2.94億元,交通通訊供水供電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成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為來饒投資的客商提供優質服務。在政府的引導下,國內外客商看好上饒這塊風水寶地,一個投資上饒共謀發展的熱潮撲面而來。

5. 現在上饒的經濟怎麼樣

2009年1月23日,上饒市統計局發布了2008年上饒經濟運行情況。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28.3億元,同比增長13.5%;全市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20.2億元,同比增長34.35%;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68.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5%,同比增長22.8%;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長11.8%;全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4353元,增長11.6%。

2008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
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走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掉頭向東,通江達海,對接長珠閩,實現大發展」的開放戰略不動搖,堅定建設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不放鬆,緊緊圍繞打造「一個樞紐」、建設「四個基地」的發展思路,一心一意謀發展,齊心協力抓項目,積極應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有效克服了年初雨雪冰凍災害、物價上漲、美國次貸危機等諸多不利影響,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出「經濟穩步上升、動力依然強勁、發展充滿活力、質量不斷提高、民生不斷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經濟穩步上升

1、總體經濟平穩較快。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28.3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0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97.9億元,增長19.2%(全部工業增加值245億元,增長21.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0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同期的19.1:45.8:35.1 調整為19.1:47.4 :33.5。

2、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初步測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198 億元,可比增長5.35%。種植業獲得較好收成,效益提升。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突破 800萬畝, 糧食總產量達57.3億斤,增長5.31%,連續五年增產。

養殖業發展加快。全市出欄生豬239萬頭,存欄 169 萬頭,其中能繁母豬13萬頭,分別增長18%、8%和27%;全市水產品產量達40.4萬噸。

3、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8.99億元,同比增長26.55%。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22.41億元,同比增長7.05%;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2.1億元,同比增長0.11%;股份合作企業實現增加值10.30億元,增長30.98%;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09.59億元,增長31.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20.61億元,增長40.54%。從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33.66億元,增長26.36%;輕工業實現增加值45.33億元,增長26.75%。重工業增加值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4.67%。
園區經濟支撐我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全市工業園區入園企業預計達828個,園內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0.69億元,增長 38.64%,實現利稅49.23億元,安置就業人員13.29萬人,分別增長19.43%和 7.05%。園區新簽招商簽約資金26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7.72億元。

二、動力依然強勁

1、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市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20.2億元,同比增長34.3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7.98億元,增長23.47%;房地產開發投資86.5億元,增長34.93%。

從產業看,第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為7.9億元、155.7億元和25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0.9%、48.1%和26.1%。

從行業看,工業投資150.06億元,同比增長43.7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備管理業投資106.7億元,同比增長127.7%;文化、體育、娛樂業投資3.31億元,同比增長127.34%;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3.68億元,同比增長165.81%。

2、開放型經濟穩定增長,旅遊業平穩發展。進出口總額55716萬美元,增長84.58%。其中,出口47670萬美元,增長 70.0%。實際利用外資平穩增長。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0069萬美元,增長15.0 %,繼續保持兩位數平穩增長。實際利用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105.12億元,增長24.7%。

全市接待國內遊客1000.98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實現旅遊總收入60.8億元,同比增長20.4 %;接待境外遊客6.18萬人次,同比增長43.22%;旅遊外匯收入1971.78萬美元,同比增長62.25%。

三、發展充滿活力

消費市場持續繁榮。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1.51億元,同比增長23.85%。全市社會消費品市場有以下特點:

1、城鄉市場同步較快增長。全市城市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1.21億元,同比增長23.77%;農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70.30億元,同比增長23.88%。2、非公有制經濟實現消費額保持快速增長。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零售額198.8億元,增長24.26%;3、各行業實現消費額呈現較高增長勢頭。全市批發業零售額45.26億元,增長30.36%;零售業零售額158.4億元,增長20.61%;餐飲業零售額24.75億元,增長34.63%;其他行業零售額3.06億元,增長24.56%;4、全市各縣(市、區)消費品市場平衡增長。十二個縣(市、區)的增幅均在20%以上。

四、質量不斷提高

1、財政收入增長有序。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68.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5%,同比增長22.8%,全市財政總收入實現「三年翻番」,財政總量在全省排名從第四名前移至第三名。人均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達1052元。財政收入佔GDP比重達10.8%,在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基礎上再提高0.3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達88.3%,在上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基礎上再提高4.6個百分點,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3個百分點。

2、金融支撐明顯增強。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增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各項貸款增長速度加快。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610.77億元,比年初增加94.88億元,增長18.3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439.32億元,比年初增加68.77億元。受宏觀調控政策微調的影響,我市金融機構信貸增長出現新變化,各金融機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有市場、有效益」重點骨幹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同時繼續加強了對商貿企業、農業經濟實體和中小企業等的信貸支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為365.15億元,較年初增加48.64億元,同比增長6.33%。其中,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為53.49億元,比年初增加10.85億元。

五、民生不斷改善

1、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增長。隨著上饒市整體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全面增長,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951元,增長12.75%。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6元,增長11.8%;全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 4353元,增長11.6 %,增幅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得益於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本地企業報酬收入和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帶動工資性收入快速增加,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265元,比上年增加 218元,增長10.7%,增加額佔全部現金收入增加額的48.4%。

2、物價漲幅繼續回落。在食品類價格漲幅趨緩的帶動下,我市物價結構性上漲的勢頭得到減緩,4月份以來,我市月度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開始回落,1-12月份降至105.9%,比前11月份下降了0.4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居住兩大類價格仍保持較高漲幅,分別達12.9和 4.0%,但分別比前11個月回落了0.6 和1.2個百分點;衣著類價格繼續保持下降,下降1.3%;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類價格漲幅均在2.8%以下。

2009年全球經濟下滑及國內經濟增速減緩必將對我市經濟增長帶來影響,但隨著國家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調控措施效應顯現,機遇和挑戰並存,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演變至今,上饒經濟發展勢頭依然強勁,這無異給予我們比黃金更加重要的信心。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切實落實好促進增長、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江西的經濟發展還算穩定。

6. 江西上饒發展怎麼樣啊

總體來說上饒現在發展的還可以。因為靠近浙江。所以比其他江西的城市發展的要快點。但整個來說還是江西排第四,南昌省會,贛州靠廣州。九江靠港口。上饒居第四!

7. 上饒經濟在江西省排第幾

江西省在全國城市人均GDP排名(包含縣級市) 81 南昌(贛) 18387.61 86 九江(贛) 18058.39 198 景德鎮(贛) 11957.3 268 上饒(贛) 9996.33 287 萍鄉(贛) 9481.31 372 貴溪(贛) 7518.49 380 鷹潭(贛) 7347.65 403 新余(贛) 6959.68 412 德興(贛) 6806.63 465 贛州(贛) 6106.31 500 吉安(贛) 5421.79 554 樂平(贛) 4562.17 563 撫州(贛) 4387.6 565 井岡山(贛) 4377.43 607 樟樹(贛) 3610.84

8. 上饒市經濟發達嗎,在江西省排名第幾

還可以,排名在前五

9. 上饒城市發達嗎

2009江西城市競爭力排名綜合競爭力:全省競爭力偏弱,昌九工業帶較強。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景德鎮、新余、萍鄉、鷹潭、上饒、贛州、吉安、撫州、宜春。; K: ~& @; P, _( J: C: j. S" V) y) w
綜合增長競爭力:城市間發展均衡,增長速度中部第一。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新余、吉安、景德鎮、南昌、上饒、鷹潭、宜春、九江、萍鄉、撫州、贛州。
3 k( }6 l2 \ t& O; n) o" Q8 V經濟規模競爭力:整體水平較低,中小城市較弱。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新余、萍鄉、景德鎮、贛州、撫州、宜春、上饒、吉安、鷹潭。
2 n( E, g3 o# {) O$ |經濟效率競爭力:大部分城市處於工業化前期,南昌效率最高。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鎮、萍鄉、上饒、贛州、鷹潭、撫州、吉安、宜春。! ~) Z! `9 e& Q; p/ _
發展成本競爭力:環境污染較大,發展成本較高。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南昌、景德鎮、宜春、上饒、撫州、萍鄉、吉安、鷹潭、新余、贛州、九江。5 Z% g1 q- V+ K } A
產業層次競爭力:城市間差距較大,環鄱陽湖城市群競爭力較強。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鷹潭、南昌、上饒、九江、贛州、景德鎮、吉安、萍鄉、新余、撫州。
* V2 S4 f& x& r: A4 i3 ]( z生活質量競爭力:整體水平較弱,城市差距明顯。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南昌、九江、新余、鷹潭、景德鎮、萍鄉、贛州、上饒、吉安、撫州、伊春。; l1 V* G) U+ P- o
從總體來看,江西省的綜合競爭力基尼系數排在第12位。江西省城市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東北部的城市綜合競爭力較強,尤其是南昌附近的城市排名靠前,而南部的城市排名靠後。各城市在全國的排名較為靠後,綜合競爭力偏弱。江西省綜合競爭力指標有1個城市排在前100名,4個城市排在100-200名之間,其餘6個城市排在200名以後。+ ?1 w; U4 U* [7 D: ^6 z* G: M0 E
江西省城市的經濟規模競爭力較弱,排名要落後於綜合競爭力,這與江西省中等城市較多,缺少特大型城市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說明了城市規模過小是制約江西省城市發展的一個瓶頸。江西省城市的經濟效率和綜合增長競爭力相對於其綜合競爭力較有優勢。
' U4 g5 C) L! p這份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藍皮書是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的第七次年度報告,報告主題前瞻、評述客觀、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報告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門、國內外企業、有關研究機構、社會公眾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意義和研究借鑒價值。
7 `! @3 W/ f4 }2 M% G因為南昌市在「優化創業機制,激勵全民創業」中表現優異,被評為本報告2009年度的最佳案例城市。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10. 上饒縣經濟發展排名上饒多少

最新數據公布前五·
廣豐··德興··上饒縣··鉛山縣··玉山縣 排第三·

假如德興市不算··就排第二···

····廣豐很強大啊··

閱讀全文

與上饒經濟發展有多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