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邯鄲市25中北校區和新二十五中育華校區哪個成績、校風、教學質量好
新二十五中育華校區成績、校風、教學質量好。
1、成績
2014年中考繼一中理科實驗班提前錄取166名的基礎上,又包攬中考狀元、榜眼、探花、第四名,全市前十名佔七名,前100名超過50%。一中免費生上線666人,一中自費生上線1364人,上線率61.73%。省重點高中上線1682人,上線率74.21%。2014年一中初二直升班錄取205人。
2、校風
二十五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校風,嚴謹的教風和務實的學風。校內洋溢著濃厚的科學民主的人文氣息,形成了自己特色。堅持「科研興校」戰略,教改和科研是學校工作的主旋律。
3、教學質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450餘名,其中高級教師159人,一級教師290人。先後涌現出全國勞模11名,全國優秀教師8名,省優秀園丁、省模範教師幾十名。有66名獲全國講課比賽一等獎的國家名師;95名獲河北省講課比賽一等獎的省級名師;150名獲市級講課比賽一等獎的市級名師和教學能手。
(1)邯鄲經濟開發區中學監理中標擴展閱讀
2020邯鄲第二十五中學招生劃片范圍
一、邯鄲第二十五中學(本部)
招生范圍:
A、新興大街以東、滏河大街以西、聯紡路以南、叢台路以北
B、中華大街以東、新興大街以西、沁河以南、叢台路以北
原聯紡中學因拆遷招生范圍(以下C、D區域)暫時劃分至市二十五中,待聯紡中學建成後,恢復聯紡中學招生區域。
C、中華大街以東、滏河大街以西、油漆廠路以南、聯紡路以北
D、中華大街以東、新興大街以西、聯紡路以南、沁河以北
對口小學:叢台區實驗小學、市實驗小學、叢台小學、 曙光小學、中華橋小學、南蘇曹小學
二、邯鄲第二十五中北校區
招生范圍:浴新大街以東、滏西大街以西、北環路以南、油漆廠路以北
對口小學:五里鋪小學、十里鋪小學、南蘇曹小學、河西小學 、劉二庄小學、西耒馬台小學
三、邯鄲第二十五中南校區(原市二十八中)
招生范圍:
A、渚河路以南、學院北路以北、中華南大街以東、滏河南大街以西;
B、水廠路以南、南環路以北、中華大街以西、陵西南大街以東;
C、南環路以南、支漳河以北、滏河南大街以西、張庄橋村以東。
對口小學:光明南小學、育德路小學、農林路小學、開元小學、美的小學。
Ⅱ 邯鄲市重點初中學校排名
邯鄲市重點初中學校主要有:邯鄲市育華中學、邯鄲凌雲中學、邯鄲錦玉中學、邯鄲市漢光中學、五、邯鄲市揚帆中學。
一、邯鄲市育華中學
邯鄲市育華中學依託於市二十五中學,始建於2005年, 是河北省重點工程、2006年邯鄲市十大民心工程。學校位於叢台區滏東大街與聯紡路交叉口。學校各項設施已達國家一級標准,取得了連續多年中考各項指標全市第一的驕人成績。
2017年中考繼229人被一中理科實驗班提前錄取的基礎上,全市前10名佔9人,前20名佔19人,前50名佔39人,前100名佔87人總分600分以上全市共218人,我校佔145人 一中理科實驗班上線人數688人,一中上線人數1117人,重點高中上線人數1931人全市第一,遙遙領先。
二、邯鄲凌雲中學
邯鄲市凌雲中學是邯鄲市二十三中學的分校,位於邯鄲市邯山區工貿學校內,始建於2005年,教學設備一流,師資力量雄厚。多年來,經過全校師生的拼搏努力,學校辦學規模和質量均走在邯鄲市前列,中考成績名列前茅。
三、邯鄲錦玉中學
錦玉中學是河北錦玉集團依託市十一中學開辦的民辦學校,校址為原九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涌現出幾十名全國優秀教師、班主任,省勞模、省教學能手,市勞模、市科技拔尖人才以及省、市級學科帶頭人。
十一中三校區毗鄰叢台公園、趙苑公園、市最大的古城廣場,校內外環境優雅、設施一流、人文氣息濃厚,為有志英才搭設發展平台,十一中已走向多校區協調發展之路,爭創「邯鄲一流」的河北省示範中學。
四、邯鄲市漢光中學
邯鄲市漢光中學成立於1963年,它的前身是漢光機械廠子弟學校。2006年10月26日,歸屬市教育局,成為一所市直中學,是邯鄲市初中熱點學校中辦學資歷最悠久,教學實力最強的學校。至2017年,漢光中學已擁有北、南、漢光、和平四個校區,在校生7000餘人。
教職工近600名,其中特級教師4名,正高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111名,中學一級教師164名,省級名師3名,省級骨幹教師18名,市級骨幹教師40名,百餘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教學大賽中獲獎。
五、邯鄲市揚帆中學
揚帆初中是創A教育集團旗下全日制私立中學。揚帆初中秉承「揚帆搏浪,堅毅前行」的奮斗精神,堅持以「一切為了師生的共同理想」的辦學理念,突出「樹人教育、激情教育、自主管理、高效課堂、實效教研、團隊成長」的培養模式。
著力打造揚帆的領航教育,培養讓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滿意的成績優秀、素質全面的中學生。
Ⅲ 各位學霸,邯鄲市私立高中,總共幾所希望專業人士回答
1、致遠中學
邯鄲市致遠中學位於歷經近70年歷史的邯鄲市一中老校區。學校建有高標準的400米田徑運動場,藏書10萬余冊的圖書館,以及設施一流的實驗樓和生物標本室。
2、趙都中學
學校名稱:邯鄲市趙都實驗中學,上級單位: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教育局,學校路段: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黃粱夢鎮。
3、冀南中學
學校名稱:邯鄲市冀南中學,上級單位: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教育局,學校路段: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聯紡東街道辦事處。
4、弘文中學(邯鄲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邯鄲市第二外國語學校位於邯鄲市區北湖湖畔,實行全封閉寄宿制管理,交通便利、環境典雅、設施一流、文化氛圍濃郁。
新校區總佔地面積220畝,學校分為一、二期建設完成,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規劃學生容量萬餘人,是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藝體教育及國際課程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民辦學校。
5、邯鄲卓越中學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卓越中學(簡稱邯鄲卓越中學),隸屬河北寧馳醫葯有限公司,是一所寄宿制全封閉民辦優質中學。
多年來,公司董事長張玉忠先生為打造集幼兒部、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為一體的寧馳教育集團,形成四部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師資共育、管理共建的「集團+名校」辦學模式,創辦了以精準的辦學定位、高標准規劃、高起點運行、高質量發展的邯鄲卓越中學。
Ⅳ 邯鄲市開發區第二中學是國家正規學校嗎
是國家正規學校,來是市教委高自度重視的邯鄲市示範性高中。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中學,原邯鄲縣第五中學,毗鄰河北工程大學新址,是開發區傾力打造的唯一一所品牌高中。
學校自劃歸開發區以來,在教學管理、辦公設施、餐飲食宿等方面發生巨大變化。封閉式的管理制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以及標准化餐廳的引進和即將投入使用的塑膠操場,大大提升了學校的檔次和品位。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9月,該校有教職員工430人,專職教師340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07人,中級教師118人。7位安徽省教壇新星,38位市級教壇新星和教學能手,5位合肥市學科帶頭人,44位合肥市骨幹教師,5人獲得全國優質課獎,20人在安徽省優質課中獲獎。
硬體設施:
截至2016年9月,擁有實驗室8個,多媒體教室3個,計算機房、語音室各2個,音樂、美術、電子閱覽室、多功能階梯教室各一個,圖書館藏書8萬冊,另有體操房、天文台、勞動技術室、校園電視台、塑膠運動場這些設施、場地。新校區內主要建築分教學樓、實驗樓、圖書行政樓、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及風雨操場。項目總投資約4.9億元。
Ⅳ 河北工程大學附屬中學在邯鄲市初中升學排名怎樣
哼,你們又不是礦院的學生,怎麼就說礦院不好,有本事自己考的高點兒啊,指桑罵槐的算什麼,我就從沒下過685分,我們好班的也是個個努力,那有你們說的,別當那種牆頭草,兩邊倒!
Ⅵ 邯鄲市第二職業中學
我喜歡!雖然已經離開學校十年了,當年就是從那考上大學的。如果你的文化課還不錯,可以考慮對口考大學。
Ⅶ 邯鄲凌雲中學簡介
邯鄲市二十三中學抄分校凌襲雲中學位於邯鄲市邯山區工貿學校內,是23中唯一具有完善的教學體系,多功能設備的分校,跟25中育華分校齊名。初一初二在凌雲,初三了就去二十三中本校。
邯鄲凌雲中學位置信息:陵園路165號,乾政大酒店斜對面,途徑公交車5路、5路支、23路、56路、60路、65路、303路。
(7)邯鄲經濟開發區中學監理中標擴展閱讀:
邯鄲市第二十三中學始建於1978 年,由邯鄲市叢台區教育局主管,是邯鄲市一所熱點名校。位於滏西大街和朝陽路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已發展成為邯鄲市規模較大的學校之一。現有 58個初中班、教職工300餘 人,在校生5600多名,已發展成為邯鄲市規模較大的學校之一。
原設有高中部和初中部(現只設有初中部),原高中部中含有普通部和特長部,特長部發展迅速,幾乎可以占歷年高考23中本科上線人數90%,可謂欣欣向榮,特長部含有聲樂,美術,體育等專業可供學生選擇。
Ⅷ 邯鄲市初中學校排名,中考成績排名
邯鄲市初中學校排名第一是邯鄲市第十一中學,其次是邯鄲市二十回五中。中考成績排答名最高分是716分。
邯鄲市第十一中學是一所市直全日制完全中學,辦學規模逐年擴大。
2007年6月,為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決定:邯鄲市第十一中學率先與邯鄲市第二十四中學實質合並,十一中本部為東校區,二十四中為十一中西校區。
初中招生范圍為各自片內生源現有在校生4600餘人,在職教職工396人,中、高級教師223人;本科學歷343人,其中研究生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校訓:創新、勤奮、求實、和諧、創新 團結、活潑、誠實。
邯鄲市二十五中學始建於1980年,是一所邯鄲市市直初中。現有兩個校區,分別為市二十五中學本部和市二十五中學育華校區。
中考成績連續11年全市第一,現在已發展為邯鄲市最熱門的學校。近十年來,有超過6000名初三畢業生升入衡水中學、邯鄲市第一中學這兩所河北省首批重點高中。校訓: 崇德、勵志、博學、創新。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科研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