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洛陽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洛陽想發展好必須打破常規 以第五產業即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核心,重工業為輔,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 一 二 三產業相結合!和諧發展 重工業為主只會拖垮洛陽……
㈡ 洛陽新地鐵將要通車了,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同時地鐵一號線自動化的程度很高,已經符合了無人駕駛的標准。同時這個車輛安全的系數很高,在運行的過程中可以節約消耗能源。如今這個一號線總共需要132輛列車,總共是22列路線,車輛的外觀設立是牡丹紅,跟當地的景點相呼應,還成為了它的標志。自從即將修建成功的消息出來之後,受到了很多人的期待,希望可以早日開通。對於洛陽迎來一條新地鐵,全程22公里貫穿中心城區,預計2021年通車,不知你怎麼看?
㈢ 洛陽和蕪湖的經濟發展相比較
蕪湖經濟
(2007年數據)
貿易和旅遊
市場消費。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5.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20.23億元,增長18.7%;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45.61億元,增長18.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46.31億元,增長18.6%;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8.82億元,增長20.8%; 其他行業零售額0.70億元。
對外貿易。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6.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3.2%。其中,進口總額4.49億美元,增長121.8%;出口總額12.31億美元,增長90.2%。從出口產品類別看,機電產品出口額10.2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83.3%。從出口產品地區看,對亞洲出口3.23億美元,對歐洲出口6.35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額的26.3%和51.6%。
旅遊。全年接待國內外各類遊客436.25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遊客431.81萬人次。全年實現旅遊業總收入38.17億元,其中旅遊創匯收入849萬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45家;星級賓館20 家,其中三星級及以上9家;2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區)16處,其中4A級3處。
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
招商引資。當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 67家,合同利用外資5.50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4.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4%;其中外商直接投資4.40億美元,增長154.3%。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36億元,增長65.2%。歐尚超市、信義玻璃、PPG汽車塗料落戶蕪湖,在蕪投資或設立分支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已達32家。市建投公司發行融資債券10億元。海螺水泥增發融資41億元。精誠銅業成功上市,首日募集資金3.87億元。
園區建設。全年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和縣區各類特色經濟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3.9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2.14億元;實際利用內資157.4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28億美元;區內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46.56億元,比上年增長33.8%。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9.0億元;實際利用內資5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區內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3.7億元,比上年增長27.6%。
農 業
農業生產。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20410公頃,比上年增加3712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5373公頃,減少7701公頃;棉花種植面積7442公頃,增加556公頃。糧食產量82.85萬噸,比上年增產3.5%,連續四年增產增收;油料產量8.29萬噸,減產13.7%;棉花產量9907噸,增產17.6%; 蔬菜產量57.06萬噸,增產19.3%。肉類產量8.08萬噸,比上年增長10.6%。水產品產量10萬噸,比上年增長3.1%(參見附表)。完成造林面積4060公頃。年內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3個,共計45個;綠色食品認證18個,共計52個;有機食品1個。
農業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89.41萬千瓦。農用拖拉機2.66萬台。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6.96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7.81千公頃。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6.65萬噸,農村用電量4.62億千瓦小時。年內,萬畝以上圩口達標工程完成投資0.52億元。新建農村水泥公路406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目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惠及11.36萬農村居民。
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全年實現全社會工業增加值303.17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62.47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增加值115.63億元,比上年增長24.9%;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58.45億元、增長2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62.14億元、增長14.6%。輕工業增加值8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6.0%;重工業增加值178.93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2%。
規模以上工業部分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塑料製品35.72萬噸,增長10.3%;水泥761.41萬噸,增長14.6%;生鐵134.05萬噸,增長8.8%;鋼材114.55萬噸,增長123.8%;銅材15.81萬噸,增長17.4%;汽車38.79萬輛,增長25.5%;空調403.62萬台,增長17.5%(參見附表)。
工業效益。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3.16億元,比上年增長32.3%;實現利潤總額47.86億元,利稅總額99.4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3.0%和32.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23.1%,為歷年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2.8個百分點。
建築業。全年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34.80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32家,完成總產值112.71億元,比上年增長30.9%;實現利稅5.60億元,增長41.8%。本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27.0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6.35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48.2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73萬平方米。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5.78億元,比上年增長51.7%。其中,城鎮投資417.59億元,增長54.3%。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28.47億元,本年項目建成投產率52.4%,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52.4%。
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85億元,比上年增長56.8%;第二產業投資234.94億元,增長88.9%,其中,工業投資234.23億元,增長89.6%;第三產業投資197.98億元,增長23.0%,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88.90億元,增長49.8%。全年銷售商品房195.9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3.8%;商品房銷售額62.86億元,比上年增長47.9%。
洛陽
【綜合實力】
2007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95.5億元,增長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長3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1.6億元,增長34.6%,其中工業投資457.3億元,增長5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7.9億元,增長18.5%,增幅創2000年以來新高;外貿出口突破10億美元,增長3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93.6億元,實現利稅287.7億元、利潤181.3億元,增幅居全省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雙雙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際增速分別達到10%和12.3%。
㈣ 洛陽欒川的主要經濟來源,並且以後經濟發展怎樣
目前很好很強大,但是欒川發展過度依賴礦產資源及其旅遊資源,缺少持續發展的能力,以後很難說。。
㈤ 洛陽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洛陽想發展好必須打破常規
以第五產業即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核心,重工業為輔,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
一
二
三產業相結合!和諧發展
重工業為主只會拖垮洛陽……
㈥ 洛陽有幾個區,哪個區最大
截止2019年3月7日,洛陽市轄7個區,分別是瀍河區、老城區、西工區、澗西區、洛龍區、吉利區、伊濱區,其中伊濱區面積最大。
一、伊濱區
面積280平方千米。伊濱區位於洛陽市區東南部,西鄰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北與佛教祖庭白馬寺隔洛河相望,是古都洛陽的一顆璀璨明珠、明日新城,是未來十年洛陽城市發展的方向。
二、 洛龍區
面積244平方千米,洛龍區是洛陽近16年發展起來的「新貴」,人文景觀多,名勝古跡遍布,高樓大廈林立,經濟發達。
三、澗西區
面積90平方千米,澗西以機械工業為主體的工業區,洛陽大部分的廠礦都聚集在澗西,是今日洛陽最繁華的城區之一。
四、吉利區
面積80平方千米,吉利被稱為即將崛起的新星,這里有石油化工等朝陽產業,景色更是靜謐秀麗。
五、老城區
面積56.7平方千米,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老洛陽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是不到老城,枉來洛陽。
六、西工區
面積56平方千米,是洛陽最繁華的城區之一,是經濟、文化、金融和商貿中心,洛陽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
七、瀍河區
面積34.8平方千米,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城市區之一,素有「洛陽的東大門」之稱,是洛陽異域風情最濃的一個區,全區居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22個民族。
(6)洛陽經濟發展情況擴展閱讀:
洛陽市地形地貌
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
洛陽市位於豫西地區與東秦嶺褶皺系,地勢西高東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脈。伏牛山自西南橫貫南部,外方山為東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貫中部伸向東北,崤山位於西部。
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為伊、洛河分水嶺;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內最高點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洛陽
㈦ 洛陽與哪個城市經濟水平相當
洛陽市區人口170多萬,中部地區除省會城市外,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算是第一了,企業和科研院所很多。歷任領導人都到洛陽視察過。
㈧ 洛陽的經濟實力如何
近年來洛陽同時從「抄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兩條路出發,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很重視旅遊資源的開發,大力發展旅遊經濟。2009年洛陽經濟總量在中國大陸排名第43位 [7] ,排在合肥、南昌、太原3座省會城市之前,居河南省第二位僅次於鄭州。僅以GDP計算,位列中部六省第四,中西部第七。洛陽三寶「唐三彩、洛陽宮燈、仿青銅器」是傳統工藝名產。 洛陽的城市建設也有了突飛猛進,2002年開始進行建設的洛陽新區 [8] 是一個集辦公、文化、商業、金融、體育、休閑娛樂和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山水園林現代化城區。
㈨ 河南洛陽的位置與歷史經濟發展
位置: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伊河、洛河之間及附近。
歷史:由周公營建,建於公元前12世紀,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洛陽具有厚重的歷史積淀,見證了中國古代的興衰歷程,正所謂: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
經濟發展:
歷史上,九朝古都的洛陽,曾經長期是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宋代以後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復興,具有一定的實力,但已無法進入一線城市行列。
洛陽是國家「一五」建設的重點城市之一,曾有5個重點項目。構成了洛陽工業城、科技城的主要基礎。
經濟數據
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23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1∶60.1∶31.8,全年工業增加值1243.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14.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19.4億元,比上年增長29.4%。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356.7億元和189.4億元,分別增長28.7%和39.6%。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8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全年進出口總值15442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7%。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376.7億元,比上年增長3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7.3億元。
工業科技
大中型骨幹工業企業集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產業,洛陽一拖、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式控制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批國際國內名牌產品。洛陽科技實力雄厚,國家級科研院所1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企業)研究中心6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現有「兩院」院士5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洛陽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製造業名城」、「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洛陽是航空航天領域企業的集中地,眾多中央企業企業,比較著名的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中航光電、中鐵隧道集團、中航鋰電、中鋼洛耐、中鋁洛銅、中建洛玻、中信重工、中船重工、中硅高科、中國一拖、中集凌宇、中色科技、中油一建、中德重工、河柴重工、洛陽石化、萬基控股、洛陽伊電、洛鉬集團、兵裝集團下屬北企集團、大陽摩托等,它們處於行業尖端水平,引領我國航空航天和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㈩ 洛陽經濟發展的有利地理條件和不利條件
洛陽是座古都,歷史上曾有十三個王朝定都於此,六次進入世界大都市之列。最興盛的隋唐時期,人口超過百萬,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學府——中華太學也建立於此。五十經濟年代又一舉躋身於國家十大重點城市。
洛陽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科技力量較強,全市擁有部屬以上科研院所十四個,省、市屬研院所十八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十四萬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近萬人,人才密集度高於全國水平。古都洛陽因她的歷史地位與文化經濟倍受世人關注。
十二世紀末,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從「市長」走向「市場」,一大批企業煥發了勃勃生機,而一些老企業因歷史原因和舊機制面臨嚴重困難。洛陽這座工業城市也同樣出現了部分企業設備老化,技術落後,人員過多等國企通病。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挑戰。1997年全國虧損的6599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洛陽就佔了38家,近幾年來沈陽市委、市政府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有著指示和精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經過三年左右的時間,通過改制、改組、改造和兼並,破產減員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實現了資產重組,資源優化配製,取得了顯著成效。到2000年底,按原來確定的標准,洛陽市38戶虧損企業減少了26戶。占總數的68。4%;改革改制企業25戶,占總數的65。8%;平均資產負債率下降到66。27%,接近正常水平,國家准備用三年脫困的企業目標在洛陽基本實現。
在積極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與脫困的同時,採取多種形式搞活開放,促進了小型企業的機制轉換和經營狀況的改善。洛玻集團於一九九八年提出了「卧薪嘗膽,苦練內功,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堅決打好脫困增效攻堅戰」的口號,並向省、市領導承諾,兩年內如不扭虧增盈,公司領導集體辭職。在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郭曉寰的帶領下,切實加強各級班子培訓建設,堅持實行公司班子成員和子公司班子個人目標責任制,落實經營承包責任制,年終按實際完成結果考核排序,獎懲兌現,形成壓力變動力的傳遞。精簡富餘人員實行住房制度改革和醫療制度改革,堵塞了難以控制的漏洞;同時組建新興實業公司。積極開展第三產業,開辦社會系統市場化經營。積極推進技術進步努力,努力提高技術創新。公司通過「擺、查、挖、改」,實施從嚴治企方針,強化審計監督和依法經營,強化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使公司兩大主導產品都通過了ISO9000體系認證。根據新的發展戰略,理清新思路,努力加強改善營銷工作,大膽創造新的營銷體系,從而成功實現利潤總額1。4億元。而洛銅集團在200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更是重大轉折的一年,董事長總經理宋厚啟帶領公司全體幹部職工同心協力難中奮進,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經濟效益為中心,深化企業改革,實施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堅持實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雙驅動的高度戰略,進行市場分析和市場調研,從而實現了市場內外雙贏,2000年實現利潤480萬元。
洛陽國有大、中、小企業實施改革脫困增效的成績是在市委、市政論和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在各有著部門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奮斗下取得的,也更是在中央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內需、支技出口、兼並破產等一系列重大下策支持下取得的。據記者最新了解:今年第一季度,洛陽市工業生產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完成工業增加值28。2億元,同比增長33。1%,第一季度盈利位居第一的豫港電力開發公司,根據自己的優勢,析研究市場民政部,實行煤發電,電解鋁等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方針,實現盈利6997萬元。
洛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者從洛陽的實情出發,構造「十五」計劃宏偉藍圖,形成以工業為主,加強農業,大力發展旅遊第三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發展新思路,把洛陽建設成科技教育比較發達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和以歷史名城為依託的優秀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