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低碳經濟下旅遊業的發展模式

低碳經濟下旅遊業的發展模式

發布時間:2021-01-24 10:23:05

Ⅰ 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還是發展模式

發展模式

Ⅱ 低碳旅遊的行業現狀

事實上,在實踐層面,民間的低碳旅遊早已進行。多年前,在九寨溝等旅遊景區,禁止機動車進入,改以電瓶車代替,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溝能夠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見底的水,與其採用統一的環保大巴不無關系。
不過,對於正在摸索低碳旅遊可行性措施的旅遊業界來說,要將現有的整體上比較粗放的旅遊發展方式,徹底扭轉到低碳、環保的發展道路上來,需要做的文章還有很多。
而作為旅遊主體的廣大旅遊者,要為低碳旅遊出把力,則相對容易得多。假日去郊外的旅遊者,只要稍稍改變一下習慣,在汽車後備箱中放上一輛折疊自行車,開車至郊外,改騎自行車,去體驗野外的自然風光,便能在回歸自然的同時,切實為低碳作點貢獻。騎單車或是徒步,這兩種以人工為動力的旅遊,是每個人都能採取的最簡約的低碳旅遊方式。
日前國務院通過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就是在減排的大背景下,國家為配合低碳經濟發展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信號,而旅遊業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行業。和其他行業相比,旅遊業很早就有了「無煙工業」的美稱,本身屬於服務行業,佔用資源少,賣的又是環境和文化,而這恰恰與節能減排的目標相吻合。
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不自覺地把低碳作為旅遊的新內涵,出行時多採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駕外出時,盡可能地多採取拼車的方式;在旅遊目的地,多採取步行和騎自行車的遊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帶必備生活物品,選擇最簡約的低碳旅遊方式,住的時候選擇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Ⅲ 低碳旅遊的發展現狀如何

事實上,在實踐層面,民間的低碳旅遊早已進行。多年前,在九寨溝等旅遊景區,禁止機動車進入,改以電瓶車代替,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溝能夠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見底的水,與其採用統一的環保大巴不無關系。
不過,對於正在摸索低碳旅遊可行性措施的旅遊業界來說,要將現有的整體上比較粗放的旅遊發展方式,徹底扭轉到低碳、環保的發展道路上來,需要做的文章還有很多。
而作為旅遊主體的廣大旅遊者,要為低碳旅遊出把力,則相對容易得多。假日去郊外的旅遊者,只要稍稍改變一下習慣,在汽車後備箱中放上一輛折疊自行車,開車至郊外,改騎自行車,去體驗野外的自然風光,便能在回歸自然的同時,切實為低碳作點貢獻。騎單車或是徒步,這兩種以人工為動力的旅遊,是每個人都能採取的最簡約的低碳旅遊方式。
日前國務院通過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就是在減排的大背景下,國家為配合低碳經濟發展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信號,而旅遊業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行業。遠景設計院指出,和其他行業相比,旅遊業很早就有了「無煙工業」的美稱,本身屬於服務行業,佔用資源少,賣的又是環境和文化,而這恰恰與節能減排的目標相吻合。
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不自覺地把低碳作為旅遊的新內涵,出行時多採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駕外出時,盡可能地多採取拼車的方式;在旅遊目的地,多採取步行和騎自行車的遊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帶必備生活物品,選擇最簡約的低碳旅遊方式,住的時候選擇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Ⅳ 所謂的"低碳經濟"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低能耗,低污染喝什麼

白開水

Ⅳ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構建一種什麼為基礎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溫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構建一種什麼為基礎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溫

Ⅵ 發展低碳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低碳經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從觀念上對人們未來生活的一種凈化,是從根本上專強調重視環境,而旅屬游業,很大程度上正是一個靠環境吃飯的行業。因此,主動將旅遊業加入到低碳經濟發展的行列,有特殊的意義。

單從學科性質來說,旅遊科學是一門經常被邊緣化的學科,研究和發展低碳旅遊會提升旅遊的學術地位,會讓旅遊躋身於主流經濟行列,讓旅遊學真正進入經濟科學的殿堂,吸引更多的知名專家來研究旅遊問題。

也會便於國際交往,因為「低碳」已經形成國際共識,它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對低碳旅遊的探討、研究,可以加強與國際間的對話。而最終,則是使「旅遊」有自己明確的奮斗目標,可以不斷改進管理、提高技術、優化行業結構、降低旅遊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成本,使「旅遊」有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領域,提升低碳旅遊方面的技術水平。

當然,隨著國際對減排的強化,人們也採取了不少措施,比如說,歐盟在將航空業納入碳交易機制的問題上就有動作,而據報道,世界旅遊組織也曾聲明,國際間以飛機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長途旅行導致了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隨著減排的深入,將導致人們國際長途旅遊需求的降低,國際旅遊市場會受到更大的限制。

Ⅶ 什麼是低碳經濟什麼叫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模式是什麼低碳經濟是什麼

何謂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業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低碳經濟也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
二、低碳經濟概念的發展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於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並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目前的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做出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籲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
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
2007年12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15日正式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2009年前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新的安排舉行談判,制訂了世人關注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巴厘島路線圖」。該「路線圖」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減排25%至40%。「巴厘島路線圖」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08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
2008年7月,G8峰會上八國表示將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其他簽約方一道共同達成到2050年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的長期目標。
系統地談論低碳經濟,還應追溯至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1997年的《京都協議書》。
國內部分專家學者對低碳經濟的觀點

張坤民:採用低碳經濟的戰略應對氣候變化,如果能在中國付諸實施,許多環境與發展問題都可能迎刃而解。
牛文元:建設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經濟為核心,推進產業結構創新;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推進節能減排創新;以知識經濟為核心,推進內涵發展創新。
李暘:作為一個高能耗國家,我們需要從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找到中國巨大社會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本源。必須摒棄只關注諸如建築節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層面的具體技術問題,而忽視「體」的層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理論的負面影響,城鄉空間布局、國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費等。因此,創新思維、改變觀念,堅持體用結合,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才能正確認識並加快低碳經濟發展。
葉文虎:中國文化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由來已久,即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企業經營,應當遵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訓,肩負起社會責任。
陳佳貴:保護氣候已經刻不容緩。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應當,而在於誰和如何採取行動。實現低碳經濟要求人類行為方式上的轉變,以避免奢侈和浪費的碳排放。
何建坤: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不可逆轉,低碳經濟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它將與全球化、信息技術一樣,成為重塑世界經濟版圖的強大力量。
夏堃堡:低碳經濟主要是兩種:一種是低碳生產,一種是低碳消費,低碳生產是一種可持續的生產方式。
潘家華:中國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關鍵時期,不可能在減排方面「唱高調」,應強調節能優先,從節能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強調低排放發展。
胡鞍鋼: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最大的環保節能市場,最大的低碳商品生產基地和最大的低碳製品出口國。
張世秋:發展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它意味著能源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技術的革新,是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
庄貴陽:低碳經濟區將成為中國下一次工業革命的示範區、未來中國大規模經濟轉型的實驗地。低碳經濟區的建立與否及如何建立,考驗著各級政府的政治遠見和政策水平。
張世鋼:轉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各利益悠關方應當 建立創新型夥伴關系,並發揮積極的作用。
林輝:低碳經濟是「生態文明」、「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禮德」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通道。
鮑健強等:我們既要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入手,轉變高碳經濟發展模式;也要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產品設計、生產、消費的全過程中尋求節能途徑,推廣節能技術;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建築、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經濟的理念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形成良好的發展低碳經濟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

Ⅷ 世界旅遊業發展的四種典型模式是哪四種啊

大體上可劃分為:

客源地依託模式(或者稱毗鄰客源模式);

目的地依託模式(或者稱毗鄰資源模式);

非典型模式;

復合模式等四種

Ⅸ 什麼是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是什麼

低碳經濟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
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
1.低碳經濟是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必由之路,能緩解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
2.緩解溫室效應的惡化;
3.低碳經濟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轉變以往低技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產業,使其逐步成為高技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業;
4.低碳經濟促進我國區域結構調整,改變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煤炭、礦藏等不可再生資源掠奪式開採的狀態,在西部發展風能水能太陽能等對環境無害的新能源支持東部。

Ⅹ 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包括哪些

低碳經濟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通過世界范圍內的能源技術、產業結構以及價值觀的變革來區別於以往的經濟模式。目前很多國家正在努力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促進技術與機制創新,通過倡導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道路成了人類的必然選擇,這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唯一路徑。
一、發展低碳經濟的歷史必然
(一)發展低碳經濟是走出環境困境的必然選擇
(二)發展低碳經濟是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模式的展望
二、低碳經濟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現狀
發達國家在已經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歷史發展任務的背景下,正在為如何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尋找路徑,低碳經濟就是在這一歷史時刻被提出並進行實踐的。發達國家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已較為完善,經驗較為全面,值得我們總結和借鑒。
(一)具備完善的低碳經濟的法律體系和嚴格的行為規范
(二)制定詳盡的實施細則,低碳經濟支持措施落實到位
(三)形成有力執行機制,利益導向明確
三、低碳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近幾年來,低碳經濟在我國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相關政策日益完善、低碳法規愈發健全、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這些都是我們進一步發展低碳經濟的有利條件。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在自身擁有很多發展低碳經濟的有利條件之外,也存在著極大的挑戰。可以說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一)低碳經濟在中國發展的有利條件
(二)低碳經濟在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
四、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選擇
從國際走向及我國的國情來看,發展低碳經濟勢在必行,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但對於我國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是一次艱苦的、長期的實踐創新的過程,也是一次艱巨的社會轉型過程。我國只有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生態環境的發展規律,並借鑒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和成果,立足於我國的基本國情,才能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才能走出一條成功的科學發展的低碳經濟之路。
(一)提高低碳意識
(二)建立完善的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律體系和實施機制
(三)積極鼓勵技術創新,加大政府資金投入
(四)尋求國際合作,共同探索低碳經濟發展之路
總之,中國應積極應對低碳經濟,「努力建立與低碳經濟相適應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加快低碳經濟發展的國際國內政策法律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最終實現我國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中國真正成為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

閱讀全文

與低碳經濟下旅遊業的發展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