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宏觀經濟市場對投資理財的影響有哪些
投資理財是一個非復常復雜的問題制,不僅僅是懂得宏觀經濟的人就會做好,市場走勢不一定和宏觀經濟走勢一致,其他如國家政策調整、外圍經濟環境、貨幣政策、答主力資金流向、市場情緒、媒體導向、投資標的的微觀環境等,都對理財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對於投資理財首先要辨別投資理財產品的真假和風險。風險對應的是收益率,風險度自身是個投資特點,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
一般講,風險大,收益和虧損的幅度就會大,但是,風險是個相對的概念,對於一個對經濟走勢有較強預測能力的人來講,就有更大的知能力規避風險和博取更高收益,如果不懂得經濟趨勢,就會亂做一通,那做錯的概率就會大。
❷ 目前我國經濟形式對理財產品有什麼影響
目前我國經濟形勢不好,下行壓力大,所以融資成本自然不能太高,對應理財產品收益也會降低。安全穩健的資產少了,理財產品也就少了。
❸ 談談對經濟新常態的理解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專速度適宜、屬結構優化、社會和諧;轉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經濟增長將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別,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
❹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要意義和影響
新常態是以新行業新理念打造20%的中產階級
❺ 當國家有經濟發展患慢之時,對投資理財有何影響
對投資理財沒有太大影響,投資理財就是要找好項目投資,國家經濟發展緩慢並不影響你找好項目投資理財。
❻ 經濟新常態對我國經濟發展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新常態定位我國經濟發展大邏輯
經過改革開放35年的飛速前進,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雖然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戰略機遇期沒有改變,但確實進入了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再追求高速度、依賴強刺激,顯然不合時宜,還會耽誤未來發展機遇。
「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准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
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九個方面進行了深度解析,得出
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明確判斷。
經濟新常態的具體特徵是什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權威闡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到新常態,就不會因為當前經濟增速回落、風險抬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而驚慌失措乃至喪失信心,從而能夠積極調整心態、採取措施,逐步適應新常態。然而,僅僅適應新常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引領新常態。
「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突出戰略性。新常態是個動態過程,我們不僅要認識、適應,而且最終要引領。也就是說,要在注意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同時,更加註重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夯實中長期發展基礎、增添未來發展新動力。」王軍認為。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內生動力不足、下行壓力較大等突出問題。在採取措施穩增長、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挖掘新的潛力,增添新的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我國存在大量新的增長點,潛力巨大。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一是市場要活,二是創新要實,三是政策要寬。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闡述經濟發展新常態後提出八個「更加註重」中,有三個更加註重與創新驅動有關,分別是: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註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註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
在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逐步消失、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創新驅動能為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斷動力。
放眼環球,美國正在積極推動再工業化,歐洲正在大力推進「工業4.0」,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浪潮風起雲涌。中國如果再走過去發展的老路,不僅無法走出產能嚴重過剩的制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但不會縮小,反而會擴大。
「新常態,意味著我們要與舊有發展模式告別,要求我們要加快打造新的驅動力量。以創新驅動推動結構調整,才能引領新常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❼ 新常態經濟對我國經濟有哪些影響
新常態主要特點:
1、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2、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3、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❽ 經濟新常態,對銀行究竟有什麼影響
經濟';新常態';對銀行業提出新要求
新常態對服務實體經濟提出了新要求。以往我國一些金融機構沒有完全擺正服務實體經濟和追求自身利益的關系,過於強調經營利潤,攀比盈利規模和盈利增速的傾向較為明顯。不少銀行通過快速做大理財、同業等影子銀行業務拓寬收入來源,通過不規范收費和不合理定價擴張收入規模,以保持盈利的高速增長。雖然目前我國銀行業資產總額接近GDP的3倍,但由於影子銀行過度膨脹、信貸資金內部';空轉';,金融';浮沙指數';(業務規模與實際效果之比)偏大,金融運行與實體經濟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加劇了實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新常態之下,國家更加註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加需要用金融的活水來澆灌實體經濟之樹。這就要求銀行業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平衡好追求經濟利益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關系,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協同發展和良性互動。
新常態對把握增長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拉動下,過去30年間我國銀行業實現了年均22%的信貸增速,過去10年間銀行業資產規模年均增速超過18%,過去5年間新增貸款遠超過去60年貸款增量的總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本質上是經濟高增長在金融領域的反映,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水漲船高現象。
新常態之下,受經濟放緩、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等多重因素的沖擊,商業銀行業務增速的下降和盈利增長的放緩也將成為常態,以往兩位數的高增長已難以為繼。2010~2013年,上市銀行的總資產增速分別為18.2%、16.7%、14.8%和9.3%,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3.3%、28.9%、17.4%和12.8%,均呈逐年下降趨勢。這就要求銀行業不能延續過去的思維模式,而應主動適應經濟增速的新常態,既要避免過於追求過快增長,又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努力實現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
新常態對優化業務結構提出了新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依靠大企業和地方政府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逐漸弱化,民營經濟和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凸顯,新興區域、新興產業和新興客戶的活力進一步顯現,涌現出多方面的';結構性機遇';。這就要求商業銀行相應調整客戶結構、區域結構、業務結構、收入結構,實現業務、渠道、市場和盈利來源的多元化,更好地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新常態對管控資產質量提出了新要求。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十分有利,普遍能夠實現盈利,居民收入也能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整個社會的資金流量較為充沛,償債能力也較強。在這樣的環境中,商業銀行一方面能夠實現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另一方面還能夠保持較高的資產質量。再加上前些年股改上市時,大幅度剝離不良資產,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一度降至1%以下,遠低於歐美銀行業3%~4%的不良貸款率。
新常態之下,經濟增速趨緩,同時結構調整過程中一些客戶經營出現困難,前期隱藏的部分風險也容易暴露出來。2014年上半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為6944億元,比2013年末增加1023億元;不良率為1.08%,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今後一段時間,各種矛盾沖突和風險事件可能會更加頻繁,';兩高一剩';、房地產、影子銀行等領域的金融風險可能會繼續發酵,銀行業資產質量將承受較大壓力,守住風險底線將成為商業銀行面臨的一大挑戰。
新常態對推動改革創新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態之下,中央將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適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活力競相迸發,讓動力充分涌流,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對銀行業而言,告別高增長時代後,內涵式增長的';新常態';也已來臨。商業銀行必須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努力向管理變革要紅利、向技術創新要紅利。
❾ 宏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 )的特點。
B,C,E
答案解析:
宏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內特點。各種宏觀容經濟政策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