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同樣毗鄰上海,為何嘉興經濟發展速度遠遠不如蘇州
同樣優越臨近上海的地理位置優勢,但是嘉興經濟發展速度卻遠遠不如蘇州。這是什麼原因呢?綜合起來,我們可以認為嘉興沒有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很好的利用靠近上海的地理位置優勢,來大力吸引外來企業投資發展當地的工業與城市經濟。
最後從交通方面分析,蘇州古有京杭運河貫穿於此,現在有京滬鐵路以及204,312等多條國道貫穿蘇州。蘇州有光福機場,並且和政府共建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航空條件優越,臨近機場眾多。擁有的蘇州港四通八達。鐵路和公路交通網和全國各大城市相連。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蘇州地區要比嘉興發展更好些。而嘉興各方面的欠缺是由多方面引起的,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一一解決。
② 嘉興是幾線城市,發展潛力怎麼樣
毗鄰上海、杭州的嘉興屬於溫和形的三線城市,一直以來都有著很不錯的發展潛力,不過在過去的二十年並沒有釋放出全部的活力。隨著近年來政策性的不斷扶持,本土企業產業性的不斷調整與深耕,漸漸的更多積極的活力被激發了出來,房價的活躍也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嘉興地處湖(太湖)海(杭州灣)間的走廊地帶,交通貫穿連接著上海、杭州、蘇州等周邊的各大重要城市,是長三角地區的樞紐,重要性不言而喻,區位優勢、環境優勢顯著。近年藉助大上海城市圈、城市群的規劃,嘉興這個在大經濟圈中重要的衛星城市其功能性以及自身蘊含的實力還在不斷地被提高與釋放。
在高鐵軌道等方面嘉興已經較為領先,從上海到嘉興的高鐵動車有接近100個車次,平均5到10分鍾一班,半小時左右即可達到達上海,滬杭高速經過嘉興,是中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以及與鄰邊城市的更頻繁互動,未來還將規劃城市軌道交通與城際間軌道交通。
「十三五」期間,城市化水平和質量還將同步提升,並且加快建設浙江省城鄉發展一體化先行區、長三角高科技成果轉化重要基地,打造現代化網路型田園城市。
另外,嘉興旅遊資源也相當豐富,南湖紅船一大會址、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古鎮烏鎮、煙雨江南詩畫之地西塘都是國際文明的旅遊聖地。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嘉興的發展前景一定是令人振奮的,並且會在不斷繁榮的中國經濟與格局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③ 安徽合肥和浙江嘉興未來發展中 那個城市經濟狀況要好點
你好,我曾經在嘉興工作過,而本人也是合肥人,相信很有發言權。
嘉興,是浙江偏北的一個小城,文化歷史氣息厚重,而且和杭州上海蘇州幾個大城市,僅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而且最近高鐵建好以後,只需要半個小時了。嘉興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如果您是准備做旅遊或者是酒店業的話,還是很有前途的;而且那邊工資較高,而消費水平比較低,租房什麼的也很便宜。但是,嘉興這個城市不是靠工業發展的,所以,建設程度不怎麼樣,一般的公交車都是晚上六點就沒有了,市內交通不是很方便。而且,物資缺少,沒有什麼大型賣場,不適合經商。
合肥,是安徽的首府,整個安徽的投資都在這里,可以說,合肥的潛力是很大的。雖然工資水平不高,但是租房或者是消費水平也較低,另外,工業發展相當不錯,酒店業很有前景,交通很便利。只是,離大型城市比較遠,整體水平還是不及周圍的城市。但是很適合長期發展。
希望採納
④ 跪求有關於嘉興的人文地理風情等的PPT,急用!!!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嘉興市為浙江省省轄市,下設南湖區、秀洲區、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嘉善縣、海鹽縣2個縣以及平湖市、海寧市、桐鄉市3個市(縣級市)2007年末嘉興市戶籍人口已達336.81萬。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嘉興歷代名人輩出,僅近現代就涌現出了文壇巨匠茅盾、國學大師王國維、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漫畫家豐子愷和張樂平、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師。
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嘉興承載著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輻射、蘇南開放型經濟和浙南民營經濟的交匯影響,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目前所轄縣(市)均進入中國百強縣前30強和「浙江省小康縣」行列。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5.30億元,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秉禮勤勞——嘉興介蘇杭間,「土膏沃饒,風俗淳秀」,「不憂凍餒」。「其俗少陰狡」,「能秉禮義,務耕織」,「尺寸之土必耕,機軸之聲不絕」。
秀慧工巧——嘉興「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僅表現在人的聰慧文雅上,而且表現在精於勞動製作。歷史上,嘉興的農業、手工業技術水平高,且多創造。元代,除絲綢製品以外,漆器和金銀器皿都精美絕倫,如傳世的西塘派剔紅漆器,朱碧山銀槎杯都是國寶,形成了「百工技藝與與蘇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學——嘉興自古「罕習軍旅,尤慕文儒」, 「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在宋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處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 「衣冠之物,煥然可觀」。「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
進取求新——嘉興因地處兩省交界,且多移民,具有包容並蓄的特質,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適應潮流,開通風氣。南宋時嘉興成為畿輔之地及 「龍興之地」,嘉興人抓住這個機遇「善進取,急圖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開宗立派,也是這種進取求新傳統的延續。
嘉興民間習俗與當自然地理條件和民風民性有著巨大的關系,是當地民風的在生產、生活等社會實踐中的特定表現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間文學的一種重要載體。這些風俗習慣有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約定俗成的。
嘉興民俗大致可以分為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禮儀習俗、歲時習俗、廟會習俗等幾大類。由於嘉興古代農業發達,稻作習俗和蠶桑習俗最為普遍且最具特色。
香樟為常綠喬木,樹冠廣展,枝葉茂密,綠蔭蔽日,氣勢雄偉,為優良的庭院、行道樹種。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取樟腦和樟油,供工業及醫葯等用,木材堅硬美觀,是良好的傢具用材。樟樹廣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嘉興種植也比較普遍,而且還存有百年以上的大樹,市區內列入大樹、名木檔案的樟樹有90株。 嘉興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環境優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嘉興的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境內有革命聖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寧錢江潮、「江南水鄉古鎮」嘉善西塘和桐鄉烏鎮,以及海鹽南北湖、平湖九龍山等一批著名景點,構成了獨有的江南水鄉特色。目前全市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4個,AAA級景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⑤ 嘉興的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發展不怎麼快
這個應該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政治的、歷史的、地理的等等。
比如嘉興的地理位置位於太湖平原的南岸,相比較而言,太湖北岸城市受上海的帶動作用較強,而南岸城市則弱,比如湖州、嘉興都經濟一般。
比如歷史因素,嘉興一直是 一個農業大市,工業相對發展較晚,工業的技術含量也相對較低。
等等吧,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⑥ 浙江省嘉興市的經濟實力怎麼樣未來有啥發展情景
因該是個還不錯的地方,嘉興經濟快速增長,區域發展平衡,折射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曾有人形象地將浦東、蘇州、溫州區域經濟比作"三個圓圈",而嘉興正好地處這"三個圓圈"的交疊之處,三種經濟模式的交匯,使嘉興經濟形成了"雜交"優勢。從發展模式看,嘉興經濟既承受了蘇南發展鄉鎮集體經濟的引力,又受溫、台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影響,同時又受上海浦東開放型經濟的高強度輻射,從而在嘉興這片土地上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外資經濟同台競技、共生共榮,具有顯著的"雜交"特點的發展模式。嘉興擁有多種經理模式交融的特點,多種先進理念在這里碰撞,形成了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進生產力。鄉鎮和民營企業靈活的經營模式和理念融入國有企業,促進了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接軌。外資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推動了嘉興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博採眾長,營造優勢,嘉興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經濟發展路子。
⑦ 急急急!!!嘉興改革開放30年ppt
改革開房30年的PPT是什麼東西啊?沒見過。
⑧ 請問浙江省哪幾個城市經濟發展好,哪幾個發展的還很落後啊
前三:杭州、寧波、溫州
後三:麗水、衢州、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