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約翰史密斯教授將於下周三晚上7點在報告廳進行一場關於「達沃斯論壇與世界經濟發展」主題的演講 翻譯
Professor John Smith will hold a speech featuring Davos Forum and World Economic Developement at the lecture hall next Wednesday evening.
B. 阿里巴巴怎樣起家,又如何發展起來的
1999年9月,馬雲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集團的首個網站是英文全球批發貿易市場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專注於國內批發貿易的中國交易市場(稱「1688」)。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投資機構融資500萬美元。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關聯公司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支付寶推出。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同月,阿里巴巴集團成立網路廣告平台阿里媽媽。
2008年4月,淘寶網推出專注於服務第三方品牌及零售商的淘寶商城。
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淘寶網分拆為三家公司一淘網、淘寶網、淘寶商城。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
2015年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螞蟻金服集團完成重組,螞蟻金服為支付寶的母公司。
2015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和優酷土豆集團宣布,雙方已經就收購優酷土豆股份簽署並購協議,根據這一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收購優酷土豆集團。這項交易將以全現金形式進行。
2018年8月15日,Kroger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在中國出售堅果、膳食補充類等產品。
2018年9月10日,馬雲宣布,2019年9月10日將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CEO張勇接任。
2019年6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提交上市公司年報。年報顯示,2019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達3768.44億元。年報中,阿里還公布了最新的38位合夥人名單。
馬雲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於2013年5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自1999年集團成立以來直至2013年5月,馬雲一直兼任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同時是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創立者。
馬雲擔任日本軟銀的董事,世界經濟論壇(WEF)基金會董事、英國政府特別經濟顧問、浙商總會會長、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2016年1月,成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倡導者。
蔡崇信
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是公司創始人之一,於2013年5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此前,蔡崇信一直擔任集團首席財務官及董事會成員。自2015年9月,擔任阿里健康非執行董事。蔡崇信現擔任多家獲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的公司之董事。
張勇
2007年加盟阿里巴巴集團,於2015年5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他同時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及阿里巴巴合夥人創始成員。自2013年9月起,擔任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同時擔任美國和香港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包括阿里健康、海爾電器、銀泰商業集團和微博等。
C. 芬蘭的經濟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
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依賴進口。
由於天氣的原因,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在1999年加入歐元體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歐元的北歐國家,在未來幾年芬蘭將更快地與西歐經濟一體化。
芬蘭1999年加入歐元區,2002年正式流通歐元。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芬蘭經濟長期陷入困境,仍沒有走出低迷的跡象。據歐盟委員會預測,2014年芬蘭經濟增長率為負0.4%。2012年和2013年芬蘭經濟已連續兩年萎縮。在國內,科技巨頭諾基亞衰落,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
在國外,烏克蘭危機升級,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大戰愈演愈烈。這些因素對尚未從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陰影中走出來的芬蘭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在2013-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度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經濟形勢和歐債危機影響,芬經濟增長滯緩,企業倒閉增加,失業上升。
1.工業
工業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從勞動、資金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礎上的木材加工、造紙和林業機械製造業為經濟支柱,並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森林工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佔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2.農林業
林業發達,農畜產品自給有餘。農林密切結合,幾乎所有的農戶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耕地約229.8萬公頃,從事農林業的勞動力為11.6萬,約占總勞力的4.7%。主要產品包括鋸材、膠合板、纖維板、傢具等木材加工品,紙漿及紙張產品。
斯道拉恩索(StoraEnso)、芬歐匯川(UPM)和M-real集團是前三大林業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紙箱和紙板生產商、第三大鋸材生產商,芬歐匯川是世界最大的雜志紙、標簽紙生產商和歐洲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商,M-real是歐洲領先的高質量紙張和紙板製造商。
3.服務業
芬蘭服務業包括商業、旅遊、金融、通訊和公共服務業等。信息產業發達,是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主要旅遊點有赫爾辛基、圖爾庫、東部湖區、北部拉畢地區和奧蘭島等。
芬蘭是高度融入全球經濟,國際貿易是GDP的三分之一。歐盟占貿易總額的60%。最大的貿易流動與德國、俄羅斯、瑞典、英國、美國、荷蘭和中國。由歐盟貿易政策管理,芬蘭一直以來都是自由貿易的支持者,除了農業。芬蘭是唯一的北歐國家加入歐元區。
4.財政金融
2012年,芬政府財政收入615億歐元,支出662億歐元,赤字47億歐元。
5.對外貿易
2016年外貿總額約為1063億歐元,其中進口546億歐元,與上年持平,出口517億歐元,下降4%,外貿逆差29億歐元。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屬、紙張紙板、化工產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有金屬、原油等。主要貿易對象:德國、俄羅斯、瑞典、荷蘭、中國等。
6.雙向投資
芬直接投資國主要為瑞典及其它歐盟國家,外國對芬直接投資主要來自瑞典、荷蘭、美國和英國等國家。2015年,芬對外直接投資854億歐元,吸引外資742億歐元。
7.對外援助
2015年外援總額約12.9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62%。主要受援國為:衣索比亞、肯亞、莫三比克、尚比亞、坦尚尼亞、尼泊爾、越南、尼加拉瓜、阿富汗、波黑、科索沃、蘇丹和巴勒斯坦地區。
(3)世界經濟論壇發展擴展閱讀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瑞典語:Republiken Finland),簡稱芬蘭(芬蘭語:Suomi, 瑞典語: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芬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但人均產出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
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政府公務員清廉高效,並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
D. 世界經濟論壇將舉辦線上領導人峰會,論壇將重點聚焦於哪裡
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而在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影響,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比較緩慢,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今也有許多國家經濟甚至出現了倒退現象。而這一次世界經濟論壇的舉辦,可以說也給世界各個國家敲響一個警鍾。這一次論壇將會在網路上舉行,由各國領導人參加,可以看到許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十分重視這一次經濟論壇會。而這一次經濟論壇會的重點也主要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氣候變化,還有合作。從本次論壇會舉辦的組織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自己國家經濟的發展。
相信在這一次論壇舉辦之後,會對各國經濟都有一個正確的指導。同樣我們期待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們都能成功克服這一次的疫情難關,盡快恢復經濟增長,這對於世界經濟全球化來說十分重要。不僅如此,也有很多人非常期待這一次各國領導人的講話,相信在這個過程當中,許多人對於自己本國情況的講解以及所推出的政策都會讓其他國家有一次正確學習。
E. 2011、2012兩年時間里,香港在世界經濟論壇的世界金融發展報告上始終位列金融發展的第一位.目前在香港登
香港有182家銀行,八成以上是境外銀行,全球100家最大銀行中的85家在香內港設有分行,2011、2012兩年時間里容香港在世界經濟論壇的世界金融發展報告上始終位列金融發展的第一位,這說明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目前在香港登記的船運公司掌握著全世界約10%的船隊.這說明香港是國際航運中心.
故選:A.
F. 我國科技水平的現狀是什麼
我國的科學技術確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根據瑞士洛桑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競爭力年度報告,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和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對世界主要國家科技實力評價進行的綜合研究認為,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居中游水平,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前列,但與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2017-2022年科學技術類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從話題中深層地滲透出,在中國科技發展的背後隱藏的另外一種潛在問題,那就是雖然現在中國科技發展迅猛,但是仍和發達國家有著很大差距。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國科技水平與新型工業化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異,綜合國際上有關科技創新能力的評價,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國家中,居於28位,處於中等偏下水平。
(6)世界經濟論壇發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各國的稟賦有差異,資源存在約束,因此在各個領域的投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發展實踐表明,世界各國R&D(研究與開發)投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重點投資最有希望在國際競爭中領先的產業部門,特別是能夠產生重大技術突破、進而獲得產業發展帶動作用的部門。
例如美國在制定國家R&D投資政策時,其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通訊設備,航空與航天,計算機與軟體,電子元件,科學儀器,新型材料這七個產業之中。
我國也應該在制定科技創新政策時有選擇性地支持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特別是關繫到國家未來發展的高技術行業和戰略行業。
G.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展歷史。
達沃斯會議即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 WEF)是一個非官方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現任論壇主席、日內瓦商學院教授克勞斯·施瓦布創建的「歐洲管理論壇」,因為這個論壇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它在5年以後改為會員制。1987年,「歐洲管理論壇」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論壇的年會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達沃斯小鎮召開,故也稱「達沃斯論壇」。而小鎮達沃斯也因此聞名遐邇。
1970年,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瑞士商學院年輕教授克勞斯·施瓦布倡議歐洲企業界為迎接國際市場和競爭的挑戰舉行一次非正式會晤,以制定發展戰略和研討管理方法。他的倡議得到了當時歐共體委員會和歐洲工業家聯合會的支持。翌年1月,400多名企業家和學者參加了第一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三十多年來,一年一度的論壇年會規模越來越大,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要人也逐漸被邀請參加。每屆年會都有數十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數百位部長和兩千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金融、財政、文化、藝術、教育、新聞等領域人士參加。近十年來,凡是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軍事、安全、社會事件都在論壇上得到反映,討論的政治色彩也越來越濃。世界經濟論壇主張自由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近年來越來越遭到反全球化組織和人士的批評。但盡管如此,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已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界決策人研討世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非官方聚會和進行私人交往、商務談判的場所。西方輿論由此稱它為「非官方的國際經濟最高級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