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三者有何區別
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三者在機構、職責、任務方向上都不同,從地位上講,中央政策研究室地位高一些。從權威上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裏面的專家較多 。
一、機構不同
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室,簡稱中共中央政研室,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直屬機關,是專為中共中央研究政治理論、政策及草擬文件的直屬機關。
2、國務院研究室是承擔綜合性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任務、為國務院主要領導同志服務的國務院辦事機構。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直屬國務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
二、職責不同
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要職責:
(1)負責起草全國黨代會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根據中央領導同志指示,單獨或組織、協同有關方面起草、修改中央的有關重要文件;起草中央領導同志部分重要講話。
(2)對黨的建設、思想理論重要課題和中央重大決策的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議。
(3)參與中共中央大型會議的文件起草。
(4)對全國經濟形勢跟蹤、收集、分析、整理,以及報送黨建和思想理論的重要綜合信息、動態,為中央決策提供建議和咨詢。
(5)承辦中共中央交辦的其他事項。
2、國務院研究室機構職責:
(1)負責組織或參與對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決策咨詢,提出政策性建議和咨詢意見。
(2)負責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牽頭組織國務院重要會議的文件起草,參與黨中央重要會議的文件起草工作。
(3)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單獨或組織、協同關方面起草、修改國務院有關重要文件,起草國務院領導同志部分重要講話等文稿。
(4)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各主要國家經濟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收集、分析、整理和報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動態,為國務院決策提供參考建議。
(5)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要職責
研究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長期性、前瞻性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是從事綜合性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1)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一、國務院研究室設8個內設機構(正司局級):
1、秘書司(人事司、外事司)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政務公開、安全保密工作;承辦機關人事和機構編制工作;承辦機關外事工作,組織實施國際交流合作項目;承辦機關後勤服務和離退休幹部工作;承辦機關黨委的日常工作。
2、綜合研究司
承辦中長期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起草、修改綜合性講話和報告等文稿;起草、修改有關新聞稿和宣傳材料。
3、宏觀經濟研究司(國際研究司)
承辦經濟運行、財稅、金融、物價、投資、消費、國際收支等宏觀調控方面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跟蹤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提出政策建議;承辦國際經濟形勢、各主要國家經濟政策和社會發展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可供參考、借鑒的政策建議;起草、修改有關重要講話和文件等文稿。
4、工交貿易研究司
承辦工業、交通、內外貿易、市場管理、產業政策、企業改革、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對外開放等方面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起草、修改有關重要講話和文件等文稿。
5、農村經濟研究司
承辦農村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農業、林業、水利、農民收入、扶貧開發、糧食安全、生態文明等方面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起草、修改有關重要講話和文件等文稿。
6、社會發展研究司
承辦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自身建設、公共安全、就業與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社會穩定、廉政建設、外交、國防、港澳台、民族、宗教、僑務、民政、殘疾人事業等方面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起草、修改有關重要講話和文件等文稿。
7、教科文衛研究司
承辦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人口計生、體育等方面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起草、修改有關重要講話和文件等文稿。
8、信息研究司
承辦收集、整理、分析、編輯和報送重要綜合信息動態,為國務院決策提供咨詢服務;編輯和印發有關內部刊物;匯編、整理領導同志有關講話和摘編報刊、互聯網資料等。
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要內設機構
1、學術委員會、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
2、辦公廳(人事局)、宏觀經濟研究部、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農村經濟研究部、產業經濟研究部、技術經濟研究部、對外經濟研究部、社會發展研究部、國際合作局;
3、信息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企業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機關服務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 、中國發展出版社、管理世界雜志社、中國經濟時報社、中國經濟年鑒社、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4、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城鄉發展國際交流協會、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世界發展研究所、亞非發展研究所、民族發展研究所、港澳研究所。
❷ 上海在長三角的龍頭地位會被替代嗎
上海經濟總量在長三角的比例逐漸下滑
作為中國區域經濟最發達富饒的區域之一,長三角不斷崛起一批充滿活力的城市群,其中上海更是以龍頭地位的實力拉動著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內外環境對原有地域產業的沖擊,上海經濟規模占長三角比重呈逐年小幅削減。
8月13日,長期跟蹤分析長三角經濟運行的無錫統計局發布了其綜合的數據:上半年長三角16座城市的GDP增速在企穩回升,整體的增速均值達9.4%,16座城市的經濟總量為42381億元。
而根據上海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上半年上海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552.2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增速落後長三角16市2.2個百分點,其經濟總量占長三角的比例為22.5%。而在2011年全年,這一比例為23.4%。
「上海經濟總量在長三角的比例逐漸下滑並不是這幾年的事情」,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寧越敏表示:「很早就一直都有這個趨勢。」
蘇南更為搶眼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處陳群民對本報表示:「長三角政府間有個信息共享的網路,大家都對彼此的發展數據非常關心,上海這幾年確實出現了這個情況,很難幾句話能說得清楚。」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2011年全年長三角16市GDP達到82023億元,佔全國佔全國的17.4%。其中上海GDP19196億元,占長三角的23.4%;而在2007年,長三角GDP為46672.07億元,上海GDP為12001億,彼時上海占長三角的比例為25.7%。
同處長三角的江蘇則顯示了另外一番景象。
以2011年計,長三角范圍內的江蘇8市GDP為38767億元,經濟規模在長三角所佔比重達47.3%,較上年提升0.8個百分點。
此前在公布半年數據之時,江蘇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劉興遠表示,2011年,江蘇工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居全國第一,而「今年1-6月,江蘇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快於GDP增速2個點,實體經濟發揮出關鍵作用。」
「長三角的發展過程中,的確蘇南是一個極為搶眼的區域,否則怎麼會有蘇南模式出來呢。」寧越敏對本報分析:「由於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上海處於後工業化的時代,所以相比而言,傳統工業的優勢逐漸式微是上海經濟的一個特點,這點上蘇南在總量上做得很好。
對於江蘇這個傳統經濟強省而言,傳統的產業規模依舊龐大,其中,紡織、輕工、冶金三大產業居全國一二三位。江蘇對於這些傳統產業的升級步伐也一直在延續,其已實施1.53萬億元的技改項目,目前已經有6個傳統產業做到萬億級。
江蘇社科院一位教授表示,江蘇幾年內培育出物流、科技、服務外包等8大類上百個服務業產業園。服務業佔比目前已經超過43%,為製造業升級提供了支撐。
上海地位仍難替代
由於近年來上海經濟增長速度幾乎是長三角地區城市中最低,加上經濟規模佔比的下滑,其作為長三角地區經濟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否會下降甚至受到挑戰成為一大疑問。
寧越敏認為,這幾年上海的經濟總量雖在長三角中逐漸減少,但不意味著上海在長三角的影響力會減退。
寧越敏稱,上海中心城市的功能在這幾年已體現出來,例如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這些都能服務到整個長三角,「例如近兩年做起來的虹橋樞紐,就把整個長三角的交通體系給穿插起來了」。
因此,他認為,「在服務長三角的經濟功能上,江浙兩地很難能替代上海的龍頭地位。而蘇南和浙江環杭州灣地區的經濟,更多是加工貿易型的,生產型企業占據更大的比例。」
例如蘇南地區,其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178萬,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人均GDP達1.2萬美元,其中,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為44%。
上海人口總數和蘇南不相上下,但據前瞻網了解,上半年,其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744.57億元,增長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765.7億元,增長10.3%,佔全市生產總值的60.4%,比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
對此,有學者指出,盡管從總量上看,上海占長三角的比重在減少,但卻標志著上海經濟結構逐步趨於合理,恰好體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特點。
江蘇省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周善喬也表示,蘇南也有蘇南的劣勢,如產業結構偏重,傳統產業、加工製造業企業數量多,要轉型和調整難度相對上海比較大。
周善喬表示,大企業特別是大型工業製造業企業,其運營機制具有慣性,企業要實現轉型必須投入巨大財力,其中所帶來的巨大風險也使得企業裹足不前
❸ 長三角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的部門機構
下設秘書處、辦公室、學術交流部、咨詢服務部、對外聯絡部等部門。
❹ 南京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怎麼樣
南京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8-04-20在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回任公司(自然人投資答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漢中門大街303號502室。
南京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106MA1WE1X31U,企業法人畢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南京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南京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南京長三角綠色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我想問大家,在市政府里的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幹嘛的具體是做什麼的裡面的人是公務員嗎待遇如何關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具體的崗位是負責做什麼的,是否有編制,待遇是什麼樣子!您還是要直接給相關崗位打電話喔!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❻ 長三角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的介紹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長江三角洲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是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設工作機構之一。 2009年,中國專城市經濟屬學會和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蘇城院)合作創立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長發中心),為更好發揮長三角區域內研究機構合作研究的優勢,使長發中心更好為長三角城市與城市群發展服務,2012年,經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研究同意,長發中心在原蘇城院一家與中國城市經濟學會聯辦的基礎上,增加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為長發中心聯辦單位,共同組建中國城市經濟學會長江三角洲城市發展研究中心。
❼ 有「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這個單位嗎是什麼性質的
對外經貿大學下面有個 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科研機構
此外還有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至於說單獨的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呵呵……
❽ 長三角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的主要領導
名譽主任:
龍永樞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原常務副會長
張 鋒 江蘇省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長江三角洲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原會長
主 任 朱金海 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原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
卓勇良 浙江發展與改革研究所所長
周明生江蘇省城市經濟學會會長(原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副校長)
楊俊龍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秘書長 陳宏毅
副秘書長
費 蕭 浙江發展與改革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室主任
檀 莉 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張啟祥 南京市信息學會秘書長
程宏志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
賀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