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萌文化」爆紅,你覺得「萌經濟」的前景如何
可以看到,商家可以通過「賣萌」賺大錢,而消費者也感受到了「萌文化」的樂趣,以及相同文化圈層內的身份感與認同感,這無疑是雙贏的好事。
從這個層面上看,「萌經濟」的吸金能力是不必擔心的。我們也應看到,「萌經濟」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也不是所有的萌元素都有足夠的知名度,獲得消費者的強烈認同。比如,同樣是在水杯上畫一隻熊,畫「熊本熊」就會讓很多人觸到「萌點」,但畫上沒名氣的小熊圖案,就可能沒啥特殊之處,其售價也難以超過同類普通產品。
而且,「萌經濟」還涉及到萌元素與產品質量關系的問題。個別商家在嗅到「萌經濟」的暴利氣息後,就在萌圖上大做文章,卻忽視了產品最基本的質量。然而,不論是水杯還是衣服,「萌點」應該是錦上添花的元素,而無法取代產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因此,商家如果真的想打造更好的「萌產品」,應該更注重產品本身的質量,而不只是把「萌經濟」當成一個膚淺的熱點來追捧。
「萌經濟」的創新困境也很值得注意。一些企業一味追隨爆款的形象設計,缺乏獨立自主創新的能力,因此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萌經濟」與各種「萌產品」本身就十分依賴創新,創新思維永遠都不能缺席。因此,我們在對「萌經濟」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並審慎地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