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長江經濟發展的優勢

長江經濟發展的優勢

發布時間:2021-01-27 20:02:05

㈠ 長江沿岸經濟帶的發展特色是什麼

長江經濟帶具有得天獨厚的綜合優勢:
一是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腹心地帶交通便捷,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腹心地帶,經濟腹地廣闊,不僅把東、中、西三大地帶連接起來,而且還與京滬、京九、京廣、皖贛、焦柳等南北鐵路干線交匯,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
二是資源優勢。首先是具有極其豐沛的淡水資源,其次是擁有儲量大、種類多的礦產資源,此外還擁有聞名遐爾的眾多旅遊資源和豐富的農業生物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三是產業優勢。這里歷來就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走廊之一,我國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現代工業的精華大部分匯集於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運量、高科技的工業行業和特大型企業。此外,大農業的基礎地位也居全國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糧棉油產量佔全國40%以上。
四是人力資源優勢。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搖籃之一,人才薈萃,科教事業發達,技術與管理先進。
五是城市密集,市場廣闊。1995年沿江九省市擁有大小城市216個,佔全國城市數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約為5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個百分點;城市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2.16倍。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和三峽工程建設將產生數千億元的投資需求,而且這一地區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各種消費需求也十分可觀,對於國內外投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由此可見,長江流域孕育了發達的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是整個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全國除沿海開放地區以外,經濟密度最大的經濟地帶,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是其它經濟帶所無可比擬的。與沿海和其它經濟帶相比,長江經濟帶擁有我國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是我國今後15年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應該成為世界上可開發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內河經濟帶

本段城市分布
沿線城市上海:(1個)江蘇:南京、鎮江、揚州、泰州、蘇州、無錫、常州、南通(7個)浙江: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舟山、(6個)安徽:合肥、蕪湖、銅陵、安慶、巢湖、池州、馬鞍山(7個)江西:九江(1個)湖北:黃石、鄂州、武漢、荊州、宜昌、黃岡、咸寧、恩施(8個)湖南:岳陽(1個)重慶:重慶、萬州、涪陵(3個)四川:瀘州、攀枝花、成都、宜賓(4個)

㈡ 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有什麼重大意義

重大意義:
①有利於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在更大空間整合版優化配置資源,形成權 更大范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新支撐帶。

②有利於縮小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更好地實施城鎮化戰略。 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崛起,挖掘沿岸地區經濟發展潛力,擴大內需,進一步拓 展經濟發展空間。 從而構建東、中、西聯動發展的經濟增長新格局。
③有利於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戰略,提高開放型 經濟水平,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開放新局面。
④有利於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走出一條 綠色生態的新路。

㈢ 長江為沿岸城市的發展經濟提供了什麼有利條件

1、交通方面

長江為沿岸城市的發展經濟提供了一條黃金水道,從回古至今為沿岸城市帶來了極答大的航運價值,促進沿岸城市的商業交流。

長江流域內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條,佔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70%,各項運網密度指標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運網密度每萬人高於全國平均50%,運網密度每100千米為全國平均的3倍多,綜合密度和經濟相關密度也在全國平均2倍以上,顯示出長江水系航運網的優勢和在全國內河航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2、水利資源方面

長江具有豐富的水力資源,特別是長江中上游水流湍急,我國興建了一個個水電站,不僅造福了沿岸城市,甚至帶動很多省份城市的發展。

3、水資源方面

長江的水資源不僅僅養活了周邊城市,造就天府之國、江南水鄉等,還通過南水北調工程改善我國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區嚴重缺水的局面。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

㈣ 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是什麼

這個有交通優勢,鐵路公路海運河運發達;氣候優勢,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區位優勢,背靠長江中下游平原;地理優勢,基本平原;還有政策優勢,最後工業歷史悠久,…

㈤ 閱讀材料二分析長江經濟帶具有哪些得天獨厚的綜合優勢

①推動長江來經濟帶發展能夠推動在源更大空間整合優化配置資源,形成更大范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②能夠縮小東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挖掘沿岸地區經濟發展潛力,擴大內需,進一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③能夠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戰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④能夠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㈥ 長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優勢

(一)自然地理優來勢:
1、位於中國海自岸線的中部地區,且是長江的入海口,河海相連,水上運輸便利;
2、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水源充足,適宜居住和農業發展;
3、腹地廣闊,有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社會經濟條件:
1、發達的農業為加工業和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分布有諸多國內外知名高校,為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
3、交通設施發達,形成了以機場、鐵路、公路、海港相銜接的海陸空交通網;
4、市場廣闊,產品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運輸到世界各國和國內大部分地區。
希望能幫到你~

㈦ 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意義包括哪些

實施長江經濟帶戰抄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意義重大:
(1)有利於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2)有利於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形成上中下游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
(3)有利於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推動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統一融合,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4)有利於優化沿江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布局,建設陸海雙向對外開放新走廊,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㈧ 長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哪些其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自然抄地理優勢: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部地區,且是長江的如海口,河海相連,水上運輸便利;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水源充足,適宜居住和農業發展;腹地廣闊,有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社會經濟條件:附近有發達的農業為工業的發展作支撐;有較多的高校,為經濟發展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交通設施發達(有機場,鐵路,海港等海陸空交通);市場廣闊,產品能通過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國和國內大部分地區。

㈨ 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腹心地帶,經濟腹地廣闊,不僅把東、中、西三大地帶連接起來,而且還與京滬、京九、京廣、皖贛、焦柳等南北鐵路干線交匯,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

二是資源優勢。首先是具有極其豐沛的淡水資源,其次是擁有儲量大、種類多的礦產資源,此外還擁有聞名遐邇的眾多旅遊資源和豐富的農業生物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三是產業優勢。這里歷來就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走廊之一,我國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現代工業的精華大部分匯集於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運量、高科技的工業行業和特大型企業。此外,大農業的基礎地位也居全國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糧棉油產量佔全國40%以上。

四是人力資源優勢。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搖籃之一,人才薈萃,科教事業發達,技術與管理先進。

五是城市密集,市場廣闊。1995年沿江九省市擁有大小城市216個,佔全國城市數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約為5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個百分點;城市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2.16倍。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和三峽工程建設將產生數千億元的投資需求,而且這一地區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各種消費需求也十分可觀,對於國內外投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

由此可見,長江流域孕育了發達的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是整個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全國除沿海開放地區以外,經濟密度最大的經濟地帶,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是其它經濟帶所無可比擬的。與沿海和其它經濟帶相比,長江經濟帶擁有我國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是我國今後15年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應該成為世界上可開發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內河經濟帶。

㈩ 簡要分析當前長江中下游平原發展經濟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有:
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少雨.雨熱同期,即高溫期版和多雨期一權致,能夠滿足農作物生長期所需的水分和熱量條件.
熱量充足,生長季長,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即農作物的復種指數高.開發時間早、工農業發達、技術力量雄厚, 河運優勢降低運輸成本,利於把內陸礦產資源運輸到中下游,並通過長江聯通海運,便於引進下游的滬寧杭經濟區的科技優勢並引進外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地形平坦開闊、而且水陸交通便利、利於建廠。
劣勢是:1、7、8月份的伏旱,梅雨季節時候多洪澇災害,多酸雨。
2、近幾年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水污染嚴重

閱讀全文

與長江經濟發展的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