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山東經濟發展階段

山東經濟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2021-01-28 21:22:56

❶ 山東經濟到底在全國怎樣

山東,作為農業大省,GDB名列全國前茅,不錯。但還有一個說法,這里不便講,你有機會和濟南人聊聊就知道了。

❷ 山東省的經濟為何後勁不足

我不太認同這復個觀制點,山東經濟後勁充足。尤其是在中國經濟整體放緩的局面下,山東經濟的實力就更加凸顯出來了。消費、投資、出口都在增長。
山東的問題是政策相對保守,所以山東的經濟爆發力較弱。但是勝在穩定。受管制限制,毛細血管經濟發展不足,但是隨著政策調整,毛細血管經濟得到釋放之後,未來山東經濟會更好。

❸ 我要山東省各市的經濟發展狀況

1、青島4409億

2、專煙台3434億

3、濟南3017億

4、濰坊2491億

5、淄博2300億

6、東營2065億

7、濟寧2000億

8、臨沂屬1958億

9、威海1795億

10、德州1400億

11、泰安1398億

12、濱州1230億

13、聊城1200億

14、棗庄1100億

15、菏澤820億

16、日照780億

17、萊蕪456億

❹ 山東的經濟多長時間超過廣東

隨著山東經濟的不斷發展.估計在有十年就會發展成廣東現在的經濟水平.因為山東發展也是相當迅速的

❺ 山東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o順序

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和遼寧的經濟。福建2014年,福建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055.76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4.9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515.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525.4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3472元。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3828.02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362.29億元;公共財政支出3300.70億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1元。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2元。浙江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達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國人均GDP6100美元,並且所轄所有11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均高於中國平均水平,發展十分均衡,發達程度高,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14年,全省生產總值(GDP)40154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222億元,分別增長1.4%、7.1%和8.7%。人均GDP為7296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878美元),增長7.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4.7:47.8:47.5調整為4.4:47.7:47.9。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3.1%;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0.6%。2014年,財政總收入75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121億元,增長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個百分點。2014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江蘇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現江蘇地區就誕生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秦統一中國後,隨著鐵器農具的普及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今江蘇地區與中國一樣,經濟呈總體發展的歷史走向,同時也表現出歷史階段性和區域差異性的自身特點。歷史上,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江蘇經濟取得長足的進步。其間雖然走過一段彎路,但早期修建的大量水利工程、興的大量廠礦,卻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江蘇歷經鄉鎮企業崛起、外向型經濟突飛猛進、創新驅動等幾個階段,江蘇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以「創業創新創優」為載體,「爭先領先率先」為動力,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紀末,江蘇基本邁入小康社會,蘇南部分地區在中國率先實現初步現代化。「十一五」期間,GDP連續跨過2萬億、3萬億、4萬億元大關,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江蘇綜合經濟實力在中國一直處於前列。2014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088.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34.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05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396.5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81874元。江蘇縣域經濟發達,2013年,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江蘇占據18席,其中5個居百強前10位。截至2013年底,江蘇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31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總量達38個,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數量達21個,江蘇繼續保持中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發展最好的領先優勢。2014年,江蘇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7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30396.5億元,佔GDP比重達46.7%;建築業總產值2459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09.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233.1億元;進出口總額5637.6億美元。2014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52.8億元。2014年,江蘇城鎮化率為65.2%。2015年,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3—2014)》藍皮書顯示,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第一位。山東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2014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GDP)5942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9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788.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5840.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0879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9911美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26.7億元,其中稅收收入3965.6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175.9億元。遼寧2011年遼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GDP突破2萬億元,達到2202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2.1%,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實現了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7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15.6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12150.7億元,增長14.1%;第三產業增加值7959.6億元,增長10.5%。生產總值三次產業構成為8.7∶55.2∶36.1。人均生產總值5029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0年增長11.6%。2013年遼寧生產總值2707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21.6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4269.5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10486.6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變為8.6∶52.7∶3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68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6%。

❻ 十三五時期山東經濟發展主要目標包括哪些,人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左右,提前實現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服務業佔比達到55%左右,發展的質量效益明顯提高。創新型省份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全社會研發經費佔比提高到2.6%.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居民收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持續縮小,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穩步提高。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常住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到65%和55%以上。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文明山東、誠信山東、美德山東建設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加完善。平安山東建設不斷深化,人民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法治山東建設成效顯著,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

❼ 分析山東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

港口:煙台 青島 日照大港口,小港口無數,並且漁業資源居全國第一。
高速公路里程全國最多
飛機場:山東全省目前有9個機場,其中有7個分布在半島城市群區域,按旅客吞吐量大小依次是: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濟南國際機場、煙台萊山機場、威海機場、濰坊機場、濟南張庄機場和東營機場。
我想區位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是這個地區發展的關鍵,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上海,現在亞洲的經濟中心由香港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轉移到日韓,很多產業都嫁接到山東,在加上山東發達的路海空立體交通網。。。。。
上面是主要優勢,至於其它什麼資源啊,水果啊,蔬菜啊,黃金啊,人口勞動力啊,省內特色啊,這個不是主要,因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優勢,各有千秋,但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點就是山東的自然災害是比較少的,現在的廣州,珠三角地區正在飽受大雨的洗禮,雨水泛濫。同為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蘇每年因台風的經濟損失抵消了很多的經濟收入。

❽ 山東經濟發展進程最快的城市中,有什麼更好的發展潛能呢

利用本地區的物產豐富,做特色旅遊業,吸引更多的遊客,想更多的人才,促進全方位的發展。

❾ 山東的經濟怎麼樣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產值僅次於江蘇和廣東,位居全國第三。在2018年山東工業增加值3.4萬億,佔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工業增加值的8.9%。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產值分別佔全國31省市自治區總產值的15.6%、14.3%、16.2%、10.6%,分別位列全國第三、第二、第二和第二。

從出口依賴來看,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出口分別佔全國總出口的11.7%、7.0%和13.5%,位列全國第四、第三和第三,在製造業上,山東的機器裝備、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其他製造業的出口分別佔全國總出口的5.1%、2.5%、0.2%和2.4%,位列全國第五、第六、第十八和第八位。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進口需求大幅降低,山東的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等一般工業產品因出口依賴為嚴重而直接受到沖擊,出現產品「滯銷」問題。

雖然山東製造業出口依賴程度相對較小,受到的貿易直接沖擊相對較低,但是由於廣東、江蘇和浙江等製造業出口大省的出口受阻,通過國內產業鏈的傳遞,也將對山東製造業造成顯著沖擊,出現較嚴重的產品「滯銷」問題。

閱讀全文

與山東經濟發展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