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消費經濟學中,分析當前刺激消費需求、啟動經濟增長的對策
要刺激當前消費,首先要使消費者手裡要有錢。而就中國而言,消費增長的動力無疑來自千千萬萬農村居民。因而,收入分配政策的正確引導與實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民消費的積極性。對策即是提高農民工工資待遇,對鄉鎮企業給予政策支持(這有關於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等等。
其次,要穩定物價水平,防止無規律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預測並採取對策。對未來預期不明確,謹慎性就會加強,消費需求自然下降(針對理性消費者,非投機者)。
再次,稅收政策有一定功效,適度減稅或許能刺激消費。然而,並不主張普遍減稅,尤其是對奢侈品,因為那將加劇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現象。
Ⅱ 凱恩斯主義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是不是對的。。
到現在還是用馬克思主義的人你也太老套了。
現在中國的實際是馬克思主義已經回不提,馬克思主義已經不適答用了。
凱恩斯主義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這是個籠統的命題,作為面試問題的話一定要分為兩個方面講了,增加需求是可取的,比如前幾年我國的擴大內需,但是不能一味的靠這個,現在不是又提倡別的增長方式了嗎?
因為一味增長需求會為通貨膨脹埋下伏筆的。
Ⅲ 論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及對策
摘要: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已勢不可擋,給各國經濟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各國的貿易往來也更加緊密,各種合作如雨後春筍。在這種情況下,誰不開放、不融入就會被淘汰、被邊緣化。如何融入到經濟全球化進程當中去,迎接挑戰、規避風險、賺取利潤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我國,經濟發展,生的,影響,對策,摘要,隨著, 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已勢不可擋,給各國經濟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各國的貿易往來也更加緊密,各種合作如雨後春筍。在這種情況下,誰不開放、不融入就會被淘汰、被邊緣化。如何融入到經濟全球化進程當中去,迎接挑戰、規避風險、賺取利潤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應該面對的問題,
:m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機遇:挑戰:影響:策略
經濟全球化的概念是由經濟學家s,奧斯特雷最先提出來的,目前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是: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生產的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本國本地區的范圍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體化過程。
一、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1/7頁
從經濟發展來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與我們不斷的擴大開放,發展同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是密不可分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是有利的,給了我們更好的機會去學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與技術,充分利用外資進行資金融通,並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和更多的貿易機遇。
(一)經濟全球化使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更加堅定
當前我國的國情是人口眾多,科技相對不發達,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搞閉關自守。鄧小平說過「中國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經濟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機遇,我們應該積極地融入到世界經濟大潮中,本著「平等互利、互諒互讓、求同存異」等原則,迅速發展自己、壯大自己,擺脫貧困落後的面貌。事實證明,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我國的外資利用額不斷擴大,對外貿易額不斷擴大,國內製造業飛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位列前茅,並向研發轉型。
(二)經濟全球化增強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話語權
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使我國逐步成長為充滿活力的經濟大國。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與日俱增,2001年11月的世貿組織部長會上,我國第一次成為世貿組織新會員,2003年成為正式會員,在國際貿易談判中有了更強的話語權。
2/7頁
(三)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內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經濟全球化使跨國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生產模式、高新技術迅速的融入到國內的行業中,沖擊了國內企業原有的狀態,帶動了國內有能力的大企業紛紛效仿變革,改變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積極融入國際競爭。也使粗放經營、重復建設、盲目投資項目不得不擱淺,使政府與企業不得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行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高國際競爭力。
二、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經濟帶來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的民族產業帶來了挑戰
經濟全球化意味著國際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減弱甚至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想在一國之內保持自給自足的經濟狀態是不可能了,特別是對缺乏規模的小型民族企業是不小的沖擊。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各種生產要素的供求狀況都受國際因素的影響,外國的產品和企業也更多地進入到國內,沖擊國內的汽車製造、農業生產、航空、電子、金融領域等等各個行業,形成競爭局面,給我國的民族企業帶來挑戰。
(二)經濟全球化加大了國際貿易與投資的風險,增強了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不確定性
3/7頁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發展的不確定性,我國的宏觀經濟和對外貿易也面臨較大的風險。美國到現在還沒有從次貸危機中走出來,歐洲經濟的萎靡不振都嚴重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下行風險,給國際貿易與投資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國外市場需求的急劇縮減,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外貿出口,加劇了國內的產能過剩。金融領域的投資更是險象環生,隨著國外資本的流入,政府的有關部門更應該增加防範意識,避免國際基金大鱷做空中國經濟。
(三)經濟全球化也給各國的政治穩定性帶來挑戰
政治穩定是各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反過來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與不確定性也給各國的政治穩定帶來挑戰。國際上因為經濟動盪而引起政治動盪的國家比比皆是,委內瑞拉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只是發展中國家,西方發達國家更是依仗自己具有經濟實力,打著「民主和人道主義、種族與宗教」問題的幌子,到處干涉別國內政。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政治化、把國內問題國際化,是他們常用的手段。
三、經濟全球化對本國經濟造成的消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都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將各國經濟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國內的經濟增長過分依賴於海外市場。國際跨國公司的進駐擠佔了國內民族企業的發展空間,並且因為跨國公司具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會快速的占據市場,加速形成壟斷局面,綁架了國家經濟。所以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4/7頁
四、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
(一)進一步推進我國國民經濟的信息化進程
信息化是當前社會發展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沒有信息的全球化就不會有經濟的全球化,是全球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以微電子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光導通訊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人類世界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時代。現在以無線電通訊、電腦、衛星、電視等為主體的傳播網路,大大縮短了人類社會的時間、空間距離,使人類社會緊密的結合成為一個信息整體。在這個進程中?l落後誰就會被動、落後、被邊緣化,就會「挨打」。世界各個國家競相發展的態勢促使我們必須以積極地態度把握信息全球化的帶來的機遇。
(二)繼續對外開放,加快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客觀的歷史潮流,是經濟關系發展變化的總體趨勢。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資本、市場、技術等資源進行了重新配置。再重新配置的過程中,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充分利用本國的經濟政策,對有些資源與領域要有條件、有步驟的逐步適應與開放,在准入領域與時間上要符合本國的長遠戰略目標,這樣才能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益。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中國企業做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在加入世貿組織、經濟全球化及進程中,政府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幫助企業
5/7頁
點擊展開全文
從APP打開該文檔,閱讀高清版
開通Plus會員,全場文檔6折起 >>
Ⅳ 當前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情況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內需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內需主要包括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兩大部分,這兩大需求中,又以投資需求為主導。考察數據,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投資貢獻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消費貢獻率呈現下降走勢,2009年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度達到92.3%。這一趨勢不利於當前經濟平穩運行,並可能帶來結構性失衡、財政隱患與金融風險等一系列問題。
一、消費增長穩中略降,貢獻率略有回落
2011年以來,我國消費增長速度連續三年下滑。2013年,我國消費名義增長13.1%,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1.5%,下降0.6個百分點。2014年1-2月,我國消費需求名義增速繼續下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8%,增幅同比放緩0.5個百分點。消費增長放緩,相應最終消費貢獻率也有所回落。2013年,我國以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支出貢獻50%,資本形成總額貢獻54.4%,貨物與服務凈出口貢獻-4.4%,其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上年下滑1.8個百分點。
消費貢獻率主要反映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情況。消費需求由政府消費與居民消費兩部分組成,居民消費是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導致消費貢獻率下降,既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
從長期因素看,首先,消費需求屬於穩定變數,受居民收入、消費心理、人口結構等因素影響,政府對其主導干預程度與效果有限;而在當前我國儲蓄率高企的背景下,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明顯,並且在現有體制下,投資需求的可控性較強,政府可以在經濟衰退期通過引導擴大投資需求,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也可以在經濟過熱階段適當抑制投資需求,防止經濟運行風險。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府適時擴大投資規模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投資貢獻率相應提高,消費貢獻率有所下降。其次,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直接關繫到消費需求增長速度。長期以來,我國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緩慢,除個別年份外,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長期低於GDP增速,同時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長也較為緩慢。再次,收入結構不合理,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一方面高收入群體由於財富迅速累積導致邊際消費傾向下降,另一方面具有極高邊際消費傾向的低收入群體沒有購買能力,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當前我國中產階級在社會中所佔比重與發達國家相比仍顯偏低,以收入劃分的人口構成中,中低收入者比重偏高。收入結構不合理制約了消費潛力的釋放。最後,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體制轉軌階段,結構性失業問題較為突出,社會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居民住房、醫療、教育等負擔加大,這些因素對居民現期消費存在抑製作用。
從短期性因素看,首先,前些年政府消費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助長了奢侈浪費之風。十八大後中央提出「八項規定」等嚴格公務消費的規章制度,對於抑制不合理消費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作用,餐飲、禮品、慶典等消費需求有所下滑,下拉了整體消費增長。其次,2013年處於經濟下行階段,企業經營困難,就業與收入受到影響,居民消費預期較弱。再次,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立竿見影的刺激消費政策退出,鼓勵信息消費等扶植新型消費模式的政策顯效存在時滯。
Ⅳ 影響證券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
(1)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因素
①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
②利率水平。當利率上升時,要求收益率上升,價格必須下跌;反之則反。
③通貨膨脹。
④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2)發行人因素
(3)期限因素
Ⅵ 消費,投資及出口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態沖擊效應研究
投資、消費和出口等需求因素的變動對中國經濟增長具有不同的沖擊效應。就專投資與消費對經屬濟增長的沖擊而言,投資波動顯著作用於經濟周期波動,而促進消費具有很好的經濟增長效應。就經濟增長的內外部需求沖擊而言,中國的經濟沖擊主要來自內部需求的影響,但出口沖擊對經濟增長的效應呈逐年上升趨勢。為確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調節投資需求要著眼於引導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要採取促進消費的各種措施,形成消費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要適度調整外貿政策,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發揮出口作為經濟平穩增長「調節器」的功能。
Ⅶ 哪個政策可以增加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當然是財政政策,增加投資是屬於財政政策的手段之一。
Ⅷ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是通過什麼來表現出來的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穩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消費需求作為最終需求,對經濟增長起著直接和最終的決定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約束已經由短缺經濟時代的供給約束轉變為需求約束,決定生產規模和投資規模的主要因素轉變為市場需求規模.從社會再生產來看,投資需求不過是中間需求,只有消費才是社會再生產的終點和新的起點.消費需求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投資需求和總需求.特別是從中長期來看,沒有消費需求支撐的投資將成為無效投資,而無效投資是無法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這一點已為我國多年的實踐所證明.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從需求角度看,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有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大塊.對於三者在經濟增長中所起的作用,多年來人們的直觀印象似乎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最大,理由是我國每次經濟的繁榮和高漲都與投資規模膨脹密切相關.但實證研究表明,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大超過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平均值約為60%(近幾年降至50%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為75%,其中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達到80%以上.
消費率對投資率具有決定性作用.消費率與投資率之間並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的關系,消費率對投資率在本質上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宏觀經濟分析中,消費決策同時也就是儲蓄決策,二者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而儲蓄與投資有著本質性聯系,即儲蓄為投資提供資金來源.因此,如果希望有一個較低的投資率的話,首先就要有一個較低的儲蓄率、也就是較高的消費率作為基礎.直接針對高投資率採取措施,可能在短期內起一定作用,從長期看則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
消費需求不僅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也是緩解經濟劇烈波動的穩定力量.消費需求在經濟波動中的穩定性表現為,它的波動總是小於投資需求的波動和GDP的波動,而且往往滯後於投資需求波動.由於GDP的波動主要是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波動的綜合結果即兩者的疊加,所以消費需求的相對穩定性是經濟周期性波動的重要制約因素.消費需求相對平緩,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投資需求波動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動盪,緩解國民經濟的大起大落.消費需求作為國民經濟中的最終需求,始終約束著投資需求的波動.在投資需求迅速上升時,由於消費需求上升相對緩慢,從而限制投資需求增長的空間,以致減緩投資需求的增長速度;而在投資需求迅速下降時,由於消費需求下降緩慢,在投資需求下降初期消費需求下降很少甚至維持不變,因而具有一種自發的對經濟衰退的遏製作用.
Ⅸ 為什麼消費需求優於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對經濟的增長
投資需求是由消費需求決定的,是為消費需求服務的,是由消費需求派生出來的。構成生產目的的是生活資料和生活服務,而不是生產資料和生產服務。生產資料和生產服務僅僅表現為手段。沒有消費需求的增長,投資就不可能無限制地循環下去。換而言之,投資的增長必須得到消費需求的有力支持,否則社會再生產難以順暢進行。只有把投資建立在消費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才能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經濟增長過高地依賴外貿拉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片面依靠投資拉動的一個引致結果。投資的過度膨脹,壓抑了居民消費需求。在國內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依靠擴大出口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外貿依存度越來越高,極大地增加了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和潛在風險。
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消費從「兩方面生產著生產」:一是通過消費過程把生產出來的產品消滅,使生產過程得以最終實現,「因為產品只是在消費中才成為現實的產品」;二是消費為生產創造出動力,因為「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
Ⅹ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具體如何產生
經濟學,實際上就是披了一層「科學」外衣的偽科學。通脹多高才好,多高就不好?一萬個經濟學家可以得出一萬個結論。至於通脹對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預期上,當人人都認為物價未來趨升的時候,人人都回積極花錢,甚至花未來錢,例如貸款買房買車。因為現在不買,將來手裡的錢不值錢了,就更買不起了。在通脹預期前提下,市場上出現需求,有需求就有生產,有生產就會有就業,有就業收入就增加,就又再刺激消費需求,在這樣的循環往復間,經濟增長了。這里有個關鍵,就是收入要增加,才算是良性的。惡性通脹的出現,不僅僅比率高,同時伴隨著收入沒有增加。也就是所謂的泡沫出現了,這才是危險的。如果收入跟隨增長,那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