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茶園經濟

發展茶園經濟

發布時間:2021-02-01 22:37:18

Ⅰ 重慶南岸茶園的發展潛力

是的,就在明年。准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
將來茶園的發展前景肯定看好。從年底開始,茶園高速路出口的收費都將被取消了。

Ⅱ 發展庄園經濟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由材料中「庄園經濟是一種實現農業資源工業化的經營模式」,說明農業資源為內關鍵,某縣以容獲得「中國地理標志」標志認證的優質茶葉為中心,建設了現代茶莊園,說明農產品的知名度和質量是得到市場認可的前提,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擴大規模,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促進農產品的加工增值,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才能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經濟效益.而豐富廉價的勞動力、發達便捷的交通網、高精尖的技術水平是可以促進茶園發展的條件,而不是前提條件.
故選B.

Ⅲ 茶園禮嘉哪個發展前景好一些

我認為茶園更有發展彈性一些。理由如下:1、茶園是最靠近市中心的城市副中心,專2、茶園宜居,是屬於能屬夠長久生活的城市,但禮嘉主要靠政策,不一定能留住常駐人口,3、茶園同樣有很多概念,比如總部經濟,物聯網基地,第二大學城。當然茶園也有不利的因素,主要就是茶園的發展幾乎是依靠南岸區一個區之力,不如禮嘉是重慶市的力量,所以區政府的決心與速度,將決定茶園的未來。

Ⅳ 茶園新區在未來的升值空間怎麼樣

說實話隨著重慶的經濟高速發展,二環城市成了新寵,茶園新區從經濟、專交通、環境這幾個方面來看升屬值空間很大的。南岸區政府將搬遷至茶園,到時其區位價值一日千里,目前已經吸引了同景、龍湖、廣萬、慶隆、魯能、天龍等眾多地產開發企業入駐,隨著南山隧道以及東水門大橋的建成,茶園將成為距離解放碑最近的新興區域。 茶園新區將被建成為與觀音橋、沙坪壩等原有四個城市副中心定位功能相似的區域性商業、商貿的經濟中心,是重慶市東部新城核心,承擔帶動東部新城發展的職能。

Ⅳ 現在茶園很多人在買房,那邊發展怎麼樣

茶園新區發展介紹

一.從發展歷程來看

以前,重慶南岸茶園新區是重慶市規劃臨近主城區的重點發展綜合新城區,新城區總體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人口發展規模50萬人,是以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集工業、商貿、科教、生態休閑、住宅社區為一體的綜合性新城區。隨著南岸區人民政府於2013年6月3日搬遷至茶園新區,新地址為南岸區長生橋鎮廣福大道1號,南岸區開始大力發展茶園新區。

二.從當前地理位置和交通來看

茶園距主城核心直線距離<10km,相較於蔡家、龍興、西永、龍洲灣、蔡家,中央公園,空港等熱門板塊,更近的地利區位天生具備更優的戰略優勢。加之茶園優良的生態環境,主城還未有哪個項目如茶園這般完美註解了「離塵不離城」。茶園現在已經形成三橫三縱四橋一站的立體交通網路,成為樞紐級的集散核心。

三.茶園靠什麼發展

1、在經濟區位上

重慶早期規劃的六大副中心之一,是新型工業產業集聚地,是南岸區經濟管理行政中心,主城長江南岸金三角(南坪、彈子石、茶園),重慶東部新城中心重慶市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三大工業園區(茶園、長江、東港)腹地

2、重慶東站

東站的開通,現目前規劃內容是沿江鐵路的始發站,並且對接的是渝昆、渝黔、渝長的高鐵,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數據,規劃的體量是年發送量6000萬人次。重慶東站是重慶主要鐵路客運站之一,以高速鐵路為核心,集長途汽車、地鐵、公交、計程車、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門戶樞紐,是西南第一體量的客運樞紐站。重慶東站不但是東環線的主要客運站,遠期將有渝西客專、渝武客專、渝湘客專、渝黔客專、渝達城際引入該站。未來將承擔渝黔客專、渝西客專、渝達城際始發終到及通過作業,渝懷線、沿江鐵路、樞紐東環線始發終到作業,渝武、渝湘客專始發終到作業,為重慶樞紐客站之一

3、區政府的搬遷

2013年6月3日,南岸區政府搬遷至茶園新區。政府往往是催生城市中心直接簡單的動力,政府搬到哪裡,那裡就是中心,政府搬到哪裡,資金、人才、產業也將跟隨到那裡。

4、朝天門批發市場的搬遷

朝天門市場將搬遷至南岸區茶園迎。消息一出,引來重慶市民的熱烈討論,大家都對朝天門市場搬遷一事很感興趣。朝天門市場的整體搬遷,將會對茶園的經濟發展以及帶動人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朝天門市場的到來,將是茶園新區欣欣向榮的重要標志。

5、工業園的發展

茶園新城區規劃了茶園工業園、長江工業園、東港工業園等佔地25個平方公里的三大工業園區,以引進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經濟效益好以及環保型項目為主要目標,重點發展電子電器(IT)製造業、機械裝備製造業,並大力扶持包裝印刷業,生物醫葯業、紡織服裝業,以TCL移動通信,廣東美的集團,寧波雅戈爾集團,重慶長江電工廠,重慶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的企業集群正逐步形成。

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Ⅵ 茶園新區成為重慶市發展亮點是怎麼回事

在重慶中心城區城市空間不足、住房擁擠、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問題越發專凸 顯的情況下, 2010年10月20日,重慶屬經濟開發區揭牌成立,它誕生的使命就是開發茶園新區。政府把茶園新區定位為「重慶主城二環城市建設的示範區,重慶江南萬億級工業走廊的領頭雁」,隨著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回歸」作為未來重慶城市副中心的茶園加速發展契機出現。

Ⅶ 茶園這個版塊發展怎麼樣

茶園這個版塊目前的抄發展是非常巨大的,它是政府重點規劃的新區之一。目前,南岸區政府以及南岸的很多政府機構已經搬到了茶園這個版塊,縱觀重慶的發展,所有中心商圈的形成,都是由政府的遷入開始的。而且正在建設的重慶東站是繼重慶站,重慶西,重慶北之後第四大鐵軌客運站,預計每年人流量是6000萬,這必將促進整個茶園板塊經濟的發展已經交通的進一步完善。而且朝天門批發市場是全國十大市場之一,也會遷入茶園區,這對茶園的發展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助力。

Ⅷ 茶園新區的發展如何

茶園新區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按規劃將成為重慶市的城市副中心,與兩江新區隔江相望。

茶園新區作為重慶規劃的城市副中心,「三區合一」後的城市體量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一個與兩江新區隔江相望,重慶主城長江以南具發展空間的工業園區已經蓄勢迸發,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飛速發展。

茶園新區通過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打造城市功能完備的綜合性城區,已引進金科、魯能、慶隆、同景、龍湖等多家知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成為主城比較大比較多的別墅項目集中區域,包括較早推出的長青湖別墅、慶隆高爾夫以及正在呈現的湖山墅——金科中央御院等,共同構成了重慶城市中央別墅核心區。

在城市配套方面,引入了西郊醫院、重醫附二院江南醫院兩所三等甲級醫院、以及重慶市11中和龍門浩職業中學、珊瑚中學、珊瑚小學、南坪實驗幼兒園等五大名校,啟動建設中央主題公園、人民廣場、濕地公園、歌劇院、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體育場館項目。

茶園新區將被建成為與觀音橋、沙坪壩等原有四個城市副中心定位功能相似的區域性商業、商貿的經濟中心,是重慶市東部新城核心,承擔帶動東部新城發展的職能

一、顯著的區位優勢

茶園新區是重慶規劃的城市副中心,在一核心經濟圈內,接軌重慶全城,一圈兩翼發展帶動產業全面升級:

茶園的交通樞紐系統由內環高速、兩輕軌、三隧道共同構成「三橫三縱」的道路系統。內環高速可速達主城,真武山隧道直通九龍坡區,竣工的慈母山隧道串起經開區、茶園、彈子石CBD和江北嘴CBD四地;南山隧道通車後。在建中的輕軌6號線和8號線將成為串聯起重慶主城東南、北三方的交通動脈,共同架構起茶園的中央樞紐系統。

陸路交通網四通八達,西臨西南唯一陸路出海大通道—渝湛高速公路,由此通往雲貴兩廣,到達廣東湛江海港僅11;新區內部的「三縱三橫」的道路,通過重慶一環、二環高速公路與成渝、滬渝、蘭渝、渝遂、渝湘等多條高速公路干線聯接。交通優勢占盡天時,成本核算得盡地利,讓廠家利潤比較大化,使工業生產規模化,產業集群化。

隨著地鐵六號線的建設和地鐵八號線的布局,新區的交通出行將更加便利。此外,新區通過真武山隧道和在建的南山隧道和慈母山隧道與市中心相連,特別是南山隧道,建成後與東水門大橋連接,直接通往解放碑,到那時的茶園新區這個城市副中心將與主城中心融為一體,成為主城中心的一片仰望的高地。

二、生態環境優勢

茶園新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位於山南,面陽宜居。東靠明月山,西傍南山,南倚樵坪山,北臨長江,恰似一個天然的聚寶盆。根據政府對茶園新區規劃的硬性要求,茶園新區完全保留了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大小河流、水庫10餘處,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周圍有10萬余畝的天然森林覆蓋,是重慶主城區森林覆蓋率比較高,含氧量比較富有的區域,內有河流和湖泊,其中苦溪河蜿蜒清澈,潺潺流經新城區後匯入長江。整個城區依山傍水,山水相連,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居住。

三、產業集聚優勢

茶園新區在2012年將建成千億級園區,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重慶大部分手機製造業布局在茶園新區,隨之而來的還有目前比較先進的3G製造業,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分院、國虹科技、重郵信科等電子信息公司也把進入茶園新區納入了日程。新區將重點圍繞打造以3G產業為主的電子通訊產業,著力培育TD-CDMA為核心的電子通訊產業鏈,比較終形成大規模高效益的消費類電子為龍頭的新型電子產業集群。以通用機電裝備,汽摩及配件製造為龍頭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大唐新數碼、重慶索倫等重點企業已經實現投產。

茶園區域規劃有130萬方圍繞式城市中心商圈。根據規劃將重點發展專業物流市場,形成醫葯、汽車、家居建材、消費類電子、食品批發等專業市場加強商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入眾多百貨店、大賣場,組成購物消費中心,形成與南坪商圈互補的商貿中心。

四、功能配套優勢

茶園新區以第二產業帶動一、三產業的發展,建成集科、工、商、貿、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新區,打造一座融自然、經濟、人文為一體的多維生態城市。

還建立了「南岸區科技創業中心」,重點孵化高新技術企業;而且,報經國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了重慶市園區中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在人才、智力、

茶園新區經濟社會呈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強勁勢頭,「三區合一」後的茶園新區將再一次提速。 2009年新區已入駐企業達230餘家,投產企業近15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為2012年實現「千億級園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Ⅸ 茶園新區的規劃背景大概是怎樣的

一、顯著的區位優勢 茶園新區是重慶規劃的城市副中心,在一小時核心經濟圈內,接軌重慶全城,一圈兩翼發展帶動產業全面升級: 十五分鍾車程直抵重慶鐵路物流園,最強大的物流保障,是園區企業的經濟大動脈; 三十分鍾車程,就可以到達茶園新區自建的世界級物流港口—東港物流港,是園區企業低成本運輸的黃金通道,勢運兩江,財通四海; 四十五分鍾之內,直達江北國際機場——空港物流園,是園區外向型企業穿越時空,與國際接軌的快速通道,讓世界變得不在遙遠! 陸路交通網四通八達,西臨西南唯一陸路出海大通道—渝湛高速公路,由此通往雲貴兩廣,到達廣東湛江海港僅11小時;新區內部的「三縱三橫」的道路,通過重慶一環、二環高速公路與成渝、滬渝、蘭渝、渝遂、渝湘等多條高速公路干線聯接。交通優勢占盡天時,成本核算得盡地利,讓廠家利潤最大化,使工業生產規模化,產業集群化。 隨著輕軌六號線的建設和輕軌八號線的布局,新區的交通出行將更加便利。此外,新區通過真武山隧道和待建的南山隧道和慈母山隧道與市中心相連,特別是南山隧道,建成後與東水門大橋連接,直接通往解放碑,到那時的茶園新區這個城市副中心將與主城中心融為一體,成為主城中心的一片仰望的高地。 二、生態環境優勢 茶園新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恰似一個天然的聚寶盆;新區內植被繁茂,周圍有10萬余畝的天然森林覆蓋,是重慶主城區森林覆蓋率最高,含氧量最富有的區域,內有河流和湖泊,其中苦溪河蜿蜒清澈,潺潺流經新城區後匯入長江。整個城區依山傍水,山水相連,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居住。 三、產業集聚優勢 茶園新區在2012年將建成千億級園區,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重慶大部分手機製造業布局在茶園新區,隨之而來的還有目前最先進的3G製造業,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分院、國虹科技、重郵信科等電子信息公司也把進入茶園新區納入了日程。新區將重點圍繞打造以3G產業為主的電子通訊產業,著力培育TD-CDMA為核心的電子通訊產業鏈,最終形成大規模高效益的消費類電子為龍頭的新型電子產業集群。以通用機電裝備,汽摩及配件製造為龍頭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大唐新數碼、重慶索倫等重點企業已經實現投產。 四、功能配套優勢 茶園新區以第二產業帶動一、三產業的發展,建成集科、工、商、貿、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新區,打造一座融自然、經濟、人文為一體的多維生態城市。 為了更好的做好招商引資和入駐企業服務工作,還建立了「南岸區科技創業中心」,重點孵化高新技術企業;而且,報經國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了重慶市園區中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在人才、智力、資金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強有力的支持。 十年磨一劍,茶園新區經濟社會呈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強勁勢頭,「三區合一」後的茶園新區將再一次提速。 2009年新區已入駐企業達230餘家,投產企業近15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為2012年實現「千億級園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順大勢,做大事 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順勢運勢,才能做大事; 順西部大開發之大勢,做產業西進之大事,順大勢者,成大事; 「中國看西部,西部看重慶」, 重慶,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茶園新區,重慶經濟的增長極; 茶園新區,一座氣勢恢弘的產業新城正噴薄而出,它不僅承載了重慶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期許,也裝滿了南岸人多年的期盼和夢想;茶園新區正以胸懷未來的氣度,凸顯的優勢,卓越的服務;向世人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茶園新區,一座希望之城; 茶園新區,一座未來之城; 茶園新區,一座仰望之城;

閱讀全文

與發展茶園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